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释道三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三大主流思想体系。三教各有特色,又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了中国丰富多彩的文化底蕴。
儒释道三教背景介绍
儒教、道教分别和儒家、道家渊源深厚,这两者是在中国本土生长起来的宗教流派。
受儒家影响,儒教强调“仁义礼智信”,注重道德伦理和社会秩序;受道家影响,道教则主张“遵道贵德、清静无为”,追求自然和谐与个体自由。
这两大宗派深深地植根于中国社会之中,历代统治者无不予以重视,往往同时并举,交互运用,借以治理国家,巩固其统治地位。
佛教,作为外来宗教,于东汉时期传入中国。这个外来的宗教,一开始就受到中国某些上层人物的支持,并逐渐得到普通老百姓的信奉。
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不仅在中国落地生根,而且逐渐枝繁叶茂,发展成为一支重要的宗教力量。
佛教之所以能在中国生长发展,其重要原因在于和中国固有的传统思想文化相结合。
而中国传统思想的代表,恰恰就是儒道两家。
东汉至南北朝三教初步融合
东汉末至三国时,佛教传入不久,势单力孤,只好借助道家、道教,并与儒学、儒教相协调。
这一点,在牟子作《理惑论》时可以清楚地看出。牟子处乱世,为了辩驳世人对其“背五经而向异道”的误解,写了《理惑论》。
书中除引佛经之外,还大量征引《老子》、《论语》和《孝经》,以证明佛法与中国道、儒小异而大同,无根本矛盾。
很明显,从这里人们已经可以看到儒释道三家融合的端倪。
与此同时,魏晋时又兴起以“三玄”(《老子》、《庄子》和《周易》)为本的玄学。
玄学名士多与名僧高道交结,在高谈“无与有、无为、性空、无生”的同时,促进了儒佛道的沟通。
南北朝时期,上至皇帝,下至儒士、僧侣、道士,提倡三教融合者,几乎成为风习。
梁武帝萧衍主张“三教会通”,宋文帝时的僧慧琳作《白黑论》,析论儒、道、佛之异同,终以三家殊途同归为旨趣。
但南北朝的三教合流,仍属于初步的外在的合流,即只是指出了三家一理、三家同源,同归于善。
或者,仅是以道解佛,援儒入佛,道教仿造佛经等等。
隋唐五代三教深层次融合
隋唐时期,儒学经过王通、孔颖达和颜师古等人的努力,统一了对儒学五经的解释。
彼时,结束了儒学内部今古文、郑学与王学、南学与北学之争,有了《五经正义》之类的国家颁发的定本。
受此影响,儒教也有了极大的发展。
同时,佛教也有很大发展,玄奘通译佛经,使佛徒有了最典雅规范的经典,而标志佛教中国化的禅宗在此时得以确立。
道教祖师老子,被李唐认作为远祖,诏命道士隶宗人府,道教居三教之首。
隋末大儒王通以中庸的思想,融合三教。他认为道、佛二教任何一家都不能废止。
即使儒、释、道三家有区别,也应该“致中和”,融合一致。
唐朝皇帝每遇重大节日,必召儒、释、道三家头面人物,一起参加讲论会,为皇室贡献意见,以备采纳。
如唐德宗生日那天,召三家领袖入殿讲论,会上“初则矛盾相向,后则江海同归”。
这反映出三家乃至三教,虽有矛盾分歧,但在共辅王化这一点上,却又是完全一致的。
值得一提的是,唐朝有相当多的学者名流,皆兼通儒、释、道。
例如,唐宣宗时的宰相裴休,即是“真儒者”,又拜师入佛门做弟子。
诗人王维、白居易、柳宗元、刘禹锡等,都曾醉心于佛法。柳宗元曾说:“吾自幼好佛,求其道积三十年。……吾独有得焉。”(《柳河东集》卷二十五)。
与此同时,道士司马承祯著《天隐子》、《坐忘论》,吸收儒佛理论于玄理之中。
再例如,禅宗的“明心见性”“顿悟成佛”说,既有精致的哲学思想,又包容了玄学所倡导的内心玄远逍遥自在的神髓。
显然,这体现了佛教的中国化,很容易为名儒学士所接受。
宋明时期三教合流达高峰
到了宋明时期,宋明理学兴起,更是将儒道佛三家、三教统一于儒学、儒教的思想发挥到了极致。
宋明理学强调“天理”与“人心”的合一,既吸收了道家、道教的自然观和佛教的心性论,又坚持了儒家、儒教的道德伦理和社会秩序。
在主流学者看来,宋明理学将三教合流的思想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峰。
毫无疑问,儒释道三教合流的影响是深远的。
它不仅丰富了中国的思想文化宝库,也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与融合。
同时,三教合流也为统治者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文化统治工具,有助于维护社会的稳定和统一。
需要注意的是,儒释道三教合流并不意味着,它们之间的分歧和矛盾完全消失。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社会背景下,三教之间的论争和冲突仍然时有发生。
但正是这种论争和冲突,推动了三教之间的不断交流和融合,使得中国的思想文化更加丰富多彩。
综述
概括来说,儒释道三教由分裂逐渐走向合流的过程,是中国思想史上一个重要的文化现象。
它体现了各种思想流派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交融,也反映了中国社会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需求和政治背景,也就是所谓的大势所趋。
总之,儒释道三教的合流,不仅丰富了中国的思想文化宝库,也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与融合。
同时,这一重要文化现象,也为统治者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文化统治工具,有助于维护社会的稳定和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