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各个民族中我们都能找到一个几近相同的图案,它就是“三兔共耳”图。
“三兔共耳”最早发现于敦煌莫高窟,该图案主体结构呈圆形,三只兔子以等边三角形均匀分布其中,两两共用一耳,呈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旋转奔跑、相互追逐,首尾相接,动感十足,造型优美。
图中,三只兔子的姿态各异,却又能和谐地融为一体,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视觉美感。
这种动态的平衡和循环往复的意象,使得“三兔共耳”成为了一个充满生命力和哲理性的图案。
早期“三兔共耳”图案中的兔子,以白色居多。
白色作为纯洁、无瑕的象征,与兔子的形象相得益彰,使得图案更加清新脱俗。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审美观念的变化,唐代及以后,“三兔共耳”图案中的兔子逐渐出现了黑色、灰褐等色。
黑色兔子象征着神秘、深沉,灰褐兔子则代表着稳重、内敛。这些色彩的变化使得“三兔共耳”图案更加多样化,更加符合不同文化和时代的审美需求。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三”是一个具有特殊寓意的数字。
《道德经》中讲道:“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这里的“三”代表着生生不息、循环往复的涵义。
在“三兔共耳”图案中,三只兔子首尾相接,形成了一个循环的意象,正是对这种哲学思想的生动诠释。
同时,“三”又与佛教涅槃思想相吻合。
在佛教中,“三”代表着“前世”、“今生”与“来世”,象征着生命的轮回和循环。
因此,“三兔共耳”图案中的三只兔子也可以被看作是“前世”、“今生”与“来世”的象征,寓意着生命的永恒和不断轮回。
在佛教早期的经典《本生经》第六卷中详细记述了佛陀与兔的故事:
波罗奈国梵与王治国的时代,佛陀投生为兔胎,虽然身处畜生道,但仍不忘持守善法。
其后恰逢某一布萨日,豺和獭顺利地找到了鱼、牛肉和牛酪等物;猿也找到了已经成熟的美味果子。兔却只找到了野草,它暗自思忖不能向应供者供养野草,而自己又没有胡麻稻米等物。于是下定决心,等应供者来到己处,舍自己身体之肉来做供养。
兔子的宏愿使帝释天的宝座生出暖意,帝释天洞悉其中缘由后便决定化身为婆罗门来试探它。兔子见到有一婆罗门来应供非常欢喜,便要以自身之肉做供养,于是请婆罗门集薪起火,等柴火烧旺后,兔子纵身以喜悦之心落于炭火之中。
这个故事反映出了佛陀往世舍身布施的精神。
“兔”在中国古代文化中也有着丰富的内涵。
西晋张华在《博物志》中记载:“兔舐毫望月而孕,口中吐子。”
这一说法虽然缺乏科学依据,但却反映了古人对兔子繁殖能力的敬畏和崇拜,兔子也因此成为了多子多福的象征。
此外,明代徐树丕在《识小录》中提到:“俗曰:兔无雄,望月而生也。”
有人认为“三兔共耳”图案源于中原,后来蒙古帝国西征时,从敦煌沿丝绸之路同时向蒙古国、印度、中亚各地传播,后从中亚、西亚传向非洲的埃及、欧洲各国,并先后出现在伊斯兰圆章模印玻璃、阿富汗的金属盘、伊朗的托盘、科威特的瓷砖画、德国教堂的钟表以及英国教堂的玻璃窗上等地,成为当地宗教、文化与民众日常生活中的图饰。
13世纪伊朗托盘
法国石雕
13世纪犹太棺木
英国教堂彩绘玻璃
目前对于该图案究竟源于何处,缘何被带至西方?学术界还尚无定论,只有一点可以确定,那就是在世界很多国家或民族中都有兔子和月亮的相关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