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库】书评丨区域国别学理论构建持续深化 ——读“区域国别学丛书”前三册

文摘   时事   2024-08-26 15:13   山东  

文章来源: 北京大学区域与国别研究院


作者简介
黄雨滋,北京大学区域与国别研究院博士研究生。
2024年4月,由山东大学张蕴岭教授领衔撰写的《国际区域认同研究》正式出版,成为“区域国别学丛书”的第三本专著。这套丛书旨在构建一个相对完整的区域国别学研究体系和分析框架,以推进区域国别学学科建设持续深化。已出版的三册书聚焦区域国别学的一个重要层次——区域学,力图提出一个国际区域研究整体与系统性的理论框架。三册书在逻辑上具有内在联系,在研究层次上存在递进关系。《国际区域学概论》作为开山之作,对国际区域的含义、构成、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等进行定位性分析,并对各议题进行深入探索,提出其在国际区域构成与运行中的定位、含义与相关理论。在前书提出的框架下,《国际区域治理概论》和《国际区域认同研究》分别从多个角度对国际区域治理和认同问题进行系统分析和理论构建,并对各议题、各区域的情况进行比较分析,进一步明确区域在认同上的定位和治理上的职能。这三册书结合理论、议题和案例,形成了一个有机整体。第一册起到统领作用,奠定了整体框架;后两册在逻辑上紧密相连,互相补充,深入探讨各具体案例。
一、区域国别学下的国际区域研究
自2022年首次被纳入交叉学科一级学科目录来,区域国别学已超越初期的探索阶段。当前,纵深发展成为该学科的新趋势、新需求。区域国别学涵盖了“区域”和“国别”两个层次,这两者既有紧密联系又各具特色。作为一门交叉学科,不仅需要对国别和区域进行专门研究,还需进行综合性的区域国别研究。在这一背景下,作为区域国别学研究的重要层次之一,国际区域研究的构建与发展不仅是区域国别学“持续深化”的结果,更是对区域国别学“持续深化”需求的回应。2024年,山东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与山东大学出版社合作推出“区域国别学丛书”,由张蕴岭教授主编,来自全国高校、研究机构的多位学者参与写作。丛书已有的三册专著均聚焦区域问题,旨在创建一个国际区域学的基本分析方法和结构框架,以构建理论研究基础。
国际区域学采用交叉学科研究方法,反向促进区域国别学规范性发展。区域国别研究最本质的特征是交叉性,涉及多学科的汇集、交叉与融合,需要引入多学科、跨学科的知识和方法,这是由区域国别问题的复杂性、综合性所决定的。同样,国际区域学坚持通过交叉学科的方法对国际区域进行综合性的分析研究,需要提出一般性、通用型的研究框架与理论要点,形成国际区域构成与运行的系统性框架体系。国际区域学研究方法的发展依赖于区域国别学交叉学科研究方法的完善,又能反向推动其进一步规范。
作为区域国别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际区域学同样顺应理论和现实的发展需求,推动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同时服务国家战略。长期以来,区域国别研究领域具有影响力的认知、理论和政策大都来自西方国家,这些成果是基于西方各国的价值观认定和利益定位提出的。西方学者在研究区域问题时,多集中于“区域现象”,并强调“欧洲中心主义”的范式。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各国发展变化巨大,区域运动也得到新的发展,各区域发展出多种形式的合作与治理机制。但是,原来西方较早实践的“区域研究”曾在历史上服务于殖民—帝国主义,当今的“区域国别研究”与其存在着时空错位与差异性。因此,在吸纳西方以往区域研究的历史成果的同时,需要有效避免西方殖民主义、帝国主义夹杂于其中的负面遗产。