这期播客想聊聊港股这个话题。
说起港股,会让很多朋友又爱又恨,可能恨的成分更多一些。因为每一轮市场上涨的时候,都会有很多大V也好媒体也好,跳出来建议大家南下香江买港股,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但与此同时,现在的港股却和十年前的不可同日而语,几乎汇集了中国最有活力的企业群体。而且随着沪深港通的一步步深入,以及港股基金和涉港股基金的越来越多,事实上现在如果你想参与股市,港股几乎会成为一个不可回避的市场。
事实上,我在过去不止一次聊过港股这个话题,譬如《为什么挨打的又是港股?》以及《港股大逃杀》。
...听起来都不是什么正面的讨论对吗,你看第二篇文章还被封了...但其实我还是深爱着港股的。因此,我想用一期好好的介绍一下这个市场。不过聊的方式并不是最基础的百科,这个大家上网随意一搜便能找到很多信息,而是主要聊三个问题:
1、港股到底能不能投?
2、如果一定要投,什么姿势比较好?
3、投完之后,如何处理比较好?
希望听完这期指南,让大家能对港股有更深的认识,做到心里不慌~
再次感谢帮我做后期的Immersion大神!
简单时间轴:
01:30 港股究竟是不是一个“渣男”
02:10 现在的港股对于机构投资者来说是“必投”的市场,但对于个人投资者来说,我只建议在一些特定的时期进行投资
05:02 港股和十年前相比已经“脱胎换骨”,上市公司的丰富度已经远远超过A股和中概股
07:55 为什么港股的投资体验一直不好?特别是对于个人投资者而言
10:20 如果说A股是一个花园的话,那么港股更像是一个原始森林
12:15 对于个人投资者而言,最好用基金的方式投资港股,买个股只买龙头和蓝筹
14:05 介绍一个本人非常喜欢的指数基金
16:00 主动投资港股的股票基金经理选外资好还是内资好?
17:50 一定要自己下场的话,该怎么买?
20:01 买了港股之后大的原则是放着不管
24:10 港股为什么没有如很多人预期的那样边缘化
欢迎来到我的播客节目,起朱楼宴宾客,我是大卫翁。上一期录了疫情后出国的一些见闻,没想到这么受欢迎,看起来大家确实对于现在世界的一些变化有非常大的兴趣之后,如果有机会的话,也会用更多的方式来跟各位做交流。但这一期我们还是回归到我这一档播客的主题,就是关于投资理财。这一次我想聊一聊港股,其实聊港股这个话题我确实是要下很大的决心,一方面其实我对港股非常的熟悉,我在十几年前在主权基金工作的时候,负责的就是港股的组合,所以接触港股已经也有十几个年头了,而我自己其实也直接参与到了很多的港股投资之中,直到现在港股依然是我个人个人配置中最大的一部分。但另一方面,其实港股也一直被大家所质疑,我觉得这个质疑也没有错,因为每次当媒体和很多的这种新闻开始传递港股值得投资的时候,往往也迎来了一个阶段性的高点——每次解放军南下冲香江,最后的结局都不是特别的好。所以导致特别是普通投资者对于港股其实有很多的误解,然后很多人会把它形容成是渣男。其实说他是渣男,我觉得也没有错,我个人而言我也被港股伤过很多次,但是对我来说衣带渐宽终不悔,原因也是因为这其实是一个非常有趣的市场。所以我还是下决心说,这次我来好好的聊一聊关于港股的投资问题。我的这一期播客会分成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讲能不能投,第二部分是讲如果要投,应该如何投资港股,第三部分是投完后该怎么办?先给一个比较明确的结论,就是现在的港股对于机构投资者来说——我说的机构投资者包括像基金保险,包括像很多的私募等等的这些机构来说——港股几乎是一个必投的市场,只要你投中国股票一定会需要关注港股。为什么?等一下我会来讲。但对于散户来说,也就是对于个人投资者来说,我只建议在一些特定的时期进行进行投资。