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曼朗将要介绍的成员是曼朗的心理咨询师叶子薇,作为谢菲尔德大学教育心理学硕士和英国认证心理咨询师,叶子薇先后在渥太华、伦敦、和上海的心理诊所和学校,为多年龄段不同群体提供心理咨询服务。
A:我叫叶子薇,是上海曼朗心理静安门诊中心的心理咨询师。
本科和研究生分别是在加拿大和英国读的临床心理学,也是英国认证心理咨询师,18年回国后就一直在从事心理学相关的工作,获得了正念认知疗法培训师讲师资格。
我擅长多种专业干预技术,包括接纳承诺疗法、认知行为干预、情绪取向疗法、结构式家庭治疗等。
Q:当初为什么选择心理咨询师这个行业?
A:有两个契机,一个是初高中阶段受爸爸的影响,对哲学比较感兴趣,看了很多相关书籍,因为心理学和哲学联系是很紧密的,在这些书的过程中也会接触到很多心理学的概念。
第二个就是在高中一次职业发展课堂上做了霍兰德职业兴趣测试,测试结果是我适合心理咨询相关行业,正好我也感兴趣,所以大学选了这个专业。
Q:心理咨询师这个职业怎样改变了你的生活和思考方式?
A:我会觉得自己的包容度更高了,可能以前接受不了的事现在能接受。在工作过程中,我慢慢体会到个体的差异,面对同一件事,不同人想法和行动可能是完全不同的。
见的人多了,逐渐理解每种行为背后其实都有深层的动机和原因,可能对应着某种需求,认识到这一点也就更能理解到为什么会做出某种决定。
还有一个点,我会习惯性地去建立边界,在周围人眼里我可能是个边界感很强的人。
在职业起步阶段,我逐渐意识到建立边界是很重要的,不管是工作当中,还是自己的生活与工作。
比如今天来访说了一件让我很悲伤的事情,我不会任由这种情绪把自己耗住,工作的事就留在工作里。这也是为什么咨询当中有很多伦理,包括一些技术,其实就是在帮助咨询师明晰边界。
Q:平时怎样处理自己的负面情绪?
A:人都有喜怒哀乐,有负面情绪是非常正常的。任何的情绪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或日常生活都是非常重要的,人不可能一直都是处于一个亢奋或者是快乐的状态,一定会有情绪的起伏。
我自己不会觉得悲伤和愤怒是负面的,更多地会选择接纳,让自己和消极的当下共处,感受情绪的自然起伏。
接纳之后,也会尝试一些自我调节的方法,帮助身体去走出消极的感受,比如通过户外散步、放空或是晒太阳,重新回到不那么消极的状态。
这是个帮助来访理解自己并和他们一起探索的过程。
Q:你觉得自己和大众概念中心理咨询师最契合、反差最大的特征分别是什么?
A:最契合的点可能是共情和倾听的能力。当咨询进行到后期,咨访关系很稳定时,来访会给我一些比较直接的个人评价,提到最多的就是觉得我能理解、共情他们,还有人会好奇“咨询师是不是会读心术?”
这一方面是因为我有临床经验的积累,对某些问题或者是症状背后的原因有大概的了解,就会让来访感觉好像这个咨询师知道我在想什么。
但更多是因为始终保持好奇与倾听,观察咨询中的来访,去听他到底想表达什么,以及话语背后的诉求。对话里的点进一步去询问,探索他在纠结或是有症结的事,这是让来访感觉到共情和支持很重要的一个原因。
不一样的点可能是我在咨询过程中不会有过多的输出,其实也是很多人疑惑的点:为什么咨询师听多说少?
大众会认为心理咨询是给出建议和指导去解决来访的各种问题,但我会倾向于理解成这是一个帮助来访理解自己、和他们一起探索的过程。
很多时候咨询师并不会提供建议或者来帮助你解决困难,更多其实在于共同探索。在这个过程中会通过提问引导来访探索自己的内在与需求。
Q:在你擅长处理的方向上(抑郁、焦虑、失眠、人际关系),大众会有哪些常见的误区,你是怎么看待这些问题的?
