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共学第一期:跨学科是怎样的体验?

文摘   2024-11-10 14:00   美国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本文正文约3000字,阅读时长约3分钟


引言



2024年9月,维儿巴跨学科自然保护计划开始组织新一期跨界共学。通过线上课程,我们共同学习来自保护生物学、环境人类学、政策科学等跨学科的知识,探讨如何采用以问题为导向的元分析框架整合不同学科的视角,以一种更加全面深刻且富于共情的认知模式来理解和应对现实世界复杂的自然保护问题。

在前三次课程中,我们开始阅读来自生态学、保护生物学、环境人类学以及政策科学等领域的教材,并围绕“生态学与保护生物学”以及 “气候、景观与身份认同”等话题展开了主题讨论。在此过程中,学员们不仅贡献了来自自己学科的视角,更尝试在跨学科的碰撞中学会“去学习”(unlearn),即反思自己学科的局限性与其他学科带来的帮助,从而跨出自己小小的领域去看待更广阔的世界。本文记录了各位学员在前三节课中的收获与感悟。

跨界共学使用的三本教材‍‍‍‍‍‍‍‍‍‍‍‍‍

分别来自生态学、环境人类学与政策科学



课程收获与感悟‍‍‍‍‍‍‍‍‍



逸波:前三周的课程让我对维儿巴所倡导的“跨学科”有了更清晰的认识。这三次课程分别对生态学和保护生物学,环境人类学以及政策科学进行了一个简单的整体介绍,同时就环境人类学和生态学及保护生物学进行了初步的展开。在接触并非自己熟悉的领域的内容时,跳出自己原有的专业背景的思维框架,学习对方的思考方式这一点是很重要的,但可能也是我过去经常忽略的。跨学科的交流并非只是各个领域的人站在自己的立场上表达自己的观点,或是试图说服对方,而更多地体现在互相理解和学习,探索以实际问题为导向的可行之路。例如针对科学的讨论,自然科学背景的同学或许会认为科学是中立的,而在我看来中立的科学则可能陷入一种二元论的论述。但在科学是否中立之外,面对实际的生态保护问题,关系者不同的出发点,现实条件的各种限制和机遇等并不中立的价值选择同样也需要考虑或许是大家可以达成的共识。

言熙:和老师同学们讨论的过程中,充满了这样的Aha Moment:“问题竟然还可以这么想!”,简直太有意思了。随着课程推进,大家的观点互相交锋,我的想法也不断来回摇摆,破碎又重组,一开始觉得实证主义疏漏颇多,后来又觉得实证主义是一个好的common ground。真理不一定越辩越明,但一定越辩越深,虽然很多问题不会有一个简单的答案,但我透过这些讨论,看见了更多的可能性,也认识到自己的局限。更加有挑战的是,解构之后如何重新建构?怀疑之后如何坚持去行动?这也是我一直在努力的,在吸纳了那么多观点之后,最终还是要不断澄清,自己是谁?有何愿景和价值观?要如何参与这个世界的运转?有了这样的standpoint,虽然“看山还是山”,但却是不同以往之新解了。


在跨学科的碰撞中跨出自己小小的领域,去看待更广阔的世界

贝宁:前三次课程和维儿巴们一起阅读并讨论了生态学、环境人类学的书籍,也在高老师的分享下了解到人类学关注的核心,政策科学的逻辑,更加明白了自然科学、政策过程和人类学等学科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交叉和各自的角色。感触最大的是政策过程其实是人们之间的互动以及对共同利益的寻找和实现,其中也涉及到讨论每个利益相关者,或者自己的立场是什么。我自己过去的背景主要是自然科学和一些实践活动,在这三四次的课程讨论中也逐渐意识到了自然科学的思维逻辑以及不同学科、不同主体各自的一些局限之处。非常期待之后更深入的阅读和与各位维儿巴们的讨论分享!

依锴:我对气候适应的话题有一些延伸思考。首先,是气候适应的国内应用。我们可能习惯了海岛国家是遭受气候变化与灾害的首当其冲的受害者,但其实,我国近年来愈发频繁的极端气候和气象灾害已经说明,我们无法还保持远观态度。必须行动起来。今年夏天,根据凤凰网的报道,我国三个月内遭受了20次洪水,中国陷入“救灾疲惫”时刻。在这样的时刻,灾情获得的物资、人力、资金乃至关注都越来越不够了。如何像文中的圭亚那学习,摆脱人们对于城市防洪网格的过度依赖,而是学习更加灵活和具有适应性的气候适应措施,建立适当的标准,将危机建构在日常中,预防伤亡而不是事后修补,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其次,我被“参与式气候适应项目是基于这样一个假设,即对气候变化的‘复原力’是建立在生计系统中的”打动。我想不管是气候适应还是我们所在意的自然保护,其实质都是需要建立在当地社区的生计系统中,才能可持续性、有效率地运转。最后,这种“危机平常”的运营模式,也是一种“自下而上”的模式,一种参与式的过程。在风险社会时代,公众参与成为最重要的课题之一,而从社区的参与开始,自下而上地解决气候问题。

2016年初,热带气旋“温斯顿”造成44人死亡,13.1万人无家可归,斐济三分之一强的GDP在36小时内化为乌有。

(图源:Alana Holmberg/世界银行)


