䇹道之约,同衾同穴:有感于李政道和夫人秦惠䇹的真挚爱情(吾国斯文第1711期 斯舜威)

文摘   2024-08-08 16:44   澳大利亚  

䇹道之约,同衾同穴:有感于李政道和夫人秦惠䇹的真挚爱情

斯舜威

李政道《念䇹》(1996)

李政道先生去世,引发世人无限哀悼,他和杨振宁从合作到分道扬镳的旧事,也一直被提及。在“李杨分手”这件事中,也隐约可以看到两位夫人的影子,似乎可以看到两位夫人不同的处事风格和人格特征。

季羡林之子季承写的《李政道传》中谈到:

——“论文署名的事情使李政道耿耿于心。那时,他并不知道杨振宁的夫人杜致礼(国民党高级将领杜聿明的长女)也参与其间。据杨振宁回忆,上述两篇论文的署名次序,杨振宁本想把李政道放在前面,因为李毕业后科学事业一直不顺利,要帮助他,可是杜致礼根据‘女人的第六感’出面阻止,说李政道这个人不值得他这样信任。”

——书中写道,当他们到了斯德哥尔摩,杨振宁忽然提出,授奖时他希望能按年龄顺序在李政道之前受奖,而他夫人杜致礼则想在出席晚宴时让国王作陪,也就是说,在进入晚宴会场时她要走在最前面,杨振宁次之排在第二名,由皇后作陪。李政道对此大为惊讶,不同意这么做。但是,杨振宁又去求李政道夫人秦惠䇹。秦惠䇹对李政道说,假如为这件事闹出笑话,让外国人看不起,太丢脸。这样李才勉强地同意。

如果这些说法属实,那说明两位夫人还是有所不同的。秦惠䇹着眼于大局观,也有谦让、隐忍之心;杜致礼对丈夫说“李政道这个人不值得他这样信任”,说这话,就是在火上添油,甚至挑拨离间了。

“李杨排序”之争,虽然两人各有说法,但旁观者自然洞若观火。

这个话题暂且按下不表,还是说说李政道和夫人秦惠䇹的真挚的爱情。

从公开的资料看,秦惠䇹是李政道的初恋,也是他的唯一,结婚后便矢志不渝,1996年秦惠䇹患肺癌去世,此后李政道鳏居28年,直到近日去世,将归葬故乡苏州东山,和爱妻秦惠䇹“死同穴”,永不分离。“生同衾,死同穴”是中国人对婚姻爱情追求的至高境界,李政道和秦惠䇹做到了。秦惠䇹生病期间,李政道尽心服侍,爱妻去世后,亲朋好友多次给他做介绍,希望他续弦,有个伴,有个照顾。此时李政道才70岁,凭着他的地位、身份、影响,找个伴侣是轻而易举的事情,找一个28岁的也不是没有可能。但他都一一婉拒,他忘不了秦惠䇹,心中只有秦惠䇹。

我不说妻子去世续弦有何不可,更不拿杨振宁和翁帆的婚姻来和李政道的独守相比照,我只觉得李政道非常不容易,难得,是少见的正人君子。

李政道和秦惠䇹的相识相爱,也是缘分。1947年,李政道已经买了小轿车,节假日往往他开车,和朋友们外出游玩,朋友们有亲友来美国,也会请他接机、接站。

一次,好友的妹妹南希来美国,请他去接,内心也有牵线的意思,没想到和南希结伴而行的还有她的闺蜜秦惠䇹,李政道原本计划先立业后成家,等25岁之后才考虑个人问题,但一见到秦惠䇹便怦然心动,一下子被丘比特的神箭射中了。南希则一下子对李政道动了心,李政道却意不在此。此后,李政道对秦惠䇹展开强大的攻势,为此努力减肥,一直减到他老师费米看到他突然暴瘦,担心是不是他经济出了问题,同时投秦惠䇹所好苦学跳舞,学会了6种舞。看来,学霸并非书呆子,为了爱情,什么付出都愿意,这才是真情和情商的体现。想象一位“小胖墩”“为伊消得人憔悴”,也是很有趣的事情。不过真正打动秦惠䇹,赢得芳心,是在秦惠䇹生病期间,李政道静心照顾、细心呵护,两人终于定下终身之约。本来已经定下要结婚了,但出现了一个意想不到的情况,李政道好友的妹妹南希得知他们要结婚后受不了,自杀了,好在救了回来。她后来嫁给了一位中餐馆老板,自己则成了大学教授。李政道和秦惠䇹于1950年6月在芝加哥市政府大厦举行了婚礼,两人一共度过了46个春秋。

