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节专车的典故,源自春秋时期的一次历史事件。
当时,吴国讨伐越国,摧毁了越国的国都会稽,并在战利品中发现了一节巨大的骨头,其长度达到了一辆车的宽度。
这件事在《史记》和《国语》中,均有记载,其中《国语》的描述最为详细。
《国语》记载的“骨节专车”
在《国语》中,记载“骨节专车”的原文,主要出自《孔丘论大骨》这一篇章。
原文内容如下:
“吴伐越,堕会稽,获骨焉,节专车。
宾发币于大夫,及仲尼,仲尼爵之。
既彻俎而宴,客执骨而问曰:‘敢问骨何为大?’
仲尼曰:‘丘闻之:昔禹致群神于会稽之山,防风氏后至,禹杀而戮之,其骨节专车。
此为大矣。’”
这段原文,大致意思是:
吴国攻打越国,摧毁了越王勾践在会稽山上的营垒,并获得了一节很大的骨骼,这节骨骼之大需要用一辆车来装载。
吴国派遣使者前往鲁国聘问,并顺便向孔子询问这节骨骼的事情。
在宴会上,吴国使者拿着这节骨骼问孔子:“请问什么样的骨头,算是最大的呢?”
孔子回答说:“我听说,从前大禹召集群神到会稽山会合,防风氏部落的首领迟到了,大禹就杀了他;
并将他的尸体陈列出来,他的骨骼一节之大要用一辆车来装载,这就是最大的骨头了。”
显然,这段记载不仅展示了,古代战争中的一段历史;
还通过孔子的回答,引出了关于防风氏及其骨骼大小的传说。
《史记》记载的“骨节专车”
在《史记》中,关于“骨节专车”的记载,主要出现在《史记·孔子世家》中。
原文内容如下:
“吴伐越,堕会稽,得骨节专车。
吴使使问仲尼:‘骨何者最大?’
仲尼曰:‘禹致群神於会稽山,防风氏後至,禹杀而戮之,其节专车,此为大矣。’”
这段原文,大致意思是:
吴国攻打越国时,在会稽山获得了一节巨大的骨骼,这节骨骼之大需要用一辆车来装载。
吴国因此派遣使者前往鲁国,向当时学问渊博的孔子询问,什么样的骨头能够如此巨大。
孔子回答说,相传大禹在会稽山召集群神时,防风氏部落的首领因迟到而被大禹处死;
其骨骼之大竟至一节,便需一车来装载,这就是他所知道的最大骨头了。
“骨节专车”典故的影响
应该说,《国语》、《史记》关于“骨节专车”的记载,内容大致相当。
它们不仅反映了,古代战争中的一段历史,还通过孔子的回答,揭示了古代人们对于英雄事迹和神秘现象的想象与描绘。
同时,它也体现了孔子,对于古代历史和传说的了解与认识,以及他在当时社会中的学识和地位。
在古代,人们对于自然界的认知有限,往往将未知的巨大骨骼,归因于神话或传说中的巨人。
客观来说,在当时人类的认知水平之下,孔子对这节骨头的解释,确实能够展示他的博学多才。
当然了,这个典故也反映了,古代人们对巨人和神话传说的兴趣和想象。
巨骨最有可能是什么骨头
从科学角度来看,《国语》、《史记》中记载的“骨节专车”,最有可能不是人类,而是史前大型动物的骨骼化石,尤其是恐龙化石。
通常,人类骨骼的大小受限于,生物学规律和遗传特征,不可能达到“骨节专车”所描述的巨大程度。
相比之下,史前大型动物,如恐龙,其骨骼尺寸可以非常巨大,与“骨节专车”的描述更为吻合。
在世界各地,尤其是古生物化石丰富的地区,考古学家已经发现了许多巨大的恐龙骨骼化石,这些化石的尺寸远超人类骨骼。
概况来说,古代文献中对于巨大骨骼的描述,往往与后来发现的恐龙化石相吻合。
显然,这进一步支持了“骨节专车”里的巨骨,最有可能是恐龙等史前大型动物化石的推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