纬涵:在这几个星期的学习中最大的收获是如何从不同的视角去认识一个复杂的问题和系统。其中很重要的一个认知是,系统中每一个角色都会在决策过程中产生自己直接或间接的影响,而事情的解决往往是以权力为导向的,如何将权力在不同角色中去平衡以达到最适应且最有效的结果是很困难的一件事情。除却人类的权力问题,从科学的角度来看,在应对生态中的问题时我们要确保知识运用的适应性和灵活性,做到因地制宜和随时变通。同时科学家们也要尝试突破已有思维去探索潜在的新知识和新认知,增加一些确定性的因素来稳固这个复杂的系统。

项秀:课程中很多强调的是从人类学角度或者自然保护的角度怎么去说服或者影响那些政策制定者权威人士,从而做出一些解决那些不同的价值观和不同的利益问题,但是对于青藏高原而言,许多问题更多集中在社区居民的观念和行为上。例如“草原围栏”的管理制度,最初是在许多牧民的推动下实施的,用以管理草原。然而,随着时间推移,这种管理方式在野生动物栖息地、景观美观、流动性放牧方式,甚至牧民之间的关系方面带来了不小的挑战。因此,目前来看,围栏的使用需要特别审慎。当前一些自然保护项目和科研工作也在着重探讨如何优化围栏的管理。如果监测结果表明移除围栏是最佳方案,那么问题又会回到牧民或社区层面。这意味着在藏区的许多地方,政策与实际执行之间可能存在差异,因此如何有效影响和支持这些基层群体,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草原上由铁丝制成的围栏,高度超过1.5米。一些环保志愿者和生态学者认为,这样的高度影响到了野生动物的自由迁徙。
(图源:邵文杰|https://dialogue.earth/zh/3/44213/)

张众:“不要过分陷入细节,要关注思考的方式和角度”,这是我在前三次课程中感触最深的内容。如果说《环境人类学》读本中的理论分析框架和案例还在我较为熟悉的范围内,那么《生态学和保护生物学》这本书则从完全不同的视角向我呈现了自然保护的图景,抽丝剥茧的分析下是对数据、模型、自然规律的探索。人文学科背景的我第一次与这么多自然科学背景的同学阅读同一篇文章。在讨论和分享的过程中,大家的关注点和解释方式各有不同,在语言的碰撞中我清楚地感受到“思维过程”的含义。下周就会读到和政策科学有关的书目了,我非常期待了解高老师常说的“要以问题为导向”究竟是如何进行的。

李源:这几次课交叉着阅读了‘生态学和保护生物学’以及‘环境人类学’两个课本的部分内容,跟随同学们在课堂上的呈现、讨论,还有老师及时的分享和提醒,几乎每一次都能打碎一些既有的惯性思维,尤其是那些由于长时间的学科训练而内化了的思考方式——常常会让我的视野变窄,只能看到事情发生的某些方面。但在课程中,许多观点会面临挑战,起初会觉得迷茫又混沌,因为好像走向开放与多元之后,许多关于保护什么、怎么保护的问题变得没有定论,但随后又会一种问题导向的框架性思考方式重新进入,就好像是打散、吸纳、深化、聚焦、成型的重塑过程,许多需要触及的问题开始浮出水面。尤其是,通过思考和反思来自不同学科视角的自身和伙伴们差异化的思考方式背后到底意味着什么,以及又如何将不同的人群整合考虑进同一件保护项目中去,更能够帮助我穿越重重迷雾,更加接近与保护有关的理论与实践的真相。



2024年维儿巴跨界共学使用的三本参考教材如下:


生态学和保护生物学:

Schmitz, O. J. (2013). Ecology and ecosystem conservation. Island Press.


环境人类学:

Sivaramakrishnan, K., & Osterhoudt, S. R. (2023). Sustaining Natures: An environmental anthropology reader.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政策科学:

Clark, S. G. (2011). The Policy Process: A practical guide for natural resources professionals. Yale University Press.


编辑 图片 / 黄璐瑞
审阅 / Emma 高煜芳 


关于维儿巴


维儿巴跨学科自然保护计划致力于结合跨学科的理论与实践,培养兼具热情和能力的自然保护行动者,为国内民间保护机构与项目提供智识及人才支持。

自2017年以来,维儿巴项目每年招募8-10位对自然保护有一定学习和实践经验的、以高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为主体的、即将进入自然保护行业工作或处于职业初期的年轻人,开展线上的跨学科自然保护学习小组,安排小组成员为合作机构提供远程与实地支持,并组织面向高中生的自然保护线上课程,部分所得纳入“维儿巴基金”以支持校友持续参与自然保护研究和实践。

目前维儿巴实践的合作伙伴以青藏高原本土保护组织为主,包括年保玉则生态环境保护协会、三江源生态环境保护协会、雪境、甘加善觉环保志愿者团队、班玛仁拓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玛曲县生态环境保护协会、玛荣峒格小组等。

“维儿巴”一词来源于藏语音译,意指“来到隐秘世界的人”。他们穿梭在主流世界和经常被人们忽视的美好的“维儿”之间,试图跨越人为设定的僵化边界,搭建不同世界之间平等交流的桥梁:他们跨越学科和认识的边界,用跨学科的思维方式全面深刻地认识自然保护问题的复杂性,勇于反思看待世界的方式,将反思带到实践中,并在实践过程中不断自省;他们跨越身份和自我的边界,不被各种社会标签所囚禁,不断拓展视角并对各种可能性保持开放的态度,以充满善意的同理心去理解和关心每一个生命。他们是自然保护的边界行者,为一个更加公正的、尊重每个生命个体尊严的理想世界而努力。

维儿巴跨学科自然保护
自然保护的边界行者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