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指数基金硬核投资指南

财富   财经   2023-08-01 08:00   日本  


市场重新活跃起来了,是时候继续我的港股科普了。这一期是港股科普系列的第二期,第一期请见这里《普通人(不完全)港股投资指南》。

为啥叫硬核投资指南呢,是因为后期剪辑同学和我说这一期太硬了,感觉像是“带着问题读材料”。我又听了一次好像确实是这样的,虽然试图用一些案例、故事和俏皮话软化,但因为想讲的内容太多,本身又确实是说明文式的分享,所以听起来可能会有点容易走神,先和大家说声抱歉!

话说回来,其实投资本身就是一件有点“无趣”的事情,需要知道很多的代码,了解很多的机关,才有可能做好投资。我能做的,只是一点小小的辅助工作而已。

音频版请在小宇宙APP、苹果播客APP、网易云音乐或者Spotify上收听。

以下为音频版的简单时间轴:
04:54 投资港股的指数基金主要有哪四类?
06:52 QDII基金投资港股的优势很明显
11:50 互认基金的多种类别和汇率对冲机制比较有意思
14:52 新兴的互联互通ETF很值得期待
17:00 恒生指数与恒生国企指数
21:00 恒生指数为什么现在估值这么低?
22:00 如果只买一支港股指数基金,该买哪支?我的答案是盈富基金
26:20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恒生科技指数,还值得投资吗?
30:44 为什么我买的行业指数只有生物医药?
34:10 简单聊聊港股的消费行业指数基金
36:00 高股息低波动,看起来很美
39:20 什么时候买之AH股溢价指数科普


以下为利用讯飞听见AI整理并人工校对后的文字稿:


Hello,大家好,欢迎来到我的播客节目起朱楼宴宾客,我是大卫翁。这期节目是我港股专栏的第二期,第一期发在今年3月,当时的名字叫普通人不完全港股投资指南。

发布后许多朋友在评论区和公众号后台留言表示希望我填补其中的漏洞,我一直喜欢在市场低迷或稍微有拐头时再来填坑。因为如果市场太低迷,没有人关注,也不知道左侧到底什么时候结束。如果涨得太高,或者行情特别猛烈,也不是我投资的一个非常建议的时点。正好最近因为悲观预期达到极端,加上一些政策出台和会议召开让大家看到了希望,所以现在港股正在出现一波反弹。

这时候我觉得,是时候来出第二期了。

第二期我会将介绍港股的指数基金。听过我第一期的朋友可能还记得,实际上在投资港股的姿势介绍中,我最核心推荐的就是指数基金。相较于自己下场或购买现有的主动型基金,我认为指数基金是目前普通人投资港股最佳的方式。

至于自己下场的部分就不多说了。实际上,听一下我上一期节目可能就能了解其中的辛酸泪。港股本身是一个弱肉强食的,机构投资者搏杀的市场,就像一个原始森林,普通人进去受伤的几率非常大。

而关于主动性基金,我也查阅了一些资料。目前投资港股较多的主动型基金中,在中国内地大约有七八十只,其中真正跑赢恒生指数——也就是香港市场最重要的指数——仅占不到30%。因此想在众多主动型基金中选择具有超额收益且能跑赢港股市场指数的,可能比美国市场,也就是比美国市场跑赢标普500和纳斯达克的主动性基金还要少。

因此,我认为指数基金是普通人投资港股的最佳选择,这一期我会详细介绍其中的情况。

在开始之前,我还想再讲一个我的小故事。我与港股其实渊源很深,最早从事投研工作时负责的就是港股组合。其实那时候,我就有一个非常深刻的印象就是要买指数基金。

因为那时候我们买的最多的是 MSCI China。当时沪深港通尚未开通,MSCI里全是港股。我曾对比很多海外基金公司,它们将亚太总部设在香港,并且找了一批金发碧眼的基金经理试图投资香港市场,结果发现真正跑赢MSCI和恒生指数的寥寥无几。

然而,当我自己下场开始投资时,我仍然不信邪,买入了很多个股。当然,这里面也有一部分原因是因为个股有股息——这不是说指数基金就没有股息。事实上指数基金的股息会直接变成基金资产,再买成新的股票份额。所以实际上,指数基金也有股息,但它不会直接分红给你。或者说,至少国内的指数基金不太喜欢做分红。但在海外,包括我稍后介绍的香港市场,实际上是另外一回事。

