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65~1966年间,山东省青州市苏埠屯发掘了两座商代大型墓葬,其中苏埠屯1号墓中出土的两件人面铜钺,以其独特的造型和精湛的工艺成为了学术界关注的焦点。
这两件铜钺不仅见证了商代青铜文明的辉煌,还揭示了一个名为“亚丑”的神秘部族的存在。
苏埠屯1号墓是一座规模宏大的商代墓葬,其四条墓道的设置、长方形的墓室结构以及深达8.25米的墓坑,都彰显了墓主人非凡的身份地位。
墓葬中出土的文物丰富多样,但最为引人注目的莫过于两件人面铜钺。
这两件铜钺均出自北墓道口的位置,钺身镂空雕刻着狰狞可怖的人面纹,眉、瞳、鼻突起,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
在其中一件铜钺正背两面的人面形口部的两侧,各有一个“亚丑”铭记,铭文左为正写,右为反书,因此得名“亚丑钺”。
据专家解读得出,“亚丑”极有可能是商朝时期一个神秘且强大的部族,且该部落的首领可能是仅次于商王的方伯一类的人物。
在古代,钺不仅是一件实用的作战兵器,更是权力和地位的象征。
在《史记·鲁周公世家》中,就有“周公把大钺, 召公把小钺,以夹武王”的记载,说明钺在周代已成为守护武王的重要武器。
而在《殷本纪》中,“汤自把钺,以伐昆吾,逐伐桀”的描述,则进一步证明了钺在商代也是具有一定身份地位的王公贵族才能使用的武器。
此外,钺还是一种刑具。
《说文解字》中记载:“钺,大斧也。”
《 国语·鲁语》中也有“大刑用甲兵,其次用斧钺”的说法。
因此,钺在古代社会中的用途广泛,既可用于战争,也可用于刑罚,更重要的是,它还是权力和社会地位的象征。
这也从侧面说明了殷商时期亚丑族势力的强大。
郭沫若先生曾指出,商代发现的图形文字是古代国族的名号。
因此,他推测亚丑一族可能生活在商王朝的东方,即如今山东青州一带。
这一推测在苏埠屯遗址发现的亚醜钺中得到了印证。
从亚丑钺的造型来看,该器物镂空人面纹的巧妙设计和流畅的线条既体现了商代工匠高超的铸造技艺,又展现了他们对美的独特追求。
这种人面纹的设计,不仅增强了钺的威慑力,还赋予了它更多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
而苏埠屯遗址作为亚丑族的聚居地之一,在商代版图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不仅是亚丑族经济、文化和政治活动的中心,也是商王朝与东方诸国交往的重要枢纽。
从地理位置上看,苏埠屯遗址位于山东青州一带,地处华北平原的东部边缘地带。这里地势平坦、交通便利、物产丰富,为亚丑族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同时,苏埠屯遗址也紧邻商王朝的统治中心——河南安阳一带,使得亚丑族与商王朝之间的交往更加频繁和密切。
在商代晚期,随着商王朝势力的东扩和东方诸国的崛起,苏埠屯遗址的地位和作用也日益凸显。它不仅成为了商王朝与东方诸国交往的重要通道和桥梁,还成为了商王朝在东方的重要盟友和屏障。因此,在商代版图中,苏埠屯遗址无疑是一个举足轻重的东方重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