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产品,要会“抄”

职场   财经   2024-03-16 13:45   广东  

点击上方贺嘉老师关注

领取《2个员工1000万背后的心法》PDF


最近在带我们同学4.0的40+同行者
打磨自己的产品,
我发现90%的创业者都有一个问题...
喜欢把自己能想到的权益全部往上堆。

90%的创业者都认为
产品的交付越多越好,代表自己的真诚,同时会让用户觉得很有性价比。
其实,他们关于产品的认知全错...
背后其实是,你不知道自己的产品到底有什么价值。
你不知道产品交付的边界如何设定...

关于产品设计我们累积了7年,帮助150+用户多赚了3000万+经验
总结了6条核心认知:
认知一:产品交付拼的是价值锚定,不是越多越好
认知二:理性内向的卖咨询,感性热情卖社群
认知三:最好的产品文案,就是用户的抱怨
认知四:百元买干货,千元买氛围,万元买方案
认知五:社群类产品,门槛是最大的卖点
认知六:贵的东西除了贵,没有缺点
便宜的东西除了便宜,都是缺点
由于篇幅关系只讲前3条,后3条会在同行者早会上分享...
 1
认知一:产品交付拼的是价值锚定,不是越多越好

举例子,同行者洋星教练第一次做万元产品的时候
做的就是大V合伙人,也就是在卖他作为深圳湾一号跑步教练背后的这个深圳湾大佬的圈子。
但因为来的有些用户的收入水平不太行,
他们其实是有赚钱的需求

是要反过来需要教他们怎么去做IP打造,
也就是说,他收了一份钱💰,既要教怎么做IP,又要给他们组织各种社群活动,
作为赚到第一桶金的产品,
帮助他实现50万到200万的突破是可以的。
从规模化的交付角度是有一些问题的。

现在我们支持洋星教练打磨的新产品叫高能创业圈
最大的卖点是一句话:
交100个年入百万的朋友。
那你看他整个建立的用户期待就是完全在社交上。
如果来的用户交两三万就希望赚到100万的话,
说明你不是合适的用户。
相对而言洋星教练交付的压力就会更轻,
而且用户更容易产生转介绍。
产品卖点不是越多越好,而是打透一个点最好。

 2
认知二:理性内向的卖咨询,感性热情卖社群

一开始我认为,每个人都适合做社群。
我们在同行者v2.0阶段,
一度还鼓励大家互相购买对方的产品,
后面发现我们错的离谱。
因为每个人存在性格差异,
有的人他性格就是比较热情,他善于做社群运营,
换句话说,他很享受被一群人簇拥的感觉
有的人偏理工男,或者是原生家庭的原因比较敏感
他更愿意帮人家解决问题,
而不是花大量的时间处理别人的情绪。
比如像我自己在创业前三年,
第一年就年入百万,
但是基本上都是靠一对一帮人咨询解决问题产生的收入
或者1对多的授课,被动收入为0,社群收入为0。
比如我们同行者有一个操盘手坤坤,因为自己之前有在关系里存钱,平时谁有需求她都很热心帮人发海报,转介绍
一个晚上300多的社群就卖了100多个。

为什么我们同行者产品打磨会
有远在内蒙,新疆,南京,无锡的用户飞到深圳打磨2天一夜?
为什么大家打磨到11点还满腔热情,
因为我们有在认真看见每个用户,
因为我们有在对待每个人的需求。
换句话说,我们有在用户的情感账户存钱。
 
 
 
ps:产品打磨会第一天到11点的视频,点击播放
产品打磨最难的不是产品海报
而是你平时要在关系中存钱,
到了群发售的时候你才取的出来。
 
3
认知三:最好的产品文案,就是用户的抱怨

按照我们同行者v4.5的标准:
好的产品至少打磨五遍:
1.第一轮产品海报初稿
2.写为什么做现在产品发圈收反馈
3.我们团队操盘手反馈
4.伟良产品打磨会(完成前三步解锁)
5.贺老板反馈
完成前面三步后,设计师修改第二版,
修改后伟良老师打磨和贺老板反馈,设计师修改第三版。
90%的创业者在海报上罗列各种功能,
比如有一个用户他们是做抗菌内裤的,
用了一个叫1812的抗菌技术。
难道他们第一版海报的时候我整个人是很蒙的,因为光1812这个技术这一个词出现了13次。
但我做为一名用户,
我完全感受不到它跟我平时穿的C K什么的有何区别?
后面我们打操盘手帮她在京东上找了,晋平的描述也抓着他去做了100个用户调研最后得出的结论,
他们的核心卖点是三个:
第一快干,第二个是上身舒适,第三个是不板结。
“快干”背后对应的是家庭的主要采购决策者
妈妈这个群体,他们洗起来不麻烦。
“上身舒适”对应的是用户自己的体感...
“不板结”背后是抗菌技术的口语化表达。

这些卖点没有一个是我们自己想的,
全部来自电商平台竞品的评论区。
不知道听完上面这个故事,你有没有感觉。
用户的抱怨其是一座金矿,
里面是大量未被满足的需求。


贺嘉
初心:帮100万未来领导者找到自己 CEO教练,曾辅导多家商学院,著有《表达力》《成交力》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