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汉字主要起源于,记事的象形性图画。因此,基本可以将象形图画,当作是汉字的鼻祖。学者倾向于认为,是象形图画逐渐演变为象形字,象形字再逐渐演变出,早期汉字之甲骨文等形式。显然,按这种观点,象形字就是汉字及其体系,得以形成和发展的基础 。
象形字事实上,从象形图画、象形字开始,汉字后来的演变,是经历了几千年的漫长历程的。总体而言,汉字的演变、发展过程,大致分为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草书、行书,七大典型阶段。
需要说明的是,目前官方乃至主流媒体,所通用的楷体汉字,也就是楷书,仍未完全定型。换言之,汉字的演变过程,大概率还在继续。下面,笔者就简明概述一下,汉字演变的各个典型阶段。
阶段一:甲骨文
甲骨文主要是指,殷墟甲骨文,即商代后期王室用于占卜记事,而刻或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当然,西周灭掉商朝后,其早期当也在使用甲骨文。毕竟,西周曾经属于是商朝的诸侯国,或者说是下属的方国。需注意的是,甲骨文的创作者,已经无法追踪和考证。
甲骨文目前,已经发现大约15万片甲骨,4500多个单字。而被识别的,仅有约1500个单字。从目前已经识别的甲骨文字来看,甲骨文明显已具备了,“象形、会意、形声、指事、转注、假借”之六书造字方法。不用多说,甲骨文已经可以完全展现出,中国古文字的独特魅力!
阶段二:金文
金文是指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也叫钟鼎文,其当是始于殷商时期,流行于周朝。商周是青铜器的时代,彼时青铜器的礼器,多是以鼎为代表;乐器是以钟为代表。最终,“钟鼎”便成为了青铜器的代名词。自然而然,钟鼎文便成了金文的别称。
金文
显然,钟鼎文、金文大多就是指,铸在或刻在青铜器上的铭文。它们被广泛应用的年代,上限大致在商代早期,下限则大概至秦灭六国。应该说,金文、钟鼎文的使用跨度年限,算是很长的,可达1200多年之久。只可惜,金文的具体创作者,已经无从考证。
阶段三:纂书
篆书分大篆和小篆。广义的大纂指小篆之前所有的文字,包括甲骨文、金文(钟鼎文)、籀文(繁化金文)。不过,学者们多是倾向于认可,狭义的大纂概念。狭义的大篆,主要包括籀文、遗存石刻之石鼓文等。
大篆是西周晚期普遍采用的字体,有说是夏朝伯益所创,也有说是周宣王时史籀所作,而称籀文或籀书。大篆被很多人称为籀文,与其被著录于字书《史籀篇》密切相关。而石鼓文,则是因其刻于石鼓上而得名。石鼓文是流传最早的刻石文字,被认为是石刻之祖。
小篆
需要说明的是,秦时,秦人将文字分为大篆、小篆。其中小篆为秦人惯用,为了有所区别,秦人将之前的文字,称为大篆。总体而言,大篆与秦篆(小篆)相近,但字形的构形多重叠。大纂的代表,就是籀文和石鼓文。
小篆也被人称作“秦篆”,道理很简单,因其据传是秦相李斯等创作而来。秦时,秦相李斯受命统一文字,而这种文字,其实就是小篆。由于其字体优美,小篆一直被书法家所赞美。
又因为其笔画复杂,形式奇古,且可以随意添加曲折,利于防伪。故而,秦以后之古代中国,官方的印章大多采用篆书,直至封建王朝覆灭。总体而言,小篆通行于秦代,并一直流行至西汉末年,才逐渐被隶书所取代。
阶段四:隶书
隶书大概率是由篆书演化来,其最主要的演化,就是将篆书圆转的笔画,改为方折笔画。相传,隶书为秦末程邈,在狱中整理而成。彼时,程邈将篆书去繁就简,字形变圆为方,笔画改曲为直。并改篆书"连笔"为"断笔",即将线条转为笔画。最终,程邈创作出了,讲究“蚕头燕尾”、“一波三折”之隶书。
汉隶
很显然,隶书的转变,使得早期汉字的书写速度,明显变快了。毕竟,在木简或竹简上写字,很难画出圆转的笔画。总体而言,隶书始于秦末,盛行于汉魏,分秦隶(古隶)和汉隶(今隶)。
