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随机抽取一个人的微信聊天记录,聊天记录中的哈字总数可能超出人们的想象。
满屏的“哈”才能配得上我们那一丝雀跃的心情,使用夸张的用语似乎成了我们在社交网络上聊天的常态。
想要表达谢意,”谢谢“已经显得太过平淡,”爱你“才是常见的输出;”宝贝“”姐妹“也不再是表示亲昵的称呼,只是起了个”喂“甚至是标点符号的作用。
前几年流行的“绝绝子”文体,极致夸张的”救命真的笑不活了“”啊啊啊啊我真的哭死““杀疯了”更是将语言的通货膨胀推到了“寻死觅活”的程度。
社会学家李安宅在其著作《论语言的通货膨胀》中指出:“币制是交换财富的手段,语言是表达思想和情感的媒介;如同制币与其背后财富的不匹配而生的通胀,语言和语言背后的思想、情感的不匹配,就是语言的通胀。”
美国社会学家戈夫曼在他的著作《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中提出了著名的“拟剧理论”。
他认为,世界就像一个巨大的舞台,每个人都是舞台上的演员,会有意识地打扮和包装自己,控制自己的言语和行为,以引导他人形成特定的印象。
社交表演的实质,就是对印象的管理。在前台的表演中,人们会仔细斟酌自己的语言表达,以维护自己的良好形象。
从社交的角度来看,我们之所以选择这种夸张化的表达方式,可能是因为社交媒体上的交流缺乏面部表情、语音语调、手势动作等身体语言。这让我们担忧无法表达出自己想要传达的意思。
而试图将社交网络变为一场带有肢体动作的盛大表演,实际是在弥补社交网络表达不力的缺陷。
人们倾向于用一连串的“哈哈哈哈哈”来表达情感,这比寻找合适的文本词语和表情包要方便得多。在真实情感表达面前,许多人更喜欢借助膨胀语言这一表演手段。
怕被误解的我们尝试将屏幕之外的内心活动寄托在过度夸张化的语言中,而膨胀的语言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人们进行社交表演的工具。
随着夸张语言在社交媒体上的流行,语言也在一点点地失去其丰富的内涵与活力,真实情感渐渐被掩盖。
当对方发来一个笑话,明明没有那么好笑,但为了照顾对方的情绪,维系这段关系,我们要回复一连串的哈哈哈来证明自己的开心。
膨胀的“哈”就像一张社交面具,在面具之下人们隐藏真实的自己,掩饰当下真实的心情。对话看似欢乐、有趣,但对应的现实可能只是一张面无表情的脸。
为了迎合他人,选择牺牲自我,会让我们更加难以找到内心的安宁。久而久之,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变得表面化,情感也开始被简化为一串串看似饱含热情的虚假回应。
人们在追求夸张反馈的过程中,忽略了沟通的真正意义——彼此理解与情感的交流。
心理学家塔瓦布在《界限》一书中说过:“我们因为过于顾及他人的感受和需要,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资源,从而反过来限制了自己的身心自由。”
当我们过于关注他人的期望时,往往会忽视自己的真实需求,最终导致内心的疲惫。当我们每次都小心翼翼地斟酌语句,以越来越夸张的文字来表明自己并没有恶意时,身心或许早已迷失在令人目眩的社交表演中了。
长期的情感扮演之后,当代人本就并不充沛的情感难免会逐渐枯竭,也就是所谓的情感倦怠。
朋友间的问候变得像一种仪式,缺乏真正的情感连接;恋人之间的甜蜜言语则在不断升级的夸张中失去了原有的温暖和亲密感。
麦克卢汉说:“我们塑造了工具,然后工具塑造了我们。”语言和社交媒体本来是我们制造出来方便交流的工具,现在却反作用于我们自己。这种维持情感扮演与内心真实感受的落差会对自我造成极大的心理压力。
在一份针对“文字讨好”的访谈研究中,有受访者表示自己在一次次沟通中开始害怕微信提示音,也有人表示在被虚情假意的伪装伤害后开始对同事心怀戒备,假装热情。
这种伪装的热情和肤浅的交流,使得深层次的理解与支持变得愈发稀缺。当沟通变成了策略,而不是情感的流露时,彼此的信任感也随之减弱。
尤其是在如今社会节奏过快的时代,职场、友情、爱情,各种社交关系令人常常同时进行多线程行为,随之而来的则是各种焦虑:该如何调动情绪同时使这么多人满意?
在社交过程上,无论是通过个性化的表达来吸引眼球,还是跟随潮流以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我们内心深处真正害怕的,不过是被他人排斥。
这种恐惧往往驱使我们在语言通货膨胀的社交表演中,隐藏自己的真实情感,以期赢得他人的喜爱。
这种潜意识的讨好行为,让我们选择掩盖真实的自我,以换取他人的青睐。它甚至有可能从线上延伸到线下,让我们在现实生活中也不自觉地说出“爱你”“笑不活了”,哪怕当时的情绪并未达到那种程度。
然而,讨好真的能带来我们渴望的结果吗?
短期内,讨好或许能赢得他人的认可和喜爱,因为它迎合了他人的期望,做出了让步和妥协。但这种以取悦为基础的关系往往是脆弱的,缺乏真实的互动和深入的沟通,一次偶尔的拒绝就可能导致关系的破裂。
实际上,无论是在虚拟世界还是现实生活,真诚地表达自己的情感、渴望和需求,并不会让人反感。真诚,才是人际关系中真正的粘合剂。
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助益性人际关系的关键在于真诚透明。所谓真诚透明,是用语言和行为表达内心各种各样的感受和态度。即使当下的感受不是积极愉悦的,也可以真诚透明地表达出来。
我们真正喜欢的其实是表里如一,真诚不伪装的人。开心可以笑出来,有不满可以说出来。这样的人会让我们感到值得信赖。
在实际生活中,对于已经习惯于语言通货膨胀的我们来说,真诚其实并不容易做到。但一次小小的尝试或许就可以改变未来。以下是几个关于真诚表达自我的tips,希望可以有所帮助:
| 改变认知
讨好往往是因为产生了“如果我不取悦别人,他们就会不喜欢我”的认知扭曲,但这种不喜欢是否真的会发生并不能被确认。我们是预设了结果,进而提前感到不必要的焦虑。
我们可以试着问问自己:“拒绝一次真的会破坏我们的关系吗?”“我表达自己的需求真的会让对方讨厌我吗?”
之后,用更现实、更积极的思维替代原本的负面思维,例如“我有权利表达我的需求,真正的关系不会因为拒绝而破裂”。
| 渐进性自我表露
当我们修正了扭曲的认知后,适当、逐步地开放自己的真实感受和需求而非一开始就全部敞开,是十分重要的。这有助于减少对被拒绝或让人反感的恐惧。
在这过程中,我们要时刻关注对方的反馈,留意对方的反应,确认他们的接纳程度。如果对方表现出不适或疏远感,要适当调整分享的深度。
此外,选择合适的时机也很重要,可以在你感到与对方有一定信任基础时,进行更深层次的表露。这避免了过早或过于急促的表露带来的尴尬和压力。
Referen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