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发现三国东吴墓,确定墓主为张昭!

文摘   2024-11-09 08:01   浙江  

近日,又一重磅消息震惊了考古界——南京发现了三国时期一位重臣的墓地!


没错,就是张昭



先来看下张昭生平。


张昭,字子布,徐州彭城县(今江苏省徐州市)人。他年少时便好学,擅长隶书,曾随白侯子安学习《左氏春秋》。


在东汉末年,张昭为避战乱南渡至扬州,后受到孙策的重用,被任命为长史、抚军中郎将,成为孙策的重要谋士。


孙策临终前,将孙权托付给张昭,张昭率群僚辅立孙权,并安抚百姓、讨伐叛军,稳定了江东局势。孙权每次出征,都留张昭镇守后方,领幕府事。


赤壁之战时,张昭持主降论,因此被排挤出军政决策中心。


此后,孙权称帝,张昭以年老多病为由,上还官位及所统领部属。


晚年时,张昭一度不参与政事,在家著书。


嘉禾五年(236年),张昭去世,享年八十一岁,谥号“文”。



2022年7月至10月,南京市考古研究院在江苏省文物局的指导下,为配合南京市南部新城油库公园建设项目,对该地块进行了细致的考古勘探工作。


这一勘探意外地发现了大量古代墓葬。


经过国家文物局的批准,南京市考古研究院自2023年11月起,对这些勘探中发现的墓葬进行了科学的考古发掘。


此次考古发掘共清理出汉至清代墓葬395座,这些墓葬以明清时期的土坑墓为主,出土了包括瓷器、铜器、陶器、金器在内的300余件珍贵遗存。


然而,在这众多的墓葬中,最为引人注目的无疑是东吴重臣张昭的家族墓。


这个墓葬群由8座墓葬东西向并排构成,墓向基本一致,均系土坑砖室结构。


这些墓葬规模较小、形制相近,多数墓葬后部还设有明暗结合的排水沟。这些排水沟均延伸与M171主排水沟相接,形成了一套规划有序的地下排水系统。


尽管这些墓葬在早年都遭受了盗掘,但仍出土了青瓷砚、青瓷卣、青瓷盏、青瓷蛙形水注、金印章、铜弩机等少量遗物。

青瓷蛙形水注


青瓷卣


这些遗物不仅制作精美,而且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文化内涵。



张昭墓(编号M170)是家族墓中的核心,其平面呈“凸”字形,由墓道、墓坑、砖室、排水沟等部分组成。


墓室内长3米、宽1.8米,虽然空间不大,但却出土了金印、铜弩机、铜钱等遗物。


特别是墓内出土的两方龟纽金印(“辅吴将军章”“娄侯之印”),更是为我们确定墓主身份提供了关键线索。


结合相关史料以及墓葬形制结构所体现的年代特征,专家们最终确定墓主为东吴重臣张昭。


这一发现不仅填补了东吴时期高级官员墓葬的空白,更为我们研究东吴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目前,张昭家族墓的野外发掘工作已经结束,但考古人员的工作并未停止。


他们正在有序推进文物修复和资料整理工作,以期将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更好地呈现给公众。


同时,南京市相关部门也计划对张昭家族墓进行原址保护,并将其纳入油库公园的设计方案中。



其实历史上对张昭这个人的评价褒贬不一。


有人认为他是东吴的忠臣和智者,为东吴的稳定和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也有人则认为他过于保守和谨慎,缺乏开拓精神。


如《三国演义》中的张昭是一个常在关键时刻给孙权出“馊主意”的人,如主张投降曹操、设计骗孙夫人带刘禅回来等。


而在《三国志》中,张昭则被描绘成一个文武双全,对东吴卓有贡献的辅臣,他辅佐孙策、孙权安定江东。


但历史真相如何,除了史书记载,还需我们从心出发,通过种种事迹来自己辨别他究竟是什么样的人。

鸢尾艺术杂谈
中国历史、文化、艺术科普杂谈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