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椿茂(生卒年不详),字大椿,直隶顺德府邢台县人。明万历三十四年(1606)举人,万历三十年五(1607)任河南彰德府磁州武安知县,后升陕西临洮府同知。李椿茂在武安任县令六载,足迹踏遍了武安的山山水水和名胜古迹,写下了许多武安风光的诗词,有“诗人知县”的雅号。是明中叶后直隶有名的清官和才华横溢的诗人。
李椿茂出生于书香门第的一个殷实之家,他的父亲是一位饱读诗书的廪生。受家庭熏陶,天资聪慧的他自幼酷爱读书,在父母的严格教育下,发奋攻读《四书》《五经》、诸子百家,擅长诗词歌赋,书法绘画,样样超群,深得先生的喜欢和厚爱。不料家父染病在床,遍请名医,耗光了家财,也没能治好家父的病,一年后家父病故。父亲的离世,对李椿茂的打击十分巨大。家道中落,情绪沮丧,准备放弃功名,以务农为生。其母是一个明事理,有远见的人,耐心开导并鼓励儿子,让他振作精神,继续读书,求取功名。母亲的教诲,使他走出了失去父亲的阴影,把对父亲的思念化作发奋读书的巨大动力。两年后,万历三十一年(1603)考取顺德府邢台县秀才,又经过三年的苦读,万历三十四年(1606)以直隶第六名高中亚魁,考中举人,但未授实职。作为听调候补官员,正好河南彰德府磁州武安知县缺补,吏部考虑他家的实际情况,邢台县离武安较近,可以随时回家照顾老母,在家闲赋半年后,吏部传来公文,万历三十五年二月(1607)让他任磁州武安县令,辞别高堂老母,到武安赴任,开始了他的仕途之路。武安县城的东北角有一座寺庙,名叫妙觉寺。该寺始建于宋元佑六年(1091),在寺山门的西南方矗立着一座古塔,名叫舍利塔,塔高38.71米,通体砖砌,共有13层。平面呈正八噗形,每边长3.4米,造形玲珑,古朴庄重,挺拔雄伟,为冀南第一高塔。登塔远眺,西面太行巍巍,南面鼓山高耸,北面洺滩曲曲,东面平原广袤,脚下的武安县城一览无遗。有“登古塔小县城”之说。每到春夏之季,成群的燕子盘旋于古塔四周,遮天蔽日,燕鸣声清脆悦耳,宛如一首交响曲回荡干空中。燕子原本是有祥瑞之气的精灵,在此生息繁衍,又给罩着祥光瑞气的古塔增加了许多灵气,为武安古八景之首。历任武安新知县都有到处此寺拜佛登塔,祈求风调雨顺,天下太平,五谷丰登的惯例。和其他县令一样,李椿茂到任后的第一天,沐浴更衣后,便到妙觉寺拜佛登塔。李椿茂二月到任,直至阴历四月底一场透雨也未下,也许是老天爷有意难为这位初出仕途的县令,在靠天种地吃饭的年代,百姓种不上地,就意味今年是灾荒年。心急如焚的李椿茂怀着虔诚的心,再次来到妙觉寺拜佛登塔,祈求天降甘霖,救百姓于灾荒之中。也许是他的虔诚感到了上天,拜佛登塔祈求降雨的第二天,就降下了甘霖,百姓不但种上了地,那年也是武安历史上少有的丰收年。这年的中秋时节,望着田野一派丰收景象,百姓安居乐业,秋高气爽的日子,怀着感恩的心情,再次来到妙觉寺游览,登塔远眺,想起登塔求雨,燕子盘旋于古塔四周的景象,听着寺里悠扬的钟声,望着脚下繁华热闹的县城,题诗赞道:古塔高耸绕白云,燕舞浮屠十三层。
梵音已杳招提远,唯有钟声恋故人。