那是什么样的时期?我后面也会来讲。首先来讲一讲,为什么机构投资者现在港股必投。曾经在我刚刚接触港股的时候,其实是海外投资者对于港股的热情很高,因为那个时候还没有什么沪深港通,QFII的额度也非常的有限,所以港股几乎是海外投资者接触中国的唯一的窗口。当时最大的指数基金组织叫MSCI。那么MSCI CHINA,也就是它的中国基金里面其实可以说90%都是港股,因为他投不了A股,这个指数没有办法把A股的这些公司纳入到自己的体系里面来。所以其实最初的港股是这么一个地位,但对于中国投资者来说,港股一直是比较陌生的,因为也很难有投资的途径,除了一些这种qdii的额度,以及一些直接把钱转到海外进行投资的方式,否则一般的中国的投资者是很难接触到港股的。这种情况的第一次变化出现在2014年,也就是正式推出了沪深港通这么一个机制,那么让中国的投资者第一次有了非常便捷的方式可以投资到港股,后来途径就越来越多,包括产生了大量的港股基金,港股的指数基金,沪深港通的范围也越扩越大,所以现在对于中国投资者来说,港股已经不那么难投,而且也有很多的方式去参与进去。但因为港股从它的信息披露机制,到它的交易机制,再到里边的上市公司的整个生态,跟大家传统熟悉的A股是非常的不同的。所以直到现在为止,我觉得大部分的中国哪怕说的是机构投资者和基金经理,对于港股也依然处在一个一知半解,或者是对里边的某些公司有了解的这么一个状态。最典型的一个案例,其实在之前券商研究所都会设立专门的港股研究团队,或者是借助这些券商在香港的子公司去研究港股,但是你会发现这两年慢慢的情况发生了变化,很多的港股研究团队反而被撤掉了,而被分到了各个行业的团队里面,也就是说这些券商在研究机械行业、消费行业、医药行业等等的时候,就已经穿插着研究港股了。我觉得随着A股跟港股的研究合二为一,这就意味着大家对于港股的接受度进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为什么会这样?其实也很容易理解,因为港股现在的上市公司实在是太丰富了,它的丰富度可能远远超过了A股,当然也包括现在越来越萎缩的中概股,也就是美国的上市的中国企业群体。在过去在我刚接触港股的时候,其实它的新经济公司几乎只有腾讯一家,那么当时的港股的大陆企业是以金融行业跟地产行业为主,因为这两个行业其实在A股非常的不受待见,所以就通通的跑去了港股上市。但是对于新经济的公司,或者说大家更加耳熟能详的消费类企业,他们可能更愿意去美国上市,或者是一些有本事的就在A股上市,所以港股几乎是没有的。但是现在这个情况完全不同了,你可以在港股里边找到中国绝大部分的互联网巨头,不管是腾讯、阿里还是百度、美团还是 B站,快手其实都在港股上市。那么除此之外,包括像生物医药行业,包括像一些非常有意思的行业,中国的上市公司都集中在了香港市场,比如说植发行业,再比如说殡葬业,甚至辅助生殖行业等等的这些行业,其实你在A股是看不到的,而在港股其实有很多这一类的上市公司非常的有意思,会大大的扩张大家对于上市公司群体的理解。除此之外,其实传统的旧经济的很多的龙头也在港股上市,包括我们三大运营商,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中国移动,当然现在他们也回归A股市场,但是他们在港股因为已经上市了非常多年,所以流动性也好,或者说认知度也好,都会更高一些。另外其实有很多的国企跟央企的总部或者说控股公司其实是在香港上市的,包括光大控股,以及中信的总部的控股公司都是在香港上市的。当然这背后的原因有它对于不同类型的企业的包容度的原因,也有其他的很多的历史因素。但整体来说,就是香港的上市公司的整个群体,其实绝对不是有一些个人投资者可能还认为它就是一些本地股,就是一些香港本地的企业,绝对不是这样,它的大陆的企业的占比现在已经非常的高了,而且流动性高的往往都是这些大陆的企业。