理论角度来说,需要构建新时代的区域学、国别学理论体系,进行跨学科的区域知识生产。更需要立足世界、惠及世界,构建与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称的中国区域国别学知识体系,这对提升我国话语权和扩大国际影响力至关重要。现实角度而言,我国区域国别学承担着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的使命。推动国际区域学的发展,是培养国家战略发展所需的“国别通”“区域通”“领域通”人才的重要支撑,是国家战略发展的智力支持。
二、国际区域学的纵横研究脉络
国际区域学的构建需要提出有关国际区域的完整理论体系,构建一个整体与系统的分析框架。对此,丛书三册形成了以“区域”为中心的纵横研究脉络:横向上,国际区域处于“国家-区域-世界”的中位结构;纵向上,国际区域有事实上的存在、认同上的定位和治理上的职能。
国际区域处于“国家-区域-世界”的中位结构,厘清“国家与区域”“区域与世界”“区域与区域”三对关系对国际区域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区域是由国家构成的,建立在国家本位的基础上。对于国家而言,区域是国别的第一层对外关系,是国家与世界之间的中位连接,区域关系和利益通常被国家置于首要地位。将国家置于区域之中,视国家为国际区域中的国家,能够为理解国家和区域提供一种新的视角和分析路径,同时能够在内容上深入探究“国家-区域-世界”的联动关系。构成国际区域的内在连接机制是涉及区内各国共同利益的“共域链”,包括地缘、生态环境、跨国交流交换、共同安全、社会文化、国家间关系等多方面。在许多情况下,国际区域在连接与组合上有相互交叉,因此,国家间的关系和国际区域的关系具有多向、多层的特征。其次,区域具有“世界性”。对于世界来说,区域是国家群组的重要载体,承担着重要的发展与治理职能。从历史上看,地理大发现使得区域的地位发生变化,区域被置于世界的大框架下,由此也产生了不同的区域。现代民族国家规则确定之后,区域被置于民族国家的基础之上,具备国际的性质。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使得区域进一步发生变化,区域成为“全球的区域”。第三,不同区域之间形成特殊关系,包括国家与其他区域的关系,以及区域之间发展的关系。一方面,区域间关系受到区域关系的影响,而区域关系包含两层含义:一是区域内国家间关系的总和,二是区域框架下的关系,更多地体现在区域制度构建下的关系。另一方面。区域间关系也受制于区域间构建的关系框架与机制。“国家”“区域”“世界”三个层次互有交叉,这使得国际区域具有多样性、多层次、多维度的特征。
在区域这一多国共处的地缘与利益空间内,各国形成了以己为中心、不同于他国的对所处国际区域的认知和定位。以国家为中心的区域观,核心是如何在共处环境中定位自己的利益,处理与他国的关系,在区域中发挥自己的作用。国际区域观由多元素构成,地缘认知是基础,国家利益是核心,对外关系、文化价值、族群、宗教等是在国际区域观形成中起到重要作用的因素。就形成过程而言,国际区域观的形成具有渐进性,现代国际区域观逐步形成于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新形势下,欧洲构建和平区域的努力为各区域提供了实践经验,各区域基于自主认知的区域意识增强,区域联系也越来越紧密。
治理是国际区域存在的需要和功能上的体现,区域治理与区域合作有机统一。由于区域处于“中间结构”,国际区域治理既针对区域内生的问题,又针对包括跨区域以及与全球问题相关联的超区域问题。根据《国际区域治理概论》一书的定义,国际区域治理是指在国际区域的层次上各方基于区内共同利益就区域内各领域的事物开展合作,构建相关制度或机制,制定相关规则,开展相关活动。国际区域治理以合作为前提,任何国际区域治理都是合作性的,合作治理与治理合作在表达上相通。“合法性问题”是国际区域治理面临的最为重要的问题。总体而言,区域治理的合法性主要来自于相关国家的认同和授权。
