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长河副刊"关注我们
日常烟火匆忙,走在家门与单位之间,我与妻是同事亦是伙伴,上下班总是一车同行。
她是一个好人,也可以说是一个好事之人,遇人有事总是主动想帮,哪怕是路上有枯枝挡道,她也会上前抬起拉到路旁。
我常说:“那么多人都不管,都是绕道而行,你又何必费这事呢?”
她说:“万一有人不小心轧上,不就摔倒了吗,动动手的事,自己随心,不用谁说好。”
我说我的,她做她的,慢慢的,我也被她同化,做一些善举。
记得刚过立冬不久,那天处理完手头工作已是深夜,我带着她骑着心爱的小摩托回家。
刚下过一场冷雨,风吹在身上寒意难挡,路上偶遇几个路人也是佝偻腰身,行色匆匆。
本就夜深天冷,南环路又有一段路灯故障,漆黑一片,要不是有车灯相伴,真够吓人的,即使灯光明亮,我也走得小心翼翼。
好不容易过了那一段黑灯瞎火的道路,离家也不算远了,心里放松下来。
快要转弯的时候,我看见一辆小电动车歪在快慢车绿化道隔离带旁,还亮着车灯,恍惚还有一个黑影趴在绿化带。
“你看那人肯定是喝醉了,摔倒那儿了。”我对妻说。
她说:“在哪儿?咱赶紧过去看看人有没有事。”
我回转车身,停在路边。
我得录下视频,证明我俩是帮忙,这事与我俩没有关系。
说实话,我是害怕,不是害怕帮忙耽误回家,是怕像网络里说的那样,救人不求感谢反被讹上。
同伴说那有那么多坏人啊,赶紧过去看看人有没有事。
走到近前才看清楚,还真是一个人趴在绿化带边缘,头就在绿化带间大理条石排水沟上,昏黄的路灯下,可以看见那里有一大片血。眼镜腿眼镜片分散开来。
我拍了拍他的后背,问他要不要打个电话,他抬了抬头,我看见他手里拿着手机,显示正在通话。
他的脸上满是鲜血,模糊的路灯光下也看不清伤在哪里。
明显是醉酒状态,又遭此碰撞,他嘴唇蠕动着,就是听不清他在说着什么。
“让我帮你打电话吧?”我试探着伸过手去,还好,他把手机给了我。
妻在一边询问着他,我拿起手机通话,我想的没错,正是他家人焦急的声音。
我说:“你们赶快过来吧,你家这个人喝醉摔倒在路边,磕到石头边上了,流了好多血。”
我想着她们就在附近,知道后会尽快赶来,谁知道没那么简单,他家离得很远,横跨南北市区。
怎么办?既然遇见了,就不能不管,现在离开,他的家人更不好找见,夜深天冷,他又伤得这么厉害,后果不敢想象。
我让他的家人尽快赶来,他的妻子说,要不你帮我们打120吧,求求你了。
我说:“不要这么说,遇见了谁都会帮忙,我用他的手机呼叫120吧。”
有了联系就好,这样最起码家人知道到哪里找他,我就是帮忙救助,也不想要谁感谢,我用伤者手机拨打120,和他们说了具体情况和位置,救护中心安排最近医院救护车过来。
在等待期间,也有几个人骑车路过,但没有一个人停下来。
我又和他的家人沟通,让她们尽快过来,我会把伤者手机交给120的医护人员。
我打电话的时候,妻把那个人扶着坐了起来,隐约看他满脸是血,不知伤在哪里。
我们一边安慰他,一边告诉他救护车很快过来。
那人伸手要过手机,又费劲的拽着什么,原来他斜挎着一个黑包,我帮他拽过来,他紧紧搂在胸前。
终于看见蓝灯闪烁,120到了。我简单和医护人员说了具体情况。
他们听后有些惊讶地说:“哦,原来你们也是路过遇见,不是和他一起的啊?”
他们上前给那个人检查,让我拿手机帮他们照明,这才看清楚,那人眼眉上方碰了一个大口子,血肉模糊,我不敢细看。
120的医生给他简单包扎,对那个人说:“你摔得不轻,需要缝合,你这是遇见好人了,不然后果不堪设想。”
我让那个人拨通家人电话,和他妻子说了哪家医院,告诉她我把手机交给了120的医护人员,随后120和她进行了沟通。
有医生在,也和那个人的妻子做了交代,就没有我们什么事了。
我和这些白衣天使告别,骑上了我的小摩托。离开的时候,我又听见医生对那个人说:“你真是遇见了好人。”
回头想想,对于我们来说,只是回头一看的小事,可对于那个人来说,却非同小可。
在救助这个人的过程当中,我始终没有告诉他们我的联系方式,一个小忙,一件小事,无需感谢,也没有必要让谁知道。
再遇见,我还会去做,正如妻子常说的那样:莫以善小而不为。
【作者简介】
阮建刚,河北邯郸人,笔名海语天蓝、寻找浪漫的风。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作家网会员、中国诗歌网蓝V诗人,河北文学艺术研究会会员,作品散见于《青年文学家》、中国作家网、中国诗歌网及多家网络平台和地方报纸。
■作者:阮建刚 ■编辑:王晓松
■责任编辑:陈广江 ■终审:张富涛
■投稿邮箱:xiaosong@idzwb.com (报纸)
民生湿地 文化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