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3年,山西浑源李峪村出土了一把上古名剑——少虡(Jù)剑,这也是目前中国仅存的有自己名字的青铜古剑。
当年的李峪村作为一处重要的青铜器出土地点,其出土的青铜器数量众多,种类丰富,涵盖了兵器、礼器、乐器等多个领域,而少虡剑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
虡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神兽,它的身体是龙,头却长成鹿的模样,十分凶猛。而宝剑的主人给它取名少虡,无疑是希望自己如同初生的神兽一般,无所畏惧,勇猛无敌。
少虡剑总长53.5厘米,重0.88千克,剑身较长,锋刃尖锐,几乎没有被锈蚀的痕迹。
剑的形制独特,斜宽从,厚格,腊长而两从保持平行,这样的设计使得剑在挥舞时更加稳定,攻击力更强。
它的剑脊呈凹条形,既减轻了剑身的重量,又增强了剑的柔韧性;剑格呈倒凹字形,圆茎无箍,圆形首,上面还饰有错金嵌绿松石兽面纹,剑首则饰有错金云纹。
另外,专家发现在少虡剑两面均刻有错金铭文,共二十字,为:“吉日壬午,乍(作)为元用,玄镠鎛吕(铝),朕余名之,为(谓)之少虡。”
铭文的大意为:壬午这天吉日,做了这把好用的剑,做剑的原料是锡与铜。我给这把剑起了个名字,称为“少虡”。
“吉日壬午”记录了铸剑的日期,体现了古人对吉日的重视和选择;“乍为元用”则表明了这把剑的用途,即作为一把实用的武器;“玄镠鎛吕”则揭示了剑的材质,即锡与铜的合金,这种合金在当时被认为是制作兵器的最佳材料;“朕余名之,为(谓)之少虡”则表明了剑的名字和命名者的身份。
从图上来看,这把剑虽然比不上初见天日时的那般凌厉,就连剑刃上也带着一些缺口,如果不是在博物馆里见到它,估计没人会将它和“上古名剑”四个字联系到一起。
但实际上,少虡剑的制作工艺非常精湛——剑身采用合金铸造,既保证了剑的硬度和锋利度,又避免了因纯铜过软而导致的易变形问题;剑格和剑首的纹饰采用错金和嵌绿松石等工艺,使得剑的装饰更加精美华丽。
在制作过程中,工匠们还巧妙地运用了范铸、错金、镶嵌等多种技术,使得剑的每一个细节都充满了匠心独运。
少虡剑作为一把春秋时期的青铜古剑,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对武力和战争的重视,更见证了春秋时期诸侯争霸的历史名场面!
目前,它收藏于中国故宫博物院,成为了该院的镇院之宝之一。
除了故宫博物院收藏的这把少虡剑外,法国还藏有同样的一柄。这两把剑在形制、纹饰和铭文等方面都极为相似,只是法国藏的这把剑在铭文上少了“吉日”和“鎛吕”四字。
此外,1991年在山西原平又曾发现一柄与少虡剑相似的青铜剑,其锋残,但铭文与少虡剑极为相似,只是也少了“吉日”和“鎛吕”四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