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往事│书山有路勤为径——我的求学经历纪实

旅行   2024-11-11 07:05   广东  

书山有路勤为径

——我的求学经历纪实 
彭 俊 平
  
  我的家乡,位于粤东中部的河源市紫金县。紫金,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这里的水土养育了我,给我烙下永不磨灭的印记。这里,有我难忘的童年时光和青少年求学岁月。
  小时候,由于家境贫寒,在兄弟姐妹中排行老大,我自懂事时起,就帮父母去放牛、喂猪、打猪草,做饭、照顾弟妹。七八岁时,与村里的牛友(放牛时结下的好友)汉文叔,哼着童谣,将黄牛赶进荒山野岭,便一起上山打柴。直到九岁那年,才到离家四、五公里之外的黎坑小学,就读一年级。
  
  “半工半读” 
  
  那时的小学,因学生人数少,办了复合班。一、二年级的学生,坐在同一间教室里。一个年级只有一个班,有10来个学生。老师给一年级学生讲课时,二年级的学生就坐在旁边自习或做作业,反之亦然。
  我读一年级时,恰逢小学刚成立开课。当时,整个学校有两个班,只有一位老师,叫彭洪才。我同班同学有彭汉宏、彭培昌、杨贵环等12人。彭老师,是一个十七、八岁的小伙子,刚从公社中学——水墩中学高中毕业,是我的启蒙老师。他,教书认真负责,特别是对学生要求非常严格,但内心却如春天般的温暖,有一颗慈祥、和善的心,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记得上三年级时,学校组织开展“半工半读”劳动。有一天下午,我参加劳动进山砍柴。当砍柴接近尾声时,由于天色渐晚,我内心焦急,不慎砍伤了自己的右膝盖,顿时血流如注。正在附近的彭老师闻讯,立马给我伤口进行简单包扎,将我送到村卫生站治疗。然后,扶着我徒步五公里,把我送回家。之后,又两次到家里看望安慰我,嘘寒问暖。
  时光飞逝,日月如梭。转眼,快要小学毕业了(当时小学五年制)。回想这五年,我们是在“半工半读”中度过的,走“五七”指示道路。生活在那个时代的人,无不感同身受,记忆犹新。
  那是1975年,按照上级教育部门的指示,我们学校也在开展“学屯昌,让荒山变梯田”的运动。当时,顺口溜流行:学屯昌,山光光……。三年级以上的学生都要荷锄上山,开垦学校后山的荒岭。
  经过师生的辛勤劳动,一块块开垦的輋地,逶迤而上,直达山顶,蔚为壮观。地势较低的輋地,做成垅,种番薯;山腰的輋地,种甘蔗。番薯垅,整齐划一,宽一米,高一米,垅中间填满草木灰、农家肥。番薯垅做好后,由每位学生承包二至三米,种上番薯苗。每天一大早,学生就到学校附近的小河挑水,浇灌垅地里的番薯。
  秋天到了,漫山遍野硕果累累。我们学校里一彭姓同学平时精心栽培,收获了一根重11斤的巨薯,令全校师生耳目一新。还被公社教办树为典型,在全公社广泛宣传推广。
  小学毕业后,我就在原地上了初中一年级。因为当时黎坑学校已初具规模,不仅有完整的小学,还有初中了(两年制)。说实在,那时的初中也读得稀里糊涂,因为刚粉碎“四人帮”、正处在拨乱反正的过渡时期。但是,当我们获悉恢复高考这一消息时,犹如注入了强心剂,陡增无穷的动力,无不欢欣鼓舞,斗志昂扬。
  