秦惠䇹(1925-1996)享年71岁,安葬于李政道的家乡苏州东山。

李政道也做好墓穴,等着百年后去陪伴爱妻。这一等,就是28年。

杨振宁的夫人杜致礼(1927年12月-2003年10月)比秦惠䇹小两岁,享年76岁。杜致礼去世10个月后,也即2004年12月24日,82岁的杨振宁和28岁的翁帆结婚,至今已经共沐爱河20年。

在个人问题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大师也不例外,杨振宁的做法或许显得浪漫,而且杨振宁为自己找到心安理得的理由:“翁帆是上帝给他的礼物”。李政道的坚守显得执著,让人为之动容,这不是寻常人所能做到的。

这里我不由得想起了另外两位男子的做法,一位是左宗棠,在他收复新疆后,慈禧太后赏赐给他一位17岁的宫女章怡。这时左宗棠70岁,他自然可以顺理成章“奉旨纳妾”,但他没有这样做,而是对章怡说:“你就做我的孙女,我去世后你再嫁人。”左宗棠临终嘱咐儿子,为章怡找一户好人家嫁了。章怡后来嫁给了李家,据说她嫁的人,就是李嘉诚的爷爷(按:网上所传,未确)。另一位老男人是民国军阀杨森,以妻妾成群而闻名。他去了台湾之后,95岁了,有一次和老乡、好友张群说:“我还有那方面需求。”张群知道他好这一口,就说:“那就再找一个呗。”杨森果真再找了一位17岁或18岁的女护士,据说还生了一个女儿。我不评论孰是孰非,只是敬重左宗棠和李政道,这样的男子,更是真正的男子汉。

1996年11月15日秦惠䇹去世,李政道和家人成立 “䇹政基金”(以秦惠䇹、李政道名字“䇹”“政”命名),用来资助中国优秀大学本科生利用假期或课余时间接触科学家,见习科学研究。根据秦惠君的遗愿,每年接受资助的名额中有一半给女生。

秦惠䇹的墓碑祭台上刻着李政道亲笔题写的悼联:“竹神萧萧问秋风,君影茫茫去何处”,上下联的首字合起来是夫人的名字“䇹”。

这句题诗,是李政道纪念秦惠䇹的一幅画上的题词,该画写于秦惠䇹去世两周后的一个清晨。画的事墨色,名曰《念䇹》。

秦惠䇹患病期间,李政道细心呵护照料,期间画了许多小品,有绒球葱、美人蕉、野花、梅竹、树木、樱桃和其他多种瓜果,细腻地表达了对夫人爱意。 

秦惠䇹去世前,最放心不下的是夫君李政道。

在写此文时,读到柳怀祖(原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中国科学院办公厅原副主任、中国高等科学技术中心原秘书长,曾负责协助李政道处理协调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建造、“中美联合招考物理研究生项目”(CUSPEA)招生、中国高等科学技术中心运营等国内事务)的文章《告诉大家真实的李政道是什么样子,是我的责任》,开头有一段文字:

——这个消息让我瞬间回想起1996年李夫人去世前的那通电话。那年11月,李政道先生七十大寿的晚宴结束后,他回到住处,通过跨洋电话想与李夫人分享当天的盛况。在简短地交谈之后,李夫人突然问:“小柳在旁边吗?我想和他说几句话。”她对我说:“我知道我的日子不多了,希望你能照顾好政道。”我不愿面对这件事,安慰她说:“不会的,我还等着你明年来呢。”但她没有回应,只是继续问:“你答应我吗?”我坚定地回答:“当然!”那一刻,我和李先生都流下了眼泪,感到非常痛心和难过。

李政道和秦惠䇹育有二子,皆事业有成。长子李中清,香港科技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的院长,历史学家和社会学家。次子李中汉,康奈尔大学的化学家。李政道没有给子孙留下遗产,而是全部捐赠用于公益事业。可谓归去来兮,无牵无挂。

如今,李政道和秦惠䇹终于可以永久相伴了。这样的真挚感情,让人感觉到人世间的无限美好和真诚。

2024年8月8日

李政道《与䇹爱赏》(未注年)

李政道《忆䇹》(1996) 右:李政道《写梅思竹》(未注年)

李政道《情相连》(1997)

 左:李政道《常相伴》(1995)右:李政道《䇹喜食樱桃》(1995) 

硬币的另一面:李政道先生的书画艺术造诣(吾国斯文第1710期 斯舜威)

署名事大,孰先孰后?一别两宽,形同陌路——也谈李政道与杨振宁决裂事件(吾国斯文第1709期 斯舜威)



吾国斯文
继承传统文脉,叙述艺坛雅事。共享翰墨心得,同创盛世风致。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