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长河副刊"关注我们
高速行驶的旅游大巴里,我是唯一手捧书本的人。
解压的方式很多,因人而异,旅行无疑是行之有效的一种。对我而言,读书更是最好的解压方式。
当读书成为习惯,进而成为爱好或者嗜好,融为生活和身体的一部分,不可或缺。
遨游书海,浏览文字,书香袅袅,静心凝神,负面情绪消退泯灭。
读书日久日深,精神力量的强大,书犹药也的功效转化为一副铠甲,抵挡岁月的侵袭和外物的侵扰。
读书不是为了改变世界,而是不被世事所累,独立、清爽、自由地活着。
旅行是心灵的阅读。
身体带上心灵,穿越城市,行走乡村,用心灵的触角触摸世间繁华和人间烟火,领悟生命的真谛。
或静看路人的表演,感受他人的喜怒哀乐,在体验中成长,学会珍惜,懂得包容。
或拥抱自然,发现美,阅读美,铭记美,让美的力量丰富生命的澎湃。
古人云,“善读书者,无之而非书:山水亦书也,棋酒亦书也,花月亦书也。”
从这种意义上讲,旅行不必带书,书无处不在,山水是书,棋酒是书,花月也是书。
同理,阅读是心灵的旅行,不过是心灵带着身体触摸人间,去品位,去领悟,去觉醒。
同样,也有与之对应的古人精辟言论,“善游山水者,无之而非山水:书史亦山水也,诗酒亦山水也,花月亦山水也。”
在旅行中读书,在读书里旅行,让单一的生活经历千百种不同的人生,找到不同的生活定义。
不读书照样活着,可读书能让你清楚因何活着。不旅行照样活着,可不旅行体验不到身体和灵魂一同在路上的乐趣。
带本书旅行吧,书如长者,引导你前进。书又如伴侣,陪伴着你,不离不弃。
当大巴车里的“驴友”谈论着、向往着即将相遇的风景时,我则想着做一条“蛀虫”,以怎样的姿势去蛀书、去蛀山水、去蛀花月。
(已载1月22日《德州晚报》)
【相关阅读】
■作者:刘天文 ■编辑:王晓松
■责任编辑:陈广江 ■终审:张富涛
■投稿邮箱:xiaosong@idzwb.com (报纸)
■投稿邮箱:changhefukan@sina.com (公众号)
民生湿地 文化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