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祥峰 孟祥书:​五朝元老郭资(《武安历史人物》连载14)

文摘   文化   2024-10-16 17:12   河北  



五朝元老郭资· 孔祥峰 孟祥书          

郭资(1361-1434),字存性,号静岩,武安团城乡西马庄村人,洪武十八年(1385)进士。入仕初任翰林院户部户科庶吉士,十年内屡屡升迁,升至北平左布政使(从二品)。永乐初年,升任户部尚书,洪熙年间加封太子太师,宣德年间,再任户部尚书。辅佐五朝皇帝,全始全终,极备恩宠,为明代官员所罕见,在封建社会皇权高于一切相互倾轧的官场上堪称奇迹。

郭资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殷实之家,父亲是一位饱读诗书的老秀才。自幼聪颖,酷爱读书。五岁入私塾,由于天赋高,再加上父亲和先生的严格教育,八岁便对《三字经》《百家姓》倒背如流,十三岁时已对《四书》《五经》有自己的独到见解,通晓诸子百家,诗词歌赋样样超群,才华横溢的他在同龄少年中格外引人注目。
洪武十三年(1380)是武安县的县试年,十八岁的郭资参加了在县文庙的秀才考试,以全县第一名列榜首,成为武安县最年轻的秀才。五年后,洪武十六年(1384)二十二的他高中举人。又经过一年的发奋攻读,洪武十八年(1385)二十五岁参加殿试,荣登二甲第十名进士,金榜题名,成为河南磁州最年轻的进士。
半年后,吏部传来公文,授他翰林院户部户科庶吉士,开始了他的仕途之路。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一年后他的父亲病故,回家奔丧,丁忧三年。三年后回到京城,两个月后升至都察院佥都御史。半年后出任翰林院户部湖广司主事,不久又调任翰林院户部陕西司主事。由于政绩卓著,百姓的口碑好,时任户部尚书郁新以才荐德,调任他任北平布政司左参议,一年后,又升至北平布政司左参政。由于勤奋能干,深得明太祖赏识,洪武皇帝在朝堂上当着文武百官三次嘉勉他,两年后任北平最高行政长官一一北平布政司左平布政(从二品)。
北平是元代的帝王之都。元朝末年,反抗蒙古统治者的农民大起义,如暴风骤雨席卷全国,朱元璋兼并了起义军陈友谅、张士诚的势力之后,在南京建立了明王朝,并派大将徐达、常遇春率师北伐。明洪武元年八月二日(1368年9月12日),徐达攻下元大都后,将大都城改名北平。为了巩固北方的守卫,防御蒙古族的南犯,洪武三年(1370),朱元璋封第四子朱棣于北平为燕王。
郭资任北平布政时,与燕王朱棣过从甚密,朱棣多次秘密召见郭资。有一次,朱棣做了一个非常不吉利的梦,梦见自己头戴孝帽,身穿孝衣,以为要出什么事,便把郭资找来解梦。郭资听了不以为凶,反以为吉。郭资惊喜地说:“大王,你要做皇帝了!”朱棣不解地问:“何以见得?”郭资说:“你看,你现在是王,头上戴孝,这不是王字加白成‘皇’字了吗?”一句话说的朱棣转忧为喜。
洪武三十一年(1398)明太祖朱元璋驾崩,皇太孙朱允炆继位,为建文帝。当时,诸王叔均拥有重兵,建文帝深感不安,于是下令召回各地的王子,回南京为朱元璋守灵,想见机行事。燕王接到诏书后,不知如何是好,赶紧与郭资商量。
郭资对南京的事,听到不少风言风语,想说给燕王,又不敢说。燕王看透了他的心事,让他只管听到啥说啥。郭资说:“听说,各地的王子回南京后都被杀害了,不知是真是假。”燕王听了,大吃一惊,就问郭资:“你看本王该怎么办呢?”郭资说:“你不如先以生病为名,抱病不出,私下派人去南京打探消息,如果传说是真的,咱再拿主意,如果没事,你再往南京去。”
燕王听了郭资的话,派人去南京打听信儿,派去的人回来说:“回去的各地王子果然被杀害了。”燕王急急忙忙找到郭资,商量咋办?郭资说:“事情到了这种地步,你回去也是送死,不如反了。你让我在北平招兵买马,屯草积粮,你在前面带兵打仗,凭你的本事,不出三年一定能坐天下。”燕王听了郭资的话,以讨佞臣为名,带领兵马直杀南京去了。这就是史书上所称的“靖难之役”。