A:在心理咨询过程中我不会主动引导来访者谈自身的具体症状,因为一旦谈起症状,来访就会罗列出各种各样的原因,去归纳总结为什么自己会这样。
同时大众可能会觉得抑郁、焦虑和失眠都和人际关系没什么联系,只是单独的一些症状。
作为咨询师,我更多是会去讲替代,或者讲关系。比如有来访说自己因为学习压力大,导致抑郁了,不想去上学,我就会问他为什么只是对学习有压力,对其他事情,比如说玩游戏怎么就没有压力呢?
听着很无厘头的问题,其实是引导他自己去探索,去思考到底为什么有压力,让他觉察工作或者是学习是如何影响他情绪的。
以及谈到关系,这是在咨询中绕不开的一个话题。包括咨访关系本身也是一种重要的关系,我们会引导来访去看到咨访关系中呈现出的他与人相处、处理日常问题的固有模式。
让来访者感受到人和人之间相互影响的过程,从而更加了解自己,认识到自己什么样的性格特点和惯用应对机制在影响自己的社会关系,产生了那些压力和焦虑。
通过这种交流和互动,我和与来访者都可以更好地理解他当前的状况。
Q:整合流派,到底是怎么整合的?
A: 整合流派其实是最近十几年提出的一个新理论,考虑到不管是精神分析、动力学或者认知行为疗法,如果咨询师只擅长单一流派并运用到所有来访身上,这肯定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每个流派或者是技术各有优势,当然也有短板,比如说对于幻听、幻觉比较重的这些精神症性症状,可能人本、认知行为疗法都不太适用,需要用到精神分析或者是动力学的流派和理论。
整合最大的特点,就是从来访的角度考虑最适合的诊疗方案。
这也是曼朗坚持循证和多学科团队协作的意义,在精神科医生、护士、咨询师、治疗师等不同岗位的支持下,对来访从生理、心理还有行为方面做一系列评估,更全面地发现他的需求。
Q:为什么选择情绪取向疗法和正念认知疗法作为主要的咨询方向?
A:我本科和研究生阶段学的都是偏临床的心理学流派和理论,包括接纳承诺、认知行为和家庭治疗,它们都属于循证体系。
认知行为疗法最吸引我的一点就是它更多地在关注当下,关注社会功能。不追究你的症状到底是怎样形成的,更多是看到观念对行为的影响。
比如来访有强迫的一些症状或行为,那的确可能会影响到他的生活,但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了生活、或者是来访是否对行为自洽,这是我重点关注的。
正念疗法也是认知行为疗法的衍生流派,根基就在于发现认知在整个行为模式中起到的作用,去看到思维怎么影响行为,
比如频繁的洗手或检查门窗,这些行为没有打断来访者正常的工作生活,只是养成了一个日常的习惯,那么对于他来说这是自洽的,那我可能就不会去深究。
而是会让这个来访去接纳自己,允许自己有这些行为,带着这种状态去更好地生活才是最重要的。
Q:在曼朗的工作有什么样的体会?
A:曼朗是国内目前比较少见的既是循证又有精神科医生的专科门诊,它有本土化的部分,但也非常和国际接轨,所以和我之前在国外工作的感觉是相似的。
包括定期举行的MDT(多学科会诊)会议,让咨询师和医生高效沟通,共同探索怎么去更好地帮助来访,提供整合方案,这在其他诊所可能很难实现。
Q:作为咨询师的日常是怎么样的?
A:我习惯在前一天晚上就定下第二天的日程安排,按轻松缓急去决定先做什么后做什么。
每天必不可少的是临床工作,还有市场方面的文案要做,自己会写一些课纲,不定期有活动方案的讨论会议,也会去承接一些线下讲座。
Q:相较于之前在国外的工作经历(渥太华、伦敦),国内的工作有何不同之处?
