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泊尔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及缓冲区管理

文摘   2024-10-30 14:00   美国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原文发表于《三江源生态》杂志2024年第3期
本文正文约7500字,阅读时长约6分钟


引言


尼泊尔联邦民主共和国,这个坐落于喜马拉雅山脉南麓的神奇国度,因其壮丽的自然景观、丰富的文化遗产和多元的宗教信仰而享誉全球,每年吸引着无数游客慕名而来。尽管国土面积仅占全球面积的约0.1%,尼泊尔却凭借多样的地形和气候条件孕育了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其野生植物和动物物种分别占全球已知总数的3.3%和1.1%。从南部海拔低至60米的平原,到中部连绵起伏的丘陵谷地,再到北部高达8848米的巍峨喜马拉雅山脉,这个夹在中国和印度之间的南亚小国,每一处都散发着独特的自然魅力。


印度黑羚
(拍摄:韦晔)

自1973年颁布《国家公园和野生生物保护法》以来,尼泊尔逐步建立起了一个相对完整的自然保护地体系。这一体系以国家公园(National Park)为核心,辅以保护区(Reserve)和自然保育区(Conservation Area),共同守护着该国的珍稀濒危野生动物及生物多样性。特别是通过精心规划和管理的缓冲区,尼泊尔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国家公园与周边社区之间的潜在矛盾,这一举措在国际社会中备受瞩目。


自然地理和行政管理



尼泊尔的国土面积约为14.7万平方公里,北与中国接壤,其余三面与印度相邻,地势上北高南低,可划分为三个主要地理区域:南部平原区、中部丘陵区和北部高山区。南部平原区,也叫特莱(Tarai)区,占据国土面积的17%,地势平坦且土壤肥沃,是尼泊尔的主要农业区,养育了全国超过一半的人口。中部丘陵区约占国土面积的68%,包括众多山谷、山丘和较小的山脉。这里不仅包含许多重要城镇,如首都加德满都,而且经济结构多样,农业、制造业、服务业和小型工业等产业均有所发展,同时还是尼泊尔旅游业的重要区域北部山地区,占国土面积的15%,是全球高峰的聚集地,14座海拔超过8000米的山峰中有8座坐落于此,其中最为人所知的便是珠穆朗玛峰。尼泊尔的三大河流系统——科西河、甘达基河和卡尔纳利河——均发源于此,它们自北向南流经丘陵和平原地区,最终汇入恒河。尽管北部地区人口稀少,经济活动主要集中于高山农业和少量手工业,但旅游业对于当地经济而言具有重要意义,为一些地方带来了可观的收入。


特莱平原
(拍摄:韦晔)

2023年,尼泊尔的人口总数接近3100万,国内生产总值(GDP)约为408.28亿美元,人均GDP达到1399美元。根据尼泊尔政府2021年发布的《全国人口与住房普查报告》,尼泊尔共有142个种姓或民族群体,其中,刹帝利(Kshetri)是最大族群,占据总人口的16.45%;婆罗门(Brahman)紧随其后,占11.29%;马格尔(Magar)、塔如(Tharu)、达芒(Tamang)同样拥有显著的人口比例。此外,比什沃卡玛(Bishwokarma)、穆斯林(Musalman)、纽瓦尔(Newar)、亚达夫(Yadav)等族群也在尼泊尔社会中占据重要地位。尼泊尔的语言多样性同样丰富,众多族群都拥有自己的语言,目前记录的母语共有124种。其中,尼泊尔语(Nepali)作为官方语言,有44.86%的人口以其为母语;迈蒂利语(Maithili)和比哈尔语(Bhojpuri)也分别有11.05%和6.24%的人口使用。在宗教方面,81.19%的人口信仰印度教,佛教以8.21%的比例位居第二,伊斯兰教、基拉特教和基督教等宗教也在尼泊尔有着广泛的信仰群体。这种族群、语言和宗教的多样性在赋予尼泊尔独特文化魅力的同时,也为其社会治理,特别是自然资源的管理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塔如传统舞蹈表演吸收了蓝孔雀的行为特征,使用其羽毛作为装饰
(拍摄:韦晔)