隶书最大的功绩,就是强化了汉字的记号功能,削弱了象形功能,对汉字的改变很大。故而,主流学者多认为,隶书是古今汉字的分水岭。而且,随着隶书的出现,随着汉字的书写趋向于规整。最终,隶书又为早期汉字,派生出草书、楷书、行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阶段五:楷书
楷书又称正书、真书,始于东汉。其特点是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作楷模,故而得名楷书。相传,楷书是三国时期,曹魏著名书法家、政治家——钟繇所创。也因此,钟繇常被人称作楷书(小楷)的创始人、“楷圣”、“楷书鼻祖”。
曹魏时,初期的楷书,仍残留极少的隶笔。彼时的楷书被称作小楷,其结体略宽,横画长而直画短。汉魏之后,小楷继续发展,并最终在唐代达到顶峰。也因此,在唐代时期,楷书界可谓是名家、大家辈出,诸如有大名鼎鼎的,响彻后世书法界的,入选楷书四大家的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此外还有虞世南等。
楷书
唐代之后,到了宋元,楷书继续发展。其中,宋代出现了楷书之“宋体”,元代楷书也发展得很不错。现代印刷的宋体、黑体、仿宋等字体,其实都属于是“楷书”。
需要说明的是,宋代楷书虽发展不错,但却无名家入选,楷书四大家。而到了元代,倒是有书法名家——赵孟頫,入选楷书四大家。由此,可知蒙元时期的中国,汉字等汉文化,依然在继续发展。
阶段六:草书
草书是一种为书写便捷,而产生的一种汉字体裁。相传,草书的创始人是东汉书法家——张芝。彼时,张芝的草书,被称作章草。张芝之草书书体,一笔到底,连缀不断,气脉通联,好比惊蛇入草,飞鸟入林,古人谓之“一笔飞白。
显然,张芝的章草,在当时影响很大,继而有了“草圣”之称。只可惜张芝已无墨迹传世,而仅有后人摹刻的一些刻贴,诸如北宋《淳化阁帖》中,收录的《八月帖》等。
据传,草书始于汉初,属于是当时通行的,隶书的草化,继而有章草。至汉末,相传乃是张芝,脱去了章草中保留的隶书笔画形迹。再去上下字之间的笔势,继而牵连相通、偏旁相互假借,形成成熟的章草,乃至今草。
草书
汉魏之后,草书继续发展,到了唐宋时期,草书界可谓大家、名家辈出。例如唐代有张旭、怀素,宋代有米芾等。应该说,唐宋时期,章草已经发展成为,成熟的今草、狂草。彼时,草书名家所写的书法,往往写得更加放纵、自由,笔势连绵回绕,字形变化繁多,继而拥有了诸多狂草倾向。
阶段七:行书
行书大约是在东汉末年产生,属于是介于楷书、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故而,有人称呼行书为楷书的草化,或草书的楷化。通常,书法界认可行书之祖,乃是东汉著名书法家——刘德升。
故而,刘德升常被后人称作“行书鼻祖”。不过,这种说法,也是有争论的。虽说行书源自东汉,可发展的顶峰,却出现了魏晋时期。特别是东晋的书圣——王羲之,可谓将行书发展到了极致。
行书
大概率的,正是因刘德升创作出了,优美简洁的纡书书法,为后世书法家所模仿和学习。最终,才促使汉字书法,发展出了成熟的行书之体裁。据信,书圣——王羲之等行书大家,都是在刘德升纡书的基础上,发展行书的。
只可惜,后世之人,多是记得王羲之等为行书大家,而忘记了还有刘德升,这个“行书鼻祖”。应该说,行书是为了弥补楷书之书写速度太慢,草书之难于辨认,而逐渐产生的。
故而,行书的笔势不像草书那样潦草,也不像楷书那样端正,算是兼得了楷书和草书之妙处。通常,楷法多于草法的,被称作“行楷”。草法多于楷法的,被称作“行草”。显然,这些称呼就表明了,行书兼具楷书、草书之章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