所以说,港股跟我当年刚刚认识的港股市场也是脱胎换骨的变化。如果你想要投资中国现在新的经济,除了一些制造业企业,可能还包括一些农业企业等等的,还是在A股比较多之外,其他的行业,大量的市场主体都出现在了港股上。就算是这样,为什么港股的投资体验依然不好,特别是对于个人投资者?其实这是相辅相成的,因为香港市场它的监管相对来说比较宽松,信息披露也没有那么的严格,所以这些企业都喜欢去港股上市,但同时也就造成了它对于投资者来说不够友好,它是一个弱肉强食,然后是一个弱监管强市场,然后对于投资者的鉴别能力跟他的研究能力要求非常高的这么一个市场。举个例子来说,其实港股的一个很大的特点是,它的流动性大量的都集中于龙头股,就那么几十几百家企业每天的交投比较的活跃,而其他的更多的几千几万只股票几乎是没有什么流动性的。所以在最初我记得在14 15年那一波港股的高潮的时候,因为那个时候A股也正好是牛市,大家喜欢的一个说法是消灭低价股,如果股票的单价越来越低,它可能越有投资价值。但当这批投资者用同样的理论去买港股的时候,就会亏得非常的惨。因为港股有大量的股票,甚至是一些质地不错的股票,它在被机构投资者纳入到整个股票池之前是没有什么流动性的,每天可能成交就10万甚至几万块钱,所以一旦你买进去之后根本就卖不掉,或者是根本就没有相应的流动性。同时因为港股的交易机制里边还存在大量的卖空机制,然后没有设涨跌停板,还有涡轮等等的一些衍生品品种,所以导致了整个港股其实在交易上就非常的复杂,它的波动性很高,风险也很高。另外一方面,从这个公司质地来讲,其实A股因为它的整个监管还是比较严格的,然后退市机制原来也不是特别的完善,所以如果公司业绩非常的糟糕,它大概率会被资产重组,当然这两年这个情况也有所变化,退市的股票越来越多,但整体来说,其实A股对于个人投资者的保护是比较的好的,他对于再融资等等的这种规则也很严格。港股有个说法叫老千股,也就是这种利用制度漏洞去损害中小股东利益的这么一些个个股,这种在A股其实是几乎不存在的。所以整体来说,如果说A股就像是一个有园丁,维护修剪得比较整齐,在里面参观不会受到很大的影响的花园的话,那么港股就更像是一个原始森林,它里面当然也有参天大树,有非常漂亮的这样一些景观,但同时它也存在很多的沼泽,一不留神就会陷进去。大概就是这么一个区别,所以对于个人投资者来说,港股的投资体验是非常不好的。但还是那句话,如果港股没有这样一些比较宽松的制度也好,包括它可以快速融资等等的这样一些特点也好,那么它也不会受到这么多企业的青睐。包括如果它没有把它的衍生品做空,涨跌停板去掉等等的这样一些交易规则的话,那么机构投资者包括量化投资者在里面也不会玩的这么痛快——打个引号玩——所以他的这些对于个人投资者的投资体验的差跟他的优点都是一体两面的。那么说这么多的一个目的是什么?第一,其实对于要不要投这件事情,对于机构投资者来说是毫无疑问的,以后港股会越来越重要,主要是因为里面的上市主体公司越来越多,而且越来越重要,但对于个人投资者,我的建议是港股只有在被人唾弃无人青睐,然后在新闻里销声匿迹的时候,最有投资价值。这就好像是当你要进一个原始森林的时候,你最好是在旱季,在一些非常特定的时期进去,你遇险的概率会小一点。但如果你是去一个修剪整齐的花园,然后也有园丁帮你去维护的时候,可能就没有这么多的限制,这是一个关于第一部分的讨论。那么第二个问题,如果真的想要投资港股,应该是用什么样的姿势去投?简单的总结,我认为最好就是用基金的方式去买。其次如果一定要去买个股的话,尽量去买龙头股,包括蓝筹股,包括流动性比较好的股票,不要去碰小股票,那么这个是一个总的建议。具体来说,其实我觉得在港股最好的基金投资方式是指数基金。