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长的季节,今天还在继续……

文摘   财经   2024-07-03 18:18   上海  

不知不觉间,2024年已过一半,不知还有几人依然保持着对生活和未来的那份乐观与热忱?

好吧,揭人伤疤的灵魂之问,不回答也罢。

去年年中,我其实有过类似的疑问,可最终看到的的答案是:本以为要抛却三年阴霾、重新来过,却未曾想找错了病因——当没有COVID-19这个冠冕堂皇的理由后,许多原本沉潜在水下的问题开始暴露。

一年过去了,问题的解决似乎依然没什么进展。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所到之所,依然是听取“难”声一片。

昨天,我发了一篇文章:《白玉兰奖错过的不仅是范伟,更是对时代的关切》。事实上,我不光是在为范伟老师未能获奖而打抱不平,更是对评委会错失对时代的观察和体感而心生难过。

毕竟,和《漫长的季节》里对大时代中各色人物生死、颠沛的描写相比,《繁花》美好的就像一个童话故事。

可是,我们所看、所听过的童话,难道还不够多吗?

比如,就在这几天,许多人就在亲眼目睹一个大型的“童话场景”

靠着我们推出的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大批老外来到了中国旅游。结果呢,他们无不震撼于中国的现代化建设。甚至,还带出了一个热梗“XX地方city不city啊(大意就是洋不洋气、先进不先进之类的)。

这是好事吗?这当然是好事。我家大门常打开,这就是打破西方民众对中国有色眼镜的最好方式。

可是,事情发展到现在,“外宣”和“内宣”早已经被混为一谈了。当越来越多类似的内容被你、被我、被身处中国境内的国人刷到时,我们会怎么想?

被感动到、被震撼到?

当许多人面临着降薪、失业,真实上演着《漫长的季节》;结果,你却天天给我一次次推送《繁花》剧情?

我只能是,一声叹息。

我们得承认,今天,我们再一次置身在了历史的漩涡之中,就像30年前的日本,同样像30年前的东北——既有的生活烟消云散,未来的生活还在探寻

对于那一代被裹挟进东北下岗潮的工人来说,他们面对的是稳定的丧失、秩序的湮灭,从此没有了公家饭,需要自谋生路;而对当下的我们来说,则是面临着经济的失速换挡。时代的贝塔已不再,大家都要坦然面对。


诚如丘吉尔所言:你能看到多远的过去,就能看到多远的未来这就是漫长的季节》之于今天人的意义,也是我认为它比《繁花》更宝贵的地方。

多数一句,不知道是不是大家都在凭古吊今、感怀自身,近些年,“东北”的形象也在不知不觉间发生着变迁。曾经的我们,在互联网语境中揶揄着东北大哥的“大金链子小烧烤,袒胸露乳小平头”,“老铁”一词混杂着玩笑与戏谑,而喊麦也基本被归入为一种不太入流的文化娱乐。

反观今日,鹤岗的超低房价已经可被当做一种玩笑中夹杂严肃的谈资,“东北文艺复兴”让我们不断雀跃欢呼,20年前的《铁西区》让不曾感受过那个年代的年轻人黯然落泪,《漫长的季节》也因其对于年代和人性的刻画而令人感同身受。

曾经的我们,已经快要忘记这片中国的“铁锈地带”,也快要对“人力资本”“人口红利”中隐含的“人的异化”失去感知;现在的我们更多了迷惘、焦虑,对这片土地、对那一代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也多了几分精神上的理解。

毕竟,今天似乎人人都在自称“牛马”了。

打个响指吧,我们打个共鸣的响指。

响指是什么?一种发人深省的声音;共鸣是什么?一种今时今夕的关照。

斗转星移,隔了一个时代的人,终于有了某种更加切肤的共通。历史的波涛奔涌向前,不为任何人驻足停留;但我们依然需要一首首不矫揉造作的、切实关怀的挽歌,来纪念那个钢铁洪流的时代,以及那些曾为“大时代”献出累累硕果的父辈。

因为,纪念他们,就是铭记历史,就是铭记某些客观规律,就是体察我们自己。也唯有正视历史,尊重他们,我们才能无愧说一句“只不过是从头再来”!

漫长的季节,今日还在继续。

可时代发展总有周期。我们能做的,似乎只有挺过去、熬下去,直至重新看到那曾经目过世界曾经璀璨过生活

希望,曾经那颗“闪亮的灯球”,能重新照亮我们的头顶。



古登堡1492
把我的好奇分享给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