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雪霏霏丨王存良:雪地行走

文摘   2025-01-27 21:24   山东  

点击上方蓝字"长河副刊"关注我们

雪,是冬日里最诗意的访客,悄无声息地降临,为大地铺上一层纯净的绒毯。当第一片雪花轻盈地落在掌心,“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一种难以言喻的冲动便在心底滋生——去雪地行走,去拥抱这份洁白与宁静。

踏入雪地,脚下发出“咯吱咯吱”的声响,那是雪与鞋底的私语,每一步都像是在弹奏一首独属于冬日的乐章。这声音,瞬间将我拉回了童年。

小时候,每逢下雪,那便是我们孩子的狂欢节。不等雪停,我们便迫不及待地冲进雪地。

记得有一次,大雪纷纷扬扬下了一夜,第二天清晨,整个村子都被厚厚的积雪掩埋。我和小伙伴们在雪地里玩起了“雪地寻宝”的游戏。

我们事先将一些小物件,如彩色玻璃球、弹弓、漂亮的糖纸等,藏在雪堆里,然后各自寻找。大家手脚并用地在雪地里扒拉着,小手冻得通红,却浑然不觉。

当有人找到宝贝时,那兴奋的欢呼声能传遍整个村子。“哈哈,我找到了!”小伙伴小明高举着找到的玻璃球,脸上洋溢着胜利的喜悦,那笑容比冬日的暖阳还要灿烂。

玩累了,我们就一起堆雪人。我们用胡萝卜做雪人的鼻子,用两颗黑石子做眼睛,再给它戴上一顶破旧的草帽,一个憨态可掬的雪人就诞生了。我们围着雪人又唱又跳,脸蛋红扑扑的,满是纯真与快乐。

极目远眺,世界被雪重塑,往日熟悉的山川、树木、房屋,都隐匿在这一片白茫茫之中,只留下简洁而纯粹的轮廓。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山峦像是被大自然精心雕琢的巨型雕塑,线条柔和而流畅,在雪的覆盖下,少了几分平日里的凌厉,多了几分静谧与安详。

行走在雪地,寒风如冰刀般划过脸颊,带来丝丝刺痛,却也让头脑愈发清醒。

呼出的热气瞬间化作一团白雾,在眼前缭绕,又迅速消散,仿佛是生命中那些转瞬即逝的美好瞬间。

路边的树木,枝桠上堆满了积雪,宛如盛开的梨花,又似串串晶莹的水晶,真可谓“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

偶尔有几只麻雀在枝头跳跃,“叽叽喳喳”的叫声,为这寂静的雪世界增添了一抹灵动的生机。

随着脚步的深入,思绪也渐渐飘远。

雪地就像一本无字的书,每一个脚印都是书写在其上的故事。

小时候那些在雪地里的欢乐时光,恰似“溪深难受雪,山冻不流云”描绘的场景;

长大后,在雪夜中独自漫步,思考着人生的方向与意义,“乱山残雪夜,孤烛异乡人”,那些曾经的欢笑与泪水,梦想与迷茫,都在这雪地中渐渐浮现。

如今,岁月染白了双鬓,再度踏入这雪地,往昔的记忆如雪花般纷纷扬扬洒落。

老迈的身躯在雪地上行走,脚步不再轻快,却多了几分沉稳与从容。每一步落下,都似在与这片雪地轻声诉说着往昔的漫长岁月。

回想起年轻时为梦想拼搏的日子,那些在雪地里独自思索的夜晚,心中满是感慨。

如今,站在人生的暮年,看着这雪依旧年年如期而至,仿佛世间万物都在轮回,唯有这雪,见证着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长与衰老。

“夜雪初霁,荠麦弥望”,在这洁白无垠的雪地里,我感受到生命的厚重与宁静,曾经的功名利禄、爱恨情仇,都在这雪的映照下,变得云淡风轻。

在雪地行走,时间仿佛变得缓慢而悠长。没有了城市的喧嚣与忙碌,没有了生活的琐碎与烦恼,只有眼前的雪,脚下的路,以及内心的宁静。这是一场与自我的对话,是一次灵魂的洗礼。

当夕阳的余晖洒在雪地上,整个世界被染成了橙红色,如梦如幻。此时,才惊觉自己已在雪地中行走了许久。回头望去,那一串深深浅浅的脚印,宛如一条蜿蜒的生命线,记录着这段独特的旅程。

雪地行走,是一场身体的跋涉,更是一场心灵的修行。在这片洁白的世界里,我们遇见了自然,遇见了自己,也遇见了那些被岁月尘封的美好。



■作者:王存良  ■编辑:王晓松


■责任编辑:陈广江   ■终审:张富涛


投稿邮箱:xiaosong@idzwb.com (报纸)


投稿邮箱:changhefukan@sina.com (公众号)

  民生湿地 文化高地 



长河副刊
德州晚报副刊公众号。愿做文史爱好者和笔友们的天堂。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