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期播客是前两篇公众号文章——日本和新加坡见闻的总结篇和播客版。
因为这是时隔三年的出国,冲击还是蛮大的,再加上从商务的角度而非旅游的角度看待这两个国家,有了很多新的认识。之前我用文字的方式分别写了两个国家的见闻,但在这次播客里,我将两者放在一起对比来聊,就更有意思了。
总体来说,日本是一个特殊的国家,而新加坡正处于一个特殊的时期,为什么这么说?来听这期播客吧!
再次感谢帮我做后期的Immersion大神!
简单时间轴:
02:10 新加坡的“天时”是21世纪的东方瑞士以及其他更多的角色
04:30 日本在国际环境和发展机遇上的“落寞”
05:51 新加坡的“地利”不仅仅是物流枢纽,还在于背靠东南亚的人口优势
07:30 日本的劳动力短缺问题有多严重
09:05 新加坡的“人和”在于高效专业的政府
12:40 日本的行业发展为何会僵化
15:10 昭和男儿和平成废物是如何养成的
16:50 新加坡如何解决发达国家人民缺少奋斗精神的问题
19:30 最后要说的是,世界已经和三年前大不同
此外,在各位的大力支持下,我的小宇宙播客订阅量突破了五万大关~今年开始我也会有选择的将一些声音内容只放在小宇宙APP上,而不再在公众号上发布(主要是那些懒得做文字版的内容),敬请关注~
以下是文字版:
停更了一段时间,这是因为在春节期间我去日本跟新加坡出了个差,在这个过程中我其实也更新了两篇公众号的文章,分别聊了聊在日本跟新加坡的一些见闻,回来之后也想借这个机会,通过一期播客更深入的跟大家探讨一下。
时隔三年之后,我重新迈出国门看到的一些所见所闻,我觉得还是蛮有意思的。当然了,我相信2023大家也可以自己走出国门去看看了,我还是非常的鼓励大家尽可能的多去看看这个世界,比起在过去几年里面,被封在一个国家、一个省、一个市,甚至是一个小区来说的话,还是会有非常多不同的碰撞跟思考的。
日本其实是我疫情前经常去的一个国家,从它开放自由行以来,少说去过10次,而新加坡则是我第一次去,其实也是一个比较鲜明的对比,而这两个国家也很有意思。
总结下来的话,日本其实本身就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国家,而新加坡则处在一个非常特殊的时期。
怎么说?这两个话题就是今天我想跟各位去聊的一个主要的内容。
先说说新加坡,因为新加坡其实在我的公众号文章里面,也把它定义成是一个现在拥有天时地利人和的国家。
这是我去了那边一周之后最强烈的一个感受,就是一切都在蓬勃向上。不管是资本的流入,人们的情绪还是实际的经济的增长,甚至是一些成本项的提升,都处在一个非常繁荣的状态。
当然很多人也会说是不是有泡沫了,但在我看来,适度的泡沫其实是对一个经济的赞赏。
关于天时地利人和,我想分别展开来对比一下日本跟新加坡的一个情况。
先说天时,新加坡的天时其实非常的好理解,我想把它比喻成21世纪的东方瑞士,新加坡因为它的地缘的位置以及现在中美脱钩之后,在从一个全球化向逆全球化的趋势在发展,新加坡其实就被推上了舞台的高光处——因为它一直在平衡中西之间的的利益。
所以如果当大国们想要去找一个缓冲带,或者是找一个可以沟通交流的枢纽位置的话,新加坡是现在不二的选择。
其实我们这次在新加坡,不管是住的酒店也好,去的商场包括拜访的客户,其实都可以看到来自全球不同国家——这里不光是中国、美国或者是欧洲,甚至包括了日本、韩国,还有很多东南亚国家的人——都会出现在新加坡。它现在是一个非常炙手可热的枢纽的位置。
其实在我新加坡见闻的公众号文章下面,也有很多朋友留言说,那是因为香港现在出了很多问题,新加坡是承接了香港的很多的职能。