尼泊尔的国家治理结构自2015年新宪法颁布以来发生了显著变化,目前正致力于推行联邦制改革。这项改革的核心在于将权力下放到省和地方政府,从而提高地方自治和管理能力,促进国家的均衡发展。在联邦制下,尼泊尔的行政架构分为三个层级:联邦、省级和地方政府。当前,尼泊尔被划分为七个省(Province),分别是科西省(Koshi)、马德西省(Madhesh)、巴格马蒂省(Bagmati)、甘达基省(Gandaki)、蓝毗尼省(Lumbini)、卡纳利省(Karnali)和苏杜尔帕什奇姆省(Sudurpashchim)。每个省份进一步划分为区(District)和市镇(Municipality & Rural Municipality),这些基层行政单位在保护地和自然资源的地方治理中扮演重要角色


保护地体系

根据1973年颁布的《国家公园和野生生物保育法》,尼泊尔的自然保护地分为三种类型:国家公园、保护区和自然保育区。国家公园是为了保护、管理和合理利用植物群、动物群、风景及自然环境而设立的特定区域。保护区进一步细分为严格自然保护区、野生生物保护区和狩猎保护区,分别专注于生态研究、野生动物资源保护与管理以及有限的狩猎活动。自然保育区则是通过综合规划管理保护自然环境并合理利用自然资源。

至2024年,尼泊尔已经建立了包括12个国家公园、1个野生生物保护区、1个狩猎保护区、6个自然保育地以及13个缓冲区在内的保护地体系,总面积占到了国土面积的23.39%。成立于1980年的尼泊尔国家公园和野生生物保护部(Department of National Parks and Wildlife Conservation, DNPWC)负责对这些保护地进行全面的管理。这些保护地不仅为野生动植物提供了赖以生存的栖息地,同时也是生态旅游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场所。文简要介绍这20个保护地的基本情况。

尼泊尔的保护地体系
(来源:尼泊尔国家公园和野生生物保护部网站)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



1、奇特旺国家公园(Chitwan National Park,缩写CNP):

坐落于尼泊尔中南部,公园占地面积953平方公里,并设有729平方公里的缓冲区面积。成立于1973年,是尼泊尔的首个国家公园,并于198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自然遗产。公园内生活着包括亚洲象(Elephas maximus)、独角犀牛(Rhinoceros unicornis)、孟加拉虎(Panthera tigris tigris)等50余种哺乳动物,以及南亚鸨(Houbaropsis bengalensis)、姬鸨(Sypheotides indicus)、双角犀鸟(Buceros bicomis)等525种鸟类,更有55种两栖和爬行动物在此繁衍生息。


2、萨加玛塔国家公园(Sagarmatha National Park,缩写SNP):

又被称为珠穆朗玛国家公园,位于尼泊尔东北部,占地面积1148平方公里,并拥有275平方公里的缓冲区。成立于1976年,并于1979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自然遗产。公园内崎岖的高山与峡谷交织,海拔从公园入口处的蒙乔小村庄的2845米一路攀升至世界之巅——珠穆朗玛峰的8848米。这里是著名的夏尔巴人的家园,也是小熊猫(Ailurus fulgens)、雪豹(Panthera uncia)、喜玛雅拉麝(Moschus chrysogaster)、喜马拉雅塔尔羊(Hemitragus jemlahicus)等珍稀哺乳动物的栖息地,同时还有至少118种鸟类。


3、巴迪亚国家公园(Bardiya National Park,缩写BNP):

坐落在尼泊尔西南部,占地面积达968平方公里,并设有507平方公里的缓冲区。该公园于1976年作为卡尔纳利野生生物保护区成立,后于1988年晋升为国家级公园。这里拥有839种植物、61种哺乳动物、513种鸟类、52种两栖爬行动物和121种鱼类。珍稀动物如亚洲象、独角犀牛、孟加拉虎等在此繁衍生息,泽鹿(Cervus duvaucelii)、印度黑羚(Antilope cervicapra)、恒河鳄(Gavialis gangeticus)、恒河豚(Platanista gangetica)、南亚鸨(Houbaropsis bengalensis)和凤头鸨(Sypheotides indicus)等也为这片土地增添了生机。


4、朗唐国家公园(Langtang National Park,缩写LNP):

位于尼泊尔中北部,占地面积1710平方公里,缓冲区面积420平方公里。该公园成立于1976年,是距离加德满都最近的喜马拉雅山地地区的国家公园,在其北部和东部与西藏自治区的珠穆朗玛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相连。公园内生活着小熊猫、雪豹、鬣羚(Capricornis sumatraensis)等哺乳动物,以及超过250种鸟类。


