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的主题源自于我前段时间在网上看到的一些言论,如下:
古代的妓子生活真的像她们说的那样自由美好吗?我们一起来解密!
妓子可以说是世上最为古老的职业之一,最早可追溯至殷商时期。
在礼乐制度出现之前,上古的夏商时代,大部分人都痴迷于占卜活动,上至出征、下至生病,都要占卜问卦,因此就出现了“史”和“巫”这种特殊的职业。
“史”就是负责解释占卜结果的官员,而“巫”则有两种:一种是负责祭祀、占卜时唱歌跳舞演奏助兴的文艺巫;另一种就是为了让占卜人员提高神性的娼妓巫,也就是“巫娼”。
而有些巫如果在生存上遇到了难题,也会选择主动卖身,以肉体换取食物和保护。
初时的巫娼是专门供帝王与贵族淫乐,后面才渐渐演变成为“娼妓”的行当,只要肯出钱,人人都可与之行鱼水之欢。
随着时间的推移,到了春秋时期,妓子的形态开始发生变化,成为独立的个体,又称“私妓”。
在《史记·货殖列传》中,有这样一段话描述了私妓的生活:“越女郑姬,设形容,揳鸣琴,揄长袂,蹑利屐,目挑心招,出不远千里,不择老少者,奔富厚也。”
这里的郑姬就是典型的私妓,她们以美貌和才艺为资本,吸引着各地的男性,以获取丰厚的报酬。
私妓的出现,使得妓子开始享有独立的身份。
然而,无论是巫娼还是私妓,她们都只是作为自由个体的个别活动,尚未形成规模化的产业。
直到春秋时由齐国宰相管仲于公元前七世纪中期开设的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妓院——官妓,才使得妓业开始普及和明朗化。
因此,有些人也会笑称管仲为妓子的祖师爷。
到了唐宋时期,由于政治、经济、文化的相当发达,商业的繁荣发展,市民阶级的壮大及文化需求使得妓业达到了一个相当鼎盛的时期。
在这一时期,妓子的数量急剧增加,她们不仅姿色出众,还精通各种才艺,如歌唱、舞蹈、诗词、书画等,一度成为了当时文人雅士们争相追捧的对象,也成为了文学作品中的重要描写对象。
如唐代诗人李白的《对酒》:
葡萄酒、金叵罗,吴姬十五细马驮。
青黛画眉红锦靴,道字不正娇唱歌。
玳瑁筵中怀里醉,芙蓉帐底奈君何!
描写的就是唐时人们狎妓的场景。
到了宋代,商业发达,妓子行业依然十分繁盛,著名词人柳永更是因为寻花问柳而成为当时的偶像词人。
直到了明代之后,妓子逐渐成为了卑贱的代名词,为世人所唾弃。
正如很多网友所了解的,在强大的盛唐和繁华的北宋,各种秦楼楚馆等风月场所确实是文人墨客经常光顾的场所。
但要说地位,那是没有的。
在古代,贱籍基本累世相承,不管是宫妓、官妓还是家妓,都不过是世家贵族取乐的工具,不仅要陪喝、陪寝,还要随时提供情绪价值。
比如苏轼,在遭受反复贬谪后就曾感叹:“旧交新贵音书绝,唯有佳人,犹做殷勤别。”
豪迈飒爽的辛弃疾也曾在壮志受挫时,想到“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除此之外,作为“礼物”,妓子更是随时可以被买卖和送人的。
比如李绅曾邀请刘禹锡到家中饮酒,酒酣时令歌妓赠歌一曲,后也将该李妓赠与刘禹锡;晚唐诗人杜牧在尚书府看上了妓子紫云,碍于朋友情谊,李尚书亦是将紫云赠予了他。
可以说,在古代,妓子们如果能落得《琵琶行》中描述的那样”老大嫁作商人妇“已经算是好的结局了。
更可怕的是由娼妓制度产生的产业链。
在宋朝,因为理学的发展,女子在社会上的地位远不如前。很多家庭会因经济拮据而出卖女儿以换取少量金钱。而这些女子的最终去处便是青楼妓馆。
与此同时,还有一批人会通过正常的娶亲流程将良家女子娶进家门后再转手卖入青楼以获取利益。
而这些被卖出的女子在被老鸨调教后开始接客,但她们接客所赚取的银钱皆入了老鸨的口袋,根本不可能接触到任何财物,更别提电视剧里演的那样为自己赎身了。
明朝的张岱就曾在《陶魇梦忆》说过,大部分妓子流落风尘后,为了能多拉些客人,通常会叫唱到嗓音嘶哑。可即便如此,她们仍然穷到连支蜡烛都买不起。
所以很多人幻想中的那种随时随心随意可以和达官贵人调情的妓子即使是有,那也是凤毛麟角般的存在。
一般人可能只是在各种赠送、买卖中凄惨地过完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