但个股就更明显一点,你每年都能拿到一些分红,并且有一些现实的资金能够入账,所以当时我投资个股较多。但事实证明,投资个股确实是一个糟糕的选择。截至目前,我在香港市场做个股投资的成功案例并不多。因此,从去年开始,我增加了许多指数基金投资。稍后我会详细介绍其中最核心的两个,一个是盈富基金,另一个是华夏恒生生物医药指数基金。

1

今天我将分为三个部分做介绍。第一部分是一个概览,告诉大家投资港股指数基金主要分为哪几类。第二个实际上是我推荐的几个指数以及相应的跟踪这些指数的基金。在基金方面,我认为没有避讳不能推荐具体基金的,因为它们都是跟踪指数的,我们只需选择流动性最好、费率最低、规模最大的基金即可。因此,我会进行一些具体的推荐。第三部分可能会涉及一些投资时机问题,如何买和卖。关于这部分,我在第一期节目里已经介绍得比较多了,这里只是作为补充。

首先,我将介绍投资港股的指数基金主要有哪几类?主要有四类——当我查资料时,发现实际上比我最早投资港股时已经多了很多。那时候,最重要的可能就是QDII基金,现在又增加了港股通基金、互认基金和互联互通ETF,我们一个一个来讲。

其中最大的一类是QDII基金。不知道大家是否了解QDII?实际上,在很早之前,中国包括外管局和一系列金融监管机构为了让境内投资者有投资境外的渠道,这里也包括香港市场,设置了这个QDII机制——Qualified domestic institutional investor,其中有几个关键词,一个是合格的,第二个是domestic——必须是本地的,第三个是institutional,即机构的。因此,investor不能作为个人投资者直接利用额度投资,但公募基金公司、保险公司和各类公司型的投资者,通过申请QDII额度去投资海外。

最早的一批QDII基金实际上非常失败,因为那时正好是2008年金融危机前夕,所以当时成立的第一批QDII基金表现并不好。我专门查了一下资料,直到现在为止,净值仍然都很低,其中有一支还在1以下。换句话说,这已经过去了多少年,净值居然还没有回正。而且这支基金规模还挺大的,达到了200多亿的市值。你可以想象买了这只基金的投资者会有多憋屈——已经有16年了,本金还没有拿回来。当然,也是因为本金还没有拿回来,所以他们还一直持有。

尽管出师不利,但QDII在国内投资者投资海外市场中已经发挥了巨大作用。截至今年年中,以港股投资为主的QDII基金大约有60多只,其中十几只是主动管理型产品,另外53只是指数型产品,我们今天主要讲述的就是这53只指数型基金组成的QDII基金的池子。


QDII基金的最大优势是,只要外管局批准了这些基金,在额度内他们想买什么就买什么。在海外市场,如香港市场,它们无需受到港股通或其他限制,就和境外投资者几乎一样。因此,它的港股投资范围较广,且能参与港股打新等各种不同投资方式。

因此,QDII基金的基金经理,以及国内的基金公司如果要发行QDII基金,通常会在香港本地设立办公室,雇佣本地人在当地投资。而港股通基金的话,实际上很多基金公司会将其放在内地,与境内其他投资团队合并。

QDII基金的局限在于受到外汇额度限制,实际上比较明显的例子是当年原油市场出现了大跌,不知道大家是否还记得,当跌到负油价时,相关产品实际上出现了QDII额度不够的情况。今年纳斯达克美股表现明显较好,一些与美国股市相关的QDII基金也出现了额度问题。

然而,对于港股投资而言,即使是QDII基金也可以通过港股通进行投资。因此,如果额度不够,实际上有很多变通办法,这方面影响较小。

QDII基金的另一个主要问题在于费率较高,因为涉及到海外投资。例如,一些QDII基金会将办公室设在香港,雇佣香港当地的基金经理,这样管理成本相对较高,所以费率较高。

当然,在这其中指数型基金相对较好,优于主动管理型基金,平均管理费率为百分之0.5点到0.6点。另外,它的申赎效率较低,QDII基金的申购赎回通常需要好几天,如果今天买了或卖了,需要T+3甚至T+4才能确认申购赎回,效率较低。

稍后我在推荐具体的港股投资指数基金时会进行纵向的分类,大家只需了解现在最核心的一类投资港股的指数基金都是QDII基金就可以了。

2

第二类是港股通基金,这是在沪深港通机制设立后逐渐兴起的。我觉得这可能是内地监管机构的推荐,会要求包括中证指数公司等一系列指数公司设定相应的港股通指数,然后让基金公司发行挂钩港股通指数的指数基金。

