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中秋月正圆。正文开始前,先来一个迟到的祝福:祝大家阖家团圆,平安喜乐。
昨晚,看着窗外的烟花绽放,再想想去年的自己,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不过,有一点,去年今日倒真是没太多变化:一边是美股持续创下新高“涨出了风险”,另一边是A股不断向下寻底“蓄力深蹲”……
今天是中秋假期后的第一天,节前收盘的时候,上证指数是2704点,将将守住了2700点的大门。
而作为A股最具代表性的“东方神水”——茅台,股价则停留在了1304元,9月13日盘中甚至一度跌破1300元,相较于2021年高峰的2627元,堪称腰斩。
当然,白酒还远算不上A股跌幅最大的行业,与之相比,新能源、光伏、医疗,这些行业的股价脚踝斩者,不计其数。
此时此刻,有多少人,开始了“鄙视3000点,质疑3000点,理解3000点,怀念3000点,遥望3000点”的心路历程?
我不说,每个“金融消费者”自己心里清楚。
当然,我这篇文章绝非要骂骂咧咧。外界的大环境虽然至关重要,但也没人逼你从兜里掏钱,路都是自己选的。不管是自己家的蒙古大夫开药方,还是外资机构的频繁发声,短时间内,我们没法要求太多基本面的改善实现。
这个时候,不妨看看自身,有哪些微观层面的东西,还能进一步学习和改变。即使是中秋假期,我们也不能停止学习。
说一个我自己的感受吧。股海沉浮7年,有件事我想通了:
投资别怕摔跤,不过,摔跤要趁早。
很多人应该都和我一样,2019—2021年初的牛市,似乎让我们有了极大的错觉:只管闭眼买入,财富唾手可得,只恨自己没有全仓梭哈、本金不够多。在当时2018年的股市暴跌,似乎早已不存在于记忆之中。“
很明显,金融消费者”的记忆,就像鱼一样,只有7秒钟。
那两年,中国的基金行业迎来了蓬勃发展,全市场充满了各种翻倍基金。在那个狂热的市场环境中,一众机构抱团股为人们所知,成长股、价值股、大白马、大蓝筹……各种术语应接不暇。
不会看基本面?没关系,有基金经理;不会看估值逻辑?没关系,有基金经理;不会看财务报表?没关系,有基金经理……
事后看来,整个行业在那两年间极为混乱:高回报使得基民丧失了学习动力、放松了风控意识,同样也使得基金公司疏忽了对投资者的教育。广大基民能记住的,似乎只有那些出圈的顶流基金经理和一串串发财“代码”。
然而,盛宴不可能永运持续,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楼塌了。2021年春节后,整个市场迎来了大幅调整。以茅台为代表的各类“茅指数”成分股均迎来了大幅回调。此后,叠加各类政策调控、国际局势变化、疫情反复、行业估值变化等多方面因素,整个市场迎来了快速的板块轮动,就像电风扇一样。
也不用太过埋怨自己,毕竟,谁能想到有今天呢?话说,在我7年前刚开始投资时,不过是一个研究生刚入学的穷学生。知道自己穷,所以在开始投资前,无论是在心理上还是知识结构上,我都已经(自以为)做好了一定的准备。最重要的知识结构建立,主要靠各类书籍和文章,比如《解读基金》《共同基金常识》《从报表看企业》《投资中最简单的事》《投资最重要的事》《文明、现代化、价值投资与中国》《原则》《跨越鸿沟》等等,力图从宏观到微观、从道到术都一网打尽;而心理层面的建设,则主要靠自我心理暗示——在不影响基本生活的前提下,30%左右的损失完全可以接受。
结果呢,还真是“求锤得锤”。今天一看,真就亏了30%多,我接受了,只不过内心相当煎熬。
教训如此惨重,可不得回望一下来时路。想来想去,我觉得下面这些教训,是足够让我在未来引以为戒的。
一、尽量不要亏损本金。巴菲特说过,他投资有三大原则,第一条:不要亏损本金;第二条,不要亏损本金;第三条,记住前面两条。大师的仓位你没法学习,但大师的教训是值得你铭记的。
二、做好股、债、现金、实物资产的配置。虽然明知投资不要亏损本金,但往往事与愿违。在这种情况下,控制亏损幅度、尽量平滑收益曲线波动就显得格外重要。毕竟,心里舒服,头脑才能清醒。
