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电视剧《山花烂漫时》完结,张桂梅校长创办免费女子高中的故事再次进入大众视野。
这一次观众们津津乐道的不仅是张桂梅校长的乐观和坚守,还看到了女高学生们如何克服困难、相互扶持、在学业和生活中取得进步。她们的友情、爱情、家庭关系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曲高昂的命运交响曲。
“蔡蔡,像我们这样的家庭,摆脱命运的方式真的只有读书了,我就是你的参照物,路我已经给你蹚过一遍了,继续读书,参加高考,你才能打破这个恶性循环。”
她坚定地告诉蔡桂枝:“我需要你回来当我的对手。”
在她们的友谊中,竞争是可以大大方方说出来的,这并不是一个不好的词。你知道的,我对你总是有一种竞争情绪。但这并不妨碍,我对你的欣赏。
这一刻,朋友与对手的界限在这一刻变得模糊,她们如同双子星般互相照耀、互相扶持。这样的关系,不仅让她们在学业上彼此激励,更让她们在生活的风雨中共同成长。
在众多刻画女性关系的影视剧中更倾向于描写女性竞争间的暗流涌动,谷雨和蔡桂枝光明磊落的互相助力反而是少数。
例如在青春校园剧《你好,旧时光》中,辛锐是女主余周周初中时的好友,但她对余周周好成绩和好人缘的嫉妒,让她选择写匿名信告发余周周早恋。
女性通常被鼓励培养亲密和支持性的关系,这可能减少了亦敌亦友关系形成的空间。大部分人甚至女性自己都认为女性之间的竞争必然导致友情的破碎。
好在现实不是八点档的泡沫剧,也有许多与谷雨和蔡桂枝相似的女性友谊,例如前不久有一次引入瞩目的“双子星”:全红婵和陈芋汐。
这对跳水界的“双子星”不仅多次夺得双人10米跳台的冠军,还在单人10米跳台比赛中包揽了金银牌。她们也成为了年轻运动员心目中的榜样。
很多人为陈芋汐的银牌惋惜,把全红婵的存在看作她的遗憾。但陈芋汐从不这样觉得,“我期望自己能蹬得跟她一样高,翻得跟她一样快,动作跟她一样漂亮。”
在每一次训练与比赛中,她们不仅是对手,更是彼此的支持者。全红婵的出色表现激励着陈芋汐去追求更高的目标,而陈芋汐的努力也推动全红婵不断提升自己的技术。
这种良性竞争不仅提升了她们的技能水平,更让她们在心理上感到彼此是不可或缺的伙伴。
全红婵与陈芋汐的友谊向我们展示了竞争与互助可以并存。心生羡慕并不一定引发对立,反而能够促成彼此的追赶与支持。爱不因嫉妒而蒙尘,反而愈加蓬勃旺盛。
在这种“天才女友”式的友谊中,我们看到了真正的坚韧。它不会轻易被外界的干扰打破,反而因相互欣赏与追求而愈加牢固。这样的友谊不仅丰富了她们的运动生涯,更为其他女性树立了榜样。
许多影视作品中,女性角色的故事往往围绕男性展开。
即使是女主角,她们也常常被困在与男性相关的情感叙事中。她不是作为母亲的形象出现,就是作为某人的妻子,很少能有真正属于女性自己的故事和声音。
学者戴锦华说过这样一段话,“在主流社会的认知当中,女性是没有友谊的。女人的友谊存在在少女阶段,然后由男性的介入和登临而宣告结束。”
这种现象源自社会对女性的固有偏见,认为女性的社会地位和价值必须通过男性来实现。
例如在台剧《不够善良的我们》中,简庆芬和Rebecca曾是情敌。尽管十年后,她们各自有了新的生活,但她们的情感困境依旧离不开对同一个男人何瑞之的怀念与纠结。
简庆芬深陷困惑,始终怀疑丈夫是否真正爱她,会不会依旧忘不了“心里的微笑”。与此同时,Rebecca也在自我怀疑中挣扎,回想如果当初选择了坚持,人生是否会有所不同。
即使简庆芬陪伴身患重病的Rebecca度过最后的时光,她们的话题中心仍然围绕着简庆芬的丈夫。这种围绕着男性展开的女性竞争,表现出激烈的斗斗和排他性,也就是老生常谈的“雌竞”。
这种“雌竞”叙事大大削弱了女性独立性的存在,把女性成长局限以男性为中心的情感框架中,使角色无法摆脱“性缘叙事”的限制。
在这样的剧集中,女性失去了作为独立主体的力量,变成了男性世界中的附属物。
日本社会学家上野千鹤子在她的著作《厌女》中深刻探讨过父权社会中女性友谊的困难性。
上野千鹤子指出,女性共同体比起男性共同体而言,更容易充满混乱和动荡,而这种混乱和动荡,是社会为两性设定的不同社会角色造成的。