  寒窗苦读 
  
  1978年7月,我从黎坑学校初二毕业了。第一次参加县里组织的升高中统一考试,即是中考。但是,由于考试疏忽,仅以三分之差,与广东省紫金中学失之交臂(省属重点中学。当时流传:考进紫中,就等于一只脚踏入大学校门)。只好来到紫金县水墩中学,就读初中三年级。这是文革之后恢复的首届初三。
  在水墩中学读初三的这一年,可谓是人生中最为艰辛的时光。我们班的同学,来自全乡各村。我与杨南安、彭灿昌、陈汉先、杨道康等18个同学,挤在一间10多平米的集体宿舍里。这是一间黄泥土土墙瓦房,墙壁斑驳陆离,泥沙经常掉在床上。特别是大雨天,雨水嘀嗒嘀嗒滴进屋里。冬天,寒风从墙洞呼啸而入,冻得我们瑟瑟发抖。
  虽说生活条件艰苦,但我们班同学学习刻苦,而且团结互助,人心齐泰山移。有同学深夜急病就医,同学们轮流守护在旁。记得有一回,一位住在隔离宿舍的同班同学,锁在木箱里的现金不翼而飞。我们班上几个同学跃跃欲试,摸排蛛丝马迹,以图真相大白,钱财能够完璧归赵。这一举动,也点燃了我的警察梦。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我非常珍惜就读初三的每一寸光阴。每天对知识的追求如饥似渴,夜以继日。晚上学校熄灯后,就点蜡烛或煤油灯,苦读到深夜12点,甚至到次日凌晨一点。直到班主任一再“驱赶”,我们才恋恋不舍离开教室,悄悄推开集体宿舍的房门。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当时,我的学习成绩,总是在全班第三、第四名之间徘徊。1979年7月,满怀憧憬的心情,我第二次参加全县升高中统一考试。
  一个月的等待,终于在煎熬中度过。8月中旬的一天下午,我和我父亲正在新禾坪(地名)锄地。村里一位长者,气喘吁吁的跑过来告诉我:“村书记到你家了,说是送紫金中学的录取通知书。”霎时,一串滚烫的泪水,夺眶而出。我赶忙扔下锄头,兴高采烈的往家里飞奔而去。当时的情景,莫过于“范进中举”。幸好,“失心疯”没有赶上我。
  
  辗转求学 
  
  来到心仪已久的广东省紫金中学,我被校园里深厚的人文气息与丰富的文化底蕴熏陶着、感染着。紫金山的钟,伴随着我尚志、励勤。高中阶段,我沉浸在学习知识的海洋里,沐浴师恩,扬帆起航,不仅打下了扎实的知识基础,还收获无价的同窗之谊。(注,紫金山的钟,原是紫金中学的作息时钟,是百年老校的精神支柱。)
  然而,造化弄人。1984年,我参加全国统一高考,成绩总分上了专科录取线,差两分上本科线,但却落取了,连中专也没上到(当年紫金县有30多名上线学子落榜)。幸运之神把我们抛在门外,但我并没有气馁。
  当年9月中旬,我背起行囊,背井离乡,来到粤北韶关地区乳源县——乳源中学复读高三。乳源,成了我的第二故乡。这一年,有我人生中最为难忘的日子。
  当时,学校已开学半个多月,集体宿舍里住下21位同学,床位早已安排完了。但是,因为我要在学校住宿,热心的老师只好找来五六块木板、两张条凳,在正对宿舍大门的唯一空位上,帮我支起一张床。
  冬天来了,粤北山区天寒地冻。每当同学打开房门,寒风飕飕的刮过来。特别是深夜,躺在床上,裹着被子直打哆嗦。彻夜未眠的我,天刚麻麻亮,就爬起来,到学校运动场跑五圈,给身体充电,补充热量,来驱逐严寒和困意。
  更为有趣的是,这大冬天里,学校澡堂没有热水供应,我们只好徒步到三公里之外的乳城镇一温泉洗澡。当时,温泉只有大池,不分老幼,只分性别,一律光着臀部往里泡。刚开始,挺难为情的,不敢睁眼扫描,觉得有辱斯文。不得已,只好入乡随俗。慢慢地,也就“同流”了。
  虽是数九严寒,但同学之谊却温暖如春。黄向明、邓国雄、陈炳华、张顺平等一群同学,我们经常在一起讨论学习上遇到的疑难。大家相互鼓励,直面高考。
  每逢天气晴朗的中午,我会来到乳源中学后面的小河,迎着冬日的暖阳,先做一下简单的热身运动,然后进行擦澡。就这样熬过了严冬,迎来了生机勃勃、暖意洋洋的春天。
  

  ▲紫金中学高中毕业合影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虽然学校生活艰苦,但我从未放弃过学习,坚持晨跑锻炼。皇天不负有心人。当年7月,满怀希冀参加高考,我的成绩总分过了本科录取线。这一年,终于迎来了属于自己的一片蓝天。
  
