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秋生丨西北两千里(连载之二)

文摘   2024-09-17 17:01   河北  

西北两千里



西北两千里(连载之二)
安秋生

银川历史上做过西夏王朝的首都,现在是宁夏自治区的首府,民间又称“凤凰城”。宁夏地界儿南北狭长,地势南高北低,南有黄土高原,北部地势低平,银川一带是平原。银川平原西北有贺兰山将沙漠地带隔离开来,黄河穿过银川平原滔滔北上,为其带来了丰沛的水资源。“天下黄河富宁夏”,银川平原有“塞上江南”之美称。宁夏大米很出名,因此有了一句著名的顺口溜:“宁夏川,两头子尖,东靠黄河西靠贺兰山,金川银川米粮川。”这是我此行前不了解的。
在陈建华和房志宙的安排引导下,我会见了武安伯延著名商家房锦云在银川的后人,其中有陈建华的母亲房希淑女士,以及陈建华的兄弟姐妹;见到了房锦云之孙、曾任银川市工商联主委的房希亚先生,及其一家祖孙数人;还见到了房锦云另一个孙子房希美(已故)的后人。房氏后人在银川开枝散叶,现在共有十几家,近百人,其中不乏成功人士。我还了解到,陈建华本是曹家女儿,被父母送人而改姓陈,她是一家国企的会计师。正是这位被送出去的外孙女,对外祖家的历史十分着迷,曾专程赶赴北京实地寻访房锦云捐建的大学房舍,查找有关资料。也是她费尽周折,与我取得联系。
更为让我喜出望外的是,房家的药店“德泰永”,历经两百多年风雨,依然屹立在繁华的银川街头。在我眼里,它已不是一家普通的商业门店,而是证实和展现武安商帮历史的实物。
许多地方梳理本地的历史,都喜欢弄出若干个“之最”,炫耀自己的“地方记忆”。数年前我在网上搜索,发现有所谓“宁夏之最”,其中“最早的药店”赫然在列,便是武安人的德泰永。我感到惊讶,两百多年前,武安商人是怎样跋涉数千里来到银川,开设一家药店的呢?我抱着浓厚的兴趣查找资料,试图寻求答案。
武安伯延房家从清朝中叶开始经商,房锦云的爷爷房孝忠挑着担子卖布起家,在河南等中原地区经营布匹绸缎,至房锦云一代已成巨商,成为远近闻名的“房百万”。当地文史资料称,房氏乾隆元年(公元1736年)在银川设立商号,一次投入银子四万两,地址在银川西街,店名德泰永。据我手头的资料,房氏在银川设店应该没有这么早,因为乾隆年间房氏还没有发家,不可能一次拿不出这么多银两。德泰永的设立,应该确定为咸丰年间比较合理。
据德泰永当年的老员工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初讲述,德泰永商号最初经营丝绸,这是他们房家的老本行。从苏州、杭州一带进货,辗转来此销售,但销售情况不好。德泰永调整经营方向,换上膏药幌子,改做了药店。药店沿袭前店后作的模式,门市有药铺和坐堂医生诊室,接待顾客,批发零售药品,后边是库房和药材加工厂,制作多种丸散膏丹,生意一时兴隆无两。同治年间,房家再次注入资本银四万两,扩大规模。1929年,德泰永在银川东街玉皇阁对面开设了一家分号,称东德泰永,接着又在中卫县城设立分号,叫中卫德泰永。据房希亚回忆,在这里先后担任掌柜的,都是房家的亲戚或好友;在德泰永坐堂行医的,均是银川当地名医。三家店的从业人员多达百人以上,是宁夏境内当时最大最好的药店,他们制作的许多成药都在当地颇有名气,销售甚好。原来在银川房家生意中当过掌柜或伙计的武安人,后来也有自立商号,开店经营的。德泰永的制药技术也随之传给银川的协统荣、益寿昌、协力厚、兴盛歧以及宁夏吴忠、中宁、中卫等地的同行,带动了当地药业的迅速发展。
网上有文章详细介绍德泰永当年的盛况,表明德泰永在银川人心目中富有良好声誉。
武安商帮的传统向来是不许携带家眷。上世纪四十年代武安一带兴起土改,房家从著名的开明绅士之族,一变而为罪恶的地主家庭,房锦云的二儿媳徐氏带着儿子房希亚,三儿媳沈华带着儿子房希梅,两对孤儿寡母,先到开封,转道西安,最后来到银川,加上先前在此的房希美(河南大学毕业),五十年代来到的房希淑等,十几口人来银川定居,从此成为银川人。这种逃难性质的迁徙,投射出一个商业巨族在社会变迁中无奈的背影。
房家所有的辉煌、屈辱和辛酸,都与商业有着密切关联。来到银川,徐氏、沈华等昔日的富家太太,房希美、房希亚兄弟等昔日的洋学生公子哥,都变成依靠药店养活的闲杂人员,五十年代德泰永参加了公私合营,房希美担任私方经理。改革开放以后,房希亚曾先后担任银川市工商联主委、银川市台联主任。我见到的房希亚先生身板硬朗,但讲话小心翼翼,明显带着那个时代过来人的谨小慎微。德泰永药店是在他的努力下,上世纪八十年代在银川市面上重新现身,起初归属银川市工商联管理,后经市委领导亲自过问,这家老字号重归房家,现由房希亚之子房志宙先生一手经营。
在房志宙的陪同下,我走进了位于钟鼓楼大街一侧的德泰永药店,这家药店眼下的经营范围与其他药店没有太大差别。我伸手抚摸着药店的中药橱柜,想象着当年,一帮拖着大辫子的武安男人站在这个位置,一边仔细地抓药、捣药、包药,一边操着浓重的武安口音,热情地与顾客交谈。我的目光一时有些迷离……
(未完待续)



作者简介

安秋生,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神钲书院院长,七步沟景区文化顾问。著有诗集《心如四季》、散文集《永远的虹》《把手给我》《角色》《乡间鼓手》、纪实文学《药鬼子纪事》、报告文学《大道之行》等。




神钲书院由作家、地方文化学者安秋生先生创办,世通传媒承办。神钲,是武安的别称。神钲书院即武安书院也。神钲书院以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挖掘、梳理、传播武安历史文化为己任,不以盈利为目的,不以时尚为导向,愿为武安文化的发展和武安影响力的提升贡献绵薄之力。
神钲书院举办如下活动:
1、地方文化沙龙和论坛;
2、为社会提供地方文化方面的咨询;
3、开办大讲堂,面向社会举行国学和地方文化报告会;
4、受邀为学校、企业等举办地方文化讲座;
5、接受有关单位、机构、个人委托,编辑、撰写、出版村志、厂志、自传以及其它地方文化资料;
6、面向社会开展艺术培训。


神钲书院
传承地方文化,助建书香城市。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