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技术
大数据技术即媒体通过全样本数据对事物间的关联性进行量化,揭示事物的深层联系和发展规律。利用大数据分析后进行选题策划,根据网上的热点、网民关注热度及情感倾向,找到或确定新闻选题。在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及肯尼斯·库克耶编写的《大数据时代》 中,大数据指不采用随机分析法(抽样调查)这样的捷径,而是对所有数据进行分析处理。IBM提出大数据的5V特点,分别是:Volume(大量)、Velocity(高速)、Variety(多样)、Value(低价值密度)、Veracity(真实性)。
案例:
央视网的“智媒数据链”“智闻”产品可以通过挖掘全网大数据,实现快速分析捕捉全网实时热点信息、追踪热点源头、厘清发展脉络、实时感知变化,帮助记者精准挖掘有价值的素材信息,更好地完成选题策划。
算法技术
算法技术在新闻传播领域的体现最多见于“算法新闻”。算法新闻是人工智能与新闻传播业相结合的产物,最早起源于欧美,具体是指基于海量数据,运用智能算法自动生产和精确分发的新闻。它包括信息采集、储存、写作、编辑、展示、数据分析及营销等业务的自动化实现。
案例: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的“总台算法”建立了从细分内容到爆款内容的内容漏斗模型,同时建立从高活用户到低活用户的流量阶梯模型,将可能成为热点、爆款的精品内容逐渐放大人群推送范围,从而有效检验内容传播力。事实证明 ,“总台算法”有效助力新用户引流、老用户驻留,实现了总台用户数量和活跃度的双增长。
物联网和传感器技术
利用传感器来生成或采集信息,通过软件汇总分析、可视化,最后由人写出新闻,进而完成讲出故事的生产模式。
案例:
2023年春节期间,中央电视台推出了系列节目《传感中国》,通过传感器透视我国近些年高科技产业的快速发展,同时也向亿万中国民众科普了传感器在春运、南水北调、农业、物流、智慧城市等等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工程中发挥的巨大作用。
虚拟现实技术
所谓VR,即虚拟现实,是一种可以创建和体验虚拟世界的计算机仿真系统。它提供一种多源信息融合的交互式三维动态视景,使用户沉浸其中,带来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VR被认为有沉浸感、交互性、想象性三个基本特征。
案例:
巴黎奥运会期间,央视首次采用“4K超高清+三维声”制作开闭幕式和赛事节目,让观众拥有了更加沉浸式的观赛体验。一方面依托总台的4K/8K超高清电视节目源站和“双千兆”网络,基于大小屏融合传播来塑造受众“来央视频看体育赛事”的新习惯;另一方面依托“同步听”功能,帮助受众利用耳机收听欣赏与视频同步的双耳渲染三维菁彩声电视半音,沉浸式还原奥运赛事真实的现场氛围。
AR & MR & XR
AR(Augmented Reality)可理解为“真实世界+数字化信息”,是一种将计算机构建的虚拟物体、场景或系统提示信息(包括文字、图像、视频和3D模型)叠加到真实场景之上的技术,可为用户实时地提供一个虚实融合沉浸式的体验。
MR(Mixed Reality)包括了VR与AR,可理解为“真实世界+虚拟世界+数字化信息”,指合并现实和虚拟世界而产生的新的可视化环境,用户可在新的可视化环境里与物理和数字对象共存,并实时互动。
XR(Extended Reality)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指通过计算机技术和可穿戴设备产生的一个真实与虚拟组合的、可人机交互的环境,包括AR、VR、MR以及介于他们之间的所有内容,也被称为未来交互的终极形态。
案例:
今年五月,NBA武侠风格XR直播舞台震撼登场。武侠风格XR场景里,演播技术团队融入了众多庆余年元素。其中最重磅的是后山区域采用实时引擎渲染技术,1:1还原庆余年中的悬空寺。演播技术团队利用AIGC(人工智能生成内容)技术,为XR场景设计创作了多个概念图方案。凭借AI强大的生成能力,在极短时间内输出多版高质量设计图。待各方敲定主要方向后,团队直接从头搭建场景并细化,一气呵成。AIGC的成功引入,革新了XR场景的设计流程和效率。
人工智能技术
人工智能技术与新闻业融合的历程大致可分为:新闻写作机器人、智能算法推送、元宇宙新闻、及AIGC(人工智能生成内容,Artificial Intelligence Generated Content)新闻等四个阶段。具体来说,新闻写作机器人阶段的内容生成主要是基于新闻文字、视频、音频等数据的制作,不仅实现了新闻生产逼近实时化,还减少了新闻生产中的简单重复劳动,把职业记者编辑从简讯、快讯等技术含量相对不高的工作中解放出来,推动记者编辑和新闻生产流程的转型。
案例1:
“人民日报社AI编辑部”是2020年由阿里云视频云与人民日报报社技术部共同研发,并在多届两会报道中发挥重要。2023 年的全国两会期间,人民日报推出人工智能编辑部 4.0,其中包括智能助理、智能绘图、两会视频模板等功能,以人工智能技术优化两会新闻报道流程与产出。
案例2:
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制作的首部文生视频AI系列动画片《千秋诗颂》依托总台“央视听媒体大模型”,运用AI人工智能技术将诗词制作为水墨国风动画,再现了中国古诗词中的人物造型、场景和道具,打造了一部将中华古典诗词与现代视听艺术相结合的动画作品。
案例3:
由成都市广播电视台发起,广州市广播电视台、武汉广播电视台(集团)、南京广播电视集团等十家市级电视台联合制作的AIGC主题系列城市宣传片《万千气象 AI中国》发布。该片从音乐制作、文本创作,从美术分镜到画面生成,全流程采用最新AIGC技术,作品内容不仅横贯古今,而且城市的鸟瞰全景和富有特色的地标性建筑也尽收眼底。
案例4
2024年的两会报道中,人民网《两会AI学习》栏目推出AI数字主持人矩阵中有6位朝气蓬勃的多民族数字主持人,这些数字人身穿民族特色的服饰,并且擅长所属民族的语言,可以为各民族的同胞们带来多样性语言、富有民族特色的播报服务。在两会当中不仅关注到各民族不同语言的传播需求,还通过不同的民族服饰拉近与传播对象的距离,能够让两会内容更广泛地传播到全国人民当中。
往期链接
必考词案例库01|关于虚假新闻的最新案例有哪些?考研人速看积累~
必考词案例库03|媒体融合案例太多?全新案例已帮你分类好啦!
必考词案例库04 | 有关新型主流媒体的论据和案例来啦!赶紧收藏积累起来吧~
2025级作业批改班上线
2025级半程班上线
2025级实务班上线
25级新传考研备考攻略
24级新传考研真题解析
有往2025新传院校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