  大学时光 
  
  经过多年的寒窗苦读,上个世纪80年代中,我考取了广东民族学院政治系,走进了教室、宿舍、图书馆三点一线的象牙塔。
  跨入大学校门,进入学习知识的殿堂,任凭莘莘学子在知识的海洋里邀游。同时,也迎来了一群朝气蓬勃、乐观积极的同窗好友。张敬浩、刘运平、梁宇庭等7位同学,是我们四年朝夕相处、互学互帮的舍友,同住310宿舍,直到毕业。
  大学期间,平均每学期安排6门课程。如,二年级第一学期开设写作、逻辑、哲学原理、世界通史、经济地理、德育、体育、英语等课程。除了上午上课,下午、晚上均以自习为主。显然,大学的学习,没有高中这样高度紧张了。因而,学校图书馆,就成了我汲取知识、塑造灵魂的栖息之地;参加社团活动、社会实践,便成了我的第二课堂。
  泡图书馆。在图书馆的静谧一角,阳光透过窗棂,与书香交织。我在这里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小天地。翻开书页,沉浸在书海中,享受着知识的盛宴,品味着岁月的静好,探寻着未知的奥秘。
  我在图书馆阅读的,主要有写作、法律等方面的书籍。譬如,《笔耕》《随笔》《中短篇小说集》《读者文摘》《作品》《杂文报》,以及各大报刊的时评、述评等等。就这样,日复一日,我拼命的吸吮着丰富的知识乳汁。
  图书馆的研读学习,孙有康老师的悉心教导,让我爱上了“爬格子”,与文字结下了不解之缘。1987年2月,在《韶关日报》发表处女作《<本案没有结束>观后》。大学期间,先后在《党风》《韶关日报》《广州法制报》《天河报》等报刊发表时评、漫笔、通讯报道等文章23篇。如,通讯《一位检察官的正气》刊登在《党风》杂志(广东省纪委主办)(1989年第三期)上。调查报告《婚姻不自由青年痛苦多——对乳源县部分乡镇买卖婚姻的调查》,刊登在《韶关日报》(1988年9月12日)上。此外,还主编广东民族学院法学会会刊《法律与大学生》六期;编辑《民院团讯》两期。
  积极参加社团活动。1987年,我从三点一线的象牙塔走了出来,热心社团活动,组织开展社会实践。当年2月,我担任广东民族学院法律研究会副会长(后改为法学会)、《法律与大学生》副主编,协助会长主持会内日常工作。1987年10月,担任广东民族学院法学会会长、《法律与大学生》主编。1988年9月,连任会长兼主编。
  
  ▲青春洋溢的我 摄于1986年9月
  
  ▲在 310 宿舍阅读

  担任会长期间,先后组织开展了一系列有声有色、丰富多彩的活动。如,举办模拟法庭和案例分析讨论会;先后9次在校内图书馆、教学大楼举办法制教育图片展;牵头举办首届全院法律知识竞赛;组织会员到省人大、天河区、海南、粤北等地开展社会调查;组织会员到广州市槎头劳教所参观调查;与中山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法学社一起在广州图书馆开展大型普法活动等等。1988年12月,广东民族学院法学会被团广东省委、广东省学联,授予1988年社会实践活动“最佳效益奖”。

  故事回放一:话说1987年3月30日下午,由广东民族学院法学会和中山大学青年法学社联合举办的模拟法庭,在民院教学楼开庭。模拟法庭,以珠江大学发生的一宗“人命案”开庭进行审理。法庭庄严的气氛,吸引着300多名少数民族大学生。这次开庭,使在校大学生对无意犯法与有意谋杀有了真正的认识,给同学们上了一堂活生生的普法教育课。此次活动,我参与策划、协调工作,先后两次到中山大学青年法学社策划举办方案、协调具体事宜。
    

  ▲广东民族学院院法学会与中山大学法学社

   联合举办模拟法庭
  故事回放二:经过事前周密谋划、协调,在学院团委大力支持下,1988年11月26日,我组织法学会部分会员,到广州市槎头劳教所参观调查。并给劳教所赠送了一批有关青少年教育的书刊。在参观调查过程中,会员们与劳教所青少年学员进行座谈,还一起举行联欢活动。整个活动,在真诚友爱的气氛中进行着。劳教所梁所长不无感激的说:“谢谢你们给这些失足青少年,带来了同龄人的友爱和社会关注,使他们深深感到,自己并没有被社会所遗弃。”活动,在一片“让我们做个朋友”大合唱歌声中,圆满结束。
  

  ▲组织法学会会员到

   广州市槎头劳教所参观调查
  故事回放三:经过反复磋商,1988年12月18日,我组织法学会与中山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法学社一起在广州图书馆,举办以法制案例图片展和法律咨询为主的大型普法宣传教育活动。当天,广州图书馆人头攒动,摩肩接踵,数百名广州市民云集于此。近百名市民向法学会会员,提出各种法律问题,要求答复。会员们在顾问余孟乎教授的指导下,热诚的回答市民提出的各种问题,让市民脸上漾着满意而又感激的微笑离去。
  

