衔接大学|艺术、地理、科技,大学教授赋能亚太学科建设

教育   教育   2024-04-19 17:38   北京  


明德  |  博学  |  尚美  |  拓新

北京师范大学亚太实验学校

教育浸润生命


凝聚多方共识,赋能协同实践

学校参与北师大基础教育学科共同体建设

由北京师范大学基础教育发展管理部牵头组建的“北京师范大学基础教育学科共同体”,自启动以来,推动了大学一流学科建设与附校基础教育高质量融合发展,结合北京师范大学院系丰富的学科实力和各附校、专家、教授们宝贵的实践经验,发挥大学对中小学教育改革的专业学术支持和科研资源支撑作用,为各附校提供引领性的资源服务项目,助力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从2023年以来,北京师范大学亚太实验学校通过共同体平台积极推动“大学-附校”的学科一体化发展模式,实现优势教育资源共享、学科发展建设共赢共进,先后获得首批“北京师范大学基础教育科学与工程技术教育学科共同体科技特色培育基地”首批“北京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艺术学科共同体艺术特色培育基地”首批“北京师范大学基础教育体育学科共同体体育特色培育基地”称号;深挖优质课程研究,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学校派出数学、英语、化学、生物、物理、地理、道德与法治、艺术、科学等多个学科数名教师,前往各个附校参与共同体高端学科年会/学术论坛;促进教师综合发展,拔高教师教学能力成长,学校小初高3个学段17位老师参与第八届“励耘杯”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赛并取得优异成绩;探索前沿教学新思路,挖掘拓宽教育新领域,学校数名教师线上参与共同体云端教研活动

本学期,艺术、地理、科技等学科共同体来校调研,专家们深入校园内部,了解学校文化,感受“教育浸润生命”理念下的校园氛围,组织多场研讨会及观摩课,与学校师生友好互动。



艺术学科共同体


2024年3月22日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王杰教授带领各部门教师如约来到学校,开展艺术特色培育基地调研指导工作。

研讨会上,徐向东校长介绍了学校历史沿革与发展,杜妍老师为老师们展示了学校艺术教育及各种艺术社团发展情况。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任晟姝副教授,作为教科版《艺术·影视 (含数字媒体艺术》分册主编,就指向核心素养培育的影视课程与教学进行了前沿性剖析。昌平区北师大二附中未来科学城学校王玲老师,针对舞蹈跨学科主题学习的重要性,结合舞蹈实例浅谈如何开展跨学科主题学习。两位老师的分享让在座的教师们都受益匪浅。

亚太的师生们也呈现了丰富的艺术教育成果——谢京津老师的舞蹈展示课《啦啦操》,李林蔚老师的戏剧展示课《表演基本功练习》,舞蹈社团的舞蹈、也是北京市学生艺术节展演金奖作品《行在春风里》,阳光戏剧社展演的英文戏剧《花木兰》,小学金帆合唱团演唱了《小园》、《春燕》两首歌曲。《小园》歌词源于南宋诗人陆游的组诗,作曲家张士超用清丽悠扬的曲调,描绘了在鹧鸪声声的春耕时节,年过半百的诗人回归田园。《春燕》取自云南少数民族调性,在不断转化的调性和不协和和声进行中,塑造了形单影只的春燕孤鸣,到成群燕子鸣叫直到远去,点明了困难之下的艰难与美好希望。学生们美妙的歌声得到来宾们的高度肯定。

交流反馈环节,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的老师们对学校艺术教育及社团活动等方面给予了充分的认可,并对学校新课标背景下课堂教学的开展提出了宝贵的建议。艺术教育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在于弘扬真善美,塑造美好心灵。学校也会一如既往的坚持以美育人,强调艺术学科之间的融合,注重艺术与生活、自然、社会、科技等的关联,落实艺术课程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地理学科共同体


2024年4月1日,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部专家组在董孝斌副部长带领下,来到了北京师范大学亚太实验学校指导。出席的专家有北师大龚吉蕊教授、北师大周红敏教授、北师大金璐老师、北师大高丽丽老师、人教社刘健老师、西城研修学院邬雪梅教研员、十一学校亦庄实验中学常晟校长。

座谈中,亚太实验学校徐向东校长介绍面对新时代育人的要求,学校在课程建设等方面敢于创新,并期待能与北师大进一步深度合作,建立“大-中-小”一体化教育教学新模式。与会专家对学校“教育浸润生命”理念表示肯定,并高度赞扬了学校对于围绕教育理念而开展的系列教育教学活动以及丰硕的育人成果。