国际区域治理不仅为了解决现存的问题,也面对未来,创建新的利益空间,使各方从中受益。主体上,区域治理主体多元:既包括区域的行为体,也包括全球的、国家的、次国家的乃至个体的行为体;既包括政府职能的行使,也包括非政府行为体的参与。但区域治理的核心单位依然是国家,各种复杂而多元的治理力量需要通过国家被“缝合”进一个完整的治理体系中。特征上,现代国际区域治理的各主体平等参与、合作共治。通对区域共属性问题进行合作治理,使各方受益,实现区域共同发展和安全。就治理而言,大体有两类:一是问题性治理,通过治理解决所存在的问题;二是创造性治理,通过治理开发潜能,创造新利益。就范畴而言,国际区域治理的定义范畴主要有三:其一,超越国家范畴的区域共属性问题,或者称之为公共领域;其二,相关国家以合作的方式参与,包括合作治理机制下的共同参与和行动,以及依据合作议程进行的单独行动;其三,治理成果属于公共产品,为参与各方所共享,不能为单个或几个国家独有。国际区域治理需要建立常设性的治理机制以保证治理进程的持续性,而建立国际区域组织是开展有效区域治理的重要选择。从功能上分为三种最为基本的区域治理机制,即协调机制、管理机制和监测机制。建立组织机构不仅为开展区域治理提供制度支持,还有效提升国际区域的地位和作用。区域治理中存在诸多变量,最为基本的有三:区域制度是基本保障,区域大国是关键角色,区域连接是客观指标。
开展国际区域治理需要两大基本条件,一是区域各国对于国际区域有基本的认同,在区域利益上存在基本共识,愿意在国际区域框架下开展合作;二是区域各国对于开展合作有基本认同,有开展合作的共同意愿,能够为治理提供各方面支持。区域认同对于开展国际区域治理合作有重要意义,是开展区域治理合作的基本条件。区域认同的首要问题是“我是谁”,即区域身份。区域认同是国家在自身认同的基础上,对外部区域的定位和认知,有明显的自然延伸特征。各国的区域身份认同均具有二重性:一是作为独立的法人实体具有独立的身份,在领土主权、国家治理上具有排他性;二是作为区域成员具有不完全的独立身份,在资源、利益和责任上都与他国有共享性。前者是基于主体认识的认同,后者是基于客体意识的认同,二者有机结合形成国家区域认同的完整性。
区域认同的基础有自然、人文、利益三要素,每个要素又有多个影响因子。区域认同是多要素综合影响下形成的综合认知,具有可变性和多维性。区域国别认同、认同共识和基于共识的合作行动构成国际区域认同问题的三个层次,成为相互关联的区域认同整体结构。其中,区域国别认同是基础,认同共识是通过认知的趋同逐步凝聚的。认同共识是开展区域治理、构建区域制度的前提,是开展基于共识合作的基本条件。在形成区域认同的基础上,区域共识是各方寻求认同的协同性,并以此为基础创建区域合作共处空间和共享利益。形成共识需要各方作出妥协或改变,形成集体意志,采取集体行动。经济空间是最重要的领域,领土争端是最敏感和最具风险的议题。区域化并非全球化的替代,而是全球化的必然发展,并可以对全球化的发展起到支持作用。历史上,区域认同的特性很大程度建立在国家实力基础之上。二战之后,区域成为各国存立和和平共处的空间,由此产生了新区域认同。区域认同是国际区域的必选项,从总体趋势看,区域认同受到越来越大的重视,基于认同共识的区域合作得到越来越大的发展,从而使得世界的区域化趋势更为凸显。
三、国际区域学关注的多维问题
国际区域学关注的问题是多维度、多层次的。《国际区域学概论》一书构建了国际区域研究的基本框架,认为国际区域学的研究可分为基础研究、功能研究和制度研究。基础研究关注对构成区域的基础因素,即地缘和国家;功能研究关注对构成区域的连接机制,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在区域运行中的功能;制度研究则是对国际区域的制度构建和区域治理进行研究。