  ▲与中山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法学社

   联合举办普法宣传教育
  组织、参加社会调查等第二课堂活动。早在大学一年级时,我们班郑广琼同学就邀我一起开展勤工俭学活动,极大的锻炼了我的社交能力。参加法学会后,不仅组织法学会会员开展系列社会实践活动,自己也参加社会调查,撰写了3篇调查报告。
  1988年4月,在学院团委的倡议下,我组织法学会会员到省人大法工委、天河区委政法委、石牌街派出所等4个单位,开展社会调查。各位会员不怕艰辛,勇于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撰写了8篇具有较高质量的调查报告,刊登在《法律与大学生》调研专刊上。我专门为调研专刊撰写一篇纪实通讯,《纸上得来终觉浅——法学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侧记》。
  1988年7月,我利用暑假之机,深入乳源县开展社会调查,走机关、下乡镇、串农户,先后到县政协、县妇联、大桥镇、红云乡实地调查,了解有关买卖包办婚姻、换婚的情况,收集到第一手素材,撰写出具有现实指导价值的调查报告,被《韶关日报》采用刊登。
  
  ▲文章刊登在省纪委主办的《党风》等刊物上

  ▲我主编的部分《法律与大学生》刊物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大学四年,结合第一课堂的学习,积极参加社团、社会实践等第二课堂活动,不仅夯实了专业基础和理论功底,而且“动手”(策划、沟通、协调)、“动笔”能力得以全面发展。
  

  求学路上,我的老师,是一个优秀群体,从小学到大学一路相伴,悉心教育。小学阶段有彭洪才、彭德新、甘永富、彭汉基。中学阶段,水墩中学有邹淑清、杨铁峰、邹伴香;紫金中学有沈军、张志明、张旗帜、张瑜、肖凡;乳源中学有张华祥、李满山、罗在浩、蒋必慧。大学阶段有余孟孚、孙有康、丘均元、胡硕堂、蔡宏……等等。他们,既是良师又是益友;他们的名字,我铭刻在心,没齿难忘。

  求学路上,家人是我最强大的支撑。为了给我攒足学费生活费,父母不辞劳苦,养猪、种菜、打柴、扛木头……舅父一家、振文表叔等,诸亲朋好友,给予我大力帮助和支持。

  
  ▲政治系八五级小组活动(以 310 宿舍为班底)
  
  ▲与两位副会长商议《法律与大学生》的版式设计
  
  ▲参加政治系表彰颁奖大会
  

  ▲在天河区委宣传部实习期间,

   我们在天河区政府门口合影。

  
  圆梦警察 
  
  1988年10月至1989年2月,我与班里的郑广琼、李忠等三位同学在天河区委宣传部实习。实习快结束时,听到宣传部一位科长无意中透露的信息:区公安分局也需要写材料的人。
  经过简单的准备,3月上旬的一天下午,我带着个人简历、在报刊上发表过的文章、主编的刊物等材料,骑着跟叶福雄同学借来的永久牌自行车,朝着天河区沙河天平架马蹄岗17号飞驰而去。接待我的是,广州市公安局天河区分局政治处周副主任。见面后,周副主任翻阅我递交的材料,询问了一些问题,对我的个人情况作了初步了解。临别,周副主任和蔼可亲的说:“你回去等消息吧。”
  其实,去天河区分局面试之前,我已到黄埔海关面试,还有就是天河区委宣传部,这两个单位都向我伸出橄榄枝。但是,我从小有个警察梦。小学时代,就开始羡慕警察。那时候,公安干警身着上白下蓝的制服,显得特别威武。到了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换成一身橄榄绿。此时,我情有独钟,憧憬着有朝一日也能穿上橄榄绿。
  3月中旬,接到天河区分局政治处孙干警的电话:分局党委已经决定录用你,正在逐级报批中。霎时,我喜不自胜,终于可以圆梦了。
  当年5月,我如愿以偿来到广州市公安局天河区分局政治处,穿上橄榄绿,成为一名人民警察。之后,便在天河区分局摸爬滚打、忠诚履职,历经坎坷、担当敬业。三十数载从警如一日,兢兢业业,默默奉献,直到荣休。
  春华秋实一甲子,风雨兼程六十年。如今,“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
  (完稿于2024年10月16日)   
作者简介

  彭俊平,广东紫金人,退休民警。警察生涯,带过兵,亦有拎包写稿经历。但,总与文字有“苦大仇深”。退休后,转文风,从“八股”走向清新。  

   



  

一壁残阳
残阳,那是最后一抹晚霞……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