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弱异势”与“强弱易势”(吾国斯文第1713期 斯舜威)

文摘   2024-08-11 09:42   澳大利亚  


平闲诗话:“强弱异势”与“强弱易势”

斯舜威

世间万物,变幻莫测。一个常见现象,就是强与弱可以相互转换,强变成弱,弱转为强。

这就是“强弱异势”与“强弱易势”的关系。

“强弱异势”指的是形势悬殊。指双方力量相差极远,语出《汉书·晁错传》:“臣又闻小大异形,强弱异势,险易异备。”关键在于“异势”,也即形势与态势不同,所谓时异势殊。

“强弱易势”说的是强与弱的力量对比,随着时间的推移,形势的变化,可以发生转换,由强转弱,由弱转强。“易”者,更改变易也。

抗日战争初期,无疑是日强我弱,“强弱异势”的态势是不言而喻的,所以教员提出了“论持久战”理论,常凯申则提出“积小胜为大胜,以时间换空间”的策略,8年之后,终于“强弱易势”,我方我得了彻底胜利。

“俄乌战争”也是如此,900天前,“第二军事强国”钢铁洪流滚滚碾压,没想到乌方不畏不惧,居然挺了过来,熬成了“持久战”。目前,终于“强弱易势”,轮到乌方到大鹅土地上开展“特别军事行动”了,一向不承认有边界的大鹅也认识到国家是有边界的,便到联合国要求“伸张正义”了。

《陈书-任忠传》云:“兵家称客主异势,客贵速战,主贵持重。”大鹅没有能够实现“速战”的最初目标,就让乌方的“持重”有了愈战愈强、愈战愈勇的机会。

阅读古诗,每每读到“异势”二字,便心生无限感触。

傅玄诗云:“屈伸各异势,穷达不同资。夫唯体中庸,先天天不违。”傅玄谈的是人生,人有穷有达,有伸有曲,情态自然不同。所以他还是提倡中庸之道,主张顺乎天意。

刘禹锡诗云:“风水忽异势,江湖遂相忘。因君倘借问,为话老沧浪。”这首诗是送给遭到贬谪罢官的同僚的,刘禹锡自己也屡屡遭到贬谪,所以才有“风水异势”“江湖相忘”的感慨。

元稹写给好朋友白居易的诗开篇便感叹:“放鹤在深水,置鱼在高枝。升沈或异势,同谓非所宜”。把鹤放到水里,把鱼放到树枝上,以此来比喻朝廷用人不当,“升沉异势”,也是值得深思的。

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关系也可以用“强弱异势”与“强弱易势”来观照,古今例子不少。两千年前的秦始皇无疑是强大的,强到了“暴”的程度,陈胜吴广之类的戍卒,无疑贱如蝼蚁,一旦揭竿而起,从者如云,结果却发生了“强弱易势”,秦始皇原想千秋万代传下去,结果只传了“二世”,就玩完了。

最近一个东亚邻国因为“公务员配额制”引发了几十年来少有的骚乱,原本强势的“铁娘子总理”逃了,原本强势的强权机构也被民众的“强势”所淹,一些曾经镇压民众的军警反被民众所追杀,真是此一时彼一时。曾经如狼似虎弹压民众的“枪杆子”被反杀,这也是触目惊心而值得反思的事情。这也是“强弱易势”的最好说明。

人也是如此,年轻时觉得自己很强大,渐渐老了,便叹息衰弱不堪,这真是无可奈何花落去。人生总是如此。

陈与义诗云:“强弱与兴衰,今古莽难评。腐儒忧平世,况复值甲兵。”

作为“酸儒”一枚,除了写写文章,说说“强弱”,就是每天喝喝茶,品品酒,写几幅书法,梦里乾坤,自在逍遥。此外,还有什么可求的呢?

2024年8月11日晨起急就

吴健雄的“不争之德”(吾国斯文第1712期 斯舜威)

䇹道之约,同衾同穴:有感于李政道和夫人秦惠䇹的真挚爱情(吾国斯文第1711期  斯舜威)

硬币的另一面:李政道先生的书画艺术造诣(吾国斯文第1710期 斯舜威)

署名事大,孰先孰后?一别两宽,形同陌路——也谈李政道与杨振宁决裂事件(吾国斯文第1709期 斯舜威)

吾国斯文
继承传统文脉,叙述艺坛雅事。共享翰墨心得,同创盛世风致。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