区域政治、经济、文化是国际区域研究的重点,它们对国际区域机制或制度构建与发展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是国际区域关键的要素。国际区域政治不是地理邻近国家间政治的简单集合,而是以国家为主体形成的区域政治关联与制度构建。国家政治是基础,涉及区域内国家的政治体制、国家治理、国家政治比较等;区域政治涉及区域内的国家关系与区域治理机制。因此,国际区域政治既有国家政治和国家间政治的特征,也有超国家和区域政治的特征。区域经济是若干地理毗邻的国家和地区在长期的经济社会活动中,由于对外贸易、资本流动、技术转移、人员往来、政策促进等各种因素相互作用而逐渐形成的有机经济综合体。构成区域经济的基本要素主要包括各国之间的经济连接方式和机制、区域分工基础和模式以及政府政策导向和措施等。区域文化所包含的内容既指宏观层面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全部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如一定国家或民族的社会遗传、社会风俗习惯、社会价值体系和行为规范等;又指微观层面的知性作品与活动,如文学艺术作品、城市规划、建筑地标、礼仪或仪式等。区域文化尤其强调不同国家和民族在宏观与微观之间的关联,如文化传播与影响、文化差异与整合等。
国际区域学关注区域内多维度、多层次的问题,在此框架下,区域治理的范畴同样广泛。但从现实需要和可行性进程看,治理的优先选择共域性问题多、涉及的共同利益更为现实与迫切的领域。《国际区域治理概论》对国际区域的经济、安全、环境领域的治理,包括治理发展、理论框架和实践、以及案例比较分析。国际区域经济治理是通过在区域内展开合作,构建区域合作机制以及制定相关规则,从而改善国际区域经济发展的环境,实现国际区域经济的共同发展和利益共享。国际区域经济治理最重要范畴是创建区域市场,除此之外,还包含涉及区域公共利益的领域。不同地区有着不同的经济治理方式,大体包括:构建国际区域市场,涵盖优惠贸易安排、自由贸易区、关税同盟、共同市场、经济同盟等方面;制定区域经济规则,涵盖贸易规则、金融规则等;推动区域发展合作,例如贫困与援助、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基础设施网络建设等。国际区域的安全问题由三部分构成:国家安全问题的外溢所造成的区域安全问题;国家间发生冲突、战争等所造成的区域安全问题;共域性、区域性安全问题。区域安全治理的关键因素是安全认知和治理能力,区域治理制度构建是区域安全治理的重要保障,大国在区域安全机制构建、经济建设、公共产品提供以及区域问题解决等方面发挥引领作用。国际区域环境问题是指超越了主权国国界和管辖范围,在区域层面发生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国际区域环境问题可分为两类,其一是泛区域性的共域环境问题,比如气候变化、区域大气污染、臭氧层破坏、生物多样性减损、沙尘暴等;其二是国别问题扩散形成的国际区域环境问题,包括渐进性和突发性国际区域环境问题。国际区域环境治理就是在国际区域的层次上,基于共同的生态环境利益,各方就应对区域内各种环境挑战并推进区域环境合作的制度化水平所制定的措施与开展的活动。国际区域环境治理主要通过条约、协议等,建立正式或非正式的制度,引导并约束行为体通过合作来解决环境问题,以促进可持续发展。
四、国际区域学关注各区域的特殊性
国际区域学关注世界上各个区域的普适性问题,提出具有通用性意义的框架与理论。同时,也对各区域、国别进行具体、深入、个性化地分析。由于各方面的差异,世界范围内形成的众多区域各具特色、相互竞争、共生发展。除了构建区域研究的理论、关注区域研究的各议题,本丛书还讨论各区域的特殊性。