A:在国外工作语言是英语,因为它不是我的母语,在与母语者交流时我会更加谨慎。比如他们说的一个单词,我可能会去问是不是我理解的意思,还需要了解成长环境、宗教信仰等一些背景信息。
在曼朗工作我也会接触到不同国家来的来访,那么问题也是一样的,就是怎么去和跨文化来访者沟通。我认为要保持好奇,对微小或是普通的问题都要去仔细询问,可能背后就藏着关键点。
Q:可以分享一下工作以来遇到的最大挑战或者印象最深刻的经历吗?
A:印象比较深的一位来访,同时也算是最大的挑战,是我曾经遇到过一个讲西班牙语的来访,他在伦敦生活了七八年,但英语交流还是有很大困难,我听不懂他说什么,他也听不懂我说什么。
比如说强迫洗手这一件事,他不知道怎么准确表达,就用自己有限的词汇量和肢体动作解释了大概5分钟。
虽然语言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就咨询本身来说,逻辑还是一样的,就是对来访者保持无条件积极关注,对他可能想表达的意思和动作都保持好奇,去询问他到底想传达什么意思,到底在说什么。
某种意义上这个挑战也更能让我们回到咨询的本质,这个来访的咨询还持续了挺长一段时间的。
Q:不同国家的群体咨询中的问题会有所不同吗?
A: 跨文化带来的冲突和其他议题一样,一定在咨询中会遇到。在咨询中任何的矛盾冲突,甚至是所谓敏感的话题都是可以拿出来去开诚布公地去探讨。
比如说我遇到来访的宗教信仰里,它是不允许和一个女性的咨询师深入的探讨某些议题,这些时候必然会有一些冲突和矛盾。
咨询师这时候是需要去和来访探讨,说这个冲突和矛盾在哪里,既然就是你意识到你的一些宗教的信仰,或者是你的三观,是不允许你和我探讨这样的议题,那么为什么你会还是会选择我和你做咨询?如果把我换成一个男性的咨询师,或者是换成一个其他人种的咨询师,又会有什么不一样?
具体到议题时,其实是大致相同的,但的确也会有差异。比如说研究发现某些人种患 PTSD 的比率显著高于另外一些人种,这很容易理解,因为历史文化肯定和人们的心理有关系。
我一直觉得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领域,关于跨文化、跨人种的不同心理状态和患某种心理疾病的概率也有很多相关方面的研究。
Q:对线上心理咨询有何看法?
A: 互联网把许多不可能变成了可能。回国的时候,我当时是有固定的督导老师和个人体验的咨询师,物理上的距离会导致我没有办法和他们保持每周一次的线下见面。
但是线上就把不可能变成了可能,即使回到国内搁着时差,我也能和他们每周见一次。
对我自身的工作也有帮助。线上咨询克服了物理距离,提供了很大的便利,很多来访不在一二线城市生活,可线下接触的咨询师不满足他们的需求,那么线上咨询就成了一个很好的选择。
当然也存在局限性,因为通过屏幕来观察和线下面对面的感觉还是完全不一样的,很多信息是在线上沟通是无法得到的。
还有在线上针对某些来访运用正念疗法时,就会变得有些困难,因为没办法观察到全身的变化,只能看到脸或者是肩部以上。而面对面咨询,咨询师可以借助观察听觉等方式获得更全面的信息。
Q:对想入行的后辈有什么建议?
A: 我想说的是:多尝试、多体验。
不管目前在哪个教育阶段,如果因为对未来工作有明确的预设就专攻这方面的内容,其实会带来一些局限性,不管是对自身职业发展还是经验积累方面。
所以趁年轻还没入行时,多去尝试、多去学习、即使可能是没那么感兴趣的流派理论甚至跨学科的知识,都会对自己将来工作和特别是咨询经历有很大的帮助。
因为你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来访,有些时候他们说的问题可能就和你学生时代偶然去听的一次讲座相关,你接触得越多就越清楚怎么去帮助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