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书画界十大恶俗(吾国斯文第1699期 斯舜威)

文摘   2024-07-09 17:44   澳大利亚  

当今书画界十大恶俗

——依然“丑陋”系列之三

斯舜威

一. 言必称超越古人。此类人脸皮厚实,衔头众多,胸无点墨,动辄声称自己已经超越古人。在技法上超越,在润格上超越,可谓全面超越。

二. 收徒必行跪拜礼。“跪拜礼”是腐朽不堪的封建残渣,在清朝晚期就被梁启超、谭嗣同等呼吁坚决取缔,然而,唯有书画界依然保留这份“国粹”,被视为传承国学的“门槛”。上到画界领导,下到江湖画师,一本正经,乐此不疲。场面之滑稽可笑,让人捧腹掩鼻。

三. 拉恩师作大旗。喜欢拉已故大师名家为“恩师”,看似“尊师”,实则盗名,有的未必真正师从,甚至从未师从,其学养水平更是不可以道里计,纯粹拉虎皮做大旗。有的到已故名家大师墓前搞“祭拜活动”,嬉笑轻佻,并无尊重可言。为的是证明自己是“嫡系门派传承人”,拍摄视频照片,立此存照,便万事大吉。如名家大师九泉有知,必定起而怒骂。

四. 视委员代表为成功标志。以当“委员”“代表”为最高荣誉,提一两条无关紧要的“议案”“建议”,便觉已经是参政议政的政界风云人物,在众多书画家面前昂首阔步,作高人一等状。

五. 以职务头衔论英雄。把书画组织的职务作为身价,作为书画定价的基准,职务越高,似乎水平越高,价格也随之飙升。到某地走走,或看望书画家,便用官场套路发“通稿”,称“某某主席”“某某书记”到某地“视察”云云,后观察官场流行“调查研究”,亦随之改为“调查研究”。书画界自古以来以“雅聚”“笔会”“切磋”相称,整天“调查研究”作甚?

六. 以古代名家嫡传子孙自许。当今书画界有多少古代名家嫡传多少代孙在炫耀“祖宗荣耀”啊!如王羲之多少代孙云云,只要与古人同姓,必定能够为自己排出多少代孙的“嫡系”来。似乎有了“姓氏”,就是“嫡传”的标记。殊不知哪怕真正的书画大家的儿子,也未必能得到乃父的几根汗毛,更遑论几十代之后。更何况,许多人只是同姓而言,哪里攀得上“嫡传”?

七. 以“享受补贴”为荣。“补贴”,原本是一种经济补助,并不值得公开张扬,而在书画界,却成了“荣耀”和“身价”。名片上、简介上不厌其烦标注“享受国务院特殊补贴”,似乎得到“特殊补贴”,便是特殊人物。放眼世界,以“补贴”为荣者,唯我大中华,而尤以书画界为甚。

八. 热衷于以公款办展览出作品集。当今举办书画展览,绝大多数为在书画界“占山为王”者,有位置就有资源,到处办展览,用的不是财政的钱,就是老板的钱。办展览必出版作品集,开幕式必请领导站台,以请到的领导官大,人数多来衡量展览的成功度,往往开幕式轰轰烈烈,开幕之后门可罗雀。

九. 时而声称自己是天价,时而声称自己从不卖钱。有的“大师级”书画家,有时候公开声称自己的书画如何值钱,拍卖到多少高价,有的时候又声称自己从不卖字画。卖的时候比商人还商人,“不卖”的时候比“卖艺不卖身”还冰清玉洁。

十. 热衷于建个人“艺术馆”及编年谱。古有“生不立传”之训,当今早已大胆创新,以生前建书画家个人艺术馆、纪念馆为扬名立万、彪炳千秋的标志。并且树“雕像”、编“年谱”,与古代严嵩建生祠无异。竟有自己为自己的雕像揭幕者,比古代那些建“生祠”者更加积极主动。仿佛有了一个艺术馆、一尊雕像、一本年谱,就可以流芳百世似的。

2024年7月9日

外公(吾国斯文第1698期  斯舜威)

平闲诗话:“壹等人读壹等书”(吾国斯文第1697期  斯舜威)

魏新河“骗”了谁?(吾国斯文第1696期  斯舜威)

震惊,居然挪用农村学生营养补助餐资金填补地方债(吾国斯文第1695期  斯舜威)

“观复”裁员,私营文博严冬来临(吾国斯文第1694期  斯舜威)


吾国斯文
继承传统文脉,叙述艺坛雅事。共享翰墨心得,同创盛世风致。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