欧盟是区域一体化的典范,这一成就建立在欧洲国家较高同质性的基础上。相比其他区域组织,欧盟的“入盟标准”相当严格,且加入欧盟需要经历长时间的谈判。欧洲不仅是民族国家的摇篮,还是区域制度的发祥地,全球范围区域治理的兴起基本都受到欧盟制度主导的规则治理模式的影响。经过十几年的完善,欧盟形成了包括欧洲理事会、欧盟理事会、欧盟委员会和欧洲议会及欧洲法院在内的一整套治理机构,对治理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障。从区域治理的案例看,欧盟治理模式是最为典型的以区域制度为主导的规则治理。这一治理模式源于欧洲的社会契约理念,体现在区域共同体的制度设计和实体建构中。欧盟拥有民族国家的充分授权,正处于从政府间组织向超国家组织的过渡阶段。欧盟通过构建“超国家机构”实现主权集中化,采用政府间合作原则协调成员国间的重大事务,先后构建了欧洲关税同盟、共同市场和货币联盟。
欧盟的制度构建体现成员的共同意志,认同在这一过程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由于以欧盟为中心的区域组织的构建,如今欧洲区域认同已经与欧洲一体化认同高度重合。一体化成功塑造了“欧洲身份”,这种身份不仅代表了某种地域空间状态和文化特质,也代表了特定的政治过程和经济社会安排。危机对区域合作会产生颇为复杂的影响,具有双面性。一方面,区域危机可能激发区域国家的危机意识,成为区域合作的重要推力,例如欧洲合作最初的原因是两次世界大战的损失使欧洲人意识到不能再发生战争,必须通过合作、一体化与联合,才能实现欧洲的长久稳定、安全和发展。在区域合作中,关键国家之间的合作发挥重要作用,法国与德国的合作是推动欧洲合作的关键。另一方面,区域危机可能会放大区域国家之间的分歧,在区域内形成更大的矛盾。2015年来,欧盟面临主权债务危机、移民危机、难民危机、英国脱欧等欧洲一体化多重危机爆发,加上欧洲多国自身的经济困难,显著放大了欧洲国家之间的矛盾和分歧,对一体化的推进造成重大打击。一体化的“认同赤字”凸显,而乌克兰危机和中美对峙格局的演化又对欧盟提出了新的挑战。
东盟是次区域合作的代表,是区域一体化的“驾驶员”。东盟创建了“东盟方式”,走符合东南亚地区特点的道路。与欧盟不同,东盟的制度建设具有共识性、渐进性的特征,且制度建设重在构建共同行进的制度框架和成员国落实目标的支持平台,而非创建超国家的区域管理。东盟在治理机制建设层面创建了一系列“东盟+”多边合作机制,包括东盟首脑会议、东盟外长会议、东盟地区论坛、东盟自贸区建设等。东盟的治理模式彰显了其以过程为主导的特色,坚持东盟“中心地位”构建区域内不同行为体之间的伙伴关系,以实现东南亚范围的政治安全共同体、经济共同体和社会文化共同体为总体目标。“东盟方式”依靠各种“软性规则”,治理规范多通过合作宣言、联合声明等方式表达,带有弱制度、协商性、意向性的特点。
东盟不断发展的进程为东南亚区域认同的变迁提供了内生动力,而区域认同的核心就是东盟共同体的构建。基于“东盟方式”的东南亚区域制度建设,成为东南亚区域认同建构的重要推力。如今,东盟面临的内外部环境发生剧烈变化,大国竞争的压力之下,更加独立的“二代东盟”正致力于打造包容性地区秩序,从被动参与者逐渐演变成为地区秩序塑造者。就区外关系而言,由于处于欧亚大陆东南方向的边缘地带,东南亚国家没有过深地卷入中国、日本、韩国、俄罗斯等的复杂关系中,从而可以相对超脱地姿态与东北亚主要国家进行合作,通过推动东亚合作获取区域合作中的中心地位。同时,由于地处两洋交汇之处,东盟对东亚之外的大国都具有不可替代的战略价值,东盟通过这一联系把合作范围进一步拓展到更广泛的地理空间。除与主权国家开展交流合作外,东盟在其他区域组织的关系中也发挥着主体性。东盟与欧盟的关系是典型的区域组织对区域组织的关系,这明显不同于主权国家的关系。欧盟与东盟关系的发展,经受着内外多方面挑战,需调和组织内成员国以及其与其他成员国之间的微妙关系。在欧盟与东盟这两个实力和行动能力不对称组织的关系发展过程中,可以反映区域与区域关系的特点,包括:主体单位的复杂性、关系不对称性、高度自愿与低强制性、合作的低制度化水平、将经济合作与政治对话作为重点领域、区域间主义形态依赖于构成区域的基础性结构。
