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长河副刊"关注我们
“凛凛严凝雾气昏,空中祥瑞降纷纷。须臾四野难分路,顷刻千山不见痕。”
此刻的梁山上,无边无际的雪花正悠悠飘落,为这片古老的土地蒙上了一层梦幻的面纱。远处的县城渐渐与天地融为一体,我深爱的故乡,正展现着雪落无声的美丽图卷。
雨雪霏霏,也在《水浒传》的世界里肆意飘洒。
少年时读《水浒传》,我喜欢读林冲风雪山神庙这一回:
书中写道:“正是严冬天气,彤云密布,朔风渐起,却早纷纷扬扬卷下一天大雪来。”
那雪,恰似盐粒晶莹,又如鹅毛轻盈,簌簌而落,洒在沧州城外的草料场上,也落在了林冲那颗饱经磨难的心间。
林冲掩上茅屋的火盆,迎着风雪去买酒,“雪地里踏着碎琼乱玉,迤逦背着北风而行。那雪正下得紧。”
这一个“紧”字,尽显雪之狂暴、风之凛冽,天地间仿佛唯余这漫天飞雪和林冲那孤独却坚毅的身姿。
“那雪越下得猛”。是鲁智深在野猪林救下林冲后,第四回中的一场雪景,虽寒冷却藏不住那滚烫的热血豪情。
雪花漫天飞舞,鲁智深的禅杖划过雪幕,挑起一片洁白,护送林冲的身影渐行渐远,雪地上留下的那串串深深浅浅的脚印,印刻着江湖的道义与兄弟的深情。
每一片雪花都似有灵性,为这义举翩然起舞,赞颂着这份生死与共的兄弟情。
第九十二回中,梁山好汉们在征缴田虎途中遇到雪时,“地文星”萧让说道:“这雪有数般名色:一片的是蜂儿,二片的是鹅毛,三片的是攒三,四片的是聚四,五片唤做梅花,六片唤做六出。这雪本是阴气凝结,所以六出,应着阴数。到立春以后,都是梅花杂片,更无六出了。今日虽已立春,尚在冬春之交,那雪片却是或五或六。”
没想到,雪花还有这么独特的地方,在我眼里,它只是白、多。
之后再看到雪落,我总会伸出手来,接住几片雪花,数一数到底是6片还是5片。
水浒的雪,像一个灵动的精灵,穿梭于历史的长河;又如同命运的使者,见证着英雄们的传奇。它落在好汉们的肩头,记录着他们的挣扎、奋起与抉择,在这白茫茫的天地间,勾勒出一幅波澜壮阔、饱含深情的江湖画卷。
而此刻,我脚下的这片雪,却美得令人心醉。它们恰似天宫散落的琼花,飘飘悠悠降临人间,将整个梁山装点成圣洁无瑕的银白仙境。屋顶上、树枝间、田野里,皆被厚厚的积雪覆盖,犹如童话中的梦幻之境,静谧而祥和。
少时在山脚下读书,每逢大雪纷飞,总会按捺不住内心的冲动,约上三五好友,去爬雪中的梁山。
顺着东山坳,穿过无数坟地、果园,攀爬到山顶。那时候,心中满是少年立志出乡关的豪情壮志,望着被雪覆盖的山野,仿佛看到了外面广阔的世界。
而今,站在故乡的山上看雪,心境却已截然不同。当年的壮志豪情已渐渐沉淀,取而代之的是对点滴往事的回味。
这雪,从宋朝开始,一直下到现在,一样晶莹剔透,一样的“紧”。但此刻的雪花却承载了不同的情感与回忆。曾经一心想要逃离的地方,却成了心中最柔软港湾。古朴的街巷、亲切的面容,都在故乡的雪中若隐若现。
这雪,它悄无声息地飘下,像一场无声的祝福,落在故乡的大地上,也落在我的心上。
■作者:徐龙宽 ■编辑:王晓松
■责任编辑:陈广江 ■终审:张富涛
■投稿邮箱:xiaosong@idzwb.com (报纸)
民生湿地 文化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