实际上,到目前为止,港股通基金的数量大约有一百多支了,其中一半是主动管理型的,另一半是指数型的,所以总共有55只指数型产品。然而,整个规模相较于QDII基金要小得多,全部加起来规模大约为600多亿,而QDII基金是这个的好几倍。

这可能是因为它的投资范围受限,只能购买港股通相关的标的,因此对于很多投资者和基金公司来说,接受度仍在上升过程中。当然,它的优势在于额度不受限制——现在的沪深港通已经不像最早的沪深港通会出现单日限额被打满的状态。

另一方面,它的申赎效率通常是T+1,一些港股ETF甚至可以实现T+0,这是相对较高的申赎效率,但对于长期持有的个人投资者来说,影响不大。

另外,该产品的费率较低,相较于QDII基金,大约低0.1%——我指的是指数etf——平均管理费在0.4%-0.5%。然而,由于其仍处于发展过程中,包括投资标的受限和规模较小——规模较小的问题在于可能会受到巨额申赎的影响,这样净值波动可能不仅受投资标的指数影响,因此跟踪误差较大。因此,我个人对港股通基金并不特别建议。

第三类是互认基金。互认基金实际上是一个较早的概念,大概在2016年就有了。当时内地监管机构与香港发现沪深港通受欢迎后,寻求更多互联,希望通过更多机制实现连通,因此设立了这种互认基金。

互认基金中有一些是让香港投资者可以投资内地的,另一些则是让内地投资者可以投资香港的。截至目前,内地已注册的互认基金共有37只,数量不多,此外还有一半是债券型基金。换句话说,我认为现在这类基金还在发展中,肯定没有达到监管的预期,整个规模大概只有四五百亿。

互认基金中有一些品种相当有趣,因为它们是由香港基金公司发行的产品,所以它们未必会投资在香港市场,有些可能投资在亚太或全球市场。债券基金往往购买高息债,例如亚洲的高息债基金,甚至有一些购买其他地区的债券基金。

互认基金的整体种类相当丰富,但由于国内投资者对它的熟悉程度不高,尤其是销售渠道往往是银行,而银行的客户经理不清楚这些互认基金的具体情况,因此不太会向客户推荐。实际上,对于银行和一些销售机构的客户经理来说,他们愿意销售的产品肯定是能够收到较高佣金的,而互认基金发行方是一些国际上的基金管理公司,实际上并不太可能为国内的销售渠道提供特别的销售政策或佣金政策,因此销售显然并不十分卖力。

我认为互认基金实际上有一个很大的优势,那就是其中很多基金设置了对冲份额。这里的对冲指的是对冲汇率风险,换句话说,我们之后讨论到投港股存在一个较大风险,需要注意的点就是它与汇率有关。人民币对港币的汇率每天变化,因此投资这类资产时,不仅需要考虑资产本身价格波动,还可能叠加汇率波动。互认基金通常设置了对冲份额,如果不想承担汇率风险,可以购买人民币份额,它是通过货币互换等衍生品实现了汇率风险的对冲。

虽然这存在一定的成本,但我观察到整体成本相对较低。这是一个相当有趣的设定。当然,如果你说我就想要承担汇率风险,例如今年购买美国的纳斯达克或港股的相关指数,你不仅能享受指数本身的涨跌,还能享受人民币贬值的汇兑收益——

当然,今年买港股的体现不大,因为港股本身跌了,所以即使汇率升值了,港币的汇率对人民币升了3%,实际上体现的也不大——然而,无论是从黄金还是纳斯达克的ETF来看,这种情况会更为明显。但总体来说,设置对冲份额是互认基金一个相当有趣的方面。

除此之外,这类产品目前发展不是特别好。重点在于大家对香港基金公司及其底层资产并不熟悉。此外,它们的费率较高,互认基金的管理费都在百分之一点几,这是因为其中很多是主动管理型产品,所以费率较高。

最后一类可以投资港股的指数基金叫互联互通ETF。

实际上,这是去年新开设的ETF通。原来的沪深港通指的是股票。在内地和香港监管当局的不懈努力下,现在ETF也有了互通的渠道。虽然现有的数量不多,总共只有6只南向ETF,但其中包含了我非常喜欢的盈富基金。