武安县城分为内城和外城。内城城墙长三里二百七十步,高一丈八尺,有两座城门,分别是:西门中州门,北门锁钥门,除城门为砖砌外,城墙为夯土而成,是秦国武安君白起所筑。到了明嘉靖年间,随着社会稳定,商贸繁荣,城里人口迅速增加,嘉靖二十三年(1554)知县熊瑶(四川灌县人)复筑外城,改土墙为砖城,墙高三丈,阔二丈五尺,建有有城门四座,西门雄踞门,西南门摈胡门,南门挹和门,北门拱极门,城墙四角各有角楼一座,在北门上建有紫金楼一座,气势恢宏。由于建造时间仓促,加之所筹银两不足,所建城墙质量不高。到万历三十八年(1607)李椿茂到任,城墙已有五十三年未曾修补。风霜雨雪的侵蚀和自然风化,加上一些人为的破坏,使城墙破损严重,城门缺失,城墙和角楼部分坍塌,城墙上荒草萧瑟,夜晚常有土匪翻越城墙骚扰百姓,抢劫店铺。城里街道坑洼不平,晴天尘土飞扬,雨天泥泞不堪,给百姓的生活许多不便,也给商家店铺的安全带来威胁,与商贾云集商贸发达繁华富庶的古老县城极不相称。看着破损的城门和城墙,坍塌的角楼,坑洼不平的街道,他决定筹资修补城墙,整治街道,造福百姓。县里缺少银两,他带头捐出自己的俸银,倡导社首及乡绅大户和商铺捐资,见县令带头,百姓很是感动,纷纷慷慨解囊,不到一月,就筹足了修补城墙的银两。李椿茂亲自筹划督帅,精打细算,节约每一两银子。耗时一年多,修补了缺失城门城墙,修复彩绘了坍塌的角楼,拓宽疏浚了护城河,并从县城南部鼓山脚下的伯延村运来打磨好的青石条铺整主要街道。用青石条铺街道,雨雪天不滑,走车马不裂。城墙的修复,不但解除了土匪对百姓的威胁,也彻底告别了居民和商客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现状,得到了全县百姓的一致称赞。县里的乡绅大户和百姓定制了一块匾额,上书“开明县令,造福百姓”八个大字,敲锣打鼓送到了县衙,以示对他的感激之情。据武安城里的老辈人讲,李知县铺的青石街道历经三百多年的风雨,一直沿用到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后来县城街道拓宽才把它起挖出来,改建成水泥路面,足见其结实耐用的程度。李椿茂是一个结交广泛喜欢游历山水的人。武安城里有一位嘉靖四十四年(1565)的进士名叫宋之韩,字元卿,号敬斋。曾任中央谏官,擢户部员外郎,刑部给事(正七品)。因得罪权奸宦官被解职归田。回乡后,因对世道不满,在紫山、洺水边建屋开圃,自称“紫滨逸叟”,过起了隐居的田园生活。李椿茂了解到宋之韩的情况后,亲自到紫山登门拜访他。宋之韩对为官清廉,造福百姓的县令早有耳闻。两人一见如故,遂煮茗会友,饮酒作诗。李椿茂多次向宋之韩虚心讨教为官之道,宋之韩真诚帮助他,两人成了无话不谈的好友。万历三十八年(1610)一个秋高气爽的日子,李椿茂再次来到紫山拜访宋之韩,宋之韩取出陈年好酒设宴招待他,酒至半酣,两人趁着酒兴,一起登临紫山。在紫山紫金泉边,看着波光粼粼的一湾碧水,微风吹过荡起阵阵涟漪,李椿茂诗兴大发,以《紫金泉》为题,即兴咏道:二人携手沿山道登临紫山山巅,在山巅,清凉的山风不但吹醒了酒气,也吹散了身上的污秽浊气,感觉清爽无比,四周风光尽收眼底。宋之韩和着李椿茂的诗韵,在紫山山颠东侧的岩石上,即兴写下了七律《登紫山》:两人在紫山留下的两首千古佳作,不但见证了他们超凡才华和纯洁友谊,也给这座小山增添了浓浓的文化气息。据史料记载,以紫山为题,赞美紫山的诗有百首之多,能达到如此高雅境界的诗人至今无人能比。武安首部县志编纂于明嘉靖年(1544),名叫《嘉靖·武安县志》。虽为官修,由于当时人单力薄,加之水平有限,搜集资料不全,考证史料不细,给后人留下许多缺憾。万历三十八年(1610)初冬李椿茂在看武安县志时,不但残缺不全,同时对重大事件的记载也很不详细,而且已有六十多年没有补修,针对这一现状,他决定重修,并成立专门机构。由于县衙人多嘈杂,办公地点选在清净的县文庙,他亲自挂帅,由于公务繁忙,邀请才华横溢的故友宋之韩负责日常事务,并聘请了许多乡贤学究参与。他们下乡村,入商铺,进寺院,访乡贤,抄碑刻。