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后几乎是看着社交媒体兴趣的。从校内网,开心网,到赛我,甚至更早的chinaren,再到短暂的facebook,后面的qq空间,微博,微信朋友圈。
从数码相机到智能手机,曾经有那么一段时间,我们也曾热衷于分享生活,哪怕是点点滴滴。朋友一起出去拍了合照,还要大家一起发出去,各自点赞,然后坐在一起嘿嘿傻笑。
后来,是怎么变得呢?
那些社交媒体都消失了,微博变成了年轻粉丝做数据专用,朋友圈上信息越来越少。
为啥我们不爱分享生活了呢?
我也问过我自己,曾经二十年前,数码相机的年代我都能转到电脑,上传赛我,天天计算着来我主页的访问人数,乐此不疲。为了增加点击率,什么我妈,我亲戚统统拉进来一遍。
那时候心情好分享,心情差分享,心里装不了一点喜怒哀乐,MSN上的签名恨不得天天各种语言来一遍地表达自己。
后来究竟是为什么变了呢?
后来可能因为自己老了吧?曾经看过一项研究说人在镜子中看到自己会比相片中好看是因为自己的意识修复了镜中自己在大脑中产生的影像。后来和朋友讨论过,我们归结为大家只是电脑手机看多了,近视严重了点。
也可能因为人到中年,奔波于生活中,发朋友圈考虑这分组那分组精神内耗,还不如刷个小短剧,或者给娃来套练习题来得经济实惠?
还有大概就是沉稳了,心里装得下所有的情绪,也容得下欢喜悲伤。
到现在,我还是很爱看别人朋友圈分享的,尤其一到假期,云旅游也挺有乐趣的。不同的美景,透过不同的眼睛,展现出来,就像把那些本是固定的景色增添了生动的灵魂。
而我,从朋友圈的输出者,变成了忠实的观众。
也或许再过二十年,当我跟朋友享受退休生活的时候,又能回到一张照片几个人发的轻松时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