当然,我自己是在香港市场直接购买盈富基金,因为我有一些外汇。但在做这期节目之前我还在想,如果大家在内地开设股票账户,有没有可能买到好的香港指数基金,然后我就发现盈富基金在互联互通机制里。稍后我会详细介绍盈富基金的情况。

互联互通ETF目前就是港股通的一部分,所以买起来非常方便。在股票账户里,只要开了沪深港通,就可以买港股ETF,费率非常低。交易时间也比较长,因为它与香港的交易时段是一样的。对于ETF来说,其实这点非常重要,因为ETF针对机构投资者有一些套利可能性。当然,对于个人投资者,不用理解得那么清楚,只要了解它的交易量越好,交易时段越长,跟踪误差就越低。购买指数基金的最重要目标是尽量贴近指数的涨跌,咱们肯定不希望指数涨了一个百分点,而指数基金只涨了0.8%。如果每天都差为0.2%,实际上日积月累下来,这是一个非常大的差距。

此外,包括它的交易效率较高等因素,互联互通ETF是一个有趣的选择,目前看来也是一类非常重要的港股投资工具。当然,希望未来能纳入这个机制的南向ETF会有更多更好的选择。

3

好的,以上介绍了目前能投资港股的指数基金类别。接下来,最重要的一点是向大家介绍,如果要买港股指数基金,我推荐可以从哪几个指数及相应的基金下手。

首先是恒生指数,它反映了香港股票市场的整体表现,可以将其对应到国内的沪深300。我认为对应上证指数是不合适的,因为上证指数仅指上海证券交易所的数据,它不包括深圳交易所的相关股票,因此沪深300可能是一个较为适合的对比。

恒生指数在上世纪60年代就已经有了,诞生时间非常早。实际上,它在前几年进行了一次较大的更新。我在10年前投资港股时,并不太喜欢恒生指数,因为那时的恒生指数非常偏向金融行业,几乎全是金融股。除了孤零零的腾讯外,其他权重股都是一些银行。

不过到目前为止,恒生指数改造的过渡期已经结束,它将成分股数量扩张到100个,并对行业进行了划分。换句话说,它规定每个行业都需要有一些个股,而不能全部是金融股。而且随着科技型和生物医药型企业回归香港市场,恒生指数的代表性和丰富度实际上与10年前已经不可同日而语。因此,现在它已经成为一个较好的代表香港市场整体的指数。

我认为它与恒生国企指数相对应,可以进行对比。我在第一期中也提到过,这里的国企与我们平时理解的国企并非一个概念,它指的是恒生中国企业指数。当然,这里的说法有些政治不正确,实际上香港本地股应该也算作中国企业,对吗?但是大家不要追究这个问题,他提到的恒生中国企业指的是内地企业,也就是中国内地的企业。因此,恒生指数通常会与恒生国企指数进行对比。

他们目前的权重股差距实际上还是存在的。

最典型的差别在于恒生指数会包括一些优秀的香港本地企业,例如友邦保险、香港交易所和汇丰控股。这些都是传统上较强的能够代表香港作为离岸金融中心的企业。这是因为恒生指数实际上强制规定了这100只成分股中必须有20到25只香港本地企业股。恒生国企指数显然不会涉及这些公司,这是一个最大的差别。

除此之外,实际上不同的股票在这两个指数中的权重也有所区别。我的理解是,恒生指数按行业进行了分组,并且与流通市值有关。目前恒生指数排名前三的权重股分别是腾讯、汇丰和阿里巴巴,但恒生国企指数的前三位是美团、腾讯、阿里巴巴。我理解美团的流动性可能较高,因此权重也比较高。

除此之外,两者差别不大。对于我来说,我更推荐恒生指数,因为既然你已经购买香港市场和港股,那么纳入一些本地企业是好事。尽管本地企业大部分表现不佳,但仍有一些非常优秀的代表。而且由于他们与内地企业之间的相关性较低,因此他们能在指数内部分散一些风险。

恒生指数的一个显著特征是现在处于低估状态。当然正如我上期节目提到的,它可以低估也可以更低估。大家经常提到港股有十八层地狱,即当你觉得已经低到一定境界时,它仍然能更低。

恒生指数目前的分位数大约是历史最低的10%,实际上这个数值比看起来更低,是因为前几年进行了一次大调整后,调入了许多科技股。科技股的估值显然比金融行业高,因此这也人为地提高了估值。如果剔除这部分影响,现在的估值应该在历史极值附近,即最低水平。

