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华夏先民的神秘刻画符号,汉字及其书法艺术之滥觞

文摘   文化   2024-10-20 23:45   江苏  
前言
中华“汉字书法艺术”,是我汉民族独创的,一脉相承、无与伦比,世界上最具美学特质的,书法艺术表现形式。
话说,为何笔者要这么说呢?
只因,借助于“六书”造字之法,汉字形成并具备了,高度概括的、抽象的、神奇的外貌、内涵之特征。
汉字是地球上最美的文字
很显然,由汉字所构造出的,“汉字书法艺术”造就出了,一种极致的文字之美。
在“汉字书法艺术”的加持下,汉字也顺理成章地,成为了地球上最美的文字,且没有之一!
大体来说,“汉字书法艺术”之美,源于汉民族的生活,属于是现实的客观反映。
当然了,因为汉字被汉民族赋予上了,极多的智慧内容,最终其又超越了客观现实。
通过简单了解汉字的发展史,我们便可轻易地发现,“汉字书法艺术”是一脉相承的,是举世无双、无与伦比的。
也因此,“汉字书法艺术”被誉为是:“无言的诗,无形的舞;无图的画,无声的乐!”
汉字始于上古华夏先民的“原始刻画符号”
在笔者看来,“汉字及其书法艺术”的源头,当是始于上古时期华夏先民的“原始刻画符号”。
这些“原始刻画符号”中,最具代表性的有“距今近9000年的贾湖遗址契刻”、“距今达8000年的大地湾文化刻符”、“距今约7300年的双墩遗址刻符”;
以及“距今近6700年半坡文化刻符”和“距今有6400年的大溪文化刻符”等等。
应该说,这一系列的,上古先民的“原始刻符”,大概率仅仅还只是汉字的最原始雏形。
大体来说,这些“原始刻符”都还不够系统和成熟,也还没有形成一定的流传性、流通性。而仅仅在某一区域的,某一部分人中进行流传。
可是,谁也无法否认和抹去,这些“原始刻符”对于,后来形成的相对成熟的甲骨文形式的汉字,有着巨大的促进和推动之贡献。
毕竟,稍加观察我们便可发现,上古时期华夏先民的“原始刻画符号”,和甲骨文等汉字形式,总是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且明显已经具备了,原始汉字的诸多特征,并已经具有了相当多的美学特征、特质。
甲骨文之前当已存在“较为成熟的汉字雏形”
不用多说,笔者显然是支持“在商朝甲骨文之前,当时已经存在,较为成熟的汉字雏形”之观点的。
毕竟,按照事物的客观发展规律,商朝之甲骨文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而是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故而,笔者认为:“正是贾湖遗址契刻、大地湾文化刻符、双墩遗址刻符、半坡文化刻符、大溪文化刻符;
等等刻画符号的存在和演变,为最原始汉字的出现,乃至最早的汉字书法艺术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换言之,正是那犹如“满天星斗”一般的,贾湖遗址契刻等刻符的存在,为最初的汉字乃至汉字书法艺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甲骨文不可能是一下子就从“石头缝里蹦出来”
当然了,以上笔者的观点,仅仅是就目前而言。
如果,后续考古发现了比贾湖契刻还要久远的“原始刻符”,那汉字及其书法艺术史,肯定也要相应提前。
需要说明的是,虽然目前我们还无法确定,从无数上古刻符起,至商晚期甲骨文形成。
在这一段历史时期内,早期的汉字雏形之演变,到底发生过哪些神奇的事情和变化。
诸如,是不是“文祖仓颉造字”这一典故,确有其事?
仓颉之后,是不是已经形成了,上古“陶文”等等远古汉字体系?
以及上古“陶文”等之后,是不是已经形成了,类似于甲骨文的,传说中的“夏朝文字之夏篆”?
……
不过,有一点,我们是基本可以确定的,那便是在这一时期,早期汉字雏形乃至汉字书法艺术,肯定已经算是发展到了一个比较高的水平。
因为只有这样,才可以很好地解释,为何商晚期会出现,非常成熟的早期汉字之雏形——甲骨文。
毕竟,如此成熟之甲骨文,是不可能像孙悟空一样,一下子就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肯定是有一股漫长的演变过程的。

汉字乾坤
弘扬和传播华夏九州传统文化!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