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高水长,物象千万,非有老笔,清壮何穷。十八日,上阳台书,太白。”
这是李白自书的一首四言诗《上阳台帖》,全诗共25字,简短而深邃,全诗苍劲雄浑而又气势飘逸,一如李白以往豪放、俊逸的诗风。
《上阳台帖》是李白现存最早的一幅书法作品,也是唐代书法艺术的珍贵遗产之一。
这幅作品以行书为主,笔画流畅自然、气势磅礴,每一个字都仿佛在跳跃、舞动,充满了生命力和活力,充分展现了李白作为诗人的豪放不羁和作为书法家的深厚功底。
除了艺术价值外,《上阳台帖》还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意义。
它记录了李白与司马承祯之间的深厚友谊,也反映了唐代社会对道教的推崇和信仰之风。
李白,字太白,是唐代著名的诗人,被誉为“诗仙”。他的诗歌以豪放著称,充满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而《上阳台帖》作为他唯一传世的书法真迹,更是将他的艺术才华展现得淋漓尽致。
开元十二年(724年),李白沿长江而下,穿过三峡,来到了江陵(今湖北荆州),在这里,他邂逅了道士司马承祯。
司马承祯是唐代著名的道士和学者,精通道术、诗、书、画等多种技艺,尤其在山水画方面有着极高的造诣。
当年李白与司马承祯相遇时,正值后者名声大噪之际,两人一见如故,相谈甚欢。
李白被司马承祯的学识和风度所折服,而司马承祯也对李白的才华和气质赞不绝口。
开元年间,唐玄宗李隆基下令让司马承祯在王屋山建立一座道观(王屋山位于今河南省济源市境内,是中国古代著名的道教圣地之一。这里山势险峻、云雾缭绕,自古便有“天下第一洞天”之美誉)。
接到命令后,司马承祯便带领弟子们前往王屋山选址建观,在司马承祯的精心设计和指导下,道观很快便建成了。
这座道观不仅建筑宏伟、气势磅礴,而且内部装饰精美、陈设典雅。
唐玄宗得知后非常高兴,亲自前往道观参观并题写了“阳台宫”三个大字作为匾额。
天宝三年(744年),距离李白与司马承祯初次相遇已经过去了整整二十年。
此时的李白已经名震天下,成为了唐代文坛的领军人物之一。
然而,随着岁月的流逝和仕途的坎坷,他逐渐对世俗生活产生了厌倦之情,开始向往起道家的逍遥自在和超脱尘世的生活。
于是,他决定再次踏上旅途,与杜甫、高适一同前往王屋山阳台宫寻访司马承祯。
当李白一行人抵达阳台宫时,得知司马承祯已经仙逝多年。
这个消息让李白感到无比的惋惜和失落,他深知自己错过了与这位大师再次相见的机会。
之后在阳台宫内,他意外地发现了司马承祯留下的一些画作和书法作品。
面对这些珍贵的遗作,李白感慨万千,不禁回忆起当年与司马承祯相遇的情景,心中涌起无限的怀念和敬仰之情,于是便挥毫泼墨,写下了这首感人至深的《上阳台帖》。
对于《上阳台帖》,历代文人墨客都给予了高度评价。
宋徽宗赵佶在跋文中写道:“太白尝作行书乘兴踏月,西入酒家,不觉人物两忘,身在世外一帖,字画飘逸,豪气雄健,乃知白不特以诗鸣也。”
赵佶认为李白的书法同样具有豪放、俊逸的特点,与他的诗歌相得益彰。
元代书法家张晏在跋文中写道:“谪仙书传世绝少,尝云:欧、虞、褚、陆真奴书耳。自以流出于胸中,非若他人积习可到。观其飘飘然有凌云之态,高出尘寰得物外之妙。尝遍观晋唐法帖,而忽展此书,不觉令人清爽。”
张晏对李白的书法给予了极高的评价,认为他的书法具有超凡脱俗的韵味和深度。
元代书法家欧阳玄则题诗云:“唐家公子锦袍仙,文采风流六百年。不见屋梁明月色,空余翰墨化云烟。”
欧阳玄认为李白的文采和风流已经流传了六百年之久,而他的作品则如同屋梁上的明月一般,虽然无法亲眼目睹,但其光芒却永远照耀着后人。
自唐朝至今,《上阳台帖》经历了多个朝代的更迭和战乱,但始终被后人珍视和传承。
引首为乾隆题“青莲逸翰”四个大字,帖前隔水上又有徽宗瘦金书题签“唐李太白上阳台”七字,这些题签和题跋也为作品增添了更多的历史感和文化底蕴。
最后,我想说,《上阳台帖》不仅是一幅书法作品,更是一段历史、一种文化、一种精神的传承,它让我们感受到了李白的才华与魅力,也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唐代文化的内涵和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