“举邑之史地、图考、民财、建教、实业、社会、宗教、职官、选举、人物、艺术,下逮村镇风土,诸情实,无不撰述成篇”。在取得了第一手详实资料的基础上与旧志反复笔对,再专题撰写成篇。在他们的辛勤努力下,不但完善纂修了原有的县志,也弥补增添了许多珍贵的历史人文资料。不到一年,共完成十二卷《万历.·武安县志重修》的纂编。明万历年以前武安历史上许多珍贵资料,在这次得修志中到了详细补充与完善。在武安文化历史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也给后人留下了一笔宝贵的文化遗产与精神财富,成为后人研究武安历史文化必不可少的工具书,资料库。万历三十八年(1610)的深冬时节,在闲暇之余李椿茂邀请宋之韩一起游览鼓山西侧的北响堂石窟,并登临鼓山山巅观景踏雪,宋之韩欣然应允。他们先游览了北响堂石窟脚下的常乐寺,并登上山门外高达33.24米的八角九级宋代白砖塔远眺。又沿着山路到达了位于半山腰的北响堂石窟。北响堂石窟是北齐皇帝高洋、高欢来往于晋阳(今太原)、邺城(今临漳)两个政治中心之间避暑、游玩、礼佛的行宫,又叫避暑宫。看完金碧辉煌的宫殿,雕凿精美的佛像,驻足最大石窟大业洞前,李椿茂题诗七律一首《避暑宫》:别宫山曲暂盘桓,徙移峰峦世界宽。
石鼓砰訇争欲考,佛经磨灭不成看。
我来览眺春明景,人道登临夏日寒。
遗德至今无可诵,樵苏犹自说高欢。
二人沿着似天梯一样的陡峭山道,登上天宫峰顶,游览完峰顶的东、西天宫庙,又沿着北七里湾登临鼓山山巅,在山顶草原踏雪赏景,饮酒小酌。望着脚下悬崖间盘盘曲曲的山道和放着祥光瑞气的古塔,听着古刹悠扬的钟声,乘着酒兴,宋之韩在鼓山山巅写下了七律《登鼓山》:山径盘盘曲似梯,深冬登览杖青藜。
神征纪异传由晋,避暑名宫创自齐。
回视下方疑塔小,直登上界觉天低。
笙歌缭绕萦归路,把酒临风拂短题。
两人的超凡才华和真诚友谊在游鼓山的千古佳作中得以完美体现。武安西北部的天井峧是东西商贸走廊上的重要驿站和关隘,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武安县志记载:天井峧在县西北八十里。适晋要途,削壁四围如井状,北虏入寇,巡按檄知县熊瑶,因其险筑隘以御,继为山水冲啮,知县唐交重加修葺,门楼雉堞,视昔益固。”由于地势险要,再加上古商道和关隘年久失修,常有土匪抢劫过往客商的钱财和货物,许多客商不敢单独过关,只在中午时分有守关隘的士兵护送,才敢通行,使许多客商叫苦不迭。万历四十九(1611)暮春时节,李椿茂知道这一情况后,亲自到天井峧实地考察。组织当地乡民和士兵修补拓宽道路和关隘,并向磁州知州如实禀报情况,要求增加守关兵力。在天井关考察时,有感天井峧的险要地势,写下了七律《天井峧》,并刻在关隘的岩石上,时时告诫提醒守关的将士。
万历四十年(1612)的初春时节,阳光明媚,万木吐绿,桃花盛开,李椿茂到武安西北的桃源洞和白玉峰踏春赏景。据武安县志记载:桃源洞在县西北七十里。穴口阔五尺,入内渐广。面寺刹而背峰峦。木繁泉澈,真胜景焉。此地与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记》描绘的景致极为相同,为武安第一奇景。穿过狭窄的峡谷口,地势忽然开朗,四周悬崖峭壁如刀劈一般。望着满山的盛开的桃花和掩映在松柏下红墙黄瓦的千年古刹桃园寺,听着山间潺潺流水和不时响起的梵音,仿佛到了仙境。李椿茂题诗赞道:在白玉峰上,饮着清凉的山风,看着脚下飘动的片片白云,令人生出一种超凡脱俗,道骨清风飘飘欲仙的神仙感。题诗赞道:秦彤如带白居庸,是处山光敛素容。
