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馀年丨杨磊:枣花糕里的年味儿

文摘   2025-01-27 21:24   山东  

点击上方蓝字"长河副刊"关注我们





春节临近,到处张灯结彩,大街小巷也被精心装扮。尽管如此,我依旧觉得这年味儿淡了些许。唯独做枣花糕时满满的仪式感,才会让人感受到这个年独有的味道儿。

在我老家,过年有做枣花糕的习俗。我离开老家,成家以后也一直保留这个习惯。

每年腊月二十三小年过后,做枣花糕便被提上日程。用的食材很简单,红枣和白面。

今年家里添丁,有了孩子。妈说过年打几块枣花糕,寓意一年到头有个好彩头,也希望新的一年全家的日子红红火火,甜甜蜜蜜。

我和媳妇提前买好枣子,做好后勤服务保障。打枣糕的工作就交给我妈了。

早上吃完饭,便开始了准备工作。先把红枣洗净、煮熟,捞出来放在筐里放凉备用。煮枣的间隙,把面和好,放到暖和地方,等着它饧发。

中午饭后,面发好,一切准备就绪,枣花糕也开始制作了。

先把面揉成一个个小团,反复揣面揉几次,这样吃起来筋道。

取一小团揉好的面擀成盘子大小的面饼作为底坯,底坯一圈依次摆好枣子。

枣子的摆放也有讲究,一般是先擀一些饺子皮大小的面皮,每张小面皮上放一颗煮好的红枣,包起来做成佛手状或者包成一个小团子,外面用刀横竖压出花纹,这便是包枣。

枣子摆放时,先放置一颗裸枣,再放一颗包枣,依次间隔排完外圈。底坯内部放上裸枣,再用面团填充铺平。这样底坯的工作算是完成了。

我们那的枣花糕是有盖子的,因此,需要再擀一个等大的面饼铺上作为上坯。直接盖在底坯上,只露出周围一圈枣子即可。

如果想制作的枣花糕层数多一些,上坯依照底坯放枣,依次类推。在家里自己做一般就放置一层枣子,这样的大小、高度方便上锅蒸。

上坯铺平后,再做一张稍小一些的面饼作为顶坯放置在上坯上。顶坯周围用小剪刀隔一厘米多剪开小口,剪处再捏成莲花状。这样一个枣花糕基本上算是成型了。

成型的枣花糕还可以做一些点缀,比如用面制作一些小菊花、小梅花等小花样摆在顶坯上。

这时候,也可以充分发挥家里顶针、梳子等物件的作用,在小花样上印上花纹。如此,一个如花似玉的枣花糕便做成了。

除了枣花糕,还要制作其他造型。

比如,制作两个面刺猬,嘴里叼着硬币,代表发财,寓意财源广进;

制作两个枣馒头,寓意人丁兴旺;

把面擀成长条状,盘成“如意结”的形状,再在“如意结”的结点和结环上,分别嵌入一粒红枣,制作成枣花,“枣花”谐音“早发”,表达了人们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期待。

过年上供祈福,供奉祖先、祭拜天地,这枣花糕便是最好的供品。

在老家,枣花糕还可以作为回手礼,尤其是回赠给晚辈。

每当年后家里来了亲戚,主家常说没啥好给的,给你“压块糕”。

对刚结婚的小夫妻,老人们除了压块枣花糕,还会给个枣馒头,寓意生个男孩,放个枣花,寓意早得千金。

枣花糕作为回礼,不仅仅让人们感受到彼此之间的亲情和友谊,更让这个传统节日充满了浓浓的味道儿。

“糕”与“高”同音,来年“登高”是中国人最美好的愿望与祝福。

今年,妈按照我们的嘱托特意多做了几块枣花糕,我和媳妇一起送给了同事、朋友,也把新年的祝福带给他们,一起享受这枣花糕带来的浓浓年味儿、幸福味儿。

【相关阅读】

诗文小辑丨元宵节:灯光月色逐人行

庆馀年丨张晓燕:我不是“人贩子”

那些事儿丨田雪梅:父亲肩头的元宵节

那些事儿丨国明珍:最珍贵的元宵节礼物

庆馀年丨橘子:正月十五话元宵




【“庆馀年”征稿启事】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眼见得春节的喜庆气氛越来越浓厚了。关于春节,您有什么温馨的记忆?您有什么有趣的故事?您有什么新奇的观点?您有什么美好的期盼?或者,您有什么其他不吐不快的事儿?

欢迎写成文字,投给我们,与大家分享!

特别提示:

此征文对作者无地域限制,但为本公众号征文不承诺一定发表在报纸版面上,且无稿酬

要求:

体裁不限,诗歌、小说、散文均可,字数一般不宜超过2000字。

来稿请在邮件主题标明关键词“庆馀年”,以便检索。

投稿邮箱:

changhefukan@sina.com

截稿日期:

农历正月十六






END



■作者:杨磊  ■编辑:王晓松


■责任编辑:陈广江   ■终审:张富涛


■报纸投稿邮箱:xiaosong@idzwb.com 


■公众号投稿邮箱:changhefukan@sina.com



  民生湿地 文化高地 


长河副刊
德州晚报副刊公众号。愿做文史爱好者和笔友们的天堂。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