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21日,第六届智能教育论坛暨第二届全国教育技术学科青年学者论坛在甘肃兰州西北师范大学举行。在“GenAI在基础教育中应用”主题论坛上,江南大学陈明选教授作题为《AI赋能基础教育教学创新的理念与路径》的主旨报告。
【以下内容根据江南大学大学陈明选教授在平行论坛上的报告分享整理】
一、教育为什么要面向未来实现数字化转型?
二、AI如何赋能未来教育实现数字化转型?
1. 学习目标重新定位:素养为本,培育终身发展力
教育既要关注已知,也要关注未知;教师要启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开发学生的智慧;学生应追寻有意义的学习,培养终身发展力。《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课程标准将党的教育方针具体化细化为课程标准应着力培养的核心素养,从单纯的知识记忆转向培养高阶思维和核心素养。我们的资源库建设需要发生革命性的变革,以职业教育资源库为例,不能仅仅是静态知识的堆砌,而是应该基于真实岗位需要的配套资源库,把知识结构变成问题结构,学习方式从被动接受转变为对话生成、人机协同。
2. 学与教职能转变
教师职能从传道、解惑、授业转变为启发思维、促进理解、开发智慧;学生从知识被动的接受者转变为主动探索发现、深度思考、创新应用。判断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效果如何,应该要看学生是否进行了深入思考、思维是否发生变化,自己是否能够进行意义构建等,而不是仅仅看教师知识表达是否准确、讲解是否流利。
3. 育人内容:弹性多元,跨科综合
单一学科的知识和能力往往难以解决真实世界的复杂问题,因此要求教育内容应更加跨科、综合、可选择。基础教育新课标中提出了课程内容应该与生活连接,各门课程用不少于10%的课时要设计跨学科主题学习,开展创客、项目化教学。跨学科的教育方式是要培养学生灵活调用综合知识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4. 育人方法:问题引领、多元互动、技术赋能、因材施教
在育人方法上,要通过问题引领、任务驱动、多元互动的方式促进深度学习。学生为了解决问题,主动进行学习探究。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多元互动,进而生成智慧。互动也是在问题引领的基础上进行的,一个确定的知识点是不可能互动的。另外,人们都说未来的教育是人机协同的。学生与大模型对话并不是简单地用大模型替代我们的思考、给出一个正确的答案,而是对学生提问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在对话过程中不断深入,让大模型给出的回答深度不断增加。充分运用数智技术为教育的个性化、多样性、精准化、终身化来赋能,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
5. 育人场域:沉浸体验、虚实融合
AI赋能学习变革使学生通过具身认知进行多感官学习。未来的教育环境将是网络空间、社会空间和物理空间三者融合,形成的一个立体交叉的学习环境,语言、文本、图像、场景多模态的知识表达,构建了一个立体交叉、多元互动的学习生态。在实际教育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虚拟现实技术来弥补环境和设备上的局限。
6. 学习评价变革:多元持续、精准分析、面向过程
如果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却依旧使用传统的评价方式,那么之前的改革将前功尽弃。因此,教育改革的一个关键因素就是教育评价。我们需要探索对目标达成度、教育增值、思维水平的多元化评价,注重伴随式、嵌入式的过程评价,而不仅仅是对知识记忆的评价。
7. 学与教模式创新:个性、多样、精准、智慧
过去的学习分析只是对一个群体,一个班级的整体情况进行笼统的分析。现在通过智能技术不仅可以对总体情况进行分析,而且可以精准的对一道题的考试情况、某个学生、每天的学习情况做到精准分析,给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方案,精准地推送相应的资源,从而构建一个多维融合互动、对话探究分享的学习生态。
面向未来的教育:素养为本、互动生成、技术赋能。
核心素养是育人的起点和终点,我们的育人目标应培养人格健全、和谐发展的个体;教学价值在于培育高阶思维和形成核心素养;教学模式应当是多维融合互动、对话探究分享;在教学方法层面,需要精准分析诊断和个性化的推荐反馈。未来的教育将是一个由人与智能机器共同塑造的生态,AI赋能教育不是用智能技术替代教师,而是实现因材施教;不是用智能技术替代个体的思考,而是促进智慧生成。
数智化时代虽然技术是重要的推动力,但促进人的和谐发展才是教育的本真,一定要避免只见技术不见人。
【END】
编辑 | 郭涛歌
审核 | 张金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