经过三年征战,建文四年(1402)燕兵攻入南京,燕王的侄儿惠帝死于宫中(一说逃亡)。燕王取得了胜利,继承了皇位,是为成祖。成祖念郭资募兵安民、供给粮饷有功,提升郭资为户部尚书,掌管全国土地、户籍、赋税、财政收支等事务。鉴于威胁明王朝的主要危险仍然是来自塞外的蒙古族残余势力,成祖朱棣继续让郭资兼掌北平布政司事,并授命筹建北京城。
永乐十九年(1421)正月初一,明成祖正式迁都北京,南京则降为陪都。
有关筹建北京城的详细资料不曾得到,据郭资二十世孙、现年68岁的郭魁旺说,1961年他去北京时,在箭楼城门洞的东墙上还看到镶有碑记,上面明明白白地刻着:“总监工郭资”。现已荡然无存。
身为户部尚书的郭资,深知自己的责任重大,因此,上任之初他就奏明皇上,请求放还北平、保定、永平三府的在伍者,理由是,这三府的百姓“靖难”中做出了巨大贡献,应征入伍,募集粮草,守城服役,导致人民衰耗,田土荒芜,甚至户绝。因此,郭资主张将在伍者记录在册,放人回家种地,待到军情紧急时,再行征用。朱棣采纳了他的建议。但个别大臣却有非议,认为北平的驻军差遣者多,守城者少,如果放还,实缺守备。朱棣说:“守备不可缺,田地也不可荒弃,况且这些士兵都是良民,当初都是义务参军的,现在让他们回去种地也是理所当然的”。话说到这个份上,众臣也就无话可说。
郭资任户部尚书时,也为家乡办过不少好事。当他看到河南百姓(武安当时属河南)由于赋税繁重,造成生活困苦,民不聊生时,他就想方设法,暗暗免去了河南老百姓的赋税。因此,河南百姓很快变得生活富足,吃穿有余。
一连过了三个年头,这件事终于传到了皇上耳朵眼,皇上就把郭资宣上金殿问他:“郭爱卿,三年不见河南粮草进京,这是为何呀?”郭资不慌不忙地说:“河南有一段路百姓无法通行,臣用三年税粮疏通了河道,为百姓修建了一座七星桥,该桥工程巨大,耗资无计,故河南粮草三年未得进京”。皇上又问:“此桥有多长多宽,竟要耗费河南三年粮草?”郭资煞有介事地说:“此桥不小,南至东西两广,北至东西二湖,横跨东西两马庄。”皇上一听有“二湖”“两广”,觉得规模一定不小,便说:“等我有机会,一定亲自到河南去看看”。
原来郭资在免去河南的赋税以后,就命人在武安城西八里处建起了一座小桥,以防不测。该桥起名叫七星桥,但并不像他描绘的那么壮观,是一座长不足三丈,宽不足八尺的单孔小石桥,结构简单,造型平常,很不引人注目。桥顶上有七个磨盘,中间一个,周围六个,组成圆形,七星桥由此得名。桥址就在团城乡东、西马庄之间的一条干河沟上。外人不知道,当地人一听就明白,“南至东西两广”,是指东广村、西广村;“北至东西二湖”,是指东湖村、西湖村,都是七星桥周围的村庄。
过了一年,皇帝出巡南方回京时,忽然想起了河南的七星桥,就命郭资带他去看看。郭资心想:七星桥光听听还可以,要是一看,可就露馅了。郭资眉头一皱,计上心来。
郭资领着皇上来到河南境内时,派人逮了一个知了蝉藏在袖筒里,趁皇上不备,郭资突然将知了放生,知了一边叫着一边飞向高空。皇上吓了一跳,忙问郭资:“此乃何物?”郭资说:“这是我家乡的一种蝇子,名叫猛蝇,异常凶猛。”皇上又问:“猛蝇咬人不?”郭资说:“这东西可厉害了,个儿大,别说是人,就是大骡子大马也经不住咬,凸起的疙瘩比拳头还大,如果不及时医治,轻者卧床不起,重者丧生毙命。不过,过了这个季节也就没事了。”皇上心想:这可不是闹着玩的,因为看七星桥把命丢了太不值当。忙说:“不看七星桥了,直接回京吧。”
这件事已过去近600年了,但人们仍在怀念郭太师的大恩大德。
据当地村民说,七星桥确实存在过,是连接东、西马庄的交通枢纽,也是通往山西的交通要道,但可惜的是1963年发大水,桥被冲垮了,后来在马庄村南又修起了邯长公路,七星桥再没有复修,到1970年,连七星桥坍塌的石头也被人用光了。