怎么才能做到收益曲线的波动平滑?早在70年前,马科维茨老爷子就通过“现代投资组合理论”给出了答案:分散配置。对普通投资者来说,至少要做到股、债、现金的均衡比例配置,具体比例取决于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就像达里欧在《原则》中所说:分散化配置是投资中唯一的圣杯。
三、千万不要加杠杆,要加,请适度。在投资初期,一定要建立起良好的投资习惯。不加杠杆既是建立良好投资习惯的第一步,也是底线。自古盈亏同源。杠杆有如双刃剑,赚钱时赚的多,可亏钱时同样亏得多。不是高手,不要轻易尝试。
四、要有长期思维。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句话:投资要投入3-5年内用不到的钱。一方面,只有“长钱”才有可能享受到复利;另一方面,遇到极端情况,“长钱”能确保你当下无忧,否则只能被迫割肉。
五、不要一味用“长期思维”麻痹自己。这一条和上一条并不矛盾,因为很多人的长期思维并不是真正的长期思维。一方面,很多人的“长期思维”只是买了错误方向被套牢后的自我安慰,这样的“长期思维”只会让你越陷越深。另一方面,资金和时间都有成本,如果一个赛道、企业的发展在预期内大概率没有很好的表现,及时抽身或许是更好的办法。正如凯恩斯所说:长期来看,我们都会死掉。千万不要用虚无缥缈的“长期”麻痹自己。
六、不要重仓单一行业或赛道。已经接近于灰飞烟灭的教育行业,至今未恢复元气的房地产、医疗行业,曾经九死一生的互联网行业……无数例子告诉我们,千万不要重仓单一行业或赛道,哪怕你再看好。或许它最后能反弹,可万一不会呢?即使能反弹,你的时间成本、资金成本、内心所受折磨,你确定可以全盘接受吗?如果不能,请谨记。
七、不要贸然加仓&补仓。在大幅下跌过程中,不少人习惯于抄底。然而,抄底本质上属于择时,由于无法判断下跌会持续多久,贸然的抄底可能会让你抄到半山腰,而下跌到了相当深度却不敢加仓则会让你失去捡便宜筹码的机会。因此,一定要控制好加仓的幅度和时机,剩下的就是等待。美团创始人王兴曾经转述过一位投资人的一句话:大多数人以为战争是由拼搏组成的,其实不是,战争是由等待和煎熬组成的。管住手,耐心一点,时间会给你答案。
八、学会止盈。不是只有股票、债券才是投资,现金也是。好的卖点和好的买点同样重要。学会落袋为安,才能不断建立起投资的信心。
九、学会止损。当一个行业或企业开始出现回调时,大概率是因为下面几个原因:杀逻辑,杀估值,杀业绩。一方面,低估值≠大涨,相反,低估值+逻辑反转=大涨。如果投资逻辑没有出现问题,最终都可以用时间换取增长空间,这其中无非是时间长短问题。另一方面,如果判断投资逻辑已经发生改变,或者从高位回落达到一定幅度、不再符合预期,哪怕仍然有浮盈,也要及时止损。
十、保持学习。投资是一个需要持续学习的过程,而且别人无法替代。前面说过,通过了解行业逻辑,可以辅助我们进行止盈和止损的判断。然而,更多情况是我们无法判断行业逻辑是否发生了变化。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学习,去提升对于行业、对于企业的认知水平。
此外,一个行业或企业的发展还取决于价值基本面、发展空间、政策影响、政治博弈、货币流动性、市场认知等诸多方面,这在其当下的股价中都会有所体现。正如“有知有行”的创始人孟岩在他的文章中所说:股票价格是人们对公司未来的预期;股票价格是少数人投票形成的边际定价;股票价格是人内心对外界刺激所做出的反应。通过学习,一方面,我们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判断的敏锐度;另一方面,我们可以建立起属于自己的投资体系。
上面这些感悟,都是我用真金白银换来的。虽然自己嘴上也会痛骂大A不争气,但冷静下来想想,作为一名“金融消费者”,这笔钱没白花。在年轻的时候早早摔过跤,以较少的本金及亏损换来受用一生的经验教训,这何尝不是一种幸福呢(苦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