5、拉拉国家公园(Rara National Park,缩写RNP):

位于尼泊尔西北部,是尼泊尔最小的国家公园,占地面积仅106平方公里,缓冲区面积198平方公里,于1976年被正式划定。公园内的拉拉湖(又称马亨德拉湖)海拔达2990米,是尼泊尔最大的湖泊,湖中仅有的一种鱼类是雪鳟鱼(Schizothorax oreinus sinuatus)。在这个宁静的湖泊周围栖息着约20种哺乳动物和214种鸟类。


6、卡普塔德国家公园(Khaptad National Park,缩写KNP):

位于尼泊尔远西地区,占地面积225平方公里,缓冲区面积为216平方公里,于1984年被划定。公园得名于著名的灵性圣人——卡普塔德·巴巴,也被称为斯瓦米·萨钦达南达。他曾游荡在尼泊尔的高山地区,并于1940年代迁居至此进行冥想,长达50多年。公园内有266种鸟类和约20种哺乳动物,包括赤麂(Muntiacus muntjak)、野猪(Sus scrofa)、喜马拉雅斑羚(Naemorhedus goral)、恒河猴(Macaca mulatta)等。


7、帕尔萨国家公园(Parsa National Park,缩写PNP):

位于尼泊尔中南部,占地面积637平方公里,缓冲区面积285平方公里。该公园作为野生生物保护区成立于1984年,2017年被列为国家公园。历史上这片区域曾是尼泊尔拉纳王朝时期(1846-1951)统治者的度假胜地。公园西部与奇特旺国家公园接壤,拥有原始的亚热带丛林,其中娑罗树森林占保护区植被的90%左右。公园内生活着包括亚洲象和孟加拉虎在内的许多濒危物种,还为包括双角犀鸟在内的超过500种鸟类提供了栖息地。


8、谢-福克松杜国家公园(Shey-Phoksundo National Park,缩写SPNP):

位于尼泊尔西北部,是尼泊尔最大的国家公园,占地面积达3,555平方公里,缓冲区面积为1,349平方公里,成立于1984年。尼泊尔最深和第二大湖——福克松杜湖(Phoksundo Lake)位于该国家公园,以其壮丽的绿松石色和极具魅力的景观闻名。公园内有许多藏传佛教寺院,其中最负盛名的是建于11世纪的谢寺(Shey Gompa)。除了常见的喜马拉雅山区野生动物,这里还分布有32种蝴蝶,包括据说是世界上飞得最高的蝴蝶——尼泊尔帕拉拉莎蝶(Paralasa nepalaica)。


9、舒克拉潘塔国家公园(Shukla Phanta National Park,缩写SPNP):

位于尼泊尔西南部,占地面积305平方公里,缓冲区面积243平方公里。该公园最初在1969年作为狩猎区进行管理,1976年被划定为野生动物保护区,并于2017年正式晋升为国家公园。公园南部和西部与印度的北方邦接壤。公园内共有24种哺乳动物、350种鸟类和14种鱼类。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公园内拥有尼泊尔最大的南亚鸨种群。


10、马卡鲁巴伦国家公园(Makalu Barun National Park,缩写MBNP):

位于尼泊尔东北部,与萨加玛塔国家公园接壤,占地面积1500平方公里,缓冲区面积830平方公里,成立于1992年。公园的名字来源于世界第五高峰——马卡鲁峰(海拔8463米),其周围还坐落着许多海拔超过7000米的山峰。公园内共分布有25种杜鹃花和47种兰花,这里还栖息着雪豹、小熊猫、喜马拉雅麝和野猪等野生动物。


11、希瓦普里-纳加尔朱国家公园(Shivapuri Nagarjun National Park,缩写SNNP):

位于加德满都谷地北缘,距离首都市中心约12公里,占地面积159平方公里,缓冲区面积119平方公里。该地区于2002年被指定为国家公园。在这之前,它由希瓦普里集水区发展委员会管理,后来被宣布为希瓦普里集水区和野生动物保护区。公园内的野生动物包括喜马拉雅黑熊(Ursus thibetanus laniger)、豹(Panthera pardus)、丛林猫(Felis chaus)和恒河猴,以及177种鸟类和102种蝴蝶。


12、班克国家公园(Banke National Park,缩写BaNP):

