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病会不会进展为尿毒症?最强预测指标来了!

文摘   健康   2024-10-09 18:54   河北  
我们都知道,尿蛋白和肾功能是肾脏结局的2个重要的影响因素,标志着尿毒症风险的大小。
除此之外,肾病还有没有其它进展因素?
有,而且很多。
有时候我们会看到,一位患者尿蛋白2g,另一位患者尿蛋白4g,十来年过去后反而是尿蛋白2g的患者更早地进展成了尿毒症,这就是其它进展因素的危害。
那么,肾病进展因素都是谁?破坏力有多大?谁大谁小?以前我们只有个模糊的概念,具体多少还真不好说。

权威肾病期刊JASN(《美国肾脏病学会期刊》)发布了一项meta分析:通过对129项研究进行分析,得出了5个「肾病结局预测指标」的风险大小排名。
今天我们就来看看这帮坏蛋到底有多坏。
尿毒症风险从小到大排序,越往后越大。
首先是两项尿液指标:
KIM-1(肾损伤分子-1),增加肾功能恶化风险10%;
NGAL(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增加肾功能恶化风险12%.
尿毒症风险更大的是血液指标:
FGF-23(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增加肾功能恶化风险21%;
TNFR-2(肿瘤坏死因子受体-2),增加肾功能恶化风险107%;
TNFR-1(肿瘤坏死因子受体-1),增加肾功能恶化风险117%.
其实,平时肾内科在临床上,反倒是检查那2项风险小的尿液指标更多,为何?

因为这2项尿液指标高的患者,病情较急,往往是出现了快速进展:尿蛋白、血肌酐飙升,可能伴有重度水肿、少尿或是无尿,甚至严重到尿毒症水平,令人触目惊心。患者会催促医生赶紧治啊!一定要治好啊!医生也会说好好好,不要急不要慌,治好还是有很大把握的。
为啥有把握呢?因为这种肾损害是可逆的,只要诊断准确、治疗及时,肾功能就可以恢复如初。少数患者可能恢复不到原来水平,但尿毒症风险已经被大大降低。
肾损伤分子检测,去年底被我国批准进入临床后,我院在今年初率先引进了这个检查项目。随后,在新冠病毒感染、恶性高血压、药物性肾损伤等多种加重因素的肾友中,我们都发现了肾损伤分子超标,并及时救治,使患者的肾功能得到了恢复。
所以最后来看,尿肾损伤分子(KIM-1)和尿NGAL超标,增加的尿毒症风险并不是特别大,增幅10%-12%之间——这个增幅主要是因为部分地区检验设备和健康意识缺乏、没有及时检查发现;如果都能早发现的话,早就把它抹平了。
尿毒症风险最大的,还是血液中的生物标志物(肾病是一种特殊血液病的理念,又一次得到验证)。

尤其是TNFR-2、TNFR-1两兄弟,平时不显山不露水,患者往往没有不适感觉,但其罪恶之大,罄竹难书,可以导致肾功能恶化风险翻倍!
风险差距为啥这么大?
俩兄弟是怎么做到这么大风险的呢?因为它们可狡猾了,主打一个静悄悄。它们从来不发动总攻,而是偷偷地增加肾脏肌成纤维细胞,使肾小管、肾间质慢慢地发生纤维化。患者的肌酐上升不明显,每年只上升10%,许多人不知道自己得了肾病,毫无感觉,多年后一查就是尿毒症。
重症指标反而结局好(KIM-1轻症指标反而结局差TNFR-1等,肾病被称为“沉默的杀手”,果真名不虚传。
别说肾病中有90%是不知道已经患病的人,即便是那部分已确诊的,又有多少人重视?有多少人能够幸免于难?反正到最后,无人问责,一切有透析
人们都说,中国的利益分配原则各尽所能、按闹分配”,医疗资源又何尝不是按闹分配?(这里不是闹事的意思,是病情闹得急)
慢性病,没有特效药,靠的是什么?只能靠医生和患者的主观能动性:是否及时检出、是否治疗到位、是否坚持复诊……
即使重症,也不要紧,只要医患同心,大概率战胜病魔;
即使小病,也有隐患,只要人心涣散,大概率败给病魔。
不禁慨叹:这一组风险数据,真是肾科百态的真实写照啊!
肾友们若还有肾脏病问题,加微信咨询,一对一指导

天天说肾
我是一名肾内科医生,同时也是一位父亲、丈夫、儿子,无论您是同行还是患者朋友,我都愿意与您一道分享我的所思所得,与您共享健康!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