宣德年间,家乡武安连续三年大旱,颗粒无收,百姓流离失所,郭资知道这一情况后报请皇帝,从户部拨专款,设粥棚赈济百姓,使家乡人渡过了灾荒年,并免去了彰德府三年的赋税。根据家乡武安山多地少,降雨少,干旱年多的地形和气候特点,鼓励家乡百姓多种耐旱的树木和粮食,如花椒、谷子等。历尽六百年风雨,经十几代武安人的研究摸索,武安旱地谷子磨出的小米,以颗粒饱满金黄,熬成的米粥粘稠清香而闻名,乾隆年间被定为贡品。妇女生小孩坐月子期间,武安人除了让产妇吃鸡蛋外,一天十几顿饭全部是小米粥,满月后,产妇白白胖胖,奶水足,身体壮。“武安小米”现已享誉海内外,是一个全国响当当的品牌。吃“武安小米”,追根溯源,郭资功不可没。
明太祖朱元璋在位时,他就任北平左布政使(从二品)。明成祖朱棣即位后,他又任户部尚书,兼掌北平布政司事。永乐二十三年(1424)皇帝去世,仁宗朱高炽继位,年号洪熙。此时郭资已年逾花甲,但仍受到朝廷信赖和重用。拜他为太子太师,又加封他为尚书兼太子宾客。后又念郭资年老有病,行动不便,不忍心让他再过度操劳,管理国家政事,厚加赏赐,让他荣归故里,颐养天年,并给以半俸,免除全家税粮差徭等优待,以享晚年天伦之乐。由于郭资长期生活在北京,仁宗皇帝担心回乡后生活饮食不习惯,为了照顾他的生活方便,特赐御厨和銮驾回乡俸用。由于御厨是皇宫御宴真传,其营养、色泽、味道是将山珍海味与武安当地特色食材融为一体,既有御膳味道,又极具当地特色。除了日常的膳食外,特别是招待宾客常见的宴席是“三饭”。主食是煞馍、大米饭、烧麦,故称“三道饭”。汤菜有五荤四素三碗汤,招待贵宾除了“三饭”外,汤菜是八荤八素三碗汤,也叫八顶八,最后一碗利口汤。郭太师常用“三饭”来招待当地的官宦名流与士绅,所以武安当地人把“三饭”又叫“太师三饭”。从明朝中叶以后“太师三饭”在武安一带最为盛行,传至清乾隆年间,其选料和烹饪技巧又有较大改进,并传承至今。现在武安百姓娶媳妇,小孩办满月,老人过寿辰等“太师三饭”仍是宴席的主角。
洪熙元年(1425),刚刚即位不到一年的仁宗皇帝驾崩,宣宗朱瞻基即位,年号宣德。宣宗皇帝登基后,顾念老臣,因郭资管理户部功绩显著,下诏让他复掌户部主事,再拜66岁的他为户部尚书。同时“免趋朝,赐钞二万贯”的殊荣。为了照顾他年迈的身体,免他朝谒。然而,郭资为报皇恩,仍抱病坐署办公,寒暑不避,百事亲断,最终以身殉职。宣宗为此专门罢朝,亲往吊唁,并派礼部尚书胡滢赐祭,令工部制棺营葬。追封郭资为光禄大夫(正一品)、柱国汤阴伯,谥“忠襄”。大学士杨荣为其撰写了洋洋千余言的碑文,盛赞郭资“廉洁勤奋,刚果有为….无害人贪物之心”。杨荣与郭资同朝为官三十多年,其怀念之情溢于言表。
郭资是明初重臣,同时又是五朝元老。“居高位而不谋私,为四朝股肱之臣,全始全终,极备恩宠,为明代所鲜见。”(见《河北历史人物》)
明正德十二年(1517)都御史李充嗣命有司在武安城内为郭资建了太师祠,这时,郭资去逝已八十四年,从永乐皇帝到正德皇帝又经历了九代帝王,可见明历代帝王对郭资都宠爱有加。
据张兰锁考证,郭太师祠原在城隍庙西,也就是现在生产资料公司大院西侧大库房,它东有城隍庙,南有内城墙及城河,西有城墙,北有诸多庙宇。清道光七年(1827),朝廷拨款在庙路街又建起了一座太师木制牌坊,因为正冲着县衙门,人们又称其为“欺衙牌坊”。太师坊在光绪年间有过重修,如今已不复存在,太师祠、太师坊毁于何年,志书也无记载。(见《武安古城觅踪》195页)
与此同时,明正德十二年(1517),郭资的故乡西马庄村也建起了郭太师祠。太师祠位于街中心,坐北朝南,由正庭、拜庭、大门、影壁、下院五部分组成,正庭中央悬挂着太师画像,东西山墙挂着郭氏家谱,两侧摆放着銮驾。每逢过年或太师生日,后裔们便成群结队地到此祭祖。
太师祠挂有皇上钦赐的“太师祠”竖匾,与宫廷齐名,因此,从这儿路过的大小官员,必得文官下轿,武官下马,进太师祠拜谒。这让后裔们感到格外的荣幸。
同样不幸的是,建国后,历次社会运动使太师祠遭受到严重破坏,仅存的明仁宗、明宣宗两道圣旨也在文革中丢失。现在存放在太师祠的两道圣旨,是在1993年重修后复制的,今立此存正,以备查考:

仁宗谕户部尚书兼太子宾客郭资敕:
卿事我皇祖宗考,今四十年,历宫中外,致位通显,列于六卿,遭遇如斯,可谓极盛。然卿有质实之资,刚直之气,心之所向,惟在国家,有利于上,毅然身任,不畏强御,虽怨积于已而不暇顾,虽害将及于己而不知避,可谓忠贞笃实之臣矣。朕初嗣大统,喜于老臣共同治理,矧肇建储兼资励辅,卿抱病累岁,步履维艰,朕不忍强劳以事,今特升为太子太师,俾致仕仁归。
呜呼,念二十年之前,与臣同处一城,早暮相聚,劳动艰苦,其何可言?今太平无事,当与老臣共乐于安逸,而卿以疾而去,能不有感于怀哉!今命户部,卿户下粮税及一应差役,悉皆蠲免。卿归休乡里,惟强饮食,慎医药,优游自适,以娱暮龄,以副朕眷怀,故敕。

宣宗谕太子太师掌行在户部事郭资敕:
卿事祖宗,历年最久,艰难险阻,备效劳动,端重廉公,劂绩茂著。嗣朕纂承大统,眷求老臣,特起卿于休致,仍付地官之任,三年于今矣。卿诚实之行,正固之存,譬诸岁寒松柏,愈老愈劲。良称朕怀,图治方隆,任贤弥笃。卿尚志精神,强志意,益懋毗辅,以副眷任之心,钦哉故谕。

据郭氏家谱记载,郭资曾祖父郭太原为山西洪洞县人,元代时被官僚贵族掳掠到武安服劳役,后在武安西马庄定居。郭资生有五男二女,长子仪少亡,次子佑为广东清吏司主事,三子俨、四子伦均留在西马庄,五子俊落户城关。至今繁衍二十多代,均分布在武安的柏林、贺进、郭家岭、郭二庄、西马项、沙沟、土山、西湖、骈山、城关等村。
郭资死后葬西马庄村西北,大学士杨荣撰有墓志铭,现录此存正:

