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知道,“十二地支”的确切含义后,就很难忘记它们了

文摘   2024-10-22 23:34   江苏  

前言

在中国古代的天文历法与哲学体系中,十二地支作为一种重要的时间划分与象征符号,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宇宙观。

它们不仅与十天干相配,构成了干支纪年、月、日、时的系统,还深刻反映了古人对自然界万物生长变化规律的观察与理解。

说起来,每一地支背后,都蕴含着对自然界某一特定阶段,或状态的精妙描述。

“子”是“兹”,指万物萌动滋生

“子”作为十二地支之首,象征着夜半时分(23时至1时),此时天地之气交合,阴极而阳生,正如“兹”字所表达的,是万物萌动滋生之始。

在自然界中,这标志着一年中最寒冷的时刻即将过去,生命力在静默中悄然复苏,预示着新的生命周期的开始。

古人认为,子时是阴阳交替的关键时刻,也是新生命孕育的起点。

“丑”是“纽”,指阳气在上未降

“丑”时(1时至3时),代表黎明前的黑暗,阳气虽已在地表之下蓄势待发,但尚未显露于上。

即形成了一种“纽”的状态,即连接着夜晚与白昼、阴与阳的转折点。

这个阶段,阳气虽未完全升起,但已处于上升的准备阶段,象征着事物发展的潜伏期,是力量积蓄、等待爆发的时刻。

“寅”是“演”,指万物开始生长

“寅”时(3时至5时),正值日出前的黎明,象征着光明与希望的到来。

此时,“演”字恰如其分地表达了万物开始生长、展现生机的景象。

随着第一缕阳光穿透黑暗,自然界中的生物逐渐苏醒,草木萌芽,动物活跃,一切都预示着生机勃勃的新一天的开始。

很显然,寅时是自然界生命力蓬勃发展的象征。

“卯”是“冒”,指万物冒土而出

“卯”时(5时至7时),即日出时分,万物在温暖的阳光下,如同“冒”字所示,纷纷破土而出,展现出生命的顽强与活力。

这一时段,是植物快速生长、动物觅食活动的高峰期,自然界充满了生机与活力,象征着新生事物的勇敢与突破。

“辰”是“震”,指万物震动生长

“辰”时(7时至9时),代表着早晨的旺盛时光。

此时“震”字寓意着万物,在阳光雨露的滋养下,迅速生长,发出勃勃生机,仿佛大地都在震动,庆祝生命的繁荣。

毫无疑问,辰时是自然界生命力最为旺盛的时刻,也是人们开始劳作、社会活动频繁的时候。

“巳”是“已”,指万物已经长成

“巳”时(9时至11时),太阳高悬,热量充足,万物至此已趋于成熟,“已”字表明了一个阶段的完成。

即万物已经长成,达到了生长周期中的一个高峰。

这个阶段,不仅是自然界万物果实累累的时候,也是人们总结经验、准备收获的时刻。

“午”是“仵”,指阴阳开始交接

“午”时(11时至13时),为一天中阳气最盛之时,也是阴阳开始交接的转折点。

“仵”字在这里,象征着阴阳两气的相遇与平衡,预示着由盛转衰的开始。

午时,虽然阳气达到顶峰,但物极必反,自然界开始酝酿着向阴的转变。

“未”是“味”,指万物已有滋味

“未”时(13时至15时),是午后时光,此时万物经过上午的生长,已经积累了丰富的养分,果实饱满,草木芬芳。

“味”字恰当地描述,了这一阶段万物成熟的香甜与滋味。

未时,不仅是自然界享受成果的时刻,也是人们品尝生活甘甜、享受劳作成果的时期。

“申”是“身”,指万物形体已成

“申”时(15时至17时),太阳西斜,万物在夕阳的映照下,其形体特征更加鲜明,“身”字象征着万物形态的完善与成熟。

彼时,自然界中的生物呈现出各自独特的形态美,也是人们审视自我、反思成长的时候。

“酉”是“秀”,指万物已经成熟

“酉”时(17时至19时),日落西山,天色渐暗。

但此时自然界中的作物、果实等均已成熟,展现出丰收的景象,“秀”字描绘了万物达到巅峰状态的美丽与辉煌。

也就是说,酉时是收获的季节,也是感恩与分享的时刻。

“戌”是“暮”,指万物休憩归土

“戌”时(19时至21时),夜幕降临,万物在一天的喧嚣后归于宁静。

需注意,“暮”字并非完全意义上的一天结束,而是指万物经历了一天的生长、成熟后,开始进入阶段性休息、回归土壤的过程。

戌时,象征着自然界循环往复的规律,是生命周期中一个阶段的结束,也是下一个循环的准备。

“亥”是“核”,指种子收获之章

“亥”时(21时至23时),为夜晚的开始,也是一天中最为宁静的时刻。

大体来说,“核”字在这里不仅指果实的内核,更寓意着生命的本质与潜能。

彼时,虽然外界看似沉寂,但正是生命内在力量积蓄、准备再次萌发的关键时刻。

它象征着收获后的沉思与准备,是生命循环中不可或缺的一环,预示着新的生命周期即将开启。

汉字乾坤
弘扬和传播华夏九州传统文化!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