但即使是10%,我认为仍然是一个非常合适的投资区间。关于这一点,我本身不做任何投资建议。毕竟港股一直是一个修罗场,很多人并不喜欢港股。恒生国企目前的估值水平也相似,这两者都处于一个非常低估的状态。

其中有很多原因,包括海外投资者的撤离。海外投资者曾经在港股占到非常大的比例,这里有可投资性和熟悉程度等原因,所以香港市场一直是投资中国的重要堡垒,港股也是作为投资中国的替代品。但由于种种原因,现在很多海外投资者将重心移出中国,原来可能占到10%甚至15%,现在稍微削减了5%给日本或者分给东南亚和其他新兴市场,那么削减的部分基本上都来自于港股。而当大量海外投资者都在做这样的一致行为时,可以想象港股的压力非常大。

当然,这并非今天的重点,不展开。重点在于我推荐的第一个指数投资就是恒生指数。而跟踪这个指数最好的基金就是我刚才介绍过的盈富基金(02800.HK)

盈富基金是如何产生的?实际上,大家上网查找都能发现许多有趣的故事。

简单来说,在98年金融危机,即亚洲金融风暴时期,香港政府为救市,在短时间内购买了超过10亿的恒生指数成分股。换句话说,港府通过托起恒生指数拯救股票市场来力挽狂澜。

然而,在市场稳定后,香港政府为了顺利收回救市资金,同时又不影响市场,采取了的措施就是在1999年成立了一个叫盈富基金的ETF。港府用股票换购成了ETF,本来他买的是这些股票,然后设立了一个ETF,将股票换成了这些ETF的份额,通过卖出ETF份额的方式,避免了直接在市场抛售股票,形成抛压的影响。

实际上,这是一个非常聪明的方法。可以看出国际金融中心的政府非常具有市场意识,并且非常了解如何避免影响市场。我认为背后肯定有金融家的一些建议和提议,但整体来说,这一招非常聪明。

因此,从此之后,盈富基金这只指数基金便保留了下来。

当时香港政府救市的份额已经全部撤出,但它带来的一个显著好处是盈富基金的费率特别低——因为成立之初是为了让政府退出,所以费率会设得很低。它的费率低到什么程度?与其他指数基金并不是一个数量级,它的费率是千分之3,抱歉,我说错了应该是万分之三到万分之四的水平。实际上,这相较于我刚才介绍的一些指数基金,其费率已经低了整整10倍,因此费率非常低。

另一方面,该ETF的流动性非常好,几乎是港股市场上流动性最好的一支ETF,规模也最大。因此,实际上为它带来了巨大优势。可以看到,互联互通ETF成立后,成交量最大的便是盈富基金。

当然,现在盈富基金的管理人已经从原来的道富环球换成了恒生,这也是因为美国不允许许多基金管理公司投资中国,而原来香港市场最大的一只基金管理人竟然是美国公司道富环球。因此,在2022年时,他们更换为了恒生投资。

实际上,对于盈富来说,管理人换谁都没有影响,因为它是一只指数基金,只要按照指数成分股配权重就行,而且恒生指数本身就是恒生公司的产品,所以我认为更换恒生投资并无可厚非,实际上挺好的。

总的来说,我最推荐的港股投资品种就是盈富基金。如果你真的不喜欢香港本地股,而想买内地企业,那么也可以考虑购买跟踪恒生中国企业指数的恒生国企基金(02828.HK)。它也由恒生公司管理,费率较低,大约在千六左右,这也是一个比较合适的香港市场基金。

4

除此之外,港股的宽基指数其实还有很多,我刚才介绍过的有一些跟踪港股通的系列,以及其他恒生系列指数。恒生系列指数非常多,但对于个人投资者来说,不需要特别关注,因为他们各自有各自的局限。若仅关注宽基指数,代表整个市场的指数,只需关注这两个指数即可。而在这两个指数之间,我个人更推荐恒生指数以及相应的盈富基金。