因为其实原来港股的指数是非常的糟糕的,曾经一度像恒生指数里面80%都是金融地产股,只有一个腾讯是新经济股票,还占比特别的大,所以它是一个非常不平衡的指数。但是现在,随着港交所包括恒生指数公司的各种调整,然后不断的优化,其实现在的恒生指数已经平衡了非常多,里面也有很多的新经济公司,有大量的中国内地的企业,比较好的能代表整个港股的生态了。再到包括恒生的国企指数——它的国企不是国有企业——它意思是恒生中国企业指数。换句话说,如果你想买港股,而且你还特别不喜欢里面的一些香港本地的上市股票,那么你就去买国企指数,它是一个完全大陆package这么一个指数。除此之外,其实包括像恒生自己的生物科技指数,当然也有前段时间非常火的恒生科技指数,但这就好像印证了我第一部分讲的内容,就是恒生科技指数,如果你是在他最火热的时候买了基金或者是相关的股票的话,这一年一定是非常的糟糕的投资体验,因为它跌了非常多,但是就论一个指数本身,其实它是一个不错的代表新经济的指数。除此之外,其实我个人非常喜欢的一个指数是MSCI China。MSCI其实是全球最大的这样一个指数基金的体系,它在各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指数,全球绝大部分的机构投资者也会拿msci这样的一系列指数作为自己基金的benchmark,它的一个衡量标准可以说它是非常权威的一个指数体系,它在指数的编制调整方面也会更加的科学跟合理。那么就像我最早说的,其实MSCI在最一开始的时候里边几乎全部都是港股,原因是因为当时这个指数因为是面对外国投资者的,他们因为不能去投A股,所以只能在里面放上他们可以去交易的这样一些股票品种。但是随着中国跟海外在股票连通性方面的越来越好,其实这个指数也变得非常的多样化,当然现在整个还是以港股为主,特别是现在美股中概股也有一部分萎缩。我非常喜欢这个指数的原因在于,从过往包括像韩国、日本,包括中国台湾,在它的资本市场开放的过程中,相应的msci指数的一个长期上涨趋势是非常确定的,原因是因为随着它的资本市场的开放,其实很多的海外资金会不断的流入,然后流入的方式很多,通过msci相关的指数,所以它的成分股往往会涨的,不是它的成分股的那些公司要好,所以可以说买这个指数的话会更加的安心一些。以上说的是第一类,我建议大家如果一定要投港股的话,最好是拿指数基金来投资,具体有哪些指数基金,然后分别有什么样的特点的话,下次有机会如果大家感兴趣,也也可以在评论区里面留言,我会专门出一期来讲这个问题。那么如果大家还是比较相信基金经理,希望找到这种靠谱的基金经理来帮你去投港股的话,很多人会比较喜欢外资的基金经理,原因也很简单,因为港股其实一直以来是一个外资把持的市场,所以很多的外资基金经理其实会更加了解这个市场的特性,特别是他们可能就base在香港在做调研,在做这种股东大会的参与等等方面也会更加的方便一些。但是其实在我看来,外资当然有它的好处,但是同时因为我们现在买港股主要是买中国的,特别是大陆的这些企业,所以其实对于内资的基金公司、基金经理来说也有它的一个优势。比如做公司调研,包括对这种大陆市场的理解其实会更深一些。所以可以说是各有各的好处,而且现在很多的公募基金也好,私募机构包括券商也有专门的这种覆盖港股的团队,所以对公司的理解也跟我最初在买港股的时候可以说不可同日而语了。具体到什么样的基金公司,我这一期就不做推荐了。我来看的话,如果要我主动型股票基金去买港股的话,我可能会在外资基金公司里面选择一些比较老牌的对于港股深耕很多年的,比如说T Row Price,比如贝莱德等等的这些公司,那么同时在国内的基金公司里边也会选择一些很多年一直在关注港股的这么一些经营经理,比起那些比如说这两年才刚刚开始覆盖港股的这些经理来说,我就会更加靠谱一些。