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感悟丨王文梅:我在村里挺好的

文摘   2025-01-16 17:25   山东  

点击上方蓝字"长河副刊"关注我们





那个曾经车水马龙,人烟阜盛的村庄,人越来越少了。

有人心里想着诗和远方;有人怀揣着创业发财的梦想;有人想换个更适合自己的环境,于是纷纷离开了村庄,而我对村庄情有独钟,因为我深深懂得她的好。

村庄历史悠久,但她能与时俱进,越来越方便,越来越舒适。

平坦而笔直的柏油路纵横交叉,四通八达,自来水,天然气,通过管道送往家家户户,太阳能路灯,晚上发出耀眼的光芒,驱走了村里夜晚的黑暗。

文化大院设备齐全,健身娱乐尽显你的才华。

清晨醒来,我迎着朝阳,沐浴着微风,奔向大自然的怀抱,一望无垠的田野,高远的天空,原装的没有任何掺杂的空气,沁人心脾!

辽阔的田野,清新的空气,小鸟的起飞降落,无人自芳的花花草草。

我想走多远走多远,无须喘息汽车的尾气,无须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小心路边的车辆和行人。

周围空旷,安静,祥和。

苏轼的笔下可以“兴来一挥百纸尽”我可以“兴来高唱一曲歌”,而不会打扰到任何人。

天空下,大地上,阳光中,我身心放松,无比惬意。

我可以奔跑,可以起跳,还可以微风拂面浅笑安然。

我目之所及,都是自然的,真实的,纯粹的,这一切使人的内心无比舒爽。

家里的农家院是我的风水宝地,也是我任意发挥创造的地方。

靠近屋门口的地方,就种上我喜爱的花,等到花期一到,看吧,门左门右鲜花次第开放姹紫嫣红,蜜蜂蝴蝶忙个不停,我会心情大好,常常驻足观看很久很久。

距离门口远的地方就种上蔬菜,最值得称道的是丝瓜。

一棵丝瓜秧能爬墙上房长得密密麻麻茂盛之至,而全程不用花一点工夫,更别说施肥喷药,根本用不着。

如果说用“一个人活成一支队伍”来形容人的话,那么我可以这样形容丝瓜的生命力,“一棵秧活成一片森林”,面对这样的生命力,你难道不心生喜悦吗?

当我走在自家院子里,这边是鲜花盛开,那边是蔬菜旺盛,内心的美妙怎能用言语表达?

我可以穿着高跟鞋,哒哒哒,从这屋走到那屋,我可以不分时间地在厨房里咣咣咣剁菜馅,而不会惊扰到任何人。

一句话,在村里住没有任何心理负担,自然、坦然加怡然。

亲戚朋友来串门,点名要吃柴火炖的肉,这对于村里的人来说,简直是再容易不过的事。

劈柴生火,大火烧开,小火慢炖,屋里弥漫着烧柴的烟和肉的香味,二者交织在一起,抚慰着每个人的心。

院子里我们一边赏月,一边品酒,一边吃着人间美味,话着人间之庸常,我们岂不是现代版的“莫使金樽空对月”?

在人们涌向楼房的潮流中,我自岿然不动。

不是有句话吗?“九万里悟道终归诗酒田园”——我早已抵达,难道不值得庆幸吗?


(已载1月17日《德州晚报》)




END



作者:王文梅  ■编辑:王晓松


■责任编辑:陈广江   ■终审:张富涛


■报纸投稿邮箱:xiaosong@idzwb.com 


■公众号投稿邮箱:changhefukan@sina.com


  民生湿地 文化高地 



长河副刊
德州晚报副刊公众号。愿做文史爱好者和笔友们的天堂。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