第二类非常重要的是港股行业指数或更大的主题指数,其中最著名的当然是恒生科技。

我认为港股行业指数只需关注三个方面:科技、医药和消费。之所以不看金融,是因为恒生指数本身包含很多金融因素,我觉得无需再关注金融。

因此,我将重点介绍三个行业指数。首先,最重要的是恒生科技指数。这个指数成立时间并不长,实际上是在2020年才真正发布的。发布时机非常好,正好赶上疫情后全球科技股一股上涨狂潮,于是一发布便引发众多关注。实际上它也不负众望,涨势非常猛烈。但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大家知道过去两年中概互联跌幅惨重,中国科技企业遭受了打击,因此恒生科技股指数一蹶不振,跌势非常猛烈。如果你把它跟恒生指数以及国企指数从2020年初到现在拉成一张表来看,其实它们的跌幅差不了特别多,甚至恒生科技指数还是其中表现最好的一个指数。

但因为它曾经攀过高峰,在2021年初时的高点相较于恒生指数和恒生国企指数高出了百分之百甚至更多,这导致了大家感觉它跌幅非常惨烈。因此,对于很多投资者来说,如果在指数高点投资过它,实际上受伤会很深。

恒生科技在一开始被大家看好时,大家都称之为小甜甜,它曾被誉为中国的纳斯达克。但现在再也没有人将它与纳斯达克相比,因为纳斯达克一路上涨,涨得非常漂亮。

但实际上,我认为它就是中国的纳斯达克。你去看它的成分股选择方式,比如必须与一类科技主题高度相关,包括网络金融、科技、云端、电子商务和数码智能化。同时,还要求研发开支占收入的比例,年收入的同比增长比例,并只选择市值排名最高的30只证券。

换句话说,他与纳斯达克100相比,实际上代表了中国的科技实力。当然,它并不具有硬科技特质,更多地是一些互联网型公司。

然而,我确实认为如果tech是未来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恒生科技依然是投资中国科技行业的核心指数之一。

现在看来,从成分股的角度来说,很有趣的是,理想汽车的权重是最大的,比阿里巴巴、京东、美团和腾讯都要高。首先这依然与流通市值有关,其次与指数编制的原因有关。按理说,恒生科技指数的单支个股权重最高不能超过8%,但理想汽车目前却处于顶部,甚至还高出了一些。因此,它实际上非常有趣,不仅包括互联网企业,还包括电动车,也包括了一些半导体的公司,中芯国际也在里面,所以它可以它其实我认为投资行业指数的第一选择。

它比起科创板也好,或者说比起北交所——这么说可能不合适,因为大家的方向也不太一样——但是它依然是中国科技行业投资的重要风向标。

关于投资恒生科技指数,我认为只需关注一只基金即可,那就是恒生科技指数ETF。他在内地的股票市场代码是513180,而在香港市场的ETF代码是03088。实际上,这两个ETF都是华夏基金发行的。

我认为关于如何选择跟踪一个指数的ETF,主要看两个方面。首先ETF的规模越大越好,其次流动性越高越好,这样每天的交易量换手率越高,贴近指数的可能性就越大。换句话说,跟踪误差会越小,因此无脑购买规模最大、流动性最好的基金就可以了。

对于恒生科技指数来说,华夏基金发行的这个名为恒生科技指数ETF目前规模接近200亿,实际上是最大的,而且每天的成交量非常活跃。我刚才介绍的有两个市场,一个在内地市场,一个在港股市场交易。因为挂钩的指数都是恒生科技,所以两个市场走势基本相同。这是第一个科技行业。

第二个领域是医药行业。

我记得前面在与小酒馆串台时也提到过,医药行业是我目前在实验账户中大量持有的行业级别基金。

实际上我的医药投资从早期购买个股,现在逐渐集中在指数基金上。这是因为我发现创新药和生物科技类公司对非专业人士来说非常难以琢磨。我之前在这个行业里,可以接触到很多研究员和基金经理,还能获取更多一手信息,或许有一些更加深入的了解这些公司的机会。但现在离这个圈子越来越远,我更不敢去买个股了,因为你不知道哪个生物医药公司的pipeline会出问题。一旦出现问题,美国的生物医药公司下跌起来很吓人,都是30-50%以上,所以我也转而以指数基金为主。

而如果要购买医药公司,我更倾向于港股。这是因为在前几年励精图治之后,港股对生物医药公司非常友好。现在港股上有大量优秀的生物科技公司,但由于近两年处于低潮状态,这些公司都相对低调。然而,这个市场潜力巨大,我相信在其中可以孕育出许多优秀的Biotech或者Biopharm的生物医药龙头企业。

