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库】新书推荐|张蕴岭《东北亚命运共同体构建研究》

文摘   2024-08-24 18:41   山东  

文章来源: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东北亚命运共同体构建研究》
张蕴岭  等著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24年8月


百年大变局下的东北亚正处在一个历史性转变的新起点。历史性转变是一个长期的演变进程,作为新起点具有不同于以往的新内涵。历史性转变新内涵的核心是以东北亚命运共同体构建为思想引领和行动议程,实现东北亚地区和合共生、合作共赢的新未来。

近代以来,东北亚经历了两次具有历史意义的转变:第一次大转变是19世纪后期,以日本的崛起为转折点,改变了原有的地区关系和秩序格局与性质。日本通过明治维新,实行“脱亚入欧”方略,实现了发展。日本崛起所处的是帝国争夺与殖民时代,靠其迅速提升的力量,日本积极参与势力范围的争夺与殖民占领,以武力的方式推动建立“大东亚共荣圈”。日本异军突起,先后打败了俄罗斯、占领了朝鲜半岛,从亚洲赶走了欧洲列强,入侵中国,从根本上改变了东北亚长期形成的关系格局和秩序基础。第二次大转变是“二战”后,作为胜利方的两个大国重构东北亚关系和秩序,朝鲜半岛被一分为二,南部由美国、北部由苏联把控;美国把日本、韩国变成军事盟国,苏联与朝鲜、蒙古国、中国结盟,形成了冷战对抗格局。后来,这个格局发生了一些变化,包括中苏分裂、中美建交、中日复交等。苏联解体,冷战结束,中俄实现关系正常化、中韩建交,但朝鲜半岛分裂依旧,日朝、韩朝至今都没有建立外交关系。美国作为域外介入者,冷战后在东北亚的影响力大幅度提升,美朝对抗加剧,朝鲜走向拥核之路,导致朝鲜半岛局势紧张。

后冷战时期,东北亚地区的关系与格局发生了许多重要的变化,出现了一些新的特征:其一,中国的综合实力大幅度提升,影响力不断增强;其二,中日韩经济构建了紧密的联系,生成了具有相互依赖特征的利益基础,并且构建了三国合作机制;其三,朝鲜拥核,东北亚安全出现新变数;其四,尽管美日韩同盟基础仍然稳固,但在地区安全上的主导力下降;其五,中美的竞争加剧,在推进东北亚地区和平机制上共识性降低。这些新变化使得东北亚地区关系和秩序的演进路径和方向变得有些模糊,既加大了良性转变的难度,也增加了转变中的风险。

从历史发展来看,新地区关系和秩序的确立主要靠两个主导性因素:一是战争,胜者在战后引领制定由其主导的关系和秩序;二是靠国家实力,拥有超强的权势(power)推动由其主导的关系和秩序构建。以往,在大多数情况下,二者是并用的。“二战”后,东北亚的关系和秩序构建出现了异变,美苏中三大战胜国没有团结一致,美苏各自领衔建立了由其主导的关系和秩序圈,中国因为解放战争没有参与,新生的政权受到美国的遏制,加入了苏联领导的集团,后来发生的调整和演变只是大格局下的“微调”。冷战结束本来是重建地区关系和秩序的一个历史性机会,但是,冷战以非战方式终结,主要是苏联自行解体,俄罗斯成为继承者,中俄、美俄、日俄等关系顺势确立,而美国取得了霸权地位:第一,这使得原来的一些关系和格局留存下来,特别是朝鲜半岛;第二,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在东北亚地区加强了主导性地位。

然而,东北亚地区发生的最重要变化是,中国通过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加入现行国际经济体系,以和平的方式实现了综合实力的快速提升,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且逐步增强了对地区事务的影响力。中国综合实力的提升,以及提出的基于新理念的倡议和行动,加上中日韩发展起来的紧密经济联系与合作机制,改变了冷战结束后由美国主导东北亚关系与秩序、美国领导的同盟作为地区安全主导框架的结构,促进了地区新关系的生长与秩序萌芽。

东北亚地区的关系和格局演变提出了一些值得深入研究和探求答案的问题:其一,在中国综合实力大幅上升,中美战略博弈的情况下,东北亚向新关系和秩序的转变能逃过所谓“修昔底德陷阱”,即不经过战争,而是以和平的方式实现,从而改变“历史规律”吗?其二,什么是面向未来的东北亚新关系和秩序?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能成为新的范式,从而改变由强者主导和掌控的传统范式吗?

东北亚地区大国集聚,力量对比转变力度大,矛盾与对抗突出,敏感与争端问题多,出于现行关系和秩序的惯性,同时受到传统理论、价值、战略的影响,人们似乎难以相信,东北亚会平滑地过渡到一个更好的未来,许多政治家、战略家仍信守原来的战略思维与方式。然而,如今人类生活在一个相互联系与依赖越来越强的世界,命运相连,东北亚地区更是如此;传统的权势结构分散化,一个或几个大国难以主导世界,靠战争难有胜者,东北亚地区权势结构已经并且继续发生重要变化,这些都成为生成新理念、推动新行动的孵化器。重要的是,中国作为综合实力快速提升的国家,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倡导构建基于和平发展、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国之梦,目标是办好自己的事情,实现既定的现代化目标,同时,作为文明大国,推动更加公正合理的世界和地区关系与秩序构建。

然而,也要看到,中国毕竟是一个快速发展的大国,在近代曾有过受屈辱、受压制的历史,为此,其他一些国家对中国的发展带着一种警惕、怀疑的态度。然而,东北亚在变,处在历史转变的新起点,关键是以新思维、新方式导向转变进程,为此做出不懈的努力,让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成为公共价值观,让实现东北亚的持久和平、共同发展成为共同行动的目标。

(节选自《东北亚命运共同体构建研究》

第一篇第一章

内容简介



本书从政治、安全、经济、社会文化多角度对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特别是推动东北亚命运共同体构建和中国的思想引领与行动进行系统分析。


作者简介



张蕴岭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山东大学讲席教授、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所所长、国际研究学部主任,第十届、十一届、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外事委员会委员。先后参与中国—东盟自贸区研究专家组、东亚自贸区研究专家组、中日韩自贸区等研究工作。


著作推荐




《构建开放合作的国际环境》 收入作者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论文19篇,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为国际发展环境研究,针对我国对外开放、对外关系所面临的国际环境;下篇为区域合作发展研究,围绕东亚区域合作的发展与我国的参与。这些论文代表了作者的学术水平和研究深度。


编辑:李睿

责编:边宁

审核:杨延龙

山大国际观察

山东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成立于2019年,为山东大学批准成立的新型高端智库。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山东大学讲席教授张蕴岭担任院长。研究院以“观察世界、服务国家”为理念,以新型交叉学科研究为导向,着重研究区域国别理论与实践问题、海洋秩序,特别是海洋命运共同体问题、国际经济发展、治理与合作问题。
“山大国际观察”微信公众号由山东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运营,以追踪国际形势发展新趋势,探究国际热点问题新动向,展现国际研究新成果为创办宗旨。公众号设院长专栏、热点聚焦、名家观察、山大国际观察、亚洲观察、欧洲观察、资讯库等版块,负责转发和梳理国际热点问题、前沿资讯和理论成果,跟踪和公布研究院的重要学术活动和研究成果。如您对此感兴趣,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我们。

 

  山大国际观察

  扫码关注我们



山大国际观察
追踪国际形势发展新趋势,探究国际热点问题新动向,展现国际研究新成果,构建高校国际研究新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