这个说法当然没有错,而且这其实也是天时的一个部分。但其实新加坡现在的机遇也不仅仅是来自于承接香港,同时如果你想要去开辟整个东南亚市场——这可能是继中国之后的又一个新兴市场的话,其实一定会以新加坡作为桥头堡。像中国的企业其实现在大量的还在走向出海的过程中,那么在这个时候也会将新加坡作为出海的第一站。
因此不管是承接了香港的职能,还是作为东南亚事实上的首都,以及打造中国企业出海的第一站,这几个角色都让新加坡在现在拥有了一个非常好的机遇,那么体现出来的就是源源不断涌入的资本。
所谓的资本也不光光指的是钱,还包括人。我们在新加坡也看到大量的人才正在涌入这个城市,所以不但推高了这里的地价房价以及种种的物价,同时也让这里的包括私人银行也好,家族办公室也好等等的这些财富管理行业迎来了非常蓬勃向上的时期。
而与之对应的是,日本现在其实有一些落寞。注意我用的是落寞而不是没落,因为整个日本的经济还是具有非常强的韧性,包括它依然拥有一个亿的人口,拥有非常庞大的国内内需的市场。
但是如果去看整个世界的版图,包括资本以及企业的关注度的话,其实日本都是处在一个下行的趋势。不光是因为中国的崛起,也包括现在新的一些区域,包括东南亚也好,中东也好,其实他们才是整个资本,包括企业界最关注的焦点。而日本似乎缺乏了新的故事,或者说进一步发展的势头。
最早的时候,我记得我还在国家主权基金工作的时候,其实日本是很多投行,包括资产管理公司的亚太总部所在地,但是后来就慢慢的迁到了香港,而现在又挪到了新加坡。
我不是说金融行业有多么的重要,但金融行业的这些机构也好,资金也好,确实是最敏锐的存在。所以他们挪到哪儿,就说明哪里更加具有一个未来发展的潜力。
那么说完天时再来说说地利。其实我觉得新加坡的地利不仅仅是体现在它自身是一个物流的枢纽,或者说是东西方的交界处,这个事情其实已经存在了非常多年了,这也让它成为了不管是石油贸易,还是很多船舶的物流的一个核心的枢纽。
但是除了这个之外,其实现在新加坡的地利更在于它坐拥了庞大的东南亚人口。
换句话说就是当日本、韩国或者是欧美甚至中国正在为人口问题发愁的时候,其实新加坡最不缺的就是人,因为不管是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都是人口大国,而这些人中间的高端人才,或者说他们中一些非常具有活力的人口都在向新加坡涌去,以至于新加坡政府必须要制定出一套非常规范完整的工作签证以及劳工签证的这么一个体系,来尽量的减缓人口涌入对于当地人的影响。
这个事情其实我的感受也非常深。因为在新加坡也拜访了一些客户,往往坐在一个会议室开会的时候会发现有1/3是当地的华人,有1/3是马来人,印度人,还有1/3可能是白人,他是一个真正国际化的,包括我原来在香港工作过都没有看到过的这么一个国际化的人口大都市。
人口的重要性其实已经无需赘述,而且基层的员工或者说是外来的务工人员能够支撑起整个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再到上层的包括科技或者金融行业所需要的高端人才,其实现在在新加坡可以说是一应俱全,完全不缺。
那么相对应的,其实日本现在确实是面对着非常严重的劳动力短缺的问题。很明显的体现就是我这一次去日本注意到了非常多的来自东南亚,或者是其他国家的一些外来务工人员的加入。其实原来在日本是很罕见的。因为日本一直是一个非常内向型的经济,它也不是一个移民国家。
但是这次我去从下飞机的第一个人碰到的就是印度人之后,包括在便利店里的店员,包括在一些小餐馆里的帮厨,都是拥有异国面孔的,有一些可能是东南亚,有一些可能是印巴人,这就说明日本正在被迫用引入他们叫做技能研修生这么一种角色,来填补他的劳动力短缺的问题。包括我们在物流仓库看到了大量的来自缅甸的劳动力,其实都是在解决日本劳动力短缺的问题。
以前一直听说日本的人口已经开始净减少,包括老龄化的趋势非常明显,但是从来没有活生生地感受到,如果你的人口真的进入到下降的趋势里面,用什么才能填补起你劳动力短缺的问题?