位于尼泊尔西南部,占地面积550平方公里,缓冲区面积343平方公里,成立于2010年。公园与跨境景观相连,通过国家和社区森林向南连接印度的苏赫尔瓦野生动物保护区(Suhelwa Wildlife Sanctuary),向西与巴迪亚国家公园相接。公园内有124种植物、34种哺乳动物、300多种鸟类、24种爬行动物、7种两栖动物和58种鱼类,包括孟加拉虎、四角羚(Tetracerus quadricornis)、南亚鸨、双角犀鸟和印度蟒(Python molurus)等。


13. 科希塔普野生生物保护区(Koshi Tappu Wildlife Reserve,简称KTWR):

位于尼泊尔东南部的平原地带,面积仅176平方公里,成立于1976年,旨在保护尼泊尔仅存的亚洲野水牛(Bubalus arnee)的栖息地。1987年,科希塔普被宣布为拉姆萨尔公约国际重要湿地。2004年,尼泊尔政府在该保护区周围设立了面积达173.5平方公里的缓冲区,这是除上述12个国家公园外唯一拥有缓冲区的保护地。


14. 多尔帕坦狩猎保护区(Dhorpatan Hunting Reserve,简称DHR):

位于尼泊尔中部,喜马拉雅的道拉吉里峰附近,成立于1983年,并于1987年正式划定为狩猎区,目前面积为1325平方公里。这是尼泊尔唯一一个允许本国和外国猎人狩猎岩羊等其他猎物的保护地。


15. 安娜普尔纳自然保育区(Annapurna Conservation Area,缩写ACA):

坐落在尼泊尔中北部,与木斯塘和中国西藏的干旱高山沙漠接壤,面积达7629平方公里,是尼泊尔最大的保护地,成立于1992年。区内涵盖了安纳普尔纳喜马拉雅山脉,还包括世界上最深的峡谷——卡利甘达基河谷。


16. 甘城章嘉自然保育区(Kanchenjunga Conservation Area,简称KCA):

位于尼泊尔东北角,北邻中国的西藏自治区,东邻印度的锡金,面积达2035平方公里,成立于1998年,以尼泊尔第二高峰、世界第三高峰甘城章嘉峰命名。


17. 玛纳斯鲁自然保育区(Manaslu Conservation Area,简称MCA):

位于尼泊尔中北部,与安娜普尔纳自然保育区相邻,面积达1663平方公里,成立于1998年。因区内的世界第八高峰玛纳斯鲁峰(8163米)而得名,栖息着33种哺乳动物、110种鸟类、11种蝴蝶和3种爬行动物。


18. 阿皮南帕自然保育区(Api Nampa Conservation Area,简称ANCA):

位于尼泊尔远西地区,面积达1903平方公里,于2010年正式成立。该保护区以两座著名的喜马拉雅山峰——阿皮峰和南帕峰命名。


19. 克里什纳萨尔自然保育区(Krishnasaar Conservation Area,简称KrCA):

位于尼泊尔西南部,与巴迪亚国家公园和班克国家公园接壤,占地面积仅16.95平方公里。为了保护濒危物种印度黑羚(Antelope cervicapra),该保育区于2009年专门建立。


20. 高尔山卡自然保育区(Gaurishankar Conservation Area,简称GCA):

坐落在尼泊尔北部的喜马拉雅高山地区,连接萨加玛塔国家公园和朗唐国家公园,面积达2179平方公里,成立于2010年。




尼泊尔的保护地体系


国家公园的缓冲区管理‍‍‍‍‍

纵观全球,国家公园与周边社区往往因对自然资源和野生动物的不同视角和利益诉求而产生冲突。管理人员致力于通过保护和栖息地管理来维护和增加野生动物种群,而当地社区则更侧重于获取自然资源以及确保自身安全和财产。当野生动物与人类在相邻环境中共存时,双方的冲突几乎难以避免。为了缓解这种冲突,促进人与野生动物的和谐共存,缓冲区被视为一种有效的管理手段。尼泊尔政府在1992年的《国家公园和野生动物保护法》第四次修正案引入了缓冲区管理的概念,旨在通过社区为基础的自然资源管理来缓解国家公园与周边社区之间的冲突。随后,1996年的《缓冲区管理条例》和1999年的《缓冲区管理指南》为缓冲区管理项目提供了明确的政策和法律框架。接下来,我们将以巴迪亚国家公园为例,详细介绍尼泊尔在缓冲区管理方面的实践和经验。

