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长河副刊"关注我们
“寒雪梅中尽,春风柳上归。” 当腊月如一位优雅的信使,带着岁末的信笺轻盈地翩然而至,华夏大地瞬间晕染开一幅浓墨重彩的年味长卷。
这画卷里,处处流淌着独属于中国的诗意与温情,在一景一物、一饮一啄间,将 “庆” 的欢腾、“馀” 的韵味、“年” 的醇厚展现得淋漓尽致 。
“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 。” 新年,便在这腊月的期盼中,缓缓拉开序幕。
“袨服华妆着处逢,六街灯火闹儿童 。” 瞧啊,目光所及之处,那明艳浓烈的中国红好似奔腾不息的暖流,在大街小巷肆意流淌。
精巧的窗花宛如绽放在霜花中的绮丽幻梦,每一道细腻的剪痕都在悠悠诉说着古老而神秘的传承,宛如一位位无声的史官,记录着岁月的故事。
高挂的灯笼仿若熟透的红果,在微风中轻轻摇曳,散发出温暖而柔和的光晕,不仅点亮了归家的路途,更照亮了游子心中那片柔软的角落 。
还有那散发着馥郁香气的腊八粥,谷物的醇厚与干果的香甜在锅里欢快地翻涌,热气腾腾间,是岁月精心熬煮的温馨,每一口都能让味蕾沉浸在幸福的海洋。
这股股热浪,仿若无形却有力的风,穿梭在街巷、码头,带着人们心底最炽热的期盼,匆匆奔赴团圆的邀约。
腊月思“当归”,于此刻深深触动我心底的情思。当风中鸟啼声声,归家情思唤醒,归家的心愈发急切,动车似都嫌慢,恨不能即刻换乘更快的高铁,奔赴那温暖港湾。
想起腊八那日去接母亲,车刚缓缓驶出村口,还不足百米,母亲却突然反悔说她想家了。
我满心疑惑,田园与城市,同样有丰盛的佳肴,肉香鱼肥枣儿甜,可母亲眷恋的,分明是乡下人家那用炉火焖着的 “年味儿”。
那 “年味儿” 就像那袅袅升腾的烟火,绵延着天长地久的眷恋,丝丝缕缕,紧紧牵系着心尖,让游子无论行至多远,都念着故乡这抹暖。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母亲对故乡的思念,或许比这更浓烈。故乡的每一寸土地,每一缕炊烟,都承载着她的青春与回忆。
下午,细密的雪花如雨丝纷纷扬扬地飘落,如百合、茉莉、栀子的芬芳相互交织、缠绵,仿佛要将天空精心编织成梦幻的锦缎。
那带着细密绒毛、镶着柔美花边的花瓣,恰似轻盈的羽翼,奋力划开苍穹,一半洒落绮丽,一半晕染梦幻。
在这诗意的景致中,喜鹊欢快地登上枝头,叽叽喳喳唱响岁末的欢歌 ;寒梅傲然绽放,点点嫣红如同明艳的胭脂,恰到好处地点缀着霜雪的清冷。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 冬日里的梅与雪,向来是文人墨客笔下的宠儿。而在这腊月,它们与喜庆的年味相互映衬,更添了几分诗意。
小院瞬间被这腊月的热闹唤醒,篝火熊熊燃烧,尽情驱散周身的寒意 ;炊烟袅袅升腾,宛如灵动的笔,在天空中书写着家的温暖。
屋顶与树木仿若披上节庆的盛装,增添了几分丰腴的韵味,喜庆的红灯笼、精美的窗花、红红的对联,在寒风中欢快地摇曳,张扬着冬日里最明艳的喜悦。
这腊月的柔与暖,竟让春日繁花也稍显逊色。
黄昏时分,雪停了,余晖如一层轻柔的薄纱,温柔地洒下,微风轻轻拂过,炊烟悠悠袅袅地升起。
屋内,新酿的米酒香气四溢,红泥火炉烧得正旺,幸福的暖意丝丝缕缕地萦绕不散。
此时,煮好的赤豆元宵散发着诱人的香甜,那香甜仿佛有着神奇的魔力,引得两只喜鹊飞回枝头的巢。
巢中小喜鹊嫩黄白的小嘴叽叽喳喳,似在欢唱,又仿若被元宵的甜香勾起了馋虫。
母亲解下围裙,站在门口静静张望,那身旧衣履、熟悉的笑颜,满是岁月沉淀的深情,仿若一幅永不褪色的画,深深地烙印在我心间。
我知道她在等谁回,盼谁归。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如今,围坐在一起的我们,吃着元宵,享受着这片刻的宁静与幸福,亲情在这暖融融的氛围中愈发深厚。
腊月,注定每一扇厚沉门的后面,皆藏着热气腾腾的生活。
曾记得那个午夜,红色出租车将我们送至全椒太平古城店,火红的 “品非物质文化遗产,尝儒乡全椒风味美食” 大字瞬间闯入眼帘,鲜美的羊肉汤香飘四溢,寒冷瞬间凝住话语。
冬季的全椒,襄水环清,笔峰毓秀,碧云湖仿若一块温润的碧玉,湖面上冲锋艇划过一道道银练,岸边扑鱼的网似经幡舞动绚丽,人们欢声笑语震天,皆成画面。
我们于冰天雪地里诵读年味写就的诗篇,感受江淮腹地绿水青山中藏着的每一份希望,都在寒冬默默耕耘,静候春暖花开。
腊月,注定诗意流淌,年味悠长。
不禁想起一首 “写意腊月” 的小诗甚为贴景:
“炉火正旺映红妆,粥香四溢暖心房。寒梅傲雪添新色,喜鹊登枝报吉祥。窗花绽处福光满,灯笼摇时瑞气扬。阖家围坐同欢庆,此景悠悠岁月长。”
这诗里画外,尽是生活的馈赠,亲情的厚礼。
腊月,注定如潺潺溪流,不舍昼夜地流淌 ;亲情似醇厚美酒,越陈越香。
在这庆馀年的美好时光,让我们紧握每一刻温馨,沉醉诗意满溢、喜气洋洋的年味中,与亲人相拥,向着未来踏出坚实且温暖的步伐,让岁岁年年都如这腊月,盈满希望,盈满幸福,镌刻属于我们的岁月篇章。
【相关阅读】
【“庆馀年”征稿启事】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眼见得春节的喜庆气氛越来越浓厚了。关于春节,您有什么温馨的记忆?您有什么有趣的故事?您有什么新奇的观点?您有什么美好的期盼?或者,您有什么其他不吐不快的事儿?
欢迎写成文字,投给我们,与大家分享!
特别提示:
此征文对作者无地域限制,但为本公众号征文,不承诺一定发表在报纸版面上,且无稿酬。
要求:
体裁不限,诗歌、小说、散文均可,字数一般不宜超过2000字。
来稿请在邮件主题标明关键词“庆馀年”,以便检索。
投稿邮箱:
changhefukan@sina.com
截稿日期:
农历正月十六
END
■作者:何章平 ■编辑:王晓松
■责任编辑:陈广江 ■终审:张富涛
■报纸投稿邮箱:xiaosong@idzwb.com
■公众号投稿邮箱:changhefukan@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