赠特进光禄大夫柱国汤阴伯谥忠襄郭公神道碑铭
天眷国家诞启中兴之运,必有英杰为之股肱,运谋效力于其间,而后功照克成。太子太师郭公实其人焉。
公讳资,字存性,河南武安人士。曾祖讳太,祖讳温文,父讳仲礼,皆以公贵,赠荣禄大夫、太子太师。曾祖母净氏、祖母冯氏、母王氏,皆加赠一品夫人。
公生而颖敏,意气超群尔。弱冠入邑庠,从师授春秋,有所造就。洪武辛酉入太学,甲子应天府乡试,明年会试礼部对策大庭,赐同进士书生。初为户科庶吉士,户部试主事。丁卯难服阕,实授本部湖广司主事,改陕西司主事。吏无容奸,声誉顿起,升都察院左佥都御史。后尚书郁新以才荐之,授北平布政司左参议。莅事之初,即以本司弊政为言,太祖皇帝嘉其忠直,升左布政使。精勤详慎,纲纪大振,豪猾敛迹,良善获安。时太宗皇帝在藩邸,尤爱重之,公有所言,无不听纳。及起义靖难,命公城守,抚辑兵民,供给粮饷,百费所需,未尝有误,太宗常以汉萧何拟之。太宗皇帝即位,论功特进户部尚书,赐白银文绮。未几,诏建北京,设行部,拜公行部尚书。公以此地军民初安生业,始逐而岌司所费,冗滥搏节以恤下,乃倦之以弊举废为务。或有不悦而谤公者,太宗闻之,降敕慰谕之以心腹,任之所考,赐宴内庭,颁敕奖谕,赐以诰命。赠公祖若考皆资政大夫,公北京行部尚书,祖母及母皆一品夫人。岁辛丑,太宗皇帝都北京,革行部调户部,职务业胜,公勤以率下,事有条序。
仁宗皇帝嗣位,念公旧德,升尚书兼太子宾客。已而复念公抱疾,步履维艰,不忍烦以政事,特升太子太师,俾致仕归乡,即加赏赐,又令户部给公半俸,蠲其税粮差徭,特屏绝外累。
后上嗣登大宝,眷求老臣,公只事列,圣绩居多,诏起复掌户部事,免公朝谒,赠钞二万贯。公愈感激效忠,虽寒酷暑,必坐公署,视事不暂废,僚属胥吏莫不敬惮焉。满考,赐宴于礼部,奖以敕书,譬公为“岁寒松柏,愈老俞劲”,其优待深厚至于如此。
宣德癸丑十一月疾剧,诿言:“蒙被朝廷重任,无以报效为愧,切切诸子及孙,当感恩思报,不言家事”。十二月癸丑卒。上深悼惜,为公罢朝,遣礼部尚书胡滢赐祭,敕工部制棺营丧葬,赠特进光禄大夫,柱国汤阴伯,谥“忠襄”。官其子佑为广东清吏司主事。
公生于元至正辛丑十一月己巳,享年七十有三,卒之日家无余资。公卿大夫皆往祭奠。
配陈氏贤而勤俭,累封一品夫人。子男五,长仪先卒,次即佑,又其次曰俨、曰伦、曰俊。女二,李荣、高浪二婿也。孙男十七人,孙女十三人。
惟公廉节勤奋,刚果有为,自始任至老,视国事如家事,凡所施为,毅然自任,不畏强御。虽怨有弗避,害有弗畏。与人辩论,严厉之气见于词色,而推之于政略,无害人贪物之心,诚国家辅弼之臣也。
佑奉柩归于宣德九年,岁甲申,葬于乾山之原,乃以郎中黄璇所状事行,来请文勒之墓道,以垂永久。
余与公交好三十余年,不可以辞,叙其概而复系以铭曰:
川岳降灵,笃生贤哲。乘时奋庸,以树勋烈。惟公之生,早负俊才。列职郎署,超佥宪台。风犹宏振,纲纪斯秩。出参大藩,政兴弊息。凡所设施,筹无遗策。显命荐临,特拜方伯。赫赫太宗,仗义而兴。命公居守,抚民饷兵。既正大位,嘉公劳绩。进位尚书,厚其赉赐。公愈饬励,经国如家。谤怨弗恤,恩宠屡加。仁宗嗣位,眷顾尤重。兼秩百僚,式隆任用。念公抱疾,进位师臣。俾休于家,叠施以恩。皇上继统,眷公耆旧。诏复任事,宠待有加。维公忠实,众所共知。维公勋业,显著于时。筋力虽衰,寸心尤赤。奄忽长逝,帝用悼惜。赠爵赐谥,丧葬是营。官其后嗣,存没光荣。维兹光荣,从古罕至。公俱有之,其谁克似?武安有山,郁郁其崇。勒文墓道,垂耀无穷。
大学士杨荣撰明宣德九年立


神钲书院由作家、地方文化学者安秋生先生创办,世通传媒承办。神钲,是武安的别称。神钲书院即武安书院也。神钲书院以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挖掘、梳理、传播武安历史文化为己任,不以盈利为目的,不以时尚为导向,愿为武安文化的发展和武安影响力的提升贡献绵薄之力。

神钲书院举办如下活动:

1、地方文化沙龙和论坛;

2、为社会提供地方文化方面的咨询;

3、开办大讲堂,面向社会举行国学和地方文化报告会;

4、受邀为学校、企业等举办地方文化讲座;

5、接受有关单位、机构、个人委托,编辑、撰写、出版村志、厂志、自传以及其它地方文化资料;

6、面向社会开展艺术培训。


神钲书院
传承地方文化,助建书香城市。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