独角犀牛
(拍摄:韦晔

巴迪亚国家公园最初于1969年作为皇家狩猎保护区建立,占地面积为348平方公里。鉴于对森林和野生动物保护的日益重视,它于1976年更名为皇家卡纳利野生动物保护区。1982年至1984年间,为了扩大保护范围,约1572个家庭从巴拜谷地(Babai valley)撤离并安置在附近的塔拉塔尔地区,公园面积因此显著扩展至968平方公里。1984年,该保护区正式被命名为皇家巴迪亚野生生物保护区。后来,随着保护和管理策略逐渐从单纯的物种保护转向栖息地保护和通过旅游开发的资源合理利用,在1988年,它正式升级为皇家巴迪亚国家公园。到了1992年,尼泊尔政府修订了《国家公园和野生动物保护法》,并引入了缓冲区项目,同年,颁布了《缓冲区管理条例》,并划定巴迪亚国家公园的缓冲区面积为327平方公里。2008年,尼泊尔成为共和国后,公园更名为巴尔迪亚国家公园。为了满足进一步保护的需求,2010年缓冲区面积扩大至507平方公里。

为了平衡自然保护与社区发展,巴迪亚国家公园实施了分区管理策略,旨在通过精确的区域划分实现特定的管理目标。公园内的土地被分为四种类型:管理设施区、使用区、核心区和缓冲区。管理设施区是公园内行政、安全和工作人员居住的核心区域,包括公园总部、军队办公室、分部办公室、巡逻站和哨所等,为当地居民、研究人员和游客提供必要的行政支持。使用区是专为游客设计的区域,提供有限的娱乐活动,如旅游信息中心、野生动物博物馆、塔鲁文化博物馆、观景塔等,以及大象骑行和丛林野生动物园路线等自然体验服务。此区域旨在规范旅游活动,减少对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的干扰,同时提升游客的满意度。核心区是公园的主体部分,除了管理设施、丛林野生动物园路线和公共通道外,其余所有区域均属于该区。其主要目标是为野生动物提供无干扰的栖息地,同时支持科研活动,并采取科学的管理措施。缓冲区位于公园边界外,包括国家森林、定居点、农田、旅游设施、宗教和文化遗址以及私人土地。这些区域允许进行环境友好型的发展活动,旨在减少人们对森林资源的依赖,改善公园附近居民的生计。

根据《巴迪亚国家公园和缓冲区管理计划2022-2026》,缓冲区内有147片社区林地,涵盖了大量村庄和约13.35万居民,主要族群包括塔鲁、婆罗门、刹帝利和达利特。他们主要分布在巴尔迪亚、班克和苏尔凯特三个地区的5个市镇和3个农村市镇。大多数居民从事农业和畜牧业,高度依赖公园和保护区外的森林资源。超过一半的缓冲区家庭生活在贫困线以下,因此他们主要依赖自给农业和传统生活方式。然而,年轻一代开始从事旅游业、就业和其他创收活动,展现了生活方式的多样化。

蓝毗尼的赤颈鹤
(拍摄:韦晔)

巴迪亚国家公园的缓冲区管理采取了参与式方法,形成了村落级别的缓冲区用户小组、缓冲区用户委员会和缓冲区管理委员会的三级管理体系。用户小组推举人选加入用户委员会,用户委员会的主席组成管理委员会。目前,这一体系包括1个缓冲区管理委员会、19个用户委员会和262个用户小组。缓冲区管理委员会的秘书处设在公园总部,并在公园管理部门的支持下,负责在缓冲区内开展参与式的发展和管理项目。巴迪亚国家公园的行政整体管理由首席保护官领导,并得到五位助理保护官的支持,其中一位专注于缓冲区管理。每五年度的管理计划由首席保护官编写,并提交给国家公园和野生动物保护局(DNPWC)总干事批准。

2022-2026年度的管理计划预算达到了1989765000尼泊尔卢布(约合人民币1.09亿元),其中缓冲区管理占据了9.17%的预算。根据规定,国家公园的缓冲区获得了公园收入的大约50%,此外,通过旅游业,缓冲区也产生了可观的收入。在预算分配上,缓冲区管理将其预算的30%用于保护活动,30%用于社区发展,20%用于创收和技能发展,10%用于保护宣传教育,以及剩余的10%用于行政管理。