在参观校园环节,专家组重点考察了学校建立的高新实验室,并积极与老师们沟通,充分了解实验室设计理念、育人目标、仪器配置、课程设计等内容。在座谈会上,王雅萍副校长向专家介绍了学科建设、教师专业成长等情况,提出希望与北师大地理学部联合开展拔尖创新后备人才培养的合作愿望。董浩伟老师重点介绍了依托“地球与环境实验室”进行的地理学科建设和实验课程建设情况,赵超老师展示了一堂优秀的研究课《工业区位因素——以新能源汽车为例》。

周红敏教授为高中学生带来《遥感——天空之眼》精彩讲座。周教授运用大量案例讲解了遥感的定义、作用和亟待突破点,拓展了学生的学科视野,增强了学生科学报国的家国情怀。

董孝斌部长表示愿意同亚太实验学校共同创建全国首个“课堂-实验室-野外”的地理教学新模式,希望亚太实验学校教师能够走进北师大的重点实验室,如遥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学习前沿的科学技术,并转化为中小学生学习内容。

本次北师大地理专家组入校指导活动,拓宽了学校地理学科教师专业成长思路,明确了学校地理学科发展方向,增强了与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部之间的交流与合作。相信在大学资源的支持下,在学校师生共同努力下,学校地理学科的发展将迈上新的台阶。



科学与工程技术教育共同体


2024年4月10日,北京师范大学基础教育科学与工程技术教育学科共同体专家来到北京师范大学亚太实验学校调研。在调研活动中,共同体成员们不仅参观了基地设施,还观摩了多节富有特色的实验课,深入了解了基地在科技教育方面的创新与实践。与会的专家有北京师范大学科学教育研究院郑永和院长、袁正副院长、陶丹老师、杨洁老师、谢涌博士、余舒雯博士,北京师范大学基础教育发展管理部杨雪主任、王晴雪老师。

物理李凌锐老师带来的《液体的压强》实验课,凭借其生动的实验演示和深入浅出的讲解,赢得了在场师生的高度评价。李老师通过一系列精心设计的实验,直观地展示了液体压强的原理和应用,激发了学生们对物理学的浓厚兴趣。

生物王蓓蓓老师的《植物药组织培养》课程,通过介绍植物药组织培养的基本技术和操作流程,让学生们对现代生物科技有了更直观的认识。李东霞老师的《细菌的核酸检测》课程,向学生们普及了核酸检测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地理董浩伟老师的《温榆河水质检测》课程,则通过实地采样和实验室分析,让学生们了解到了水质检测的重要性和方法。

作为北师大科技特色培育基地校和北京市中小学科学教育示范校,学校始终坚持以科技教育为引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在指导思想方面,学校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通过科技教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在组织架构方面,建立了完善的科技教育体系,包括科学课程、科技活动、科技创新等多个层面。在实施途径方面,注重整合校内外资源,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技活动,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实践平台。

科技中心胡海军主任详细介绍了学校科技活动的思路、落实情况及所面临的困惑。学校一直以来都非常重视科技活动的开展,通过举办科技节、科技创新大赛等活动,激发学生的科技创新热情。董浩伟老师向调研专家介绍了学校少科院的活动及特色。少科院作为学校科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和项目研究,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同时,他也分享了少科院在活动策划、组织管理等方面的经验和做法。

郑永和院长对学校在科技教育方面取得的成果给予了高度评价,并提出了一系列富有建设性的建议。郑院长提出了以农业信息化、航空科技教育为目标的发展方向。发挥自身的地理位置优势,结合当地的农业资源和产业特色,开展农业信息化方面的研究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在现代农业领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同时,航空科技作为当前科技发展的前沿领域,也应成为科技教育的重点方向之一。



结语

学校加入北师大基础教育学科共同体平台,秉持共同体“理念共识、资源共享、成果共生、质量共建、发展共促”的宗旨,依托大学架设的一流学科建设和基础教育高质量融合发展的桥梁,为教师成长提供全维度发展支持,促进教师紧跟学科发展脉搏,助力教师提升教学素养与能力,带动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向高层次对齐,全面进阶向上。



作者:艺术教研组、地理教研组、少科院

执笔:齐雪松、董浩伟、韩昊桐

编辑:韩昊桐、梅子颖

签发:校长办公室

中国传统主题色:帝释青            


点击“在看”,陪生命走过四季

北京师范大学亚太实验学校
北京师范大学亚太实验学校相关工作简报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