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论战这片高地,你不去占领,敌人就会去占领

文摘   2024-09-16 12:26   山西  

这篇文章的内核不算是非常成型的想法,所以,我决定写得轻松点,就当和大家唠唠嗑儿。

从哪开始讲起呢,要不,就从“中国电影”开始吧。



如果你比较关注中国电影,最近一段时间,可能会经常看到类似的新闻:“暑期档票房究竟怎么了”,“暑期档,多档大片接连崩盘”……

总之一句话,从一些硬性的数据维度来看,今年暑期档,可谓是"一夜回到十年前"。

要知道,早在好几年前,从票房总量、荧幕总数上来看,中国就已经和美国并驾齐驱,并在某些年份拿到全球第一了。这里面,靠的是中国电影工业的不断成熟,靠的是国人对于好莱坞影片的逐渐祛魅,靠的是美国人自己的不争气。

可是,这个“第一”刚刚拿到手还没几年呢,成色就开始下降了……

不过,如果我们把目光放得更宽广一些,去大洋彼岸看看,你会“惊讶”发现,美国人,其实没比我们强多少。他们的票房滑坡问题,甚至比我们更严重。毕竟,能给他们贡献票房的大IP,一个个都快被他们自己给拍废了(点名批评迪士尼和华纳,有机会单开一篇)。

环球同此凉热,我们这个第一,其实还能苟住。

当然,也仅仅只是苟住。毕竟,我们这个第一,含金量没那么高。

大家不妨想想,这些年,每年的国产票房排行榜top20,都是些什么影片?都是靠什么方式获得的高票房?它们的品质值得这么高的票房吗?

如果你深入思考过这些问题,估计你脑海中会浮现出4个大字:流量营销。

按理来说,营销发行这事儿,本就是电影产业的一环,没太多可说的。但在中国,特别是短视频兴起之后,很多事情就开始有点不对劲了。比如什么C位争夺战、老戏骨演技炸裂、现实主义巨作、观众热泪盈眶……经过短视频营销的不断策划和放大,这些原本和电影本身若即若离的点,反而成为了观众所认为的“电影本身”。

简直是倒反天罡!

很多时候,上面这些足够有噱头的营销“努力”,再加上一些玄之又玄的“运气”,爆款,就这么出来了。

可是,这些爆款,又有多少能够留名于世,被后来者拿出来反复观看呢?

抱歉,我不知道。

写到这里的时候,我自己倒是翻出了一部上映于2004年,距今整整20年的一部电影:《天下无贼》。

这部电影。我自己是常看常新。特别是,葛大爷饰演的黎叔,在片中贡献了一个被人念叨至今的金句:

21世纪什么最贵?人才!

实话实说,大胆点,把21世纪去掉,或者替换成任何时间点,这句话几乎都成立。

不过,这次重看这句台词的时候,我不禁开始思考:到底什么样的人,才属于这句话里所说的“人才”?

这问题有点无厘头,但又确实太重要了。毕竟,我们内心应该都希望能有一个所谓的“人才”尺度,客观衡量出自己在社会上的价值。从这个层面上来说,我们每个人,可能都免不了会成为马尔库塞口中那个“单向度的人”。

所以,在今时今日,成为“人才”的关键,究竟是什么呢?

抱歉,我依然不知道。

这问题太难回答了。就像不久前,《三联生活周刊》出了一期杂志,探讨“什么样的人称得上是真正的天才”。作者们走访了全球各大顶尖院校,和那些多年来致力于通过统计学、心理学、脑科学等多种学科进行“天才研究”的科研人员进行交流,最后得到的结果是:天才的成因,目前并不清楚。

一个意料之中但依然难掩失望的回答。天才如此,人才也是如此。



要不,我们缩小一下问题的范围?不去奢求回答“什么是人才”,而是看看,当下的社会,最需要什么样的人才。

此刻的你,脑中估计已经涌现出了无数答案:超出于他人的知识与认知;拥有别人无法企及的能力壁垒;拥有让人一呼百应的“克里斯玛”领袖人格……

此刻的我,却在想:要不,我们放下这些大词儿,来点实际的吧。

什么是实际的呢?我在我的小脑袋瓜里想啊想,突然一拍大腿:助力中国电影票房走向巅峰的那些营销高手,或许就是当下社会最需要的人才。准确来说,是他们拥有的能力本身,让他们成为了“人才”。