因为就像我说的,港股就是一个原始森林,如果你之前没有过足够多的经验的话,一定是会吃到教训的。如果大家一定想要自己下场去买股票,可不可以?我觉得也不是完全不可,因为我自己也这么做了很久了。那么最好的方式是在合适的时候,用合适的价格买入一篮子的个股,然后最好报的想法是长期持有,去吃股息也好,或者说是陪伴着公司成长也好都可以。当然了这个说法听起来,其实A股也应该这么投,但是港股可能对于这样的timing,包括个股的选择要求会更高一些。举个例子来说,千万不要因为单纯这个公司的估值很低,所以我就买它,因为大家往往在做股票投资一段时间之后,都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指标,比如说市盈率市净率等等,当你用这种指标来套到港股上面会发现有些公司特别的便宜,可能Pb都低到0.3倍0.2倍,如果放在A股简直就是不可思议的一些低估值的股票,但是因为两者的生态不同,港股的估值甚至可以低到0.1倍。换句话说,如果你以0.2倍的Pb买了一个公司的话,它可能可以再腰斩,跌50%也不是不可能的,所以千万不要因为单纯因为估值低而买,也不要因为这个公司本身好像在国内很有名,但是在港股又关注的人很少,所以我就要买它。因为其实港股就像我刚才说的,如果当这个股票比如说因为它的市值太小,或者是因为它的流动性太差,它没有被纳入到很多机构投资者的股票池之前,流动性非常的差,然后它的股价也完全跟基本面没有任何关系的。这个时候个人投资者参与其实是风险极高的一个选择,那么最佳的选择当然是当它慢慢的市值涨上来了,也越来越多的受到机构投资者的关注之后,其实这时候会出现一个戴维斯双击流动性,它的估值跟业绩同时提升。在历史上也有很多这样的案例,包括像海底捞等等的这些,都是你去看它的k线图,就是一路上涨得非常的漂亮,但是当它涨到一定位置的时候又会比较有风险了。这就是我要讲的第三部分,也就是如果你做了港股投资,投完之后应该怎么办?因为港股是一个定价充分有效的这么一个市场,所以在短期来看,它的股价的波动其实跟基本面也好,跟很多因素也好是没有太大关系的。但是如果长期来看,公司本身的质地,包括跟市场自身所处的一个宏观环境有着息息相关的一个反应。所以对于个人投资者来说,如果你真的是按照我刚才说的是在非常低估,大家都不关注这个市场,然后对它也非常悲观的这么一个时候买入的话,那么它非常适合就这么放着,然后吃吃股息,或者是做一个长期投资。这里边还有一个原因,也是因为其实投资者,特别是个人投资者在港股市场是没有任何信息优势的。换句话说,如果当你了解到了一个公司的情况的时候,很可能市场上大量的机构投资者早就通过各种方式公司调研也好,或者是一些跟卖方的交流也好,早就得到这个信息了,然后这个信息也已经被反映在股价里了,所以当你兴致冲冲的去买或者卖一个个股的时候,绝对是赶了一个晚集。当你没有任何信息优势的时候,最好的投资方式就是以不变应万变,放着不管是最好的。当然了,什么时候该管?一方面,就像我刚才在第二点中描述的,港股有一个特征,就是当一个股票开始越来越受到机构投资者的关注的时候,他会被大量的买入,然后会被越推越高,然后呈现出来的一个特征就是所有人都很喜欢他,然后它在不断的上涨,然后超出了它的合理范围,在港股历史上也是每年都会有这样的公司出现。如果你有幸买入了这种公司,然后也持有很长时间的时候,那么一定要相信科学、相信合理性,就是当它的涨幅已经超出了它的业绩界面,然后比如说它的市盈率在港股市场居然上升到了50倍60倍这样的高度的时候,不要犹豫,他很可能已经出现了高估,当他再次被机构投资者抛弃的时候是不会留情的,所以它会跌得非常的惨,这个时候可能是一个卖出的信号。除此之外,如果放到一个大的市场来说,也是同样的港股其实整体是很难出现高估的,而且我觉得越往未来走可能会越难。