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城依旧空江国,故宫春色。七尺青丝芳草碧,绝世难得。
玉英落尽何人识?野棠如织。只是教人添怨忆,怅望无极。
这是五代人孙光宪的一首词,调寄《后庭花》。说也有趣,如今的人爱扎堆儿,古代的人也爱扎堆儿,那时的蜀中就扎了一堆儿专写小词的文人,他们以绮宴公子、绣幌佳人为题材,写了一大批花前月下的官廷词,被后人称为“花间派”。 他们的词作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题材雷同,形式近似,例如孙光宪写了一首《后庭花》,毛熙震、李珣等人也都来写《后庭花》,而且内容都用陈后主和张丽华的故事。《后庭花》词牌就是在这种环境中产生的。 所谓“后庭花”,据说是一种矮本的鸡冠花,这种鸡冠花高约五六寸,花色有红、浅红、白、浅白数种,长在长江流域,因为经常被人家引入内院栽种,所以称作“后庭花”。这种花的名称在陈后主时候首先被采用为曲牌。 陈后主名叫陈叔宝,是南北朝时候陈国的最后一个国王,亡国之君,所以被称作陈后主。 陈叔宝是个著名的荒唐天子,登基前就做了14年的纨绔皇太子,手下多有帮闲之臣,一旦做了皇帝,自然不忘故旧,先把个侍从小臣江总升为宰相;又把个妖艳小婢张丽华封为贵妃;侍中毛喜提了个小意见,贬出金陵;皇后沈氏不喜欢风流,闲置后宫;更有一群帮忙吃喝玩乐的官吏学士,名曰“狎客”,追随陪伴,日日欢饮,夜夜笙歌,一古脑热闹起来,直把个堂皇的朝廷,弄成了花街柳巷,虎踞的石城,翻作了歌舞道场,骄奢淫逸不一而足。 那一天,陈叔宝又在光照殿上召集狎客、宫妃饮酒作乐,忽然长叹一声,说:“大丈夫应当名传千古,流芳百世,咱们只是一般的吃喝玩乐,恐怕连古代的石崇和王恺都无法超越,怎么能够留名青史呢?应该出个新招才好。” 众人一听,皇上圣明,是得想个法子出名才是,于是乎你抓耳朵,他挠腮帮,揪头发挤眼睛乱想办法。要说这伙人,逼急了也真能想出办法来,时候不大,果然有人发言:“人生几何?对酒当歌!歌这东西不胫能走,翼能飞,可记载,可传播,流传起来一定不成问题,我们都是高才饱学之人,何不作些歌儿传世呢?” 大家一听轰然赞同,陈叔宝愁眉大展、当场官布:“今后定期宴集,共创新歌让后世流传。 于是连续几年,陈叔宝一召集,大家顷刻就来,宫妃、狎客两旁列坐,喝着酒,吃着肉,你也说,他也凑,果然拼成了不少淫词艳歌。陈叔宝更煞费心机,从全国选集了好几千聪明慧丽的女孩子,让她们分部练习,轮流传唱。 功夫不负苦心人,陈国的这些歌曲,终于在大河上下、江南北国传播开来。其中有一首唤做《后庭花》的歌儿,词采虽然不足挂齿,但乐曲却是太乐令何胥精心配制的,婉转悠扬,非常动听,后来经过加工,又成了唐乐府的一个著名曲牌。 可惜淫词艳歌当不得经纶政治,南陈君臣一味地荒淫嬉戏,国用自然不足,于是苛剥百姓,于是怨声载道,于是隋朝大兵一到,这个小国家就立刻完蛋了。 金陵城破之日,可笑的陈叔宝还带着他亲爱的张贵妃躲进景阳井里,结果隋兵拣了块石头扔下去,把他砸得嗷嗷乱叫、捞上来押往长安,低着脑袋做寓公去了。 陈后主这一段醉生梦死的故事经常被后人引为鉴戒,唐诗里每每提起,例如“玉树歌翻王气终,景阳钟动晓楼空”,“万户千门成野草,只缘一曲后庭花”,“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等等,而花间词人则因为咏叹这个故事而创制了一个《玉树后庭花》词牌,简称就叫《后庭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