作为一种利益分享机制,缓冲区管理涉及可持续发展、景观层级的保护、旅游发展以及公园和社区矛盾的调解,并为因野生动物、洪水和其他自然灾害而遭受损失的受害者提供救济支持。这种做法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国家公园和周边社区之间的冲突。然而,在实际管理过程中,现实与理想状态之间仍存在差距。特别是在缓冲区的管理中,不同利益诉求的群体之间的博弈成为一大挑战。尽管缓冲区委员会通过民主程序选举产生,但地方政党在选举中具有很大的影响力。被选举的成员可能会将更多的资金用于能够赢得社区声望和支持其政治事业的项目,如基础设施建设,而非真正投入到解决野生动物伤害和支持边缘群体的关键问题上。

因此,尽管缓冲区管理已实施近30年,巴迪亚国家公园仍面临着偷猎、栖息地侵占、非法采伐木材以及饲料和燃料木材采集等主要挑战。尤其是人兽冲突,已成为维护公园与社区和谐关系的一大难题。据统计,在2018至2022年期间,因野生大象和老虎的袭击造成28人伤亡,其中24人死于老虎攻击,4人死于野生大象的攻击。这种频繁的冲突加剧了公园与社区之间的紧张关系。这再次证明,自然保护是一场没有终点的赛跑,不存在一劳永逸的简单办法,需要各方共同努力,建立适应性的决策机制,面对不断变化的挑战寻求长期的解决方案。

亚洲象
(拍摄:韦晔


结语‍‍‍‍‍

随着中国不断深化国家公园体系的构建,尼泊尔在相关领域所取得的成就与所遭遇的难题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启示。两国在解决国家公园与邻近社区的矛盾、协调人类活动与野生动物栖息地的关系,以及如何在人口稠密的地区高效管理国家公园等共性问题上,均面临诸多相似的挑战。尼泊尔的国家公园在缓冲区管理领域积累的丰富经验,特别是其通过社区参与、资源共享和科学管理等策略,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自然保护与社区经济发展的和谐共存。尽管尼泊尔在此过程中也遭遇了不少挑战,这些做法都为中国国家公园的建设与管理提供了重要的参考。通过深入了解和学习其他国家的成功与失败经验,中国有望在国家公园的建设和管理上,探索出一条更加科学、合理和务实的道路,为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塔如村庄
(拍摄:韦晔)

作者:

高煜芳,维儿巴跨学科自然保护计划发起人和负责人,山水自然保护中心顾问


维儿巴往期尼泊尔/国家公园相关文章:

与维儿巴同行:尼泊尔加德满都研学之旅

公私合营:卢旺达阿卡盖拉国家公园的创新管理之路


排版 / 黄璐瑞
图片 / 见图片下方标注
审阅 / Emma 高煜芳 


关于维儿巴


维儿巴跨学科自然保护计划致力于结合跨学科的理论与实践,培养兼具热情和能力的自然保护行动者,为国内民间保护机构与项目提供智识及人才支持。

自2017年以来,维儿巴项目每年招募8-10位对自然保护有一定学习和实践经验的、以高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为主体的、即将进入自然保护行业工作或处于职业初期的年轻人,开展线上的跨学科自然保护学习小组,安排小组成员为合作机构提供远程与实地支持,并组织面向高中生的自然保护线上课程,部分所得纳入“维儿巴基金”以支持校友持续参与自然保护研究和实践。

目前维儿巴实践的合作伙伴以青藏高原本土保护组织为主,包括年保玉则生态环境保护协会、三江源生态环境保护协会、雪境、甘加善觉环保志愿者团队、班玛仁拓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玛曲县生态环境保护协会、玛荣峒格小组等。

“维儿巴”一词来源于藏语音译,意指“来到隐秘世界的人”。他们穿梭在主流世界和经常被人们忽视的美好的“维儿”之间,试图跨越人为设定的僵化边界,搭建不同世界之间平等交流的桥梁:他们跨越学科和认识的边界,用跨学科的思维方式全面深刻地认识自然保护问题的复杂性,勇于反思看待世界的方式,将反思带到实践中,并在实践过程中不断自省;他们跨越身份和自我的边界,不被各种社会标签所囚禁,不断拓展视角并对各种可能性保持开放的态度,以充满善意的同理心去理解和关心每一个生命。他们是自然保护的边界行者,为一个更加公正的、尊重每个生命个体尊严的理想世界而努力。

维儿巴跨学科自然保护
自然保护的边界行者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