我觉得在中国可能目前还好,因为目前我们还可以通过不同区域的劳动力的转移来解决这个问题。但是长远来看的话,其实这确实是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问题。
第三个就要说到人和。我认为新加坡的人和最核心的体现是一个非常稳定而高效的政府。
政府的办事效率也好,包括他的专业能力也好,是让人叹为观止的。最核心的原因是因为其实在我们几十年前就开始在国内的辩论赛里面被讨论的高薪养廉,新加坡是这里面的一个代表。
而这次我们去其实也拜访了他们的一些政府部门,包括负责招商引资的经济发展局edb以及把新加坡的企业带到外面去的就是叫ESG, Enterprise Singapore。这些部门其实里面的官员都非常的年轻,但是非常的专业。
后来我也听朋友讲到,从南洋理工,包括新加坡国立这些好的大学毕业的学生,最优的选择,最Top的学生其实是会进这些政府部门的。因为新加坡政府就是在把自己当做一个企业去运转。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最重要的部门就是能够开源和做大蛋糕的,也就是所谓的BD或者说是招商部门,所以最好的人都会流入到这样的部门里面去。那么次优的会去到其他的政府部门,再往下的可能才会考虑企业或者是其他的职业。
所以说新加坡政府确实拥有了当地最优秀的人才储备,那么在这个的基础上,它制定的一系列的规则,一系列的政策,也就可以理解是非常具有专业性和可执行性的。
举一个小的例子,比如说招商引资这件事情,其实对于中国的很多地方政府产业园区,也非常重视招商引资,他们对于招引企业的政策优惠往往都是税收的优惠,包括一些厂房或者土地的租金减免,而它的对于企业的要求往往是以产值和税收来计算的。
当然了,这个也非常好理解,因为这些都是很量化的一个指标,但是这次去新加坡会发现,他们的政府对于招引企业的要求,一个是你的雇人,你必须在几年内雇满多少人,这些人可以是本国人,也可以是外国人,但是雇人就意味着可以提升当地的一个就业。
那么除了这个之外,另外一个他会要求这些企业跟当地的企业发生业务往来——不管你是跟当地的供应链也好,服务商也好,或者是比如说租房子的,或者是你给员工发工资都可以,他对你的要求是业务往来的金额规模。
其实细想下来,这是非常有效的一个标准。原因是新加坡想要建立的是一个更好的生态圈,当这里的企业都在不断的跟它的生态圈里的其他企业发生业务往来的时候,整个经济自然也会蓬勃向上,而不用去要求单个企业的税收也好,产值也好。
就从这一个小点也可以看出新加坡政府的智慧。而且另外一方面也看出他对于企业的信任,因为某种程度上来讲,这种业务往来相对来说是比较容易造假的,比起你去要求一个企业的税收。
所以新加坡首先它是一个法制社会,其次它是一个非常公开透明,充满了信任的社会。当然如果你造假或者是欺骗,被政府发现了,所带来的责罚跟这种惩罚也会比中国要严重很多倍。
而反观日本,其实日本的政府整体来说不算完全算小政府,但是比起新加坡来说肯定能量是小了很多的。
其次日本其实有大量的行业协会或者是一些大的财阀,他们才是经济的把控者,这种体制其实比较容易造成的行业的结构僵化。
我们这次去拜访了很多企业,也会发现日本的很多行业其实是非常不具有创新能力的,原因就是在于你去参加他的这种新年会,会发现去的全是老头,全是一帮行业大佬,而他们在聊的问题都是非常传统的问题,没有人会关心技术革新,没有人会关心怎么样去创新发展,背后就体现出日本目前的一个行业僵化的特点。
