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蔡锷护国讨袁

旅行   2024-11-04 07:33   广东  


摘选:青年必知历史事件手册
出版: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主编:管柏华
───────────

  连载216 

  

蔡锷护国讨袁

  
  蔡锷(1882-1916)原名艮寅,字松坡,湖南邵阳人,中国近代史上杰出的爱国民主主义者。
  武昌起义爆发后,云南同盟会会员朱德(当时任新军连长)等人积极活动,准备响应武昌,在云南发动起义。革命党人一致推举具有强烈爱国之心,并多次参加革命活动的蔡锷担任起义的临时总指挥,当时他是新军第十九镇三十七协的协统(旅长)。
  1911年10月30日晚,清朝的云贵总督李经羲突然接到一件密报,革命党人即将在云南发动武装起义。这家伙一听,吓得面如土色,马上给他的“心腹干将”蔡锷打电话。蔡锷正在紧张地布置起义事宜,他镇定地回答:“保证没一点事,军官们正在聚餐,您放心睡觉吧!”
  李经羲还不放心,对蔡锷说:“你立即行动,把新军中所有的革命党人连同嫌疑的都一网打尽,然后押送到我这儿来。”
  蔡锷笑着说:“一个小时后,一定上您那里报告好消息。”
  放下电话,蔡锷立即下令拘禁新军中顽固不化的指挥官和参谋长,将起义提前。
  全体起义官兵,不约而同地抽出匕首“唰”地一声把脑袋后面的辫子割掉了,齐声三呼“革命万岁。”表示与卖国的清王朝彻底决裂。望着迎风飘扬的大红旗,蔡锷清瘦的脸庞上,露出了微笑。
  

  他命令大家高举红旗,推翻清朝在云南的反动统治,消灭一切抗拒共和的敌人。战士们高喊着革命口号,奋勇进攻敌人盘踞的据点,朱德带领两队士兵,在炮火的掩护下,很快攻下了总督衙门,从床底下揪出“总督大人”,一刀把他的小辫子割了下来,并把他押解到蔡锷的指挥部。李经羲看到起义军的总指挥正是他的“心腹”蔡锷,一下子傻了眼。
  云南起义成功后,蔡锷被推举为云南军政府都督。他在云南实行了一些改革,并协助贵州、四川独立。蔡锷的大名渐渐传遍了全国。虽然蔡锷拥护袁世凯集权于中央,仍幻想依靠袁世凯来实现富国强兵的愿望,但是袁世凯却对他放心不下了。
  1913年7月,孙中山发动了“二次革命”,讨伐窃国大盗袁世凯。这次革命失败后,大批革命志士来到云南,蔡锷都热情接待并加以重用,袁世凯得知消息后,担心蔡锷的力量过分强大,便写信给蔡锷,要他到北京当大官。1913年10月,蔡锷从云南调往北京,当任陆军部编译处副总裁的闲职。1914年底,袁世凯又让他担任全国经界局督办,负责改革田赋制度,这位雄才大略的将军蔡锷,便当起了“土地爷”,实际过着被袁世凯监视的日子。1915年袁世凯和日本签订了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接着又积极筹划恢复帝制,蔡锷这时看清了他的真面目。
  

  热爱国家的蔡锷深感国难当头,心情万分沉重,决心马上返回云南,“护国讨袁”,再造民国。袁世凯知道蔡锷是他复辟帝制的一个大障碍,便把软禁起来,并让密探严密监视蔡锷的一举一动。没几天,密探来报告说蔡锷与云南密谋反对帝制的人有书信往来。于是袁世凯就派了一批军警突然搜查蔡锷的住宅。
  这一天,一群如狼似虎的军警,拥到北京东城一宅院前,乒乒乓乓,乱砸大门。看门人把大门打开,问他们:“这是蔡锷将军的住宅,你们想干什么?”为首的排长瞪着金鱼眼吼道:“什么菜将军,饭将军,老子奉命搜查。”说着,他带着军警蜂拥而人,冲入每个房间翻箱倒柜,东寻西找,七手八脚地搜査了两、三个钟头,什么也没找到,这才骂骂咧咧地走出院子。
  宅院被搜之后,蔡锷意识到北京不是久留之地,必须尽早设法离开。于是他设计麻痹袁世凯,假装生活放荡、整天吃喝玩乐,看戏观花,不过问政治,渐渐地,袁世凯对他的监视松弛了。在韬光养晦的生活中,蔡锷结识了一位有胆有识的奇女子---小凤仙,他们引为知己,表面上,蔡锷是在与扬州名妓花天酒地,实际上,他们却经常在共议护国大事。
  一天,蔡锷的喉病发作了,连话也说不出,病势十分严重。小凤仙来到病榻来,伤感而又坚毅地对蔡锷说:“将军,该是您展翅高翔的时候了。”蔡锷点点头,望着这位明大义,识大体的女子,“真是我的知音啊!”他欣慰极了。
  第二天,蔡锷向袁世凯告假请求外出治疗袁世凯见他确实病重,加上对他的戒心也松了,也就同意了。当天晚上暗探来报:“披黑色斗篷的蔡锷已经回到小凤仙处。”袁世凯也没再多心,也没想到与蔡锷一同出去的小凤仙不见了。
  蔡锷乘车到天津,然后绕道日本、香港和越南,于1915年底到达昆明,这个消息传到北京,气得袁世凯又跺脚又捶胸地说:“我一生骗人,没想到竟然被蔡锷骗了。”
  到了昆明后的蔡锷将军,由于咽喉结核的折磨,身体极其虚弱,但他的意志更坚定。12月25日,蔡锷联合唐继尧宣布了云南独立,第二天又成立“护国军”,亲任第一军总司令,出兵讨伐袁世凯。接着,蔡锷发布历数袁世凯十大罪状的讨袁檄文。
  

  蔡锷率领三千一百三十名护国军战士高举战旗向四川进军。袁世凯派出十几万大军在四川围剿堵截。面对强大而凶残的敌人,蔡锷坚定地宣暂:“为了四万万同胞争人格,我蔡锷非拼此一命,努力奋战!”
  他全面估计了敌我双方的态势,以护国军的山地战和近战的特点,主动出击,并在叙永,沪州一带与敌人的主力决战。在战斗中,身为总司令的蔡锷不顾日益加重的病情,身先士卒,每天睡不到三小时的觉。战士们在他的爱国精神鼓舞下,不怕饥寒交迫,与敌人浴血奋战。与此同时,全国各省亦纷纷响应护国军,宣布反袁独立。袁世凯又气又急,于1916年3月22日被迫宣布取消帝制,6月,在惶惶不可终日中,袁世凯绝望死去。
  然而,蔡锷的病情加剧了,可他仍静不下心来养病,他激动地对部下将士们说:“我剩下的日子恐怕不多了,我要把全部生命无保留地奉献给祖国。”
  他在病床上与参谋长和秘书共商重建四川的计划,研究老百姓和战士们的生活问题。不久,他的咽喉更加肿痛,日夜高烧不退。1916年11月8日,蔡锷将军不幸与世长辞,时年仅三十四岁。
  

  孙中山先生在挽联中这样颂扬他:
  平生慷慨班都护,
  万里间关马伏波。
  他的英雄行为永远留在我们心中。
图片均来自网络   
  

一壁残阳
残阳,那是最后一抹晚霞……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