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晚清时期,中国的许多地方,特别是偏远乡村,存在着一种残忍到令人发指的建筑——婴儿塔。
这些塔通常坐落于荒郊野外,约有半米高,通体由灰色砖砌成,顶部呈现鼓形,塔身四周都留有小洞。
然而,这些小洞并不是为了通风或装饰,而是为了方便大人们将婴儿的尸体扔进去。
最初,婴儿塔的存在是为了给那些家中有夭折婴孩的家长提供一个安放的场所,但后来事情渐渐失控,许多家庭因为贫穷、疾病或重男轻女的观念,开始将不想要的孩子,或者觉得养不起的重病婴儿,通通扔进这些塔中。
而最让人绝望的是,有些孩子在被扔进来的时候仍然是活着的。
一天、两天、三天……,他们慢慢地在绝望与恐惧中离开这个他们还不甚熟悉的世界。
唯一值得庆幸的是,婴儿塔的设计颇为“人性化”。
当那些弃婴被从一个窗户一样的开口丢进去时,会有一块通过铰链固定于横梁上的方木门用来阻挡风、鸟和田鼠进入。
任何打算弃尸的人,都要先推开木门,随后木门会因自身重力回复原位。
这也意味着不仅里面的弃婴出不来,外面的豺狼鼠鸟也无法进来“觅食”。
据专门看守婴儿塔的人说,为了防止死去的婴儿传出怪味,每隔三天,他们便会向塔内扔一次火把。每一次的焚烧,都伴随着惊天的哭泣声,那是无辜生命最后的哀鸣。
在这些被弃的婴儿中,女婴的比例甚至达到了95%以上。
在许多家庭看来,女孩是累赘,是负担,只有男孩才能传宗接代,才能为家族带来荣耀。
所以有些婴儿塔会设有两个相对的窗口,一个在塔的左侧正面,用于丢弃男婴;另一个在对面,用于丢弃女婴。
为防弄错,左边的木门上常刻有“男儿”、另一边刻有“女儿”。
而除了重男轻女,疾病和贫穷也是弃婴增多的原因。
大家都知道,在晚清时期,老百姓的赋税沉重,许多家庭连饭都吃不上,多一个孩子,就是多一张嘴。
如果这个时候孩子再染上疾病,更是雪上加霜,这个时候很多家庭就不得不选择将多余或生病的孩子投进婴儿塔!
后来随着弃婴的增多,当时社会上甚至还出现了专门替人抛弃婴儿的职业——弃婴人。
有些父母虽然不想亲自抛弃孩子,但也不想让孩子继续留在身边,于是,他们便开始雇佣“弃婴人”替他们去扔孩子。
这些“弃婴人”通常会拖着一辆小推车,挨家挨户去收孩子。
他们不问孩子的来历,也不关心孩子的命运,只是将孩子像商品一样收集起来,然后一起丢到弃婴塔中。
在那个时代,婴儿作为商品的价值几乎为零,因为根本没有人愿意买。
最好的结果,便是将孩子送给别人家收养。
后来,弃婴越来越多、越来越多,弃婴塔也修得越来越高、越来越高。
到了晚清时期,婴儿塔已经从原本的平房变成了几层高的建筑。
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是有点行动力的幼儿被扔进去,也再难逃脱死亡的命运。
民国时期,华北新闻日报曾发出过一篇报道。
在被采访的160位妇女中,有158位全部参与过抛弃婴儿的行为,其中绝大部分都是女婴。
也许正因如此,光绪年间中国的新生男女比例才达到了惊人的121:7。
在那个时代,女性的生命如同草芥般廉价,她们的存在似乎只是为了满足男性的需求和欲望。
这也正好印证了鲁迅的那句话:“那是个吃人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