这次我也参加了当地的一些科技的展会,甚至包括像机器人这样的展会,原本大家可能想象中日本是一个在机器人领域非常领先的国家,但是当我去到这些展会的时候,会发现展会上真正先进的技术全部来自于中国跟美国,而日本的公司是一个代理商的角色。而他们本地的这些技术公司,包括一些大的机器人公司和大企业,其实都在做一些锦上添花,或者是一些相对来说比较渐进式的技术技术革新。
这个就体现出日本其实现在已经完全不拥有创新的土壤了,其实跟它在过去50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因为日本曾经是一个科技的霸主,我们小时候很多消费电子的最新的产品其实都来自于日本,不管是随身听也好,还是VCD、DVD甚至是手机,在智能手机出现前,其实日本也拥有非常强的手机制造能力。
但是这些年你会发现,哪怕是像松下、索尼这样的日本大的电子企业和电器企业,似乎也失去了它的创新力,一直在固步自封的玩自己的一套生态。
那么在企业之外,其实人的情况也是一样的。日本曾经有一个说法叫昭和男儿,而现在大家叫平成废物,当然到了现在的年号是令和,不知道又有一个什么样新的称呼。
为什么会有昭和男儿和平成废物之间的区别呢?其实我看了篇文章里面的一段话,我觉得深以为然,这句话是这么说的。
昭和男儿之所以拥有奋斗精神,并不是因为他们承担了国家复兴的使命,或者说不仅仅是因为此,而是因为他们要脱贫,这才是他们最大的动力。那个时候的日本还是一穷二白的,二战之后有非常大的奋斗的驱动力,让那一代的年轻人或者说中年人要积极向上。而平成废物则是因为到了平成时期,经济已经发展到了一定的水平,这些年轻人或者是劳动力不再有这样的动力,他们其实一出生就不愁吃穿,也有更多的底气跟能力,让自己以一种舒服的方式来生活。
所以你说他们不堪吗?我觉得并不是,他们只是在追求自己的一种躺平。
说到这个就让我想起现在的中国,其实也越来越面临着类似这样的一个问题,就是当整个社会从原来的一种温饱状态走向小康,甚至是走向高收入这么一种国家,那么与之对应的年轻人或者说是普通人,究竟从哪里还能找到奋斗的目标。
以及我们现在经常在一些社交媒体上看到的,大家希望提前退休,大家希望早点财务自由,其实很少再有人去讲为什么要去奋斗,或者是我为什么要为这种技术的革新或者说是国家的复兴去努力,其实已经很少人提到这些了。
所以说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富裕是一个双刃剑,而如何把握好这个度,或者说如何让很多的人依然拥有奋斗精神,可能是很多政府包括行业跟企业需要考虑的问题。
当然了新加坡其实采取了另外一个方式,那就是把政府做得足够的大。
其实我在新加坡看到的就像一个巨大的乌托邦,或者说我觉得它更像一个共产主义社会,因为政府帮所有人打点好了很多事情,你的衣食住行,比如吃有食阁,如果不是在餐厅吃饭,而是在食阁吃饭,你可以用一个非常低廉的价格吃到还不错的饭菜,所以新加坡人其实是不怎么自己做饭的。
再比如说住,其实新加坡是真正执行“居者有其屋”这么一种制度的,那就是他给新加坡的本地人民提供组屋。这个组屋不是中国经济适用房的概念,它的地理位置也好,包括它的房屋质量也好,是一点都不比商用房逊色,甚至是更好的。
因为站在新加坡政府的角度思考,住组屋的人可能更需要交通的便利,而住在商品房或者是别墅里的人,他们因为大部分都自己有车,其实并不需要公共交通、地铁或者是这种非常便利的地理位置,所以反过来组屋其实周边的商业环境也好,交通也好是非常好的。
可以说新加坡人从出生之后衣食住行再到他们的就业,都被政府很好的考虑到,而他们所要付出的就是新加坡男子要去执行服兵役——除了两年的服兵役之外,一直到45岁之前,其实新加坡男子都需要每年返回到兵营里面去执行一些任务,这个就是国民对于政府的一些付出。