因为,他们在创造一种超出电影本身的“流行文化”。

举个例子,如果一部电影用极其精准的手法拍了现实社会的隐秘角落,你有多大的几率会去观看?你可能会心想:生活已经如此艰难,有些事情就不要拆穿。

但是,如果这部电影打着“现实主义”的旗号,在片中一股脑埋入了各种抽离出来的社会热点,比如:女权、养老、房贷、过劳死……,再通过各种短视频切片大范围传播,让你既能感同身受,又能抽离安全,还美其名曰:人,认识你自己。此时,你又有多大概率去电影院贡献票房?

苦难依旧是苦难,只不过,经过一番煎炸烹煮、腌渍入味,苦难早已成为一个徒有其表的标本,成为一个可供人把玩、乃至上瘾的“流行文化”了。

类似的“流行文化”包装,几乎贯穿到了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只不过,它们很多时候足够隐晦,更多是以分享、种草、猜你喜欢等等方式出现。

比如,上万块钱的小布自行车,在欧洲是白领们上下班的交通工具,但到了国内,就转身成了“中产文化”的代言人。类似的还有FREITAG,这个用废弃的卡车防水布做成的包包,本意代表着环保,但在国内,它已然失去了本来的含义。

还比如《黑神话:悟空》,它的成功和出圈绝不仅仅是因为团队本身的坚持和游戏本身的品质,更是因为它作为中国第一部3A大作,让它成为了承载民族情感的流行文化本身。

而更有代表性的,则是直播电商这个行业的出现和兴起。

如果单从消费者购物效率的角度来看,你们难道不认为,这个行业很奇怪吗?买个东西还得看直播,这也太费劲了。

但是,如果我们换个角度呢?

在一个“3分钟看电影”愈发普及的年代,几乎每个人都希望能在最短时间内获得最大的刺激和获得感。而直播带货完美满足了这些需求,它杂糅了综艺娱乐和商品广告两种形式,既满足了娱乐需求,又满足了购物需求。娱乐和购买被模糊了界限,之间不存在任何摩擦。

换句话说,你在直播电商上购买的商品,可能综合包括了对低价的追求、对主播的喜爱、对直播氛围的感受。如果把这些东西打包卖给你,那么,你购买的就是一种人为创造出的“流行文化”了。

所以,我可以下个暴论:一个能把自己所做之事包装为“流行文化”的人,就是当下社会最需要的人才。各行各业,无出其外。



OK,到这里,我们的问题就变成了,如何才能把自己所做之事包装为“流行文化”?

如果你多看一些所谓“出圈”的流量宣传,答案或许并不难猜:

一定的熟悉感+适当的陌生感/反差感=流行文化。

比如,一个律师一本正经地坐在镜头前,进行普法教育,很抱歉,这也太“食之无味”了。可是,如果所讲案件非常的“奇情”呢?都是那种确实会发生,但大多数普通人一辈子碰不到的事,适当的陌生感是不是就出来了?如果,这个律师还能一边做一些非常规的夸张动作(比如跳舞、跳绳),一边进行普法案件,是不是反差感也出现了?

再比如,有很多做基金投顾的视频号,有时候,你看着那些穿西服、打领带的分析师,在直播间用着佶屈聱牙的金融术语,讲着普通股民、基民听不懂的语言,然后喜提个位数、十位数的观看量,你都不知道他们在干什么?这个时候,观众们是多么希望自己面对的是一个青春靓丽的小姐姐,用“说人话”的方式帮他们搞清楚这个市场究竟发生了什么。

别觉得这是在向流量、世俗妥协,装清高不等于真清高。你又不是在做什么太阿倒持的玩火行为。

你得这么想,作为一个有些专业能力傍身的人,你通过把自己的专业能力包装成为“流行文化”,让更多的人学到了东西,哪怕是皮毛也行啊,这都比让那些人被那些啥也不懂但贼懂宣传的骗子欺骗强。

那句话怎么说来着,舆论战这片高地,你不去占领,敌人就会去占领。

这个时候,你所曾经看不起的“流量”,那可是弥达斯的触摸,可以点石成金的。

反正,我要去学习了。


古登堡1492
把我的好奇分享给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