只许雪霜饶皎洁,不令草树长蒙茸。
移来册俯追群玉,并向蓝田竞秀峰。
乘月王乔思跨鹤,飘然一举蹑仙踪。
万历四十年(1612)的秋天,李椿茂在繁忙的公干之余,约几个好友一起游览了县城西北部的白云川和定晋岩禅果寺。白云川山水环绕,群峰竞秀,层峦叠嶂,川谷幽深,赤壁丹崖,色彩斑斓,林木茂盛,波光粼粼,风景奇秀。大自然造化神奇,怒狮昂首、神龟探头、雄鹰傲视、驼峰竞秀、孔雀开屏,栩栩如生。妆潭遗恨,云崖寄志、古岩飘绵,更增加了浓厚的人文色彩。李椿茂驻足太祖寄志崖前沉思良久,感慨万千。在太祖寄志崖的前方矗立着一座突兀而起的孤峰,直插云天。因悬崖绝壁间长有怪柏,当地山民叫柏台脑,孤峰四周为悬崖绝壁,无人能攀,只有鸟可飞越,为武安第一奇峰。望着白云缠绕的孤峰,李椿茂以《柏台脑》为题即兴咏道:柏台苍翠渺难攀,只有孤云白日闲。
瞻望疑从天外落,归来一似洞中还。
夜深明月留疏影,秋老严霜挺素颜。
知是何年驻驄马,飞乌常饶夕阳间。
题诗完毕,他们又向定晋岩禅果寺赶路。该地位于距白云川东八里地的一峡谷内,山势险峻,赤壁丹崖,危崖耸立,林木葱茏。春来翠柏森森,细流潺潺;夏至满眼苍翠,鸟鸣幽谷;秋来飞瀑从天降,浮云时与地平;冬至银装素裹,狐兔留遗踪。相传此处是晋国与赵国的分界处,故称定晋岩。在山崖的凹处隐藏着一座千年古刹——禅果寺。该寺始建于魏文帝黄初三年(222),梵王宫殿壮丽,历代高僧在此参禅悟道,游人不绝。有石碑碣19通,五代后唐天成年间的重修定晋岩禅院千佛邑碑,俗称“透影碑”;明代张镜心草书碑二通,是镇寺之宝。历代文人雅士游览该寺后留下了许多诗篇。李椿茂望着从天而降的瀑布,听着松涛,饮着清凉的甘泉,在“透影碑”旁的岩壁间写下了七律诗两首,其一《定晋岩》:悬崖深覆梵宫清,松桧悠然世外声。
飞瀑似和天共落,浮云时与地相平。
珠帘漫滴岩前水,翠树遥连邺下城。
晋业应随陵谷异,凭高不尽古今情。
由于为官清廉,勤政爱民,政绩卓著,多次得到州、府、省与朝廷的褒奖。万历四十年(1612)底,吏部传来公文,让他到陕西临洮府赴任,任临洮府同知。临别武安时,许多故友和百姓前来送行,见他的行李只有几件换洗的衣服,简单的甚至有些寒酸,故友们主动送些银两作为他赴任的路费盘缠,都被他婉言谢绝。据史料记载,出于故友的深厚情感与和真诚,也碍于故友的情面,在万般不能推脱之下,李椿茂只收下了老友宋之韩一包茶叶,而且以他的诗集作为回赠,足见他为官清廉和境界高雅。李椿茂在武安任县令六载,筑城墙,兴桑农,重商贸,修县志,体恤民情,游历山水,著有《紫山洺水》诗集。明天启三年(1622)《天启·武安县志》对他的记载是:“居官有惠政,而建置尤多。捐俸设会田,振兴课艺,至今弗替。其著作皆有裨风教,人犹诵述不忘”。神钲书院由作家、地方文化学者安秋生先生创办,世通传媒承办。神钲,是武安的别称。神钲书院即武安书院也。神钲书院以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挖掘、梳理、传播武安历史文化为己任,不以盈利为目的,不以时尚为导向,愿为武安文化的发展和武安影响力的提升贡献绵薄之力。
神钲书院举办如下活动:
1、地方文化沙龙和论坛;
2、为社会提供地方文化方面的咨询;
3、开办大讲堂,面向社会举行国学和地方文化报告会;
4、受邀为学校、企业等举办地方文化讲座;
5、接受有关单位、机构、个人委托,编辑、撰写、出版村志、厂志、自传以及其它地方文化资料;
6、面向社会开展艺术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