目前港股医药指数主要有三个:恒生医疗保健、恒生香港上市生物科技和港股创新药。

恒生医疗保健相对老牌,但其中有像阿里健康、国药控股这样的医药流通和医药销售平台公司,我不太了解,所以其实我没有太想看恒生医疗保健指数。我看的更多的是恒生香港上市生物科技,比较专注于我刚才讲的生物科技公司和创新药公司,它跟港股创新药相比又有一些区别。

第一,它的成分股数量比较多,它是取了市值前50,而创新药只取了市值前40。另外两个样本空间存在一些区别,港股创新药实际上限制在恒生综合指数中的成分股中再选出40只。我希望样本空间更广泛,既然我已经购买了一篮子的指数,对吧?我希望样本空间尽量大一些。所以我观察到的是恒生香港上市生物科技指数。

它的对应基金其实很简单,就像我刚才说的,选择规模最大、活跃度最高、流动性最好的,于是又选到了华夏基金的恒生医药ETF(159892)。这是在A股市场的,港股市场称为华夏恒生生科(03069.HK)。实际上,它是跟踪恒生香港上市生物科技指数的几乎唯一选择,但规模相较于恒生科技小很多,大约只有七八亿。

这也可以看出,目前市场对恒生科技指数和生物科技指数的兴趣与资金追求的差距相当大。但我个人非常喜欢生物医药,并认为它是一个未来发展非常重要的行业,实际上它能够受到AI的大力帮助。

因此,如果你买个股觉得很难看懂,而且现在市场相对低迷,许多生物医药公司确实会面临资金链问题,因为它们无法在股市中融资。为了避免踩到雷,我认为如果真的和我一样看好这个行业,去买指数基金是比较合适的方式。

最后再简单说一下另一个行业消费。

港股一直是一个给消费股较高估值的市场,因为对于外资基金经理来说,他们能看懂中国的消费股,这也是很好理解的——市场庞大,人口众多,消费是非常有保障的行业。

因此,传统上港股出现了许多消费牛股,无论是安踏、蒙牛还是海底捞,以及申洲国际、农夫山泉等公司,实际上都在港股上市。港股可以给出高估值,也可以让这些公司进行再融资。

然而,当我查找港股消费指数时,发现非常少见。唯一能看的就是港股通大消费指数。我不太喜欢这个指数,因为它限制在了港股通的范围内,但这是我能找到的唯一一个能代表消费类主题的港股指数基金。

跟踪它的基金很少。我找到了一个泰康基金——这应该是泰康的公募基金,而非泰康保险。实际上,整个保险行业也有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可以设立公募基金——名为泰康中证港股通大消费主题A(006786)

这个基金跟踪我提到的港股通大消费指数,其中权重最高的有美团、比亚迪、百盛和农夫山泉这些公司。我认为消费主题可能也是如果大家想在科技医药之外再选择一个港股行业,我会比较推荐消费方面的公司。

最后一类建议大家关注的是策略主题基金。这也是这几年较为兴起的因子投资,会有一些策略选股。其中比较著名的有中证红利——今年A股表现不佳,但有一个指数表现坚挺,就是中证红利。这实际上是一类策略指数,也可称为因子指数。除此之外,还有像低波动这样的策略因子。而在港股上,我找到了一个相对有趣的策略,称为港股高股息低波动,听起来非常诱人,对吧?

恒生港股通高股息低波动指数是一个低波动指数。因为港股本身就是一个高股息股票较多的市场,而实际上港股本身波动相对就较小,特别是对于高股息股票或蓝筹股来说。

这个指数相当有趣,它是在2017年推出的,但也限制了在港股通的范围内。它要求股息率必须在一定范围内,而权重的加权方式也是以静态股息率进行加权。这相当有趣。

这个指数里基本没有地产股,这很重要。因为许多港股的高股息指数中包含很多地产股。地产股历史上喜欢高分红,但大家都知道现在房地产行业的情况,高分红能否持续非常难说。其实到今年为止,地产股能够在高分红的已经非常少了。因此,我在查看指数时,专门关注了它的成分股,目前主要以煤炭能源和银行为主要类型。我认为这些股票相对安全,是高股息的。因此,这个指数值得关注。

但跟踪产品也相对较少。我只找到一个富国恒生港股通高股息低波动ETF(513950),这个ETF是今年3月份刚成立的。目前规模较小,大概就是三个亿,每天成交量也不大,仅为两三千万。但我认为对于个人投资者来说,投资没有太大问题。因此,如果你对这一类策略感兴趣,可以考虑这个基金。