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其实新加坡技术创新或者说科技的发展,往往都取决于政府的这种补贴跟刺激。政策指挥棒指到哪里,其实企业就会向那个方向去冲,对于他们的工薪阶层来说,其实躺的也是比较平的,一般就是朝九晚五,然后为了可能一点点的加薪就会跳槽,因为他们一点都不愁去找工作,然后也不会去努力的加班或者是考虑创业的问题。
因为对他们来说政府是最好的职业,如果要去企业或者是其他的这种服务性行业工作的话,它就只是一份工作而已。
所以刚刚从天时地利人和三个方面去分析了,为什么新加坡现在会成为一个炙手可热的国家,不管是经济,不管是资本还是企业人才都非常关注的一个国家,而相反的日本为什么正在失去它的天时地利人和。
当然了你要说日本是一个完全不行的国家,这也是不公平的,它的底子还是非常的厚。包括我们去东南亚去看的话,会非常明确的被告知,比如说泰国其实就是日系的一个领土,东南亚其实有非常多日本品牌的身影,在东南亚已经深耕了很多年,就所谓的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但是不管怎么讲,从现在的一个角度出发,我认为新加坡跟日本形成了非常鲜明的对比。
整体来看,最后要说的是,其实世界已经跟三年前大不同了。像我们这次去新加坡,我的同事只带了一张银联的卡,却发现在新加坡很多地方都已经不能用了——原来可以用银联的地方,现在已经不能用了,而原来很多地方遍布着微信跟支付宝的踪影,现在也都消失了,同时有了当地的一些电子支付的平台。
而在日本也是同样的情况,原来日本是一个现金大国,每次去日本玩的时候身上一定要揣上厚厚的钞票,包括到当地要找ATM机去取款。
但现在在疫情后,日本的整个电子化的程度大幅的提升,用苹果手机加上一张电子的suica卡,已经可以解决非常多的问题,再加上当地也有了所谓的paypay等等的电子支付的渠道,日本已经不再是一个现金社会了。
而从企业跟经济的角度出发,新加坡从原来的弹丸之地,一个小国或者是当地的华人会把它称之为坡县,而现在变成了心之所向,变成了企业跟人才奔涌而至的地方。
我们的企业在疫情前,EDB是追着想让我们在当地去落分公司的,而现在当然他们还是非常欢迎,但已经不再需要像三四年前这么的殷勤了。
而日本其实反过来,在我们还以为它在很多的这种高精尖的技术行业引领全球的时候,却发现连机器人这种传统被认为是日本的强项的行业,其实也已经不是日本引领这个行业的步伐。
所以我从新加坡身上能看到的是一种朝气蓬勃,而从日本身上可能更多感受的是一种暮气沉沉,这个背后有非常多的原因,但是都值得我们去深思跟思考。
随着疫情政策的调整跟整个国门的放开,也希望大家可以多出去看看,可能跟三年前你看到的世界已经不是同一个世界了。
好,这一期的播客跟大家随意的聊了聊整个春节去日本跟新加坡出差的所见所闻,如果有更多的兴趣的话,也可以去看我的公众号文章,针对日本和新加坡我各写了一篇见闻。
那么下一次我们会回归到投资理财这个话题,大家如果有什么想让我聊的,也可以随时在我的小宇宙或者苹果pod cast,包括我的公众号下留言,我们下期再见。
随笔:
播客:
vol.19.“年度盘点第二弹:金融市场看的永远是更前一步的预期”
vol.18.“比起复盘2022,聊聊2023的投资机会才是正经事”
vol.17.“我尝试开了个人养老金账户,结论是…”
宏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