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纳德·特朗普当选为下一任美国总统,在第二个总统任期间,将如何治理医疗保健?优先事项是什么?这些政策措施将对中国医疗健康产业的发展产生哪些影响?
优先事项
尽管特朗普及其竞选团队尚未透露详细计划,但是,根据特朗普第一个任期的政策方向、竞选言论等,可以判断特朗普政府在这个领域的优先事项包括:降低医疗成本,提供负担得起的医疗保健;加强医疗保险;支持慢性病预防和管理;放松管制;促进医疗供应链回流和提高关税。
◉降低医疗成本,提供负担得起的医疗保健
《2024共和党政纲》强调“降低医疗成本”,“提供负担得起的医疗保健”,提出“未来将提高透明度,促进选择和竞争,并扩大人们获得新的平价医疗和处方药选择的机会”。提高透明度、促进竞争、处方药价格谈判或成为特朗普政府提供负担得起的医疗保健的主要手段。
一是提高医疗价格透明度。特朗普上一届任期推动了医疗机构和付款人提高价格透明度的措施,以促进选择和竞争。例如,通过促进个人健康保险市场的竞争来增加消费者的选择,促使保费连续三年下降,并且增加了个人保险种类的选择。要求医院和健康保险披露价格信息,以便患者在接受医疗护理之前了解自付费用是多少,并要求医院公开与保险公司协商的价格。
在第二届任期中,预计特朗普政府将延续提高价格透明度和鼓励竞争的政策,以扩大人们获得平价医疗的机会。
二是推进药品价格谈判。在第一届任期中,特朗普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大幅降低了处方药价格,包括:允许从加拿大进口处方药;要求联邦资助的医疗中心将制药企业的胰岛素和肾上腺素(Epi-Pens)折扣直接给患者;确定最惠国规则,确保制药企业向美国提供的折扣与其他国家相同(具体来说,即将药品定价从ASP+6%改为来自其他国家的价格,这将导致药品降价20%~25%左右)等。但是,最惠国规则受到大量制药企业质疑,最终该法案被联邦法院撤销。
拜登担任总统后,通过了《降低通胀法案》(IRA),其中,包括药品价格谈判计划。该法案首次授权医疗保险直接谈判药品价格,即允许联邦政府直接与制药企业就最受欢迎的处方药进行谈判。
在药品价格谈判方面,共和党内部存在一定分歧,尽管特朗普本人曾在竞选中表示“只会支付大型制药企业提供的最佳价格”,但是部分成员认为IRA法案阻止了创新,主张推翻该法案。预计特郎普政府在IRA药品价格谈判计划方面可能维持不变,或适当放宽IRA法案中允许医疗保险谈判药品价格的条款。
◉加强医疗保险
扩大医疗保险优势(Medicare Advantage, MA)。特朗普承诺“不会削减医疗保险(Medicare)一分钱”。特朗普与其任命的重要官员倾向于支持扩大医疗保险优势(Medicare Advantage, MA),在第一届任期中,特朗普政府曾增加了2100个新的医疗保险优势计划选项,增长了76%,本届任期预计将继续扩大MA,并为私营MA保险公司提供更灵活的监管。
◉支持慢性病预防和管理
“让美国再次健康”,降低慢性病发病率。慢性病不仅给个人带来重大挑战,还给美国经济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在美国,慢性病已经达到流行病的程度,发病率处于历史新高,是许多美国人迫切关注的问题。《2024共和党政纲》提出“将更加关注慢性病的预防和管理,扩大初级医疗保健服务覆盖面”。
在竞选中,特朗普强调通过“让美国再次健康”计划降低慢性病发病率,扭转慢性疾病的流行,并承诺成立专家小组,研究慢性病健康问题和儿童疾病增加的原因,特别是自身免疫性疾病、自闭症、肥胖等(“让美国再次健康”计划将这些疾病的增加归咎于超加工食品、环境因素和制药业)。
◉放松管制