好,以上就是我推荐的港股指数基金。由于介绍过多可能没有太多价值。而且大家可能对港股比较陌生,如果再提供大量不同的指数,可能大家都记不住。

简单总结下来,如果要投资整个市场,可以关注恒生指数,它对应的便是盈富基金这一只。备选指数是恒生国企指数,基金名为恒生国企。若涉及行业,主要分为科技、医药、消费三个方面。科技和医药均由华夏基金出品,都是市场上规模最大、流动性最好的ETF,而消费则是泰康。

第三个是一类策略性基金,它具有高股息和低波动特性,有属于富国的一款产品。对于大家来说,初步了解港股的指数基金投资,有这几只足够了。

5

最后再讲一点关于何时投资比较好的事。

实际上,关于投资时点,大家可以听我上一期节目的港股投资指南。其中也提到了在无人问津时你应该买,而且对于个人投资者来说,能投资港股的时期并不多。个人认为前几天就是这样一个时间点,悲观预期在打满之后非常适合投资港股。

这次我补充一个更加量化的指标,可能有些朋友也知道,叫AH股溢价指数。这个指数其实在早些年比较受大家关注,它对比的是同一个公司——因为有些是在A股和港股同时上市的——那么同一个公司的A股相对港股和h股贵多少。

如果不高不低,那就是1,如果A股更高,那就是1.1、1.2等等。

比如说如果这个指数达到了150,那就意味着A股比起同一个篮子里的港股平均起来贵50%,其实这是一个非常高的水平。

在正常情况下,A股比港股贵一些是正常的,因为流动性溢价——A股的流动性较好,同时有一些打新的收益率,以及在分红税率方面的优势。

总体来说,我认为早些年AH股溢价率保持在110左右波动是正常的。最低时曾跌到过90,那时是A股一轮大牛市的起点,是在2014年,最高时达到了150。但明显升到150后,港股会更加强势。

在过去两年中,你会发现这个溢价率中枢明显向上移,溢价越来越多。背后有很多原因,比如海外投资者撤出、港股打新现已销声匿迹,A股打新依然有收益率等。

总体来说,我认为近期已经达到了接近150的水平,实际上相对较高。换句话说,当它溢价较多时,你更应该关注的是港股。

(大卫翁注:由于上周港股快速上涨,这个指数目前跌回到了141的水平。)

当然,这里面一个较为tricky的点在于,溢价率往下走的方式未必是港股涨,也可能是A股跌,对吧?也就是说,A股如果下跌,同样可以让溢价率指数往下走。

这两年大家对这个指数关注不多,主要是因为A股和港股表现都不佳。尽管如此,把这个指数拉长后,仍然是一个较好的关于何时投资港股,或者何时从A股切换到港股的观察点。如果大家都换成指数基金,实际上会更好地做出评判。例如,购买沪深300的指数基金,何时可以换到盈富基金。在溢价率上升到较高水平时,可以考虑这个事情。

好,这期节目的所有内容就是这些。已经讲了很长时间,希望对于不熟悉市场的朋友来说,信息量可能较大,或许有些不熟悉的概念,但不重要,我会将一些重要观点列在shownotes里,文字稿也会放在公众号上。如有任何问题或疑问,欢迎在我的小宇宙讨论区或公众号后台留言。同时,欢迎加入我的知识星球,有问题可以在里面展开讨论。以上就是本期节目的全部内容,希望大家投资顺利。我们下期再见。

利益相关告知:本人目前持有文中提到的盈富基金和华夏恒生生科基金,可能在未来六个月内继续买/卖文中提到的相关证券,敬请广大听友知晓。

本文中的所有内容不作为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宏观:

年报季中的真实中国2023

下次危机中最脆弱的那环已经若隐若现


随笔:

少时自诩是樱木,长大方知皆良田

再聊一聊春节的新加坡见闻

聊一聊春节的日本见闻


播客:

vol.33.REITS科普向 | 想做“包租婆”,投资一块钱就可以

vol.31. 金融行业的高薪,从何而来,到哪里去?

vol.30.全球资本市场2023年中盘点:判断可以不准,教训必须总结

vol.25.“为什么我推荐把《置身事内》和《镜厅》放在一起读?” | 世界读书日

vol.22.普通人(不完全)港股投资指南

vol.21.“疫情后第一次出国的见闻总结!日本和新加坡的变化值得深思”

起朱楼宴宾客
金融狗记录这个大时代,播客同名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