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的历史文化中, “鼎”是一个出现频率颇高的名词。
和“鼎有关的成语不胜枚举,如:“钟鸣鼎食”、“一言九鼎”、“人声鼎沸”、“鼎鼎大名”等。
在古代,一提到“鼎”字,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身份与地位、政权与社稷。
然而,习惯被人仰视的鼎,在最初只是一种用来炖煮和盛放肉食的器具。
它有着宽大的腹部和三只或四只粗壮的腿,便于在火源上加热和支撑,给人们带来温热的食物。
那么鼎又是如何从油烟中脱颖而出,变成了王权的象征的呢?
传说大禹治水时曾走遍天下,对各处的地形、习俗、物产了如指掌。
在接受禅让继承王位后,他将天下重新规划为九州,并用青铜铸造了象征王权的九鼎,将名山大川,奇珍异物镌刻于九鼎之身,以一鼎象征一州。
从此,九鼎逐渐变成了立国重器、传国之宝、甚至天命所归!
在商代时期,鼎的使用开始有了严格的等级规定。
士阶层用一鼎或三鼎,大夫阶层用五鼎,诸侯阶层用七鼎,而天子则能享用九鼎。
这种规定不仅体现了当时社会的等级制度,更让鼎成为了衡量一个人身份和地位的重要标志。
因此,“鼎”很自然地成为国家拥有政权的象征,进而成为国家传国宝器。
《墨子·耕注》记载:夏后氏失之,殷人受之;殷人失之,周人受之。
夏后、殷、周之相受也。
经过夏商交替,到了周代以后,九鼎归于天下的共主周天子所有。
周武王灭商后,曾公开展示过九鼎。
周成王即位后,周公旦营造洛邑,将九鼎置于该城,并请成王亲自主持祭礼,将九鼎安放在明堂之中。
后来周朝王室衰落,东周开始,各诸侯逐渐都起了别的心思,开始觊觎王权。
其中就有春秋霸主:楚庄王!
公元前606年,楚庄王率兵北伐,击败了进犯的戎族。
得胜之际,踌躇满志的楚庄王在周天子的直辖领地:洛水岸边的洛邑,举行了一场盛大的阅兵仪式,检阅着他的千军万马,而此时他的身边正站着奉周天子之命前来劳军的大臣:王孙满。
面对“钦差大臣”王孙满,楚庄王并没有表现出特别的恭敬,反而轻咳一声,漫不经心地询问:“听闻周天子藏有大禹时铸造地九鼎,不知道每个鼎到底有多大、有多重呢?
楚庄王话音还未落下,王孙满已经被这句问话惊呆了,定在原地半晌无言。
他心想:这厮是要造反不成,竟大庭广众之下觊觎九鼎!
须臾,王孙满平复好心情后说道:“一个国家的兴亡,在于德义的有无,不在鼎的大小轻重。”
此话一出,楚庄王略有恼怒,轻蔑的一笑,说:“你们不要以为持有九鼎就了不起,楚军折下戟沉钩的锋刃,足以铸成更大的九鼎。”
楚庄王这句话的意思就是:我们楚国的青铜储备可一点不比你们的少,几只破鼎,未必挡得住我们千万把青铜戟的一击。
谁知王孙满最后只用十六个字就打破了楚庄王的想法。
“周德虽衰,天命未改,鼎之轻重,未可问也。”
此时的周王朝在楚庄王这里逃过一劫,却在不久后遇到了另一个觊觎九鼎的男人:秦武王赢荡!
结果在搬运九鼎时,赢荡非要逞强显摆他的大力,以至于在举鼎时不慎被砸死。
赢荡死后,他的弟弟赢稷继位,并顺手灭了周王室,把九鼎据为己有。
遗憾的是,九鼎在被运往咸阳途中不幸沉入河底,从此再无音讯。
关于九鼎的说法至今还有不少争议。
有人说九鼎在秦统一六国后被秦始皇运到了咸阳并熔铸成了十二铜人;有人说九鼎在东汉末年因战乱而失传;还有人说九鼎一直隐藏在某个神秘的地点等待着有缘人的发现。
然而,无论九鼎的下落如何扑朔迷离,它作为王权象征的历史地位却是无可争议的。
九鼎不仅代表着大禹治水的功绩和天下的统一,更成为了中国历史上权力、地位、政权与社稷的象征。
它见证了无数王朝的更迭和历史的变迁,成为了中华民族永恒的文化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