东亚社会中严格的性别角色分工使得女性容易陷入复杂的人际关系。当女性被局限在婚姻和家庭中时,缺乏独立发展空间的她们往往转而对其他女性展开竞争。
这种竞争不仅对女性友谊构成威胁,也让女性在社会中的自主性进一步被削弱。
在《山花烂漫时》中,谷雨和蔡桂枝的友谊为我们展示了另一种女性关系,难能可贵地打破了传统影视剧中的性缘叙事。
她们的联结并非因男性而起,也不依附于男性的关注,而是基于共同的命运抗争和对社会不公的反抗。
她们的关系是建立在深刻的理解之上的,没有嫉妒和攻击,只有真诚的关心和无私的帮助。她们彼此倾听,分享快乐和悲伤。
在面对生活与社会挑战时,从对方身上获得力量,共同成长。这种友谊让女性不再依赖父权社会的认可,而是通过真实的情感联结,寻找内心的力量与成长空间。
这种纯粹的情感连接打破了传统叙事中女性角色常常被描绘成相互竞争和嫉妒的刻板印象。她们的友谊为女性提供了另一种新思路——不再依赖外界的认可,而是通过真实的情感联结,寻求内心的力量和成长。
事实上,这样的女性友谊在千年前就已存在,湖南永州的“女书”文化就是一个鲜活的例子。
由于当时的女性无法接受正规教育,不可以读书识字。那里的女性便创造了一种专门供女性之间对话的文字。她们用这些文字,描写婚姻家庭、乡里逸闻、歌谣谜语等。
这种独特的文字成了她们独特的沟通密码,让她们得以在一个封建礼教的时代里,互相丰盈彼此的精神世界。
这是另一种女性友谊的模样,原来当女性凝视她者时,看见的可以不是男人的影子,而是另一个共振的灵魂。
人是复杂和多样的,女性关系同样如此。既有彼此扶持的真诚瞬间,也存在微妙的情感张力。这种多层次的情感网络,使得女性友谊既具有挑战性,又充满了无限可能。
那么,女性们如何才能在这其中找到平衡,塑造出深刻而丰富的情感连接?
| 与朋友主动沟通
定期进行深度交流,分享自己的想法和感受,鼓励对方也表达自己。无论是感恩、祝福、赞美,还是担忧、不满、嫉妒,所有的情绪和想法都是被允许的。朋友之间的互相支持可以减轻压力,提高心理健康。
可以每月或每季组织一次聚会,如茶话会、读书会或游戏夜,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加深彼此的理解和信任。良好的友谊提供了一个社会支持网络,帮助个体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挑战。
| 保持自身的包容性
除了沟通,保持包容性同样重要。
尊重并包容他人的差异,理解每个人的独特性,能够增强友谊的深度。两人之间的不同并不代表高低或优劣,正是我们的差异让友谊更加丰富多元。接纳彼此的不同,能够让友谊在多样性中绽放出更多的光彩。
通过与朋友的互动,个体也能更好地了解自己,包括自己的优势、弱点和兴趣。友情促进了自我反思和个人成长。
| 参与共同活动
通过设立共同的目标来增强友谊,共同的目标可以进一步加深友谊。无论是选择共同学习一项新技能,比如烹饪、绘画或舞蹈,还是参与志愿活动。
共同成长能加深联系,建立更深的情感纽带。这样的活动不仅为友谊注入了活力,也能让彼此在轻松的氛围中分享快乐。
| 不将友谊看成爱情的附属品
友情不应被视为爱情的附属品,也不该让友情的序列排在爱情之后。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友情与爱情各自满足了不同的心理需求。它们各自扮演着不同的角色,都是不可或缺的。
友情为我们提供了稳固的社会支持、信任和归属感,它能让人在面对压力和困境时得到缓冲和安慰。
而爱情则更多地涉及亲密关系中的情感联结与归属感,满足了人类对于亲密、独特情感共鸣的需求。这两种情感共同为我们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提供了支持,任何一种的缺失都可能影响我们的生活质量。
我们不仅要重视爱情,珍惜与爱人的亲密关系,也要给予友情应有的重视。
只有这样,才能获得更加丰富的人生体验。
Referen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