国家与区域之间,中国的国际区域构建展现出中国特色。作为区域大国,中国传统的区域意识重点即是周边。在历史的长河中,中国形成了以周边区域为中心的区域观和独具特色的区域共处关系与秩序。通过参与和建设区域合作机制,中国致力于建立一个以合作为核心的区域共存、共生和共享的空间。亚太经合组织是中国参加的第一个区域性合作组织,而推进图们江地区开发与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问题是中国进行区域构建的首次尝试,上海合作组织则是由中国推动成立的第一个区域合作组织。在推动东亚区域合作中,中国将深化中国-东盟合作作为重点,借助东盟为中心的东亚区域构建机制积极参与和推动东亚的区域构建,并积极发挥自身影响力推动周边的区域构建。
五、总结与展望
区域是相关国家共处、共生之地,区域国别学一级学科的设立为用交叉方法研究世界区域国别提供了学科支撑。当前,区域国别学持续深化,构建中国特色的区域国别学体系需要做好顶层设计,进行统筹与合理规划,将体系构建与服务国家战略、新时代人才培养紧密结合,与提升我国在国际上的话语权密切联系,使我国区域国别学学科的建设在实践中得到更好的发展,发挥更大的作用。“区域国别学丛书”的写作、出版则是一个强有力的推动。
本系列丛书的前三册聚焦区域,为“国际区域学”构建了理论框架,确立了重点议题,并关注到世界各区域的特殊性,内容丰富且亮点纷呈。在理论方面,三本书厘清了“国际区域学”与“区域主义”“新区域主义”“比较地区主义”等相关研究的关系。2023年5月,在西安外国语大学举办的第三届比较地区主义圆桌论坛暨“比较地区主义与区域国别研究:学科交叉与融合”学术研讨会上,张蕴岭教授就区域国别研究与比较地区主义的关系作出深入分析。他认为,国际区域学应在坚持“区域本体论”的基础上,超越狭义的区域主义解释,跳出国际政治和国际关系的传统区域认知框架。应以区域的共存、共促和共利为价值出发点,将国际区域视为一个整体,统合国际区域的基础研究、功能研究和制度研究,构建系统的理论体系。这三本书也顺延这一观点,强调以整体视角系统性地研究国际区域的基础、功能和制度。除此之外,三册书还梳理了国际区域学的纵横研究脉络。横向上,在将区域置于“国家-区域-世界”的中位结构的基础上,明确了区域的国家本位和世界性。区域既是民族国家的区域,也是世界的区域;是不同议题的区域,还是不同地区的区域。纵向上,拓展了区域事实上的存在,认同上的定位和治理上的职能。实现纵横连接的是各区域的各议题,包括政治、经济、安全、环境等。这为区域研究提供了相对完善的框架,既综合系统又分门别类,具有一定的首创意义。
2022年9月,在山东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成立三周年大会暨学术讨论会上,张蕴岭教授对中国区域国别学的研究方法进行关键提问:如何打破新旧学科之间的藩篱和常规学科思维,做到勇者先试?本丛书的出版即是一种回应。区域像是一个复杂的矩阵,无法仅凭单一学科或学说进行全面分析。本丛书研究方法的交叉性不仅体现在采用跨学科的多种理论来认识和解释区域的多维度问题,更体现在对待具体问题时选择一个具有较强解释力的主干学科提供核心解释,同时融入其他相关学科的知识,以实现对问题的全面和深入理解。区域国别研究涉及的领域极具宽泛性,本丛书将大量全面性和整体性知识“一般化”,体现出交叉研究的张力。在现实意义上,这套丛书始终贯穿着将区域国别学服务于国家对外战略的实践功能。这三册书将“中国元素”融入国际区域学的研究,注重探讨中国的区域定位与区域观、中国在区域治理与合作中的实践等问题,勾勒出一个具有中国特色和自主性的区域国别学知识体系。