创新药准入和人工智能。《2024共和党政纲》提出“削减昂贵且有繁琐的监管。将削减那些阻碍就业、自由、创新并使一切变得昂贵的法规”。对于制药企业,特郎普政府“放松管制”可能主要体现在创新药准入层面,包括提高政府部门(FDA)效率,减少创新药上市的障碍,促进创新等。另一个值得注意的方面是特朗普提议将人工智能监管转向行业自治,减少政府监管,从而避免阻碍创新。这个转变可能对应用人工智能的医疗技术企业产生较大的影响,这些企业在应用人工智能时具有更大的灵活性。
◉医疗供应链和关税
关键供应链回流和提高关税。近几届美国政府认为吸引关键供应链回流美国,鼓励优先购买美国商品,可以确保国家安全,促进国内工业,增加就业机会等。《2024共和党政纲》提出“优先考虑美国生产商而不是外国外包商;将把关键供应链带回国内,确保国家安全和经济稳定,同时创造就业机会并提高工资”。
在医疗健康领域,特郎普政府主张将重要药品制造供应链带回美国,并倾向于通过减税等方式激励美国公司在国内生产药品的关键组成部分。同时,特郎普政府主张利用提高关税的方式来减少对外国医疗产品的依赖,刺激本土制造业发展,增强供应链韧性。特朗普在竞选中承诺对进口商品征收高达20%的关税,并对中国商品征收60%的关税(竞选成功后,特朗普于2024年11月25日表示,他将在上任后第一天对来自中国的商品额外征收10%的关税)。
对中国医疗产业的影响
◉医疗供应链重塑,企业出口量和价格或将承压
在国际地缘政治风险的影响下,全球医疗供应链明显向欧美国家回流,若全面征收关税,产品成本上升,企业出口量和价格或将承压。以原料药为例,美国是我国西药出口的最大市场之一,其中,原料药占据主导地位。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的数据显示,2018年~2023年期间,全球制药产业链前端份额明显向欧美国家回流的态势,欧美等主要原料药中间体制造国出口增幅较大。目前,国际原料药市场竞争异常激烈,若全面征收关税,原料药出口量和价格或将进一步承压。
◉美国对中国医疗产品的需求仍然较高
在卫生政策中,特朗普政府致力于降低医疗成本,提供负担得起的医疗保健,并加强医疗保险,支持慢性病预防和管理(其经济目的是减少医疗支出,降低总成本)。然而,促进医疗供应链回流美国和提高关税的经济政策将增加总成本,提高通胀水平。促进医疗供应链回流和提高关税的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是以牺牲经济效率为代价来换取国家安全,长远来看,将会削弱国家经济竞争力,不具备可持续性。
以仿制药为例,美国大约一半的仿制药和80%的活性药物成分来自中国和印度等国家,假设美国对进口商品征收全面关税,仿制药的成本可能会上升,这些成本最终会转嫁给消费者,导致患者和医疗保险费用增加。此外,在高关税下,一部分仿制药企业难以盈利,可能会退出市场,从而减少竞争,最终导致药物价格上涨,甚至加剧药物短缺。同样,美国大部分医疗设备来自于境外制造,在高关税下,医疗设备价格可能上涨,从而增加医疗机构成本。中国拥有较为完整高效的产业链,且具备成本优势,未来几年,美国对中国医疗产品的需求仍然较高。
◉放松管制或有利于创新药准入和医疗设备创新
新产品在美国获批上市速度或加快,人工智能医疗设备将加速发展。特朗普竞选团队倾向于“减少监管”,提高政府效率,促进创新,这将加速新疗法、新药品的上市准入过程;人工智能监管若转向行业自治,应用人工智能的医疗技术企业将获得更大的灵活性。
在国际地缘政治风险的影响下,不确定性正在加剧。跨国企业正在重新评估制造业和供应链合作的地理位置,以增强供应链韧性。然而,医疗供应链回流和增加关税将以降低经济效率为代价,将资源从更高效的外国供应商转移到效率较低的地方将扭曲市场,所增加的成本最终将转嫁给患者,给低收入家庭带来较大的经济负担。中国企业则考虑开拓欧盟、新兴国家等更广泛的市场,或在美国境内设立工厂,以应对地缘政治风险。然而,从中长期来看,中美两国互为医疗贸易大国,且优势互补,如何做到互惠互利,取决于政府如何平衡各类政策目标。
往期推荐