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可大(1637-1695)是武安夏庄人,康熙十五年(1676)中进士,授内阁中书。康熙三十二年(1693)任户部江南清吏司郎中,受命典试江西,任主考。所选人材品学兼优,如大学士朱轼等,皆为国家栋梁之材。
王可大小时候聪明好学。当时夏庄没有私塾,念书要跑到距夏庄十几里地的河底村。王可大为了念书识字,为了不让大人操心,他不在河底住,天天早去晚归,往返二十多里路。先生见王可大如此刻苦,颇多感慨,每当夜晚王可大提着灯笼上路时,先生总要站在窗前目送王可大远去。日久见人心,王可大心里非常感激。多少年后,王可大居了高官,为了纪念他的先生,就在河底村南修了一座阁楼,人称“南皋”。王可大作主考官时,常常遭到江南才子的刁难,有一人问:“洞庭八百里,波涛涛,浪滚滚,宗师从何而来?”王可大一听,知道这是在试探自己的才学,便随口答道:“巫山三千仞,云漫漫,雾蒙蒙,本院由天而降。”另一人接着又说:“我南方真山真水真才子”。王可大对曰:“我北方一天一地一圣人”。原来这“一天”是指真龙天子,“一地”是指京城宝地,“一圣人”自然是指孔子了。想想再好的山水,也是天子的,再高的才子岂能跟圣人相比?眼看难不倒王可大,有一个秀才便提议说:“我们这儿有一个前朝的古碑,没有人认得,大人学问深,去观赏一下,叫小人们也开开眼界。”王可大心想,正好借这个机会煞煞他们的傲气。便骑马来到碑前,上下一瞅,心里有了底。原来这块石碑的上面是篆刻《千字文》,不过这《千字文》是倒着刻的,不熟悉的人,根本认不清写的是什么。王可大知道这些人是在有意刁难他,便打马走到众人面前,故意卖关子说:“我要是把碑文念下来就没意思了,我给你们倒着背下来你看如何?”大伙说:“好”。早在河底村读私塾时,王可大就将《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背得滚瓜烂熟,这一次更是背得一字不差。江南的才子们听了,无不拍手叫好。这就是后人常说的“走马观碑,倒背如流”。王可大做主考官时,注重选拔那些有聪明才智的人,对那些读死书、死读书的酸秀才根本看不上。一次,临到考试时,他命人拿了一根竹竿,竿头拴上麻雀,插到课堂上。那些秀才们眼睁睁地等着出题,都在那儿干坐着,临收卷时,秀才们纷纷追问为什么没出试题,王可大说:“试题早出了。你们看,堂上竹竿上有一只鸟,岂不是‘鸣凤在竹’?你们整天死念那些八股文,连《四书》上的成句都记不起来,还说什么饱学经书?”说罢,拂袖而去。这事引起一些秀才的不满,到王可大走的时候,他们一同送给王可大一块匾,上写:“虎去山还在。”意思是说,你走了我们还在这儿。王可大看后哈哈大笑,叫人拿来纸笔,挥毫写道:“山在虎还来”。真的,以后王可大又连续两次到那里当主考。王可大才思敏捷,著述颇丰,有《四书解》《燕台诗艺》《南游诗集》等传于世。王可大知识渊博,能诗善文。他写文章,反对华而不实,讲求实际,切中时弊,且气势博大,通俗明达,一时为文风所向。诗歌探源于汉魏,沿及唐宋诸大家,莫不穷其旨趣,而又综合诸家之长,具有温柔敦厚、明快隽永的特点。如他的《游清泉寺》诗云:其诗如挚友促膝,款款而谈,可见其诗风之一斑。书法效仿二王(王羲之、王献之),功底深厚,临摩米芾的字特别像,被收藏者奉为至宝。王可大59岁时病故,葬于夏庄村天青山麓,大学士朱轼撰有墓志铭。其子王廉、孙王矩,皆有文誉,曾孙王时薰授陕西汉中知府。王可大在民间,是个有着广泛影响的人物。在武安西南部,童叟皆知。有关他的故事甚至家喻户晓。他的选贤任能,奖掖后进,学识渊博,风流儒雅,冠一时之雄。称得上是一代贤士。神钲书院由作家、地方文化学者安秋生先生创办,世通传媒承办。神钲,是武安的别称。神钲书院即武安书院也。神钲书院以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挖掘、梳理、传播武安历史文化为己任,不以盈利为目的,不以时尚为导向,愿为武安文化的发展和武安影响力的提升贡献绵薄之力。
神钲书院举办如下活动:
1、地方文化沙龙和论坛;
2、为社会提供地方文化方面的咨询;
3、开办大讲堂,面向社会举行国学和地方文化报告会;
4、受邀为学校、企业等举办地方文化讲座;
5、接受有关单位、机构、个人委托,编辑、撰写、出版村志、厂志、自传以及其它地方文化资料;
6、面向社会开展艺术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