这一点跟A股也好,美股也好都是不同的,因为港股真的是一个机构搏杀的市场,所以一旦出现,比如说像14、15年甚至是21年的恒生科技这样的众人拾柴火焰高,它出现了一个非常大的涨幅,然后估值如果你拿A股的标准去比它还没有那么高,但是在港股历史上已经上升到了它历史的前10%或者是前20%的时候,这个时候一定要考虑止盈,不要买,甚至是开始卖出。所以整体来说,港股的投资的难度操作的难度会比A股也好,美股也好,整整高一个数量级,这也是为什么我建议各位如果一定要投资的话,以指数基金为主,除此之外找一些靠谱的基金经理也是一个比较好的方式。但是为什么我还是很喜欢港股,甚至是个股投资?是因为它真的会出现一些极端低估的时候,然后因为港股的一个习惯是高股息高分红,所以当这些时候你去买入一些个股的话,你可以非常安心的长期着放着它,对于我这种资产配置类选手,包括长期投资类选手来说是非常喜欢的。但另一方面,如果你的技术非常的高超,港股又往往会出现一些大波动的机会。所以我的很多基金经理的朋友们现在也越来越喜欢关注港股,因为在这里你能买得很安心,因为它的估值有的时候真的是安全边际非常的高,然后一旦市场认知到了估值的一个修复过程也会非常的明显。所以整体来说,港股就是一个进阶的股票场,绝对不是新手村,但是一旦你拥有了足够多的经验跟装备的时候,这里也会让你能获取更大的收益,大概就是这么一个感觉。所以最后总结一下,其实我觉得也很有意思,因为在很多年前大家就讨论说港股其实会越来越边缘化。随着A股的注册制的实施,然后上市公司越来越多,其实很多的公司会回归到A股上市,同时当时其实中概股也是一个非常强大的势力,在美国这样一个全球资本市场最发达的地方,其实中概股已经有了一席之地。但是没有想到,在港交所跟香港证监会自身的一些自我变革跟励精图治之下,包括举个例子来说,允许未盈利的生物医药企业或者是这种新经济公司来香港上市,而且大力的欢迎他们来香港上市。其实我自己也有接触港交所的市场团队,我觉得他们是非常的专业的。他们在中国有好几个市场部门,专门吸引公司去香港上市,其实不管是中国的几个交易所也好,还是其他地方的也好,其实都是闻所未闻的。另一方面当然也要归功于美国的“神助攻”,对于中概股的整体的不友好,甚至前段时间还有过让他们集体退市的这么一些风险,让很多的中国公司,特别是新经济的龙头们,开始利用这种二次上市或者是整个退市再上市的方式回到了中国,那么就会选择在港股上市,所以反而港股迎来了新的生机。这个也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周期,所以现在已经越来越多的人不会认为港股会出现边缘化,他反而会越来越在舞台的中央,因为他同时集合了中国最好最优秀的企业,同时又是一个中外连接的桥梁。这一期的内容差不多就是这样。跟各位分享了我个人对于港股的一些理解,包括应该怎么做投资的一些建议。如果大家有任何的意见建议,包括想对于港股这个市场聊什么更多的话题,欢迎在讨论区留言,也欢迎大家关注我的小宇宙APP和苹果pod cast上面的账号以及我的同名公众号起朱楼宴宾客,我们下期再见。
市场:
下次危机中最脆弱的那环已经若隐若现
随笔:
再聊一聊春节的新加坡见闻
聊一聊春节的日本见闻
播客:
vol.21.“疫情后第一次出国的见闻总结!日本和新加坡的变化值得深思”
vol.19.“年度盘点第二弹:金融市场看的永远是更前一步的预期”
vol.18.“比起复盘2022,聊聊2023的投资机会才是正经事”
vol.17.“我尝试开了个人养老金账户,结论是…”
宏观:
关于2023年的四个猜想和十张图
三季报中的真实中国(温暖升级版)
当欧元和美元重回1比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