本系列已有的三册书存在诸多可推进之处,这也将为区域国别学界的进一步研究提供方向。本丛书的首要目的是推动区域国别学理论的构建,形成一个新体系。首先,本书为国际区域学提出了“国家-区域-世界”的研究层次,并将区域定位为中位结构,进而解释了“国家与区域”“区域与世界”“区域与区域”三对关系。但加入时间维度来考察这个三级链条,这些关系并非静态,甚至可能存在矛盾。在框架部分,应该进一步理论化层次关系的动态性,包括在国家、区域、世界三者关系动态演变的过程中,国家在区域中的角色以及区域在世界中的地位如何发生变化,以及区域性与全球性的平衡。诚然,本书各议题或案例中已对“区域化”与“全球化”的关系有所讨论,但缺乏理论性提炼。因此,未来的研究应丰富这一链条,展现区域多层次多维度的定位。此外,若《国际区域治理概论》和《国际区域认同研究》以及未来聚焦区域研究的专著同样延续“国家-区域-世界”的分析框架,厘清各议题、各区域在这一链条中的伸缩性,将增加本书的逻辑性和整体性。第二,本丛书有理论的深度,但新形势下区域国别面临新问题,也在不断挑战现有理论。若丛书的理论部分,可以展现出“运用理论-改造理论-推进理论-提出理论”的脉络,将有力推进区域国别学的理论构建。同时,本丛书强调构建具有普适性的理论。《国际区域认同》这本书虽有对各个地区的认同形成、特征等方面有非常详细的案例讨论,但与其他两册书相比欠缺一般性的理论框架,宏观提炼略显不足。第三,这三本书聚焦区域,提出了“国际区域学”的研究框架。今后,可以进一步推出“区域国别研究”的另一层次“国别学”的相关专著,并探讨区域国别研究中国别与区域的互动关系;还可以在区域的中微观层面进行理论创新,比如有关非洲、亚洲、美洲的次区域理论。这些次区域研究的发展可作为支点,撬动中国区域国别学建设。例如,东盟学相对应的东南亚学术研究,具有战略前瞻和积淀丰厚的特征、理论创新和多元互动的潜力,东盟学试点将在建设中国特色区域国别学中发挥引领作用。
本丛书的前三册框架清晰,涵盖广泛,内容详实,堪称区域国别学研究的创新性示范教材。但由于多位学者合作撰写的原因,书的不同章节对关键概念的选取和定义稍有出入,选择的框架和角度也有所不同,降低了本书的整体性。丛书首册有“推荐阅读”部分,每一章都推荐了三本专著作为阅读参考。如果本丛书定位为教材,建议延续这一部分,以增强其可读性和理论性。此外,从研究方法来说,书中的确采取了交叉学科的研究方法,但若对不同理论的学科归属加以说明,或对某个议题为什么采取某个学科来提供核心解释更为有效进行讨论,会更有“交叉感”。
构建中国特色的区域国别学体系是一项大工程,需要动员和组织国内高校和研究机构力量一起开展。“区域国别学丛书”由山东大学出版社出版,得到教育部国别和区域工作秘书处的支持,由来自全国高校、研究机构的多位学者参与,发挥各自研究专长。区域国别学的理论构建是一个复杂的主题,还有许多问题待探讨、许多研究待深化。本系列丛书显然是一项值得称道的学术探索与努力,为区域国别学理论构建的继续努力打下一个重要基础。近2-3年该系列丛书还将有十几本理论性著作和专门研究成果出版,这会为区域国别学理论构建与深化、区域国别学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END


编辑:李睿
责编:边宁
审核:杨延龙

山大国际观察


山东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成立于2019年2月,旨在落实“双一流”大学建设目标,有效整合山东大学国际问题研究资源,就重大国际问题开展学术研究和政策研究,打造国际问题研究高端智库,建设高水平、有特色的国际问题高等研究院。
“山大国际观察”微信公众号由山东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运营,以追踪国际形势发展新趋势,探究国际热点问题新动向,展现国际研究新成果为创办宗旨。公众号设热点聚焦、院长专栏、亚洲观察、欧洲观察、研究报告、资讯库等板块,负责转发和梳理国际热点问题、理论成果,跟踪和公布研究院的重要学术活动和研究成果。如您对此感兴趣,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我们。

 

  山大国际观察

  扫码关注我们



山大国际观察
追踪国际形势发展新趋势,探究国际热